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居民和企业正在把从美国人手中赚来的巨额财富投向欧洲。
2006年,中国对外顺差共达3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9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1亿美元。据美国普查局测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7%左右;稍加换算,即中国财富的大约7%是由美国人创造的。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和居民却在财富转移上对欧盟越来越“青睐有加”:
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7300万美元,仅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左右,而且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是从2004年的9300万美元下降到2005年的7300万美元的;而2005年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5.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2%,而在200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少到仅为1.82亿欧元(根据当时的汇率,也大约一亿美元左右)。换言之,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以每年增加一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这一亿美元正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在华直接投资总额。各种迹象表明,这样的趋势还在继续。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扩大,但是中国也是欧盟出口增长较快的市场,增长率在26%以上,基本上和贸易顺差的扩大速率相当。
由上面的数字比较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正在把从美国进口商处赚到的外汇投到欧盟各国,而中国的消费者也正在把分配到的经济成长果实用于购买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
事实也应证了这一点。许多在欧洲设厂的中国大企业都是在国际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中成长起来的,首先是中国的家电企业;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跨国公司白领选择欧洲的奢侈品、化妆品、电影,选择去丰富多彩而又没有内部边界的欧盟国家度假……
投资和财富的欧盟化看上去不过是中国居民和企业的个体经济选择,他们道理可能千差万别,但一旦显现出一种整体性的趋势变化,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涉及文化理念或制度层面的东西了。
比如关于消费的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快餐性和侵略性不同,欧洲的文化消费起来则属于细嚼慢咽余味悠长型的。当欧洲文化披上时尚的外套表现在包、鞋、服装、咖啡、手表、家居等日常生活中时,中国的消费文化也逐渐发出一些自省的声音,招摇丑陋的美国淘金者的暴富心理不得不遮遮掩掩起来,所谓的“崇尚自然”成为各大时尚媒体的主题菜单……不论如何,消费文化也是需要多元化的尝试的;尽管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消费文化依然是“西化的”,只不过此“西方”非彼“西方”而已。
再比如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学界的精英大多深受美国式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或者在国内研读美国教材多年,或者是在美国浸淫多年的海归,他们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同时也给中国的市场经济打上了相当的“美国”烙印。我们受惠于此,才有了今天企业更加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及更多个人创富的机缘。而这十年也同样是美国企业在中国大举投资的十年。他们现身说法了关于市场竞争、关于公司治理、关于股权激励、关于收购与被收购的种种,他们带来了关于上市、关于麦肯锡、关于投资银行、关于哈佛商学院的美国式神话。于是,中国商人纷纷相信了这些,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像美国企业。
直到中国的企业来到欧洲,获得商业成功却被当地人“驱逐”;直到欧洲企业来到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报告,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才更加慎重地对市场经济的自由边界进行反思,而这个时候,也恰恰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视和谐与公平的时候。目前,在包括环保、中小企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欧盟企业在中国的表现正越来越积极。
不过,这一系列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欧洲将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样发挥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的影响。在当下的大量中国社会精英心中,西方市场经济文明的先进代表依然还是以美国为首。当然这也并不是在表达一种“欧洲式西方文明一定优于美国式西方文明”的担忧,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是一种对“西方”的崇媚,也最好有一些多元的偏好来制衡,才更好。
为此,还需要中国的知识精英、企业家更多地研究欧洲,研究欧洲的经济制度、企业管理,也需要中国和欧盟在各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当然,中国人对“西方”的关注还需要多少年才能更多地回到欧洲身上,除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还取决于欧盟的进一步崛起。
2006年,中国对外顺差共达3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9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1亿美元。据美国普查局测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7%左右;稍加换算,即中国财富的大约7%是由美国人创造的。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和居民却在财富转移上对欧盟越来越“青睐有加”:
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7300万美元,仅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左右,而且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是从2004年的9300万美元下降到2005年的7300万美元的;而2005年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5.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2%,而在200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少到仅为1.82亿欧元(根据当时的汇率,也大约一亿美元左右)。换言之,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以每年增加一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这一亿美元正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在华直接投资总额。各种迹象表明,这样的趋势还在继续。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扩大,但是中国也是欧盟出口增长较快的市场,增长率在26%以上,基本上和贸易顺差的扩大速率相当。
由上面的数字比较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正在把从美国进口商处赚到的外汇投到欧盟各国,而中国的消费者也正在把分配到的经济成长果实用于购买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
事实也应证了这一点。许多在欧洲设厂的中国大企业都是在国际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中成长起来的,首先是中国的家电企业;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跨国公司白领选择欧洲的奢侈品、化妆品、电影,选择去丰富多彩而又没有内部边界的欧盟国家度假……
投资和财富的欧盟化看上去不过是中国居民和企业的个体经济选择,他们道理可能千差万别,但一旦显现出一种整体性的趋势变化,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涉及文化理念或制度层面的东西了。
比如关于消费的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快餐性和侵略性不同,欧洲的文化消费起来则属于细嚼慢咽余味悠长型的。当欧洲文化披上时尚的外套表现在包、鞋、服装、咖啡、手表、家居等日常生活中时,中国的消费文化也逐渐发出一些自省的声音,招摇丑陋的美国淘金者的暴富心理不得不遮遮掩掩起来,所谓的“崇尚自然”成为各大时尚媒体的主题菜单……不论如何,消费文化也是需要多元化的尝试的;尽管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消费文化依然是“西化的”,只不过此“西方”非彼“西方”而已。
再比如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学界的精英大多深受美国式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或者在国内研读美国教材多年,或者是在美国浸淫多年的海归,他们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同时也给中国的市场经济打上了相当的“美国”烙印。我们受惠于此,才有了今天企业更加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及更多个人创富的机缘。而这十年也同样是美国企业在中国大举投资的十年。他们现身说法了关于市场竞争、关于公司治理、关于股权激励、关于收购与被收购的种种,他们带来了关于上市、关于麦肯锡、关于投资银行、关于哈佛商学院的美国式神话。于是,中国商人纷纷相信了这些,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像美国企业。
直到中国的企业来到欧洲,获得商业成功却被当地人“驱逐”;直到欧洲企业来到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报告,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才更加慎重地对市场经济的自由边界进行反思,而这个时候,也恰恰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视和谐与公平的时候。目前,在包括环保、中小企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欧盟企业在中国的表现正越来越积极。
不过,这一系列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欧洲将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样发挥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的影响。在当下的大量中国社会精英心中,西方市场经济文明的先进代表依然还是以美国为首。当然这也并不是在表达一种“欧洲式西方文明一定优于美国式西方文明”的担忧,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是一种对“西方”的崇媚,也最好有一些多元的偏好来制衡,才更好。
为此,还需要中国的知识精英、企业家更多地研究欧洲,研究欧洲的经济制度、企业管理,也需要中国和欧盟在各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当然,中国人对“西方”的关注还需要多少年才能更多地回到欧洲身上,除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还取决于欧盟的进一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