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的系列报道《走近卢氏县委土坯房》荣获一等奖。在求富、创富成为时代主流,股市、楼市、汽车、奢侈品充斥人间的时代,报道深山腹地卢氏县委几间旧平房的报道能摘取大奖,令很多人想不到;但它体现出的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纯熟的表现手法,又让人看到了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创新和提高,深感其获得中国的新闻大奖又在情理之中。
报道背景分析
地处豫西山区腹地的卢氏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50多年来,县委一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起的平房内办公。前些年,卢氏县经济发展落后,建设新的县委办公楼力不从心。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卢氏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财政收入过亿元,在全省150多个县(市、区)中居第66位,建一座新办公楼完全有条件。但几届卢氏县委坚持“有钢使在刀刃上,有钱先尽老百姓”,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深得群众称赞。
2007年6月18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在头版刊发《卢氏:县委大院土屋几十年不变农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6月2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刊发消息《县委领导土屋办公几十年不变卢氏:把有限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7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报道了此事。
7月19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报道了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此事的批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执政为民的思想,坚决刹住豪华之风、奢靡之风、浪费之风,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上,用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
显然,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一事引起了省内高层的重视。联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讲话,以及一个时期以来媒体对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区、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豪华办公楼,河南省濮阳县超标准为干部建“别墅”的报道,再细读徐光春书记的批示中明确的三层意思,不难发现,其中大有深意,其较强的指导性跃然纸上。那么,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河南日报应该对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一事作深入的报道了。
果然,次日的《河南日报》用二版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11幅照片,形象报道了卢氏县委的土坯房和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等。5天后,四篇深度报道连续刊出,就是系列报道《走近卢氏县委土坯房》。这组报道28日发完最后一篇,29日,河南省委在卢氏县召开了“全省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作风执政为民思想现场会”。
报道内容分析
这组系列报道对于“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这则新闻事实不是首发,就决定了这组报道的任务不是回答新闻“是什么”,而是回答“为什么”,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到底是真是假:
卢氏县委到底为什么50年不建新办公楼?是为了作秀、盖不起新楼,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报道说卢氏“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了改善民生上”,用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上,到底卢氏县的民生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
卢氏县的群众对此作何评价?
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回答了读者对事件本身的关心,也回答了当时网上和民间对此事的议论。但还不够,河南日报采访组是带着重大使命去报道的,是要以报道卢氏县委土坯房的前前后后来达到“树立三种意识、体现三种精神、刹住三种不正之风”的目的。因此,采访组的报道考虑应该有更多,这里只从新闻的角度作个设想,便于对报道的分析。
这四篇报道的题目分别是:《土坯房背后的故事》、《有钱先尽老百姓》、《贫困县的发展观》、《百姓心中有杆秤》,每篇报道都在1500字左右,有4到5个小标题,讲5到6个小故事。从这些故事的内容上看,特点比较鲜明:
主题突出。每个故事、每个人物、每个场景,甚至每个人物的话语,都时刻不离“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的新闻主题,一枝一蔓,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反映着主题,深化着主题。比如《土坯房背后的故事》中,“修修补补过日子”一节里“伐掉院里一棵半枯的桐树,锯成木板钉到房顶,上面再糊上一层泥巴”以对付年久失修的房顶漏雨问题;比如《百姓心中有杆秤》中,“你们要是八路军,我们还是担架队”一节里对群众自发帮助县里考察旅游资源开发人员克服困难的情景描写,等等,都让人在感动之余又深化着对新闻的理解。
层次清晰。首先是四篇报道的布局,从题目上就能看出作者要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由土坯房生发开去,到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干群关系的方方面面。其次从报道的内容上,由县委的土坯房到县政府、各局委、各乡镇的办公房,再到县医院、学校、农技服务站的建筑情况;从县委的土坯房到全县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情况;从县委的土坯房到群众的生活、深山独居户搬迁、群众生产致富、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再到全县的工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干群关系改善等。可以说,整组报道内容的选材是以县委土坯房为圆心,涉及卢氏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脉络突出,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鲜活生动。这组报道中的十几个故事和人物,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关键是突出的细节描写、较强的现场感和记者敏锐的观察。《土坯房背后的故事》中对雨中县委土坯房的描写,“平房上铺的还是小青瓦,房檐上长满了青苔,几棵野草干脆在房顶上安了家”;《有钱先尽老百姓》中对“一双变形的皮鞋”的描写;《贫困县的发展观》中对县长王振清的神态刻画,等等,无不体现出作者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同时从报道内容的广泛、报道领域的拓展、报道对象的众多,可以看出,记者的采访是非常深入的。从7月19日省委书记批示,到25日系列报道见报,一周时间,记者采访了从县委书记到深山独居的农民,才有如此鲜活感人的报道。
