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张会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32年前从玉门市黄闸湾乡梁子沟村嫁到了当时的安西县(现为瓜州县)三道沟镇山水梁村。结婚以后,她才知道这个地方既偏僻又贫瘠,人们的思想极其保守、落后而且自私。虽然新郎是陈家的长子,却连一间像样的新房都没有,只有几间塌塌房,连她娘家盖的羊圈都不如。
怎么办?张会芳一时心乱如麻,进退两难,她转念又想:“路总是人走出来的,我有文化,又有头脑,有手有脚,怕什么呢?”于是,她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刚结婚那几年,丈夫还在镇上的收购站工作,根本顾不上她的事,张会芳就去和公婆商量种点地。然而婆婆一指,就把离家最远、靠河沿常被洪水冲刷、容易受灾害影响的十几亩地给了她。“行!”她二话没说,痛快地接受了。
她每天都抓紧干地里的活,尽量早点回家给丈夫做好饭菜。丈夫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全被婆婆收走了,她也没有计较,一门心思计划着自己的地种什么、怎么种。有些事一个人干不了,她就先去帮别人干活,然后再请人家来帮助她。一有闲空,她还是爱看书学习,努力钻研科学种田技术,并且大胆地在地里做试验,当年就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几年下来,她的这十几亩地被调养得种啥得啥,连年丰收,村里人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大家的推选,张会芳被村上评为“种田能手”,接着,她开始试验大棚种植,为此,她自费去玉门市昌马乡参加农技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经过反复试验,她成功地将恶劣条件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孵化到了山水梁村,成为大棚种菜第一人。
这就是张会芳的性格,只要认准了的事,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自从大棚种上蔬菜,张会芳就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无论早晚,你总能看到一个身材窈窕、满面春风的女人一直在风风火火地忙碌。种好的蔬菜还要拿到市场上销售,才能让汗水变成收入,一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可她却一样活也没落下,晚上挑灯摘菜,一早便用三轮车拉到市场,下午回来又抓紧田间管理。就这样,她没叫过一声苦,没喊过一声累。丈夫被她的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感动了,主动辞去镇上的工作,回来帮她种地。这时的张会芳如虎添翼,干劲十足。
这一年,她家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翻番,她把低矮的塌塌房推倒重建,家里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她的能力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荣誉接踵而至。后来,她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她生命历程中的一次蜕变。
从此,她奋斗的目标更加明确,志向更加远大了:“不仅自己要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带领大家共同走小康之路。”于是,她经常扔下自己地里的活,到需要帮助的农户家中现身说法、技术指导,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最大限度地帮助乡亲们打破旧有的保守思想,实现巧种地多收入,摘掉貧困的帽子,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正当她信心满怀、眼看和命运之神的较量就要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恶魔却悄悄地向她袭来。2004年,一场大病降临到了丈夫的身上,丈夫突患脑瘤,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张会芳家的天瞬间崩塌,全家人顿时陷入恐慌痛苦之中。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找车、联系医院、又转院到市里……然而医生诊断后却直摇头:变成植物人的可能性很大,最多活几年;就算做了手术,后遗症也在所难免,很可能瘫在床上一辈子什么都干不了。但是张会芳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救治丈夫,在医生的建议下,请来北京的脑瘤专家前来会诊手术,虽然成功率最高,但无疑费用也极其昂贵。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却依然选择倾家荡产救下丈夫一命。她从容地在医生递来的表格上“病人家属”一栏里,工工整整地签下了“张会芳”3个字。
手术成功了,张会芳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可是,家里的存款已经全部用完,她又向娘家的兄弟姐妹借了近4万元的账。她顾不上这些压力,时时刻刻守护在病床前。喂饭、喂药、倒大小便、翻身擦洗,只要丈夫哼哼一声,她立马上前察看。在医院的这段日子,她的面容一下子变得苍老而憔悴,操劳和疲惫让皱纹和白发慢慢增多。
终于可以出院了,从酒泉回到家,一推开门,两个年幼的儿子就飞奔而来,一头扎进张会芳的怀里,放声大哭。她看着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脏乱,心一酸顿时泪流满面:“妈妈对不起你们。”这一段时间她只顾照顾丈夫,把两个孩子忽略了,孩子只会搅点糊糊,拌点疙瘩汤,饥一顿饱一顿地艰难熬过了没有妈的日子。
张会芳明白,从此以后,这个家就要靠她独立支撑了,丈夫的后续治疗、吃药,儿子们要抚养成人,大棚里的活、家里的活、一家人的生计……一个个困难摆在面前。“我能承受得起吗?”有时她也这样问自己。有人劝她趁年轻远走高飞,甚至有人上门提亲。但她一一拒绝了,临阵脱逃不是她做人的原则和信念。
丈夫术后两年多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他的手抽搐成了一个疙瘩,腿像抽掉筋骨一样胡乱甩着,穿不上衣,吃不成饭,走不了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脾气见长,情绪非常不稳定。张会芳依旧耐心地伺候,尽力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想尽一切办法调剂生活,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但是丈夫时不时会发无名火,又是砸东西、又是摔碗。有时,张会芳在地里干活,总有人来喊她:“你丈夫又犯病了,胡砸东西哩!”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回家,好言相劝,知道他在床上待久了,想到院子里活动,就搀扶着他在院子里转一转,直到他累了想回床上去,她就把丈夫安顿好,再赶紧去地里继续干活。邻居们看不下去了,可张会芳说:“他毕竟是病人,心里比我们痛苦,我能理解。”
就这样,12年时光流逝,丈夫的病奇迹般的好转,现在扔了拐杖都能走出院门活动,这是张会芳用春风细雨般的柔情,用不离不弃的夫妻情帮助丈夫战胜了病魔。
时间像流水一天天过去,张会芳的两个儿子都大了,相继走出村里到外面读书,家里的开销更大了,她想到了打工挣钱的办法。于是,她托人在疏勒河火车站铁路职工食堂找了个炊事员的工作,每个月2100元工资,一个人要做20几个人的饭,而且由于工人每天分散在各个沿线车站搞检修,吃饭经常不在一个时间点上,特别麻烦。但张会芳不怕,她想只要下班能回家照顾丈夫就很满足了。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因为她太需要这份钱了,年过半百的她由于常年劳累,大病小病缠身,但她咬着牙扛了下来。
这么多年里,她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和鞋帽,穿的都是姐姐们给的,甚至连一瓶洗发水、一个发卡都舍不得买。这就是她的品德,心里只装着别人,从无私心杂念,一切先替别人打算,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营造家的温暖,让家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现在,两个儿子都已参加工作,先后组成小家庭,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当年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在张会芳的坚守下,如今变成了3个幸福之家。
32年的坚持的确不易,32年的奋斗有苦也有甜,32年里她与命运抗争,从不放弃。她的身姿温柔、坚韧、挺拔,人生路上的沟沟坎坎,她就这样昂首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