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大力开拓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习机会,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由于受行业办学体制变革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或多或少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校企合作,问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中介机构合作越来越密切,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得到更多高校的实践。产学研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产”是产业界及各类产业中依托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归宿地,其主体是企业单位和企业家;“学”是教育的整个体系,是将学生按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的教育过程,其主体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研”是指科学研究活动,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它的主体是受教育者。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尽管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无论思想观念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产学研模式的发展现状,探讨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该模式发展的新途径。
一、地方高校学产研结合的模式发展现状
在大学的三大职能中,育人是根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本质上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诞生了一批面向产业发展的“行业型大学”,它们是我国培养专门人才的摇篮、推进行业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997年10月,随着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通知》,合作教育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验和推广。人们通常把“产学研”简单理解为产业、大学、研究院合作三方的简称,其实“产学研”具有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的内涵,它应该包含大学的知识转化、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等三大功能,同时具有大学生学习、创业、探究的行为含义,以知识的创造和传承为链条将人才培养贯穿始终。可见,“产学研”既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三个着力点,更是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素质。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提高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契合度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展开,并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多种合作以及多向联合等教育形式推进和发展。地方高校学产研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依据社会需求,破除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产学研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国家虽然鼓励校企合作,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没有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导致校企合作在操作阶段缺乏法律依据。因此,高校校企合作“政府呼声高、保障措施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影响校企合作成长的关键问题。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层面提倡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政府层面负责监管协调校企合作的机构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造成很多校企合作难以获得教育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维持,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2、校企合作不足、企业重视经济效益
首先,企业与学校合作不够。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地方院校归属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与科研院所、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条块”,造成了专业办学单位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关系逐渐疏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国内的知名高校,尤其是211院校和985院校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地方院校由于整体实力不强,其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有限,社会影响力一般,导致企业对此类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感兴趣,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差。其次,企业在认识方面有偏差。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总体情况是毕业生求用人单位,而非用人单位求毕业生,毕业生能够被企业录用,一般看成企业给了毕业生饭碗,而不是毕业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局面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拿钱出来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企业更关注人力资源的需求。再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济行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技术感兴趣,由于这种短视行为,一方面它们不愿意为学校培养人才买单,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消极作用明显,这不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
3、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不强、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高校培养学生的模式与企业所要求的内容脱节,缺乏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与用人单位不能很快适应。同时,高校的思想和认知存在误区,部分高校认为学校應该是一个精神乐园,在学校,学生应该充分汲取精神的养分,陶冶良好的情操,但是他们殊不知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更多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所学的不足,取长补短,把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化教学内容,穿插讲解社会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步入社会前接触到社会。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安排实训, 使产学研的结构得到合理性安排。一般来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但也要防止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现象发生,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基地学习面临的困惑与困难。 三、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1、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支持校企合作
政府支持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引导、支持和协调作用,负责宏观、前瞻和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其身份不仅仅是管理者,而且是服务者和参与者,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由产学合作的双边关系逐步迈向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边关系。首先,政府在政策方面支持校企合作。各级地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院校对一方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更应该创造条件去保证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应制定、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建设和谐城市、提高规划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从制度上保障产学研合作不因管理部门条块分割成为“两张皮”;其次,政府可以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是具有健全完善法制、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实行校企合作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基礎,今后仍然需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鼓励双方严格按照法律体系执行,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2、高校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合作,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是关键。高校首先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 建立校企之间的稳固合作模式,在贯彻过程中,与企业保持定期交流,发现问题后即使改正。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要制定学校层面的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合作质量和效益,实施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依法合作,确保合作质量,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实。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企业引入到校园中,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优势,以育人为本,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作,在校企合作中建立互惠共赢的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保障服务,构建校企资源互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教师和企业员工在加强校企双方的联系、沟通、信任与理解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行为与举止对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充分调动教师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防止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行为出现偏差等现象,或者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中兼职,使教师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并且把相关知识带回课堂,传播给学生,最终让学生受益。
3、构建双向服务机制、促进校企双向选择
为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适用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建设一支极具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核心。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渠道,这一形式有助于促进双向选择。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充分挖掘企业与行业资源,努力创造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环境,考虑引进企业内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工程师来高校任教。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构建双向服务机制,发挥高校的作用,为企业主动服务,由此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良好关系,这对开展产学研具有良好的意义。同时,作为人才的需求者,企业要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经常与高校联系,由此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称心满意的应用性人才,促进企业自身不断发展。高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发展,更高的职能是高校应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学校与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上与企业接轨,尽快解决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要求不符的结构性矛盾,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转接”。