报道手法分析
在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中,这组报道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精粹、鲜活,像一出出短剧,精彩亮相,精彩对白和动作,精彩收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体现了作者在报道过程中清醒的记者意识和高超的报道手法。
用事实说话。在这四篇报道中,用事实说话的特点最为鲜明。“现在卢氏县委大院的土坯房成了舆论热点,恐怕得有一段时间不能翻盖新楼了吧?”“本来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打算。”首篇报道用记者和县委书记王振伟的现场对话入场,一下子把读者拉到了报道的中心和舆论的中心,也把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提了出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然后,用5个小标题,报道了5个土坯房的“当事人”,讲了6个和土坯房直接相关的故事之后,戛然打住。其中除了记者观察雨中的县委大院之外,没有一句记者的话语。其他三篇报道也是如此。用事实说话,用细节打动人,用现场情景告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充分体现了记者纯熟的现代新闻报道技巧。
善用白描。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保民的办公室是“里外两小间,加起来也就20多平方米,寝办合一。吊顶用的是最便宜的石膏板,地上铺的是四块钱一平方米的地板砖”;磨沟口乡后虎峪村的农民卫金虎回忆从深山搬出前的生活:“没有电,没有水,吃点菜得背上去,杀个猪也得几个人抬下来”,“唯一的邻居是爷儿俩,儿子都47岁了,还没找到媳妇”。移民搬迁后,现在的生活是:在成排的新居前,卫金虎笑着说:“安顿好以后,我找着媳妇了,也有儿子了,日子过得挺安稳。”这样的描写在整组报道中比比皆是。
这组报道的成功之处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通篇没有一处讲主题,讲中央、省委的精神和要求,但是整组报道较好地反映了报道的主题,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和境界,值得媒体认真总结和思考。
结语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着重强调:“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读者,何谈阵地,何谈市场?只有把握新闻规律,善于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才能写出读者喜爱的作品,不断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宣传舆论阵地。这是这组成功报道给人的启示,也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孔祥科
报道背景分析
地处豫西山区腹地的卢氏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50多年来,县委一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起的平房内办公。前些年,卢氏县经济发展落后,建设新的县委办公楼力不从心。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卢氏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财政收入过亿元,在全省150多个县(市、区)中居第66位,建一座新办公楼完全有条件。但几届卢氏县委坚持“有钢使在刀刃上,有钱先尽老百姓”,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深得群众称赞。
2007年6月18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在头版刊发《卢氏:县委大院土屋几十年不变农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6月2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刊发消息《县委领导土屋办公几十年不变卢氏:把有限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7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报道了此事。
7月19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报道了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此事的批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执政为民的思想,坚决刹住豪华之风、奢靡之风、浪费之风,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上,用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
显然,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一事引起了省内高层的重视。联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讲话,以及一个时期以来媒体对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区、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豪华办公楼,河南省濮阳县超标准为干部建“别墅”的报道,再细读徐光春书记的批示中明确的三层意思,不难发现,其中大有深意,其较强的指导性跃然纸上。那么,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河南日报应该对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一事作深入的报道了。
果然,次日的《河南日报》用二版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11幅照片,形象报道了卢氏县委的土坯房和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等。5天后,四篇深度报道连续刊出,就是系列报道《走近卢氏县委土坯房》。这组报道28日发完最后一篇,29日,河南省委在卢氏县召开了“全省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作风执政为民思想现场会”。
报道内容分析
这组系列报道对于“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这则新闻事实不是首发,就决定了这组报道的任务不是回答新闻“是什么”,而是回答“为什么”,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到底是真是假:
卢氏县委到底为什么50年不建新办公楼?是为了作秀、盖不起新楼,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报道说卢氏“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了改善民生上”,用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上,到底卢氏县的民生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
卢氏县的群众对此作何评价?
