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有效地施加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呈现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大程度地促进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 情感教育; 情感素质; 师爱; 实施;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5. 08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5- 0128- 02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不断增加给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
题。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大多数为高考分数偏低或平常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而且有的学生对上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低别人一等,因而看不起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难以投入更大的热情,这就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一定障碍,由此而带来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难度相对要大得多,如不及时排解便会造成心理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高职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生命与心灵再造的过程,一个人格提升、心性拓展的过程。简言之,大学的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人”,其次是“才”,是“人”与“才”的结合,讲求人的全面发展。但纵观现在的教育,学校、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他们的情绪情感和状态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原因,只看到学生认知方面存在的方法或基础问题,而对情感这一深层次、实质性方面的问题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研究。缺乏具有情感素质的教师,便没有情感教育,学生们只能在没有关爱的环境中,承受精神乃至肉体的折磨,使学习过程变得枯燥无味,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现代教育的核心,已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夯实基础、学会技能、铸造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思路;实施“开放式案例教学、产学合作、爱心引导型管理”等教育教学新模式。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有效地去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高职生的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不断提高认识,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尤为重要。
2情感教育概念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情感这一尺度对人的发展起着深层的、内在的、持续的、长效的影响作用。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概念,它把情感作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情感教育原则用于课堂,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老师的教学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接受,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会真正培养出充满灵性的,充满活力的学生。
3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认知过程中,如果有效地施加情感教育因素,学生就会呈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饱满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促进认知的发展,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系列认知因素得以迅速提高,所学知识扎实而牢固。情感教育的具体价值体现在:
(1)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友好合作的同学关系;利用情感的沟通,形成师生间积极的情感应答关系。
(2) 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利用情感的作用,使德育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对人的作用是个人化的、隐秘的,它既能在形式上通过某种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又在人的心理结构上形成情感图谱,进而成为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从内部支撑人的道德信念系统。道德情感教育应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不断的提升,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情感经验,为情感提升提供基础。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社会观念的形成、增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养成、形成社会化情感。
从总体来看,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注、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对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远远低于情感关注。这说明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认知影响重大。
4教师情感素质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更需要以更多的爱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对高职教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以及教师的情感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情感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素质和人格魅力的独特作用。教师情感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爱,这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学科的迷恋,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师者应首先敬道,其关键在于其行不辱道并自觉以道正身立己,真正做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在”。具体来说,大学教师应“术”“德”双修并重,以此来为人理财表,方可教化人才,延续光大大学之道脉。
所谓教师的情感素质主要指:以教育爱为核心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的教育情感智慧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调节学生情绪状态和丰富学生感知体验的教育技能。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素质的教师才能在教育中丰富和培养学生上述情感内涵和情感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丰富知识的青少年一代,情感素质是现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和学生是用爱和感情来维系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二者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因此我们说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失去了爱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生命,就是“无水之池”,教育也就堕落为一种机械的训练和控制,并最终导致“无人”的教育。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育的核心,它包含了对学生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关心、尊重和理解。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的进展和成效。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递给周围的人,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在师爱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一方,是“给予”学生之爱,是“给”不是“得”,是主动的爱,无私的爱,是以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为指导,从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出发,对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关怀和热爱。同时教师应当无私地对待每位学生,不是更多地关注品学优良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视而不见”,而是把每位学生都当成未被开采的金矿,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
5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与环境
高职教师自身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
5.1正确对待学生,学会悦纳学生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要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面对低分的学生,教师只有尝试改变学生观,才能有益于学生与老师的正常沟通。
(1) 相信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有些教师过低地估价高职生,认为这些同学根本就不具务高等教育的基础,综合素质较差,什么也不行,连一些做人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实际上这是对高职群体的认识偏差,高职学生也有其闪光点。不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必须从“教”字开头,慢慢使学生形成定势,从中悟出道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品格。
(2)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学生还处于可塑性较大的发展时期,“平等加个性”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追求。
(3)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作为一个社会人,知识多一些少一些,能力强一些弱一些,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有一点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健全的人格。作为高职教师不能歧视不够聪明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师爱有四大功能:激励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引导功能。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话语、微笑的面容、优美的示范以及集体思想动员、个别谈心、聊天、说服教育等手段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并参与学生活动,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多关心问候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5.2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首先,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其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学校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使教师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中工作。高职教师应坦诚、豁达,真诚帮助别人,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情感教育并非是个别教师的责任,它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密不可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修养、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乃至行为习惯等都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带来重大影响。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其知识之外的人格魅力等因素对学生的人格提升、心性拓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实现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高职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信与诚。对人要信任,处处以诚相待,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扎实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教书育人。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同时信任学生、接纳学生、鼓励学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部分”。总的来说,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学习者”。只有满足了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情感教育才能促进认知需要的发生,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朝霞. 浅谈情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0(20).
[2] 张冰,黄金斗,戚玉梁. 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J].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7).
[3] 段春丽. 试论情感及情感教育[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
[4] 鱼霞. 情感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徐静. 情感教育弱化现象及原因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 严明, 张晓书. 情感教育:梳理与反思[J]. 教育探索,2005(1).
