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建立数感 提升教学效率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数的过程中,就初步有了数感。学生在认数、计算等方面容易出错,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去,在探索活动中有效地建立数感。
  【关键词】感知 数感 理解 调动
  教师要把数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知识掌握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建立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建立数感,提升教学效益呢?
  一、积极操作感知,初步建立数感
  学生在探究新知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初步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效地感知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效利用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图中兔子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兔子是两个两个在一起。教师追问:可以怎样求兔子的只数?学生列出2+2+2=6,表示3个2相加得6。教师继续问:小鸡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列出3+3+3+3=12,表示4个3相加得12(观察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教师接着出示:每2人一组下棋,有4组学生下棋的情境图,让学生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会列出算式2+2+2+2=8。有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可以用4+2或2+4来解答。联系生活,一只手有5根指头,二只手有5+5=10(根)指头,三只手有5+5+5=15(根)指头……师(出示):5+5+5+5+5+5表示什么?学生说出:表示6个5相加。教师接着出示风车的图片:可以横着看,每排有5个,有3排,怎样求风车的个数?学生会答出5+5+5=15,竖着看可以列出算式3+3+3+3+3=15。教师出示情境图:一张桌子两台电脑,两张桌子几台电脑?三张桌子几台电脑……100张桌子有几台电脑?学生会说出可以用100个2相加得200,如果列出加法算式会太长很麻烦。教师此时自然引入到对乘法算式的认识,如2+2+2+2+2可以列成算式5×2=10或2×5=10,进而认识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有两个乘数、乘号、积。
  在教学时,教师并不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观察,逐步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在有效地拓展中让学生明白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自然能想出“100个2”相加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教师在教学时,数量由少到多,充分利用身邊的事例,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展开教学,学生从中体会到用乘法列式时方便简洁。
  二、理解数的含义,有效培养数感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进行感知,进而理解数的含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多大了,爱好是什么等等,有学生会说出自己的体重。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老师的体重和学生的体重谁重,学生发现老师的体重重。老师让学生比较一袋薯片和一袋味精的轻重,猜物体的轻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后,再让学生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猜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有学生说可以用秤来称一下,有的学生说可以天平来测量。老师接着介绍台秤的相关知识,刻度盘上的数字指在5上面表示什么?表示5千克。“千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g”,对于“千克”的认识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如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1千克数学书有几本?
  学生在生活中有时会用到“千克”,但是能理解的学生比较少。学生在和老师比谁的体重重以及猜物体的轻重时,对“千克”初步有了接触,在活动中有效建立表象。学生从平时生活中寻找和发现1千克鸡蛋的个数和1千克数学书的本数,这样让学生在理解“千克”的含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数感。
  三、巧用数字运算,全面理解数感
  学生掌握数字运算的规则和运算律等知识的程度高低,对于理解数感会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要结合课本中计算方面知识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效地运算中,进而全面理解数感。
  如在教学《巧算24点》一课时,先让学生独立运用加减乘除法来算24点。学生在计算中都会想方设法,最后运用到3×8=24,或4×6=24或2×12=24,学生在这一计算中运用找搭档的方法来算24点。当学生初步学会这一种方法后,老师接着让学生进行挑战,出示用2、9、6这组数来算24点,学生在尝试中,发现运用接近法来算24点。由于2与9离24都比较远,2×9=18,这样18与24接近,再用18+6=24。学生在经历算24点的过程中,积累了计算24点的活动经验。在计算24点时,需要运用“搭档法”“接近法”等方法来思考,综合运用才能计算出24点。
  学生在运算时可以通过自己的举例,充分理解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运算律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从而体会到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对于24点的计算,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接触,这样的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实际运算中对数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数感的理解。
  四、借助多元活动,充分感受数感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综合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充分感受数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一亿有多大》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借助多个环节的操作,让学生有效建立一亿有多大的表象。上课伊始,教师问: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你能说说1亿有多大吗?学生会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会说10个一千万是一亿,有的学生会说1万个一万是一亿,有的学生会说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600吨。1元硬币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学生看到了1元硬币会想到1亿这样的硬币重达约600吨。教学数一数环节时,教师抛出问题:估计数一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可以怎样设计活动?学生会想出先数出100本练习本,看要用多少秒,再根据数100本练习本所用的时间推算出数10000本、1000000本、100000000本分别要用多少秒。当学生推算出数100000000本练习本所用的时间后,教师可以追问学生: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需要多少年?用计算器算一算。用数1亿本所用的秒数除以60算出需要多少分,再除以60算出需要多少时,再除以24算出需要多少天,再除以365算出需要多少年。学生亲历数一数,并在计算中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在教学量一量环节时,出示问题:30层楼的高度大约有100米,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会比30层楼高吗?学生可以先量出10枚1元硬币的高度,再分别量出100枚、10000枚、1000000枚、10000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学生推算出10000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后,再算一算大约是30层楼高度的多少倍?最后让学生称一称,学生先数出100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再分别推算出10000粒、1000000粒、100000000粒大米的重量。学生在计算中收获了学习数学的经验,同时更有效地理解了数感。
