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区内部村落改造模式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canyu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肇庆市风景区内部村落改造模式的论述,为解决风景区内部村落的各类建设问题,探索一条风景区和村落两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区;内部村落;改造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by the Guangdong Zhaoqing scenic spot of intern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 village, solves the scenic spot of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internal village, and explores a scenic spot and villages of both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cenic spot; internal village; transformatio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
   我国的风景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和邑郊游憩地,是祖国壮丽山河的象征,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然而随着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建造简易房屋,进而适应群居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原始居民点与村落,并推进了经济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这就为风景区的不断开发和拓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使得原本依山傍水的村落被纳入风景区的视线范围。但是,景区内部村落与风景区的干扰日益增大,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风景区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风景区内部村落的各类建设问题,探索一条风景区和村落两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风景区内部村落对风景区发展的影响
   风景区内部村落对风景区的影响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促进型、干扰型和无关型,具体影响如下:
   (1)促进型
   此类型村落与风景区的景观风貌有着良好的融合,同时也有一些可以配合风景区提供旅游食宿,为风景区增强接纳游客的能力。根据建设年代和建筑风格,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a.促进保护型——保存较好的或保护建设过的传统风貌村落。此类村落大多数是风景区景观的构成因素和保护对象,并对提升风景区的风貌有促进作用。
   b.促进发展型——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进行改造或翻建,并继承了传统风貌特点的村落。此类村落大多被纳入风景区的游览服务系统,并成为风景区新的旅游吸引点。
   (2)干扰型
   此类型村庄的传统建筑风貌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迁之下,已完全遭到破坏,并与风景区内自然环境形成冲突,成为风景区中缺乏文化韵味的标志。根据村落处于风景区中的位置,又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a.间接干扰型——从村落的整体风貌来说,已经不属于传统风貌建筑或传统风貌被破坏性改造,但此类村落往往距离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较远,或用地面积占风景区用地面积比例较小,在位置上或视域上并未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
   b.严重干扰型——此类村落往往距离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较近,或者处于通往风景区的交通要道旁,在位置上对风景区的景观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无关型
   此类型村落在位置上不对风景区的景观造成直接影响,且产业不以旅游服务接待为主。但从长远来看,其若向干扰型发展,也会对风景区的景观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七星岩风景区内部村落改造模式的探讨
   风景区内部村落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不同的改造模式,以解决当前或长远的发展问题。在村落对景区景观风貌干扰较为严重,且开发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村落的改造可考虑实行拆迁模式,满足较好地保护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要求;遮蔽模式可快速、经济地降低村落环境对风景区的影响,可满足进行短期风貌改造的需求,但从风景区的长远发展来看,此改造模式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然而,从经济和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可选择实行改造模式。改造模式可使景区风貌快速统一地形成,也可对风景区自然资源和本土历史文脉实行较好的保护,而且与村民的协调沟通难度也是较拆迁模式低。
  (1)改造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严格保护七星岩风景区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改造,处促使星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2)村景协调原则
   综合协调村落改造和风景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大村落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净化风景环境功能,防止风景区“商业化、城市化”倾向蔓延,再现七星岩风景区“人间仙境”的城市形象。3)文化促进原则
  深入发掘肇庆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风景区文化活动内容,提升风景游览的文化品位。4)可操作性原则
   针对七星岩风景区的资源价值和空间特征,科学合理地对村落进行改造,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对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指导意义。
  (2)改造策略
   1)本土文脉及特色的延续与继承
   肇庆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充满浓厚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和广梧文化,七星岩风景区内部村落沉积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脉。因此,七星岩风景区内部村落的改造可吸取广府文化和岭南水乡文化之精华,并将其延续与传承,形成具有七星岩特色和蕴含本土文脉的村落。
   2)功能的拓展
   改造模式将实现村落外部风貌统一,内部则进行符合不同使用功能的改造。将原有的居民点的单一的居住功能进行拓展,充分统筹传统与现代,“软件”与“硬件”、个性与共性、人文内涵与实用价值等关系,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村落,并最终成为七星岩风景区的商业亮点、历史看点和旅游热点。
   3)多元融合
   七星岩风景区内部的两个村落既位于风景区范围内,也位于肇庆市市中心,这就使得它们的改造应拥有双重的特征和符合多元的需求,如实现建筑与水体的融合,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城市界面与风景区界面的融合,传统特色与现代功能的融合,风景游赏与城市居民休闲功能的融合等。
   4)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相结合
