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赐予了我们美好的休闲场所以及餐桌上丰富的海鲜食品,但有时海洋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害。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海啸、台风、海冰、灾害性海浪、风暴潮、赤潮等。大家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吗?它们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气候现象。
恐怖的海啸
海啸的破坏力极强,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可怕的海啸呢?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或滑坡所激发出的巨浪。当然,如果人类在海底进行核爆炸的话也能产生人造海啸。海啸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00~1000千米,可在瞬间形成10~40米高的巨大水墙。水墙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堤防,涌上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随即骤然退出,数分钟后再次涌入,有时反复多次,是沿海地区最为恐怖的海洋灾害。可怕的海啸有没有预兆呢?其实,留心观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海啸是可以提前预知的。
小贴士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种类型: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发海啸,大约95%的海啸是由地震引发的。具体地说,震级达到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触发海啸的可能。断层垂直错动更易引发海啸,断层强烈的垂直上下运动会带动地面和海面产生强烈的浪涌,致使震荡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方式向远距离扩散。如果震源深度在40千米至50千米时,地震波的扩散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大,诱发海啸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由于形成的机制各异,地震海啸分为“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
火山海啸是指因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现象,又称“火山津浪”或“火山津波”。它是火山活动主要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往往超过火山喷发的直接灾害。
滑坡海啸是指由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产生海底滑坡有两个原因:一是海底大量不稳定泥浆和沙土聚集在大陆架和深海交汇处的斜坡上,产生“滑移”;二是由于海底蕴藏的气体喷发,导致浅层沉积海底坍塌,出现水下“崩移”。
海啸来临前的征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听到周边有较强地震的消息,那就一定不要靠近海边哟!要知道,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1
2.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海水暴退或暴涨,有时还会冒着泡沫,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这是因为地震造成的海底地壳沉降或隆起,使海水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
3.在海啸发生的前几天,渔民的捕鱼量可能超出平日的几至几十倍。这并不是正常现象!这是大海在向大家发出危险信号呢!在海水暴退后,海滩上可能会蹦跳着各色未见过的鱼类。这些鱼类基本都是生活在2 000米以下的深海处。它们是被巨大暗流卷上海滩的。深海鱼突然到了浅海或海滩,会出现内部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显特征,并很快死亡。
4.许多动物出现异常反应。印尼海啸波及斯里兰卡距海岸3千米远的国家公园,这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海啸发生前,几百头野生大象、狮子和一些美洲豹狂躁不安,海啸到来前15分钟,这些动物冲出了动物园,然后向周围的高处迁徙:500多只鹿快速地冲出聚居的地方,拼命逃向旷野。这是因为动物们可以感知到巨浪前进时产生的“信号”或者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某种噪音,而人类却1无法感知。
无情的台风
在热带的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旋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也称为飓风、旋风。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是因为发生地点不同,通常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台风过境时常常会带来狂风暴雨,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裹挟而来的风暴、降水可能摧毁庄稼、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小贴士
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亲爱的小读者,如果台风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呢?
