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玖教授史学思想析论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志玖教授 (1915~ 2 0 0 2 )是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 ,从事学术研究六十余年 ,著述颇丰 ,一生出版学术专著八部 ,发表史学论文近二百篇。杨志玖教授在元代回族史、马可波罗来华问题、探马赤军问题、隋唐史、土地制度史、中西交通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走向国际史坛 ,成为国际学术界这些领域的著名学者。杨志玖教授在学术研究中精于考证、追求真实、富有创见、从善如流、坚持操守、与时俱进的学风及深邃的史学思想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Professor Yang Zhi Jiu (1915 ~ 2002)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historian in China engaged in academic research for more than 60 years. He has published quite a number of works and published eight academic monographs in his life and published nearly 200 historical dissertations. Professor Yang Zhi Ji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Hui nationality history in history, Marco Polo’s visit to China, the issue of the Red Army of Exploration and Manufacture, the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history of the land system, and the traffic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est. It has als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forum and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Famous scholar Professor Yang Zhijiu in academic research proficiency in textual research, the pursuit of truth, full of creative ideas, benevolent, adhere to ethics, advancing with the style of study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thought deserve our serious study
其他文献
阐述了通识教育内涵及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关系 ,提出了体育专业实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结构以及课程的实施三个方面 Ex
本文以确凿的数据和事实反驳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市场不开放、贸易政策不透明的指责,并指出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高技术的政策壁垒妨碍了美方主动扩大对华出口,从而不利于贸易平
夏启之居在阳翟没有得到考古学的证明。夏启之居在黄台之丘 ,只有《穆天子传》中提到 ,别的史书均无记载。据《水经注》及地方志考证 ,黄台之丘在新密境内 ,即武定水和赤涧水
1992年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在陕西省麟游县史家塬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所获遗存年代约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二期偏早阶段,其考古学文化属性应为郑家坡文化.该遗址的发
1995年4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巩义市铝厂清理出一座唐墓,墓中出土器物19件,有陶器、瓷器、铁器、铜钱等,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的成书时代,历代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成书于黄帝时代;成书于战国;成书于秦汉之际;主要成书于西汉,少数篇章是东汉的. 前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成书时代,取得了可
东至长白山、西至大东沟的鸭绿江流域 ,从清政权入关起 ,到光绪二年 (1876 )为止 ,2 0 0余年处于封禁状态。清政府对鸭绿江封禁区并非“视为瓯脱之地” ,而是通过修筑柳条边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越来越重视,旨在将我国的时代精神融入高校学习生活中。高校学生是我国核心后劲力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学习生活中,
2014年昆明市科技工作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与助力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合作交流与助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与助推创新
本文对南京政府时期为中心的外国在华银行业进行了整体分析.认为1926年时中国金融力量的发展已基本可以与外国在华银行业相抗,南京政府时由于多种因素的配合,外国在华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