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战争题材片是当今时代非常热门的一种电影类型,《血战钢锯岭》便是其中的一部经典影片。这部电影改编自二战时期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人事迹,由美国著名导演梅尔·吉布森所指导。影片中宏大壮观的战争场景、强烈的画面效果最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影片中借由信仰的光辉对善良的戴斯蒙德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代表了每一个心中希望和平的人。创造出一个至善拯救的现实图景。
  关键词:善良的光辉   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143-03
   一、真实历史的再现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经典题材的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美国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一个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愿拿起枪去战斗而参加战争救了无数人的故事。影片是由美国著名导演梅尔·吉布森所导演,影片的一开始便采用倒序的手法,慢放的镜头、不断倒下的人们、硝烟弥漫的场景以及沉重的色调引导人们走进战争之中。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虚弱的躺在担架上,他的战友们抬着他顶着剧烈的炮火对他说:“道斯,撑住!我们会带你离开这里的”。紧接着画面一转看到了道斯的幼年时期,与哥哥的打闹争斗中用砖头猛击了哥哥的头部,险些让对方失去生命,在茫然之中道斯看到墙面上挂着圣经诫言,仿佛一个种子埋在了道斯的心中。道斯的父亲是一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存活下来的一名退役军人,不过战后人格大变心理具有战后创伤,暴躁,易怒,一次父亲与母亲的争吵中,冲动下,道斯用枪指着父亲。这时,道斯内心悄然对枪产生了抗拒。随着时间的过去,道斯追随着自己的信仰成长为一名正直、热心的青年,一次偶然道斯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多萝西,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两人相爱并有了婚约,但好景不长,战争来临了,道斯去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军医,在车站送行是多萝西作为临别礼物送了一本圣经。之后道斯到了军队中进行训练但是道斯并不愿拿起枪去战斗,因为这与他的信仰背道而驰,他不能拿起枪。可是长官不允许,不拿枪怎么能去战斗,怎么在战争中保护队友,保卫祖国,他们认为道斯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战友们也认为他是个懦弱、胆小之人。在军队中不受任何一人的理解,可是道斯只是想坚持自己。然而在军队里他们对道斯使用暴力,关禁闭,道斯时刻怀抱着多萝西送的圣经坚持着自己的内心不曾退却。之后进入到了军事法庭对道斯进行审判面临牢狱之灾,道斯的父亲穿着昔日的军装找到了曾经的长官,希望可以帮助自己的儿子,道斯惊讶的看到父亲的到来,父亲拿到了豁免信,道斯依然可以在军队中服行兵役。道斯进入到战争之中,看到许多的伤残战士仿佛每个人心中的一腔热血被浇凉了。但是攻上钢锯岭每个战士热血奋战,滚滚的硝烟弥漫开来。道斯作为一名军医在激烈的战争中寻找着每一个受伤的战士帮助他们。他们成功的击退了对方,然而深入夜晚,敌人的偷袭使得他们受到了伤亡,不得不撤退。在撤退中,只剩道斯一人,道斯没有离开,冒着被敌军发现的危险营救每一个可以营救的战友,其中有曾经瞧不起,殴打他的战友和长官,但道斯勇敢的在战争中营救每一个人,连敌军的伤员他也营救,用着在军营里学习的绳索方法,手掌磨得鲜血直流依然把伤员一个一个的运送到山下。道斯是最勇敢的,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在战争中赢得了自己该有的尊重和光辉。片尾现实中的已经年迈道斯对那段历史娓娓道来,真的是令人十分的感动以及敬佩。
   二、战争中的光辉存在