   七星岩内部村落的改造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兼顾村落的开发。明确村落的改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七星岩风景区的生态环境;而风景区的生态保护,也是为村落的开发,形成一个新的且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点,改善村民生活,提供一个必要的保证。
   5)以人为本,体现文本思想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的指导精神,村落的改造应处处以民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收入为出发点,实现村民与风景区互利共生,走向雙赢。
  (3)改造内容
   1)风貌改造
   岩前村和石牌村都处于七星岩风景区主要景观视线范围内,其风貌改造需充分考虑与风景区生态环境和风貌的协调关系。广府文化和岭南水乡文化的延续与继承,既可对本土文脉进行保护,又可以形成与风景区协调统一的风貌。
   岩前村和石牌村分别位于七星岩风景区核心区的南、北面,环境优美,其风貌改造可分别按照传统广府村落和岭南水乡特色进行整改,通过对原有建筑外观的修复,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并使之与风景区生态环境与风貌协调统一。
   2)功能改造
   岩前村将把原有村落单一的居住功能进行拓展,建筑内部按照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进行改造,赋予其商业娱乐功能,形成集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功能的岩前时尚风情街和岩前酒吧街,以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和景区吸引力。
   石牌村将通过岭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展现星湖魅力。经过建筑外观的整改,石牌村将从一居民点转变为可提供食宿、观光服务的石牌水乡,以提升风景区游赏品位。
   3)产业结构调整
   岩前村和石牌村经过改造后,其产业结构亦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原来的以电子和服装类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集餐饮、购物、观光、娱乐等服务产业转变。
   4)人口规模控制及就业引导
   岩前村和石牌村整改后将实施人口规模控制措施,采取“只进不出”的村民迁移方式,以确保七星岩风景区的长远发展。
   增加村民的收入是风景区内部村落改造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结构调整后,应实行村民就业优先原则,帮助村民安排好生产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此回报村民为保护七星岩风景区自然、人文生态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结语
   七星岩风景区内部村落的改造关乎着风景区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关乎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要使风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充分考虑其内部村落的改造类型、模式和内容等问题,以引导内部村落的改造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实现村落与景区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2005年编制)
   [2] 毛德良 熊寿军,国家级风景区建设之我见——以四姑娘山为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第2期.
   [3] 孙晓芳,浅谈太原市“城中村”改造 《山西统计》 2003 第12期 .
   [4]范婕 王竹,杭州西湖风景区街道改造研究 ,《山西建筑》 2006 第19期.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建设项目管理策略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所以本文主要从施工监理的重要性和预算管理两个方面对建设项目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监理;预算管理;    建设单位的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形成全过程的管理,对于各个环节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项目的成败。可以看出,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是一种投资和建设行为,需要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体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为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必须在质量管理中
期刊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探索出有中国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
期刊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本文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指出加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安全管理问题 措施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业产值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各地、各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施工质量更是房屋工程建设的核心,为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就房屋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房屋; 常见问题; 房屋施工;质量控制; 措施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
期刊
摘 要: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是每个施工企业和建设部门都想拥有的目标。大多数企业都会综合运用成本、质量、技术和速度等方法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这同样也是取得企业最佳效益的基础。控制成本问题在企业竞争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经验,在正确认识成本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环节,对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做出
期刊
本文主介绍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对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体会和注意事项。笔者通过自身对房建监理工作中经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期刊
摘要: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很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想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狠得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    关
期刊
市政道路燃气安装工程在燃气工程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燃气工程施工中因受管材选用、管线长度、施工要求、道路施工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为了更经济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