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拯救措施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我们研究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拯救的目的是:
  第一,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第二,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的欲望
  (2)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
  (3)自控能力差波动性大
  (4)对教师依赖性强,缺乏主动钻研性
  (5)做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6)思维呆板,思路狭窄,形成了定势思维
  (7)做事重结果,轻过程
  二、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学习的拯救措施
  解决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问题的关键是:要重视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健康品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学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有一句至理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热爱这个学科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去学,而且很容易学好。我们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 一是挖掘数学中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将教材中美育因素融化在教案之中,创造出最佳的教学境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美的特有风采,激发起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强烈欲望。二是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兴趣互补。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即纵向联系。但是中学各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是互相渗透、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好数学这门学科之外,还要注意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融汇贯通,达到兴趣的广泛流畅。三是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刚开始讲几何的时候讲一下几何与古埃及尼罗河水灾的关系,讲一讲数学黄金分割比与埃及金字塔,优选法,美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认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就来自生活。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法上积极优化,学法上多加指导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根本目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学生实际,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如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于课堂教学实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学生激情于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注重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教师要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对学生要平等,尊重,理解,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需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觉得你这个数学老师可亲可爱,也会喜欢数学这个学科。“亲其师,信其道也!”我们教师要多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宽容的情怀来感化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才会相互信赖。也会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起到推动作用。学生有问题怕问老师的心理障碍就会消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多和学生沟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的保障。有资料表明:在调查中发现52%的同学认为数学难学和只有12%的同学能经常钻研有挑战性的题目。充分说明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毅力,没有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尤其对数学学习更缺乏信心,缺乏毅力,不善动脑的懒惰情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可以用科学家靠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例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真蒂,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后进生的情况,这些学生原来在学习上就缺乏毅力,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这样的学生除了课后多谈话,多辅导,课堂上还应对他们提一些比较简单,在题目的能力范围内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老师再给于充分的肯定,使他们也尝到胜利的喜悦,成功的乐趣。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也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意志的培养上,要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到勤学,善学,到勇于克服困难,直至树立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最后目标。
  5、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作为数学教师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科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增强心理教育意识,能动地发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掘心理潜能、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作用。还要注意避免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制造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疾患。更应该把数学课堂教学和“减负”要求相结合,学生的厌学心理和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有直接影响,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不单压在学生身上,更压在学生心上。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教学到作业布置,我们都应该做到精练.当然,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并始终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之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教学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自己积极的描绘身边的和生活中的美景,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本文针对幼儿园中美术教学谈谈教学的创新的之处,以期提升幼儿的美术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创新  美术教学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幼儿感受美、欣
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不仅在于能否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更在于能否贯彻落实方针政策,把全党的共同意志转化为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rn“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届
期刊
摘 要: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大胆”、“主动”、“自信”、“乐于来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因此,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依然
摘 要:剪纸活动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剪纸教学已经成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剪纸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创新、审美等多种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的教育应该具有民族特色,而剪纸活动完全符合和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关键词:剪纸教学活动;幼儿教育;指导策略;具体方法  《民间剪纸文化教学活动》是我园的研究课题,也是我园的办园特色。剪纸历史悠久,在我国
“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固定、单一的线性教学走向自由、平实、生动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的呆板的学习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认同,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学生互动、内容灵活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科学的教学实践,从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捕捉有益信息以及利用课
文革前10年是山西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Cultu
地基是水利工程中最关键的施工项目之一,护岸施工项目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地基的重要性,现在很多护岸工程施工中忽略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并没有根据规定和环节进行,对
本文讨论的问题有三:一是承受力的基本涵义,包括界定和承受过程。二是受力与压力,包括什么是压力、压力源、压力的意义。三是怎样提高承受力,包括注意平时锻炼,认真应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