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一般包括如下几个要素:在感知描述性语言文字时,能够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出有关形象,引起自然的必要的想象;在接触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文字时,能够迅速引起情感上的反应;能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能够鉴别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
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语感的几个方法。
一、注重品析词句,领悟语感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不理解词义,对整个语言链的理解就会发生阻隔。但对于那些形式特别、意义深邃、位居要津的语句,则要引导学生仔细品析,务求正确理解。如在教《莺》这课时,学生对于“涵养”一词的理解与课文中的注解不同,认为“涵养”应该就是有修养的意思,原来课文中的最后一段中道:“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教师可以先肯定学生的看法,不要打消其渴求知识的积极性,然后让其造句“××人非常有涵养,总能容人之过”,再告诉学生“涵养”一词除了有修养、能控制情绪这层意思外,还具有蓄积并保持(水分等)的含义。以课文中的释义为例用“涵养”造句“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又让学生同样以课文中的释义用“涵养”一词造句。经过多次练习,让学生们感悟一下这个词的另一层意思,使其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从而真正掌握这个词语。
汉语的词汇有着丰富的意蕴,只要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发挥想象就能体味到其中的美感,激发学生恰当运用词语的兴趣,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去留意文眼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去揣摩实践。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日常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的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形成自己的爱好、性格及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二、想象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我觉得都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朗读的情境。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初中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具有独特创意的。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培养语感,教师根本无须担心学生的朗读不到位。
三、创设听说情境,增强语感
提到“听说情境”,我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妙瑰丽的画面、精彩纷呈的视频……这些确实能够激发起学生欣赏、阅读、探究的强烈兴趣。通过想象,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平时可以组织一些看图说话、复述课文、就课文内容讨论问题、表演、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更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如在讲《阿里山纪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具有古典文化感觉的语句,并说说你由此联想到的古诗文。问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学生刚学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背诵过,也默写过,大部分学生应该会有类似的联想。正如我所料想的那样,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有所发现。近的,由“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联想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远的,由“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联想到“曲径通幽路,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甚至是同一句话,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如“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这一句,当我引导道:“这一句,也许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学生接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刚才还因为自己的发现没被认同而失落的学生,当时激动得“吔”了一声,这种激动让学生无法控制自己。发现的感觉,真美!
四、转化语感意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心理学表达不是别的,就是语感。于是,语文能力目的论就转化为语感目的论。它的逻辑是这样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所以,语感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轴心。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语感与人的精神世界关涉在一起,一方面锤炼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语感的发展,另一方面锤炼学生的语感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对语文课来说,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熏陶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也主要是通过语文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的目的。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摸索探究,并施以更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有声有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语感的几个方法。
一、注重品析词句,领悟语感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不理解词义,对整个语言链的理解就会发生阻隔。但对于那些形式特别、意义深邃、位居要津的语句,则要引导学生仔细品析,务求正确理解。如在教《莺》这课时,学生对于“涵养”一词的理解与课文中的注解不同,认为“涵养”应该就是有修养的意思,原来课文中的最后一段中道:“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教师可以先肯定学生的看法,不要打消其渴求知识的积极性,然后让其造句“××人非常有涵养,总能容人之过”,再告诉学生“涵养”一词除了有修养、能控制情绪这层意思外,还具有蓄积并保持(水分等)的含义。以课文中的释义为例用“涵养”造句“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又让学生同样以课文中的释义用“涵养”一词造句。经过多次练习,让学生们感悟一下这个词的另一层意思,使其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从而真正掌握这个词语。
汉语的词汇有着丰富的意蕴,只要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发挥想象就能体味到其中的美感,激发学生恰当运用词语的兴趣,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去留意文眼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去揣摩实践。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日常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的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形成自己的爱好、性格及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二、想象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我觉得都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朗读的情境。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初中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具有独特创意的。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培养语感,教师根本无须担心学生的朗读不到位。
三、创设听说情境,增强语感
提到“听说情境”,我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妙瑰丽的画面、精彩纷呈的视频……这些确实能够激发起学生欣赏、阅读、探究的强烈兴趣。通过想象,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平时可以组织一些看图说话、复述课文、就课文内容讨论问题、表演、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更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如在讲《阿里山纪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具有古典文化感觉的语句,并说说你由此联想到的古诗文。问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学生刚学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背诵过,也默写过,大部分学生应该会有类似的联想。正如我所料想的那样,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有所发现。近的,由“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联想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远的,由“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联想到“曲径通幽路,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甚至是同一句话,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如“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这一句,当我引导道:“这一句,也许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学生接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刚才还因为自己的发现没被认同而失落的学生,当时激动得“吔”了一声,这种激动让学生无法控制自己。发现的感觉,真美!
四、转化语感意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心理学表达不是别的,就是语感。于是,语文能力目的论就转化为语感目的论。它的逻辑是这样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所以,语感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轴心。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语感与人的精神世界关涉在一起,一方面锤炼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语感的发展,另一方面锤炼学生的语感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对语文课来说,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熏陶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也主要是通过语文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的目的。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摸索探究,并施以更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有声有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