1.要保持消息畅通。在家中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里的天气情况播报。准备一个收音机(还要有备用电池)以防断电哟。
2.提前准备蜡烛和手电筒,可作家中断电后的照明使用。提前储备食物、饮用水、电池和急救用品。
3.请家里的大人提前做好固定或收回屋外、阳台上的一切可移动物品的工作,将盆栽或其他重物搬离窗户,以防坠落。
4.如果风力过强,请远离窗户等可能碎裂的物品。检查家中门窗是否密封好。
5.台风来时尽量不要出门,一定要出行的话建议乘坐火车。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
6.如果在户外,一定要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电线杆、树木等地方,以防被坠落或倒塌物砸伤。如需躲避尽量选择到高大坚固的建筑物下。
7.如果发生洪水,一定要关闭家中一切电源、水源以及煤气。
8.渔民在台风来临前,应听从指挥,将船舶行使到避风场所避风。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魔鬼”般的海冰
小读者会不会觉得海冰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呀。其实也不尽然,大家还记得电影《泰坦尼克号》吗?那艘豪华巨轮就是与冰山相撞的。这就是海冰这个海中“魔鬼”在作祟。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浮在海面的冰体,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河冰及湖冰。海面上的流(浮)冰并不是一时就能够形成的,按形成和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白冰、一年冰和多年冰等。海水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浮)冰两大类。按发展阶段,海冰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 冰的膨胀力十分惊人,能把船体挤压得变形,使船舱破裂进水,甚至破坏港口、码头和海中的各种设施:海冰在风和海流作用下还会产生巨大的推力,有些海中建筑物、设施及钻井平台等在海水结冰或海水移动时倒于海中,就是海冰的巨大推力造成的:移动的冰山撞击力更为可怕,当行驶的舰船和漂移的冰块或冰山相撞时,就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会施魔法”的赤潮
原本蔚蓝的大海,有时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就像被魔法师施了魔法一样。看似色彩美丽的海面,其实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可致鱼类死亡。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严重的破坏。
当鱼虾、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后,毒素便在它们的体内大量积累。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们把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暂时确定有10余种贝毒的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
那么,赤潮是怎样发生的呢?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营养过剩),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赤潮发生后,我们可以利用工程物理方法(播撒黏土)、化学方法(播撒有机除藻剂)以及生物学(投放可消灭这些有害藻类的微生物)的方法来治理赤潮。但是,预防是关键。
1.人类应重视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2.人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如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控制海水的富营养化。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近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红毛菜、紫菜、江篱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可利用挖泥船、吸泥船清除受污染底泥,或翻耕海底,或以黏土矿物、石灰匀浆及沙等覆盖受污染底泥,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
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要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经船只和养殖品种的移植带入养殖区。
不受欢迎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在作怪。“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叹降雨过多。这种现象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
“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小贴士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因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男孩”的意思,“拉尼娜”是“女孩”的意思。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普遍的看法是: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且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引起暴风骤雨,从而造成太平洋西部地区干旱,而太平洋东部地区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这种气候异常现象对人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由于暖流的增强,使海水温度大幅升高,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不过,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台风会明显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近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致使土地干裂,粮食大量减产。1998年夏天,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滞后影响,加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
恐怖的海啸
海啸的破坏力极强,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可怕的海啸呢?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或滑坡所激发出的巨浪。当然,如果人类在海底进行核爆炸的话也能产生人造海啸。海啸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00~1000千米,可在瞬间形成10~40米高的巨大水墙。水墙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堤防,涌上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随即骤然退出,数分钟后再次涌入,有时反复多次,是沿海地区最为恐怖的海洋灾害。可怕的海啸有没有预兆呢?其实,留心观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海啸是可以提前预知的。
小贴士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种类型: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发海啸,大约95%的海啸是由地震引发的。具体地说,震级达到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触发海啸的可能。断层垂直错动更易引发海啸,断层强烈的垂直上下运动会带动地面和海面产生强烈的浪涌,致使震荡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方式向远距离扩散。如果震源深度在40千米至50千米时,地震波的扩散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大,诱发海啸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由于形成的机制各异,地震海啸分为“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
火山海啸是指因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现象,又称“火山津浪”或“火山津波”。它是火山活动主要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往往超过火山喷发的直接灾害。
滑坡海啸是指由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产生海底滑坡有两个原因:一是海底大量不稳定泥浆和沙土聚集在大陆架和深海交汇处的斜坡上,产生“滑移”;二是由于海底蕴藏的气体喷发,导致浅层沉积海底坍塌,出现水下“崩移”。
海啸来临前的征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听到周边有较强地震的消息,那就一定不要靠近海边哟!要知道,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1
2.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海水暴退或暴涨,有时还会冒着泡沫,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这是因为地震造成的海底地壳沉降或隆起,使海水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
3.在海啸发生的前几天,渔民的捕鱼量可能超出平日的几至几十倍。这并不是正常现象!这是大海在向大家发出危险信号呢!在海水暴退后,海滩上可能会蹦跳着各色未见过的鱼类。这些鱼类基本都是生活在2 000米以下的深海处。它们是被巨大暗流卷上海滩的。深海鱼突然到了浅海或海滩,会出现内部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显特征,并很快死亡。
4.许多动物出现异常反应。印尼海啸波及斯里兰卡距海岸3千米远的国家公园,这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海啸发生前,几百头野生大象、狮子和一些美洲豹狂躁不安,海啸到来前15分钟,这些动物冲出了动物园,然后向周围的高处迁徙:500多只鹿快速地冲出聚居的地方,拼命逃向旷野。这是因为动物们可以感知到巨浪前进时产生的“信号”或者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某种噪音,而人类却1无法感知。
无情的台风
在热带的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旋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也称为飓风、旋风。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是因为发生地点不同,通常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台风过境时常常会带来狂风暴雨,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裹挟而来的风暴、降水可能摧毁庄稼、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小贴士
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亲爱的小读者,如果台风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呢?