四、结语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风险和机遇并存。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如何迎接挑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每一所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与地方企业多沟通交流,构建高校开放办学新模式。教育是百年大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办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高校的生存,还将影响中国的发展。高校和企业应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互通有无,开拓合作模式和途径,创新合作机制,为中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洁露,金小平.关于保障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2]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3]王鉴.实践教学论—教学论研究丛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周文斌.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关键词:校企合作,问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中介机构合作越来越密切,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得到更多高校的实践。产学研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产”是产业界及各类产业中依托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归宿地,其主体是企业单位和企业家;“学”是教育的整个体系,是将学生按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的教育过程,其主体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研”是指科学研究活动,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它的主体是受教育者。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尽管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无论思想观念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产学研模式的发展现状,探讨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该模式发展的新途径。
一、地方高校学产研结合的模式发展现状
在大学的三大职能中,育人是根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本质上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诞生了一批面向产业发展的“行业型大学”,它们是我国培养专门人才的摇篮、推进行业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997年10月,随着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通知》,合作教育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验和推广。人们通常把“产学研”简单理解为产业、大学、研究院合作三方的简称,其实“产学研”具有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的内涵,它应该包含大学的知识转化、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等三大功能,同时具有大学生学习、创业、探究的行为含义,以知识的创造和传承为链条将人才培养贯穿始终。可见,“产学研”既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三个着力点,更是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素质。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提高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契合度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展开,并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多种合作以及多向联合等教育形式推进和发展。地方高校学产研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依据社会需求,破除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产学研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国家虽然鼓励校企合作,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没有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导致校企合作在操作阶段缺乏法律依据。因此,高校校企合作“政府呼声高、保障措施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影响校企合作成长的关键问题。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层面提倡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政府层面负责监管协调校企合作的机构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造成很多校企合作难以获得教育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维持,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2、校企合作不足、企业重视经济效益
首先,企业与学校合作不够。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地方院校归属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与科研院所、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条块”,造成了专业办学单位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关系逐渐疏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国内的知名高校,尤其是211院校和985院校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地方院校由于整体实力不强,其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有限,社会影响力一般,导致企业对此类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感兴趣,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差。其次,企业在认识方面有偏差。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总体情况是毕业生求用人单位,而非用人单位求毕业生,毕业生能够被企业录用,一般看成企业给了毕业生饭碗,而不是毕业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局面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拿钱出来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企业更关注人力资源的需求。再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济行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技术感兴趣,由于这种短视行为,一方面它们不愿意为学校培养人才买单,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消极作用明显,这不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
3、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不强、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高校培养学生的模式与企业所要求的内容脱节,缺乏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与用人单位不能很快适应。同时,高校的思想和认知存在误区,部分高校认为学校應该是一个精神乐园,在学校,学生应该充分汲取精神的养分,陶冶良好的情操,但是他们殊不知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更多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所学的不足,取长补短,把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化教学内容,穿插讲解社会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步入社会前接触到社会。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安排实训, 使产学研的结构得到合理性安排。一般来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但也要防止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现象发生,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基地学习面临的困惑与困难。 三、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1、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支持校企合作
政府支持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引导、支持和协调作用,负责宏观、前瞻和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其身份不仅仅是管理者,而且是服务者和参与者,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由产学合作的双边关系逐步迈向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边关系。首先,政府在政策方面支持校企合作。各级地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院校对一方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更应该创造条件去保证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应制定、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建设和谐城市、提高规划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从制度上保障产学研合作不因管理部门条块分割成为“两张皮”;其次,政府可以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是具有健全完善法制、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实行校企合作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基礎,今后仍然需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鼓励双方严格按照法律体系执行,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2、高校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合作,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是关键。高校首先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 建立校企之间的稳固合作模式,在贯彻过程中,与企业保持定期交流,发现问题后即使改正。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要制定学校层面的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合作质量和效益,实施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依法合作,确保合作质量,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实。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企业引入到校园中,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优势,以育人为本,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作,在校企合作中建立互惠共赢的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保障服务,构建校企资源互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教师和企业员工在加强校企双方的联系、沟通、信任与理解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行为与举止对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充分调动教师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防止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行为出现偏差等现象,或者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中兼职,使教师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并且把相关知识带回课堂,传播给学生,最终让学生受益。
3、构建双向服务机制、促进校企双向选择
为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适用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建设一支极具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核心。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渠道,这一形式有助于促进双向选择。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充分挖掘企业与行业资源,努力创造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环境,考虑引进企业内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工程师来高校任教。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构建双向服务机制,发挥高校的作用,为企业主动服务,由此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良好关系,这对开展产学研具有良好的意义。同时,作为人才的需求者,企业要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经常与高校联系,由此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称心满意的应用性人才,促进企业自身不断发展。高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发展,更高的职能是高校应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学校与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上与企业接轨,尽快解决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要求不符的结构性矛盾,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转接”。
四、结语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风险和机遇并存。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如何迎接挑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每一所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与地方企业多沟通交流,构建高校开放办学新模式。教育是百年大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办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高校的生存,还将影响中国的发展。高校和企业应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互通有无,开拓合作模式和途径,创新合作机制,为中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洁露,金小平.关于保障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2]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3]王鉴.实践教学论—教学论研究丛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周文斌.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