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回答了读者对事件本身的关心,也回答了当时网上和民间对此事的议论。但还不够,河南日报采访组是带着重大使命去报道的,是要以报道卢氏县委土坯房的前前后后来达到“树立三种意识、体现三种精神、刹住三种不正之风”的目的。因此,采访组的报道考虑应该有更多,这里只从新闻的角度作个设想,便于对报道的分析。
这四篇报道的题目分别是:《土坯房背后的故事》、《有钱先尽老百姓》、《贫困县的发展观》、《百姓心中有杆秤》,每篇报道都在1500字左右,有4到5个小标题,讲5到6个小故事。从这些故事的内容上看,特点比较鲜明:
主题突出。每个故事、每个人物、每个场景,甚至每个人物的话语,都时刻不离“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的新闻主题,一枝一蔓,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反映着主题,深化着主题。比如《土坯房背后的故事》中,“修修补补过日子”一节里“伐掉院里一棵半枯的桐树,锯成木板钉到房顶,上面再糊上一层泥巴”以对付年久失修的房顶漏雨问题;比如《百姓心中有杆秤》中,“你们要是八路军,我们还是担架队”一节里对群众自发帮助县里考察旅游资源开发人员克服困难的情景描写,等等,都让人在感动之余又深化着对新闻的理解。
层次清晰。首先是四篇报道的布局,从题目上就能看出作者要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由土坯房生发开去,到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干群关系的方方面面。其次从报道的内容上,由县委的土坯房到县政府、各局委、各乡镇的办公房,再到县医院、学校、农技服务站的建筑情况;从县委的土坯房到全县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情况;从县委的土坯房到群众的生活、深山独居户搬迁、群众生产致富、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再到全县的工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干群关系改善等。可以说,整组报道内容的选材是以县委土坯房为圆心,涉及卢氏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脉络突出,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鲜活生动。这组报道中的十几个故事和人物,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关键是突出的细节描写、较强的现场感和记者敏锐的观察。《土坯房背后的故事》中对雨中县委土坯房的描写,“平房上铺的还是小青瓦,房檐上长满了青苔,几棵野草干脆在房顶上安了家”;《有钱先尽老百姓》中对“一双变形的皮鞋”的描写;《贫困县的发展观》中对县长王振清的神态刻画,等等,无不体现出作者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同时从报道内容的广泛、报道领域的拓展、报道对象的众多,可以看出,记者的采访是非常深入的。从7月19日省委书记批示,到25日系列报道见报,一周时间,记者采访了从县委书记到深山独居的农民,才有如此鲜活感人的报道。
报道手法分析
在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中,这组报道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精粹、鲜活,像一出出短剧,精彩亮相,精彩对白和动作,精彩收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体现了作者在报道过程中清醒的记者意识和高超的报道手法。
用事实说话。在这四篇报道中,用事实说话的特点最为鲜明。“现在卢氏县委大院的土坯房成了舆论热点,恐怕得有一段时间不能翻盖新楼了吧?”“本来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打算。”首篇报道用记者和县委书记王振伟的现场对话入场,一下子把读者拉到了报道的中心和舆论的中心,也把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提了出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然后,用5个小标题,报道了5个土坯房的“当事人”,讲了6个和土坯房直接相关的故事之后,戛然打住。其中除了记者观察雨中的县委大院之外,没有一句记者的话语。其他三篇报道也是如此。用事实说话,用细节打动人,用现场情景告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充分体现了记者纯熟的现代新闻报道技巧。
善用白描。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保民的办公室是“里外两小间,加起来也就20多平方米,寝办合一。吊顶用的是最便宜的石膏板,地上铺的是四块钱一平方米的地板砖”;磨沟口乡后虎峪村的农民卫金虎回忆从深山搬出前的生活:“没有电,没有水,吃点菜得背上去,杀个猪也得几个人抬下来”,“唯一的邻居是爷儿俩,儿子都47岁了,还没找到媳妇”。移民搬迁后,现在的生活是:在成排的新居前,卫金虎笑着说:“安顿好以后,我找着媳妇了,也有儿子了,日子过得挺安稳。”这样的描写在整组报道中比比皆是。
这组报道的成功之处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通篇没有一处讲主题,讲中央、省委的精神和要求,但是整组报道较好地反映了报道的主题,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和境界,值得媒体认真总结和思考。
结语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着重强调:“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读者,何谈阵地,何谈市场?只有把握新闻规律,善于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才能写出读者喜爱的作品,不断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宣传舆论阵地。这是这组成功报道给人的启示,也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孔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