1.要保持消息畅通。在家中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里的天气情况播报。准备一个收音机(还要有备用电池)以防断电哟。
2.提前准备蜡烛和手电筒,可作家中断电后的照明使用。提前储备食物、饮用水、电池和急救用品。
3.请家里的大人提前做好固定或收回屋外、阳台上的一切可移动物品的工作,将盆栽或其他重物搬离窗户,以防坠落。
4.如果风力过强,请远离窗户等可能碎裂的物品。检查家中门窗是否密封好。
5.台风来时尽量不要出门,一定要出行的话建议乘坐火车。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
6.如果在户外,一定要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电线杆、树木等地方,以防被坠落或倒塌物砸伤。如需躲避尽量选择到高大坚固的建筑物下。
7.如果发生洪水,一定要关闭家中一切电源、水源以及煤气。
8.渔民在台风来临前,应听从指挥,将船舶行使到避风场所避风。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魔鬼”般的海冰
小读者会不会觉得海冰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呀。其实也不尽然,大家还记得电影《泰坦尼克号》吗?那艘豪华巨轮就是与冰山相撞的。这就是海冰这个海中“魔鬼”在作祟。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浮在海面的冰体,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河冰及湖冰。海面上的流(浮)冰并不是一时就能够形成的,按形成和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白冰、一年冰和多年冰等。海水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浮)冰两大类。按发展阶段,海冰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 冰的膨胀力十分惊人,能把船体挤压得变形,使船舱破裂进水,甚至破坏港口、码头和海中的各种设施:海冰在风和海流作用下还会产生巨大的推力,有些海中建筑物、设施及钻井平台等在海水结冰或海水移动时倒于海中,就是海冰的巨大推力造成的:移动的冰山撞击力更为可怕,当行驶的舰船和漂移的冰块或冰山相撞时,就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会施魔法”的赤潮
原本蔚蓝的大海,有时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就像被魔法师施了魔法一样。看似色彩美丽的海面,其实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可致鱼类死亡。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严重的破坏。
当鱼虾、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后,毒素便在它们的体内大量积累。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们把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暂时确定有10余种贝毒的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
那么,赤潮是怎样发生的呢?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营养过剩),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赤潮发生后,我们可以利用工程物理方法(播撒黏土)、化学方法(播撒有机除藻剂)以及生物学(投放可消灭这些有害藻类的微生物)的方法来治理赤潮。但是,预防是关键。
1.人类应重视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2.人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如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控制海水的富营养化。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近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红毛菜、紫菜、江篱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可利用挖泥船、吸泥船清除受污染底泥,或翻耕海底,或以黏土矿物、石灰匀浆及沙等覆盖受污染底泥,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
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要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经船只和养殖品种的移植带入养殖区。
不受欢迎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在作怪。“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叹降雨过多。这种现象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
“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小贴士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因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男孩”的意思,“拉尼娜”是“女孩”的意思。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普遍的看法是: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且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引起暴风骤雨,从而造成太平洋西部地区干旱,而太平洋东部地区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这种气候异常现象对人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由于暖流的增强,使海水温度大幅升高,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不过,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台风会明显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近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致使土地干裂,粮食大量减产。1998年夏天,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滞后影响,加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