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普光气田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行为的不可规避性。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川气东送”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被誉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五大重点建设项目。普光气田是“川气东送”工程的气源地,也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光气田截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945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年产原料气150亿方,硫磺300万吨,稳产20年以上。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对于实施川气东送工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中国石化整体效益和推进中国石化天然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行为的不可规避性。
(二)失地农民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行为受到的影响。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地处四川东北老区,这里人口稠密,地缘地貌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一亩。而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林地,为了安全需要,在距离气井、集输管线、采集站、天然气净化厂等设施的一定距离内的房屋需要拆除,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必须进行一定距离的迁徙和异地安置。
(三)企地关系对普光气田建设及企业长久发展的影响。普光气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面对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征地拆迁行为导致失地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会由怨生恨产生失地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或以失地拆迁为由无理取闹,阻拦施工机械、车辆;二是由农民失地造成的社会穩定问题。由于失地农民大多在失去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后,无法找到新的就业方式,而一次性的拆迁货币补偿款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久生活来源问题;三是国有企业肩负的“三大责任”。国有企业应主动肩负起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有责任发挥国企优势,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促进当地新型农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国有企业良好形象。五是企业在当地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型企业要在当地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油地协调互促、共同发展的机制,赢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实现油地互惠共赢、长期合作。
二、普光气田探索新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拆迁安置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普光气田积极配合政府利用征地补偿款做好拆迁群众的“安居工程”,配合当地政府制定安置方案,依据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实现拆迁安置多元化,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失地农民就业多元化。为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普光气田树立“办好一个项目,造福一方人民”的富民观念,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调动一切合理因素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对失地农民进行“输血”、“造血”扶持,帮助他们应对新生活新环境,使失地农民“上岗就业”。
(三)全力支持区域地方工业园区发展建设。光气田积极支持当地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和区域地方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一是在征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下,在一定年限内按照一定优惠价格为工业园区提供天然气能源供给,促进地方尽快建成发展平台做强做大;二是提供技术输出、技术指导和合理化建议,用现代工业理念促进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实现失地农民的全部就业。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提高新农村教育水平。普光气田由于安全需要在拆迁过程中,部分学校也在拆迁之列。普光气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根据拆迁实际投资援建一所标志性综合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地及学校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提高了教学条件,解决了拆迁群众和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采取对口帮扶贫困学生措施,赞助失学儿童约200余人,帮助贫困生约1800人,设立“普光气田助学奖励基金”,并为净化厂搬迁区内300余名师生制作了校服,树立了中石化良好的形象。
(五)开展工农共建活动,造福当地人民。普光气田与地方政府共同开发建设有利于双方共同受益的项目,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油地共建机制,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也赢得群众对企业建设的支持。普光气田对于油地共同使用的道路和其它公用设施,都采取企地共建的办法,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维护、共同受益。
三、普光气田实践新模式产生的影响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企业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工程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科学发展,会促进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保障企业长久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企地和谐健康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实践,期间采取的九方面的措施为今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与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重点在于重大工程建设要依靠群众、依靠政府,保障好当地群众的利益,多造福于人民群众,要结合好当地政府的规划,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当地、造福当地,最终也会为工程建设和企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形成企地互促、协调并进、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企业、为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单位为中原油田分公司油地工作处)
(一)普光气田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行为的不可规避性。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川气东送”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被誉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五大重点建设项目。普光气田是“川气东送”工程的气源地,也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光气田截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945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年产原料气150亿方,硫磺300万吨,稳产20年以上。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对于实施川气东送工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中国石化整体效益和推进中国石化天然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行为的不可规避性。
(二)失地农民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行为受到的影响。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地处四川东北老区,这里人口稠密,地缘地貌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一亩。而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林地,为了安全需要,在距离气井、集输管线、采集站、天然气净化厂等设施的一定距离内的房屋需要拆除,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必须进行一定距离的迁徙和异地安置。
(三)企地关系对普光气田建设及企业长久发展的影响。普光气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面对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征地拆迁行为导致失地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会由怨生恨产生失地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或以失地拆迁为由无理取闹,阻拦施工机械、车辆;二是由农民失地造成的社会穩定问题。由于失地农民大多在失去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后,无法找到新的就业方式,而一次性的拆迁货币补偿款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久生活来源问题;三是国有企业肩负的“三大责任”。国有企业应主动肩负起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有责任发挥国企优势,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促进当地新型农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国有企业良好形象。五是企业在当地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型企业要在当地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油地协调互促、共同发展的机制,赢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实现油地互惠共赢、长期合作。
二、普光气田探索新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拆迁安置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普光气田积极配合政府利用征地补偿款做好拆迁群众的“安居工程”,配合当地政府制定安置方案,依据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实现拆迁安置多元化,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失地农民就业多元化。为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普光气田树立“办好一个项目,造福一方人民”的富民观念,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调动一切合理因素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对失地农民进行“输血”、“造血”扶持,帮助他们应对新生活新环境,使失地农民“上岗就业”。
(三)全力支持区域地方工业园区发展建设。光气田积极支持当地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和区域地方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一是在征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下,在一定年限内按照一定优惠价格为工业园区提供天然气能源供给,促进地方尽快建成发展平台做强做大;二是提供技术输出、技术指导和合理化建议,用现代工业理念促进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实现失地农民的全部就业。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提高新农村教育水平。普光气田由于安全需要在拆迁过程中,部分学校也在拆迁之列。普光气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根据拆迁实际投资援建一所标志性综合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地及学校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提高了教学条件,解决了拆迁群众和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采取对口帮扶贫困学生措施,赞助失学儿童约200余人,帮助贫困生约1800人,设立“普光气田助学奖励基金”,并为净化厂搬迁区内300余名师生制作了校服,树立了中石化良好的形象。
(五)开展工农共建活动,造福当地人民。普光气田与地方政府共同开发建设有利于双方共同受益的项目,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油地共建机制,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也赢得群众对企业建设的支持。普光气田对于油地共同使用的道路和其它公用设施,都采取企地共建的办法,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维护、共同受益。
三、普光气田实践新模式产生的影响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企业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工程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科学发展,会促进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保障企业长久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企地和谐健康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实践,期间采取的九方面的措施为今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与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重点在于重大工程建设要依靠群众、依靠政府,保障好当地群众的利益,多造福于人民群众,要结合好当地政府的规划,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当地、造福当地,最终也会为工程建设和企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形成企地互促、协调并进、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企业、为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单位为中原油田分公司油地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