[关键词] 高职; 情感教育; 情感素质; 师爱; 实施;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5. 08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5- 0128- 02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不断增加给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
题。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大多数为高考分数偏低或平常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而且有的学生对上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低别人一等,因而看不起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难以投入更大的热情,这就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一定障碍,由此而带来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难度相对要大得多,如不及时排解便会造成心理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高职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生命与心灵再造的过程,一个人格提升、心性拓展的过程。简言之,大学的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人”,其次是“才”,是“人”与“才”的结合,讲求人的全面发展。但纵观现在的教育,学校、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他们的情绪情感和状态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原因,只看到学生认知方面存在的方法或基础问题,而对情感这一深层次、实质性方面的问题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研究。缺乏具有情感素质的教师,便没有情感教育,学生们只能在没有关爱的环境中,承受精神乃至肉体的折磨,使学习过程变得枯燥无味,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现代教育的核心,已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夯实基础、学会技能、铸造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思路;实施“开放式案例教学、产学合作、爱心引导型管理”等教育教学新模式。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有效地去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高职生的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不断提高认识,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尤为重要。
2情感教育概念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情感这一尺度对人的发展起着深层的、内在的、持续的、长效的影响作用。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概念,它把情感作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情感教育原则用于课堂,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老师的教学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接受,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会真正培养出充满灵性的,充满活力的学生。
3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认知过程中,如果有效地施加情感教育因素,学生就会呈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饱满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促进认知的发展,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系列认知因素得以迅速提高,所学知识扎实而牢固。情感教育的具体价值体现在:
(1)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友好合作的同学关系;利用情感的沟通,形成师生间积极的情感应答关系。
(2) 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利用情感的作用,使德育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对人的作用是个人化的、隐秘的,它既能在形式上通过某种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又在人的心理结构上形成情感图谱,进而成为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从内部支撑人的道德信念系统。道德情感教育应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不断的提升,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情感经验,为情感提升提供基础。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社会观念的形成、增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养成、形成社会化情感。
从总体来看,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注、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对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远远低于情感关注。这说明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认知影响重大。
4教师情感素质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更需要以更多的爱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对高职教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以及教师的情感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情感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素质和人格魅力的独特作用。教师情感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爱,这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学科的迷恋,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师者应首先敬道,其关键在于其行不辱道并自觉以道正身立己,真正做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在”。具体来说,大学教师应“术”“德”双修并重,以此来为人理财表,方可教化人才,延续光大大学之道脉。
所谓教师的情感素质主要指:以教育爱为核心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的教育情感智慧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调节学生情绪状态和丰富学生感知体验的教育技能。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素质的教师才能在教育中丰富和培养学生上述情感内涵和情感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丰富知识的青少年一代,情感素质是现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和学生是用爱和感情来维系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二者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因此我们说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失去了爱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生命,就是“无水之池”,教育也就堕落为一种机械的训练和控制,并最终导致“无人”的教育。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育的核心,它包含了对学生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关心、尊重和理解。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的进展和成效。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递给周围的人,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在师爱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一方,是“给予”学生之爱,是“给”不是“得”,是主动的爱,无私的爱,是以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为指导,从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出发,对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关怀和热爱。同时教师应当无私地对待每位学生,不是更多地关注品学优良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视而不见”,而是把每位学生都当成未被开采的金矿,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
5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与环境
高职教师自身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
5.1正确对待学生,学会悦纳学生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要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面对低分的学生,教师只有尝试改变学生观,才能有益于学生与老师的正常沟通。
(1) 相信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有些教师过低地估价高职生,认为这些同学根本就不具务高等教育的基础,综合素质较差,什么也不行,连一些做人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实际上这是对高职群体的认识偏差,高职学生也有其闪光点。不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必须从“教”字开头,慢慢使学生形成定势,从中悟出道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品格。
(2)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学生还处于可塑性较大的发展时期,“平等加个性”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追求。
(3)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作为一个社会人,知识多一些少一些,能力强一些弱一些,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有一点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健全的人格。作为高职教师不能歧视不够聪明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师爱有四大功能:激励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引导功能。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话语、微笑的面容、优美的示范以及集体思想动员、个别谈心、聊天、说服教育等手段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并参与学生活动,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多关心问候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5.2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首先,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其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学校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使教师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中工作。高职教师应坦诚、豁达,真诚帮助别人,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情感教育并非是个别教师的责任,它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密不可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修养、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乃至行为习惯等都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带来重大影响。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其知识之外的人格魅力等因素对学生的人格提升、心性拓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实现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高职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信与诚。对人要信任,处处以诚相待,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扎实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教书育人。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同时信任学生、接纳学生、鼓励学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部分”。总的来说,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学习者”。只有满足了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情感教育才能促进认知需要的发生,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朝霞. 浅谈情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0(20).
[2] 张冰,黄金斗,戚玉梁. 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J].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7).
[3] 段春丽. 试论情感及情感教育[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
[4] 鱼霞. 情感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徐静. 情感教育弱化现象及原因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 严明, 张晓书. 情感教育:梳理与反思[J]. 教育探索,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