  总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积极进行研究,认真进行记录,把自己的反思及时记录下来。我相信在小学教学中,只要边上课边反思,就能让课堂更加高效。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乐意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究,在有效的活动中感悟数学,有效理解数感。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新建.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剖析与案例[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课件,除了具有平面教材所不具备的声音、图像等立体效果之外,笔者认为,在课件映示的内容上,教师同样可多加钻研,将课件的“优势”进行到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语文课件中如何从选择映示内容来提升多媒体课件的效能。  【关键词】多媒体映示 去芜存精 课堂效能  语文教学公开课中,不少老师把多媒体课件映示当作语文课本的简单再现,一页一页的文字就是文本的“电子版”,这样的课件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起
期刊
仲春三月,和煦的微风吹走一地残冬,暖阳照耀着生机勃勃的江南小城。值此万物复苏之际,记者来到张家港市白鹿小学,探访这所神秘而梦幻的“童话校园”。  白鹿小学创办于2007年,是一所年轻而有朝气的学校。漫步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白色小鹿的雕塑、画像,活泼可爱,灵动轻盈。“‘白鹿’是校址所在地名,起源于吴王畋猎,偶遇白鹿的传说。这个本地传说为白鹿这一形象赋予了浓郁的奇幻色彩,也为学校确立‘童话校园’的办学理
期刊
【摘要】课程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基于国家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行整合、补充、拓展,开发并实施了“真成长”课程。它立足培育“崇真、至善、尚美”的真州学子,以开放性、游戏性、多样性、选择性为基本元素,目标上淡化技能训练,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呵护学习兴趣,不断树立自信,让学生在“真成长”课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关键词】校本课程 成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也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农村的教学条件日新月异。在新农村背景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揉入新观念,运用新技术,展现新面貌,制定新目标,这样才能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日常学习中提升,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农村背景,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期刊
《学与问》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本课围绕“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这一观点,列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事例,强调了“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与之前的说理文不同,本篇文章的两个事例不仅有中外的关系,而且各有侧重,其中哥白尼的事例重在于问,沈括的事例重在于学,但他们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并且两个事例都叙议结合、事理结合,证明观点的说服力更强
期刊
【摘 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就会有几十种审美眼光。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孩子们认为“美”的作品常常让美术教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容易给孩子一顿斥责,或是批上一个令孩子沮丧的分数。那么,面对这样的审美矛盾与冲突,美术教师应如何去鉴赏孩子们作品的“审美”,又该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渗透审美的教育呢?  【关键词】小学低段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教师什么样的课堂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学习策略指导、阅读活动指导、情感体验指导三个方面谈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探索。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拓展语文课堂的思维深度、纵深语文课堂的情感厚度三个视角,指向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
期刊
【摘要】朗读指导至少应该关注这样三个方面:朗读任务既要自主,更要有明确的指向;朗读指导既要讲技巧,更要有个性的体验;朗读评价既要重激励,更要有具体的引领。  【关键词】任务指向 个性体验 激励引领  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碰到重点、难点时,常会不约而同地拿起“读”之武器,列出诸如抓住重点词语读、创设情境读、引语导入读、角色对话读、以点带面读等高招。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不仅能让学生于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
期刊
2017年12月20日,上海市学前教育网上发布了一条标题为《这100句话,浓缩了于永正老师一生的教育智慧》的文章,点开细细品读,让人潸然泪下。浓缩了于老师一生教育心得的100句话,点亮的是我作为一个教师的前进道路。  教育学生是一种智慧,带教“职初的新教师”同样需要教育智慧。在承担浦东新区见习基地教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着、感悟着……  读书践行,感悟教学  于老师说:“要经常读——读
期刊
听闻于永正老师仙逝的消息,心头一震,脑中浮现出的是2015年12月随我市教研室何伟俊主任去徐州看望先生的情景,这一切仿佛还发生在昨天。  我不由来到书柜前,取下于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轻轻翻开,好像又听到了于老师的声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的,于老师用一生实现了这一追求,在这本书里,我们的确能读到他丰富而立体的“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形象。  好老师必须要热爱教育,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