   每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都追寻着战争中以及战争背后的光辉故事,《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影片中通过一幕幕历史场景的还原,向观众呈现真实史迹的画面。影片中美军在攻打钢锯岭之前就已对此地展开炮火,成为一片废墟之地,而顽强的日军却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他们生活在地道里穿梭来去,展开反复的战地手段。导演在影片中并没有将镜头过多交给战争的整体场景,而是对于敌对双方惨烈的厮杀场景之中:士兵头上的钢盔被子弹穿透、身体被炸得血肉横飞、脑浆迸裂而出、被炸得四散的尸体、还有被火枪活活烧死的痛苦……影片中有许多慢镜头的展现,其中有一幕:在激烈的交火里,敌对两边的战士互相拿起枪支,相向而死。这仿佛在诉说着战争之中都是牺牲者,没有赢家。这部影片试图向人们诠释战争的真谛,和平是如此的美好。任何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所要追寻的意义绝不是描述战争本身,而是想让人们看到战争背后的毁灭,进而唤醒和引领人类远离战争,追求和平,《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战争就是在深渊的最底层。在战争面前,人性的善良与自私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彻底的暴露出来。在战争中把人逼到黑暗的尽头,它会迸发出怎样的光芒。梅尔·吉布森就像是一个收藏家,收藏着一幕又一幕的片段,用自己的方式统一展现出当时战争黑暗中的希望,道斯就像一束光,在黑暗的战争中探索背后光明的希望,寻找真善美的照耀。战争往往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比沉重的,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在他的记忆当中都有一定的心理创伤。就像道斯的父亲,曾经的朋友、战友的牺牲,只剩自己一个人。经历战争之后性格大变,曾经的和善、乐观已不复存在。战争就像是宇宙中的黑洞,一片漆黑,好像永恒持久的东西,在那一瞬间全被黑暗吞噬了所有的光明。道斯生长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始终坚持着自己,因为他不想变成向父亲一样的人。在不拿枪支的情况下不停地在战场中来回奔波,把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了死亡的边沿上,就是希望能从死神的镰刀下多救一个人,“还能再救一个”道斯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对自己这么说着,这不是只靠勇气就能前进的步伐,而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支撑着他在战场上留下一个又一个义无反顾的脚印,也点亮着永不磨灭的善良光辉。通过救赎在战争中营救每一个可以营救的人,不管曾经是个怎样的人,或是现在是敌是友,那就是一条需要拯救的生命。影片借以道斯的形象以“信仰”的力量阐释人性的善良。影片在讲述战争的故事,阐释善良的光辉会照耀每一个人。
   三、镜头语言下的电影美学
   电影美学分化为两大流派,一是蒙太奇传统,二是纪实性传统。战争电影的内容与形式往往产生对比感与冲突感,对于刚刚建立起的美好生活被战争瞬间打破,进而更加贴切的表现出影片的主题思想。《血战钢锯岭》这部影片采用真实的题材为主题进行拍摄,整部电影的画面色调浓烈而厚重,尤其是影片片段之中有着强烈的力量感,在声音特效和视觉画面的结合效果以及光影的融合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被鲜血染红的刺刀,被子弹射穿的头颅,被炸弹炸飞的残肢在空中抛过,极致的发挥暴力美学在战争场景方面的体现,一幕幕真实记录的镜头语言,展现人类生命的脆弱,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心久久都不能平息的震撼。梅尔·吉布森运用着独特的叙述风格展现对历史追忆,通过写实的方式、真实美学的思想来宣扬影片的主题“和平”,叙事节奏就像交响乐一般缓缓而行,突然进入高潮给人震撼一击。梅尔·吉布森风格化的拍摄手法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采用纯实拍的拍摄方法,强调视觉画面的真实感,不惜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场,打造成为钢锯岭,更是为了追求真实火焰的效果采用特殊的火焰直接喷烧到演员的身上,导演通过镜头表現整个生命的艺术,独特写实的风格贯穿整部影片,运用对比来衬托人性信仰的力量,具有强烈的美学特征。摄影风格在影片中是尤为重要的,在影片中导演选择运用固定机位的方式拍摄,从客观的角度进行拍摄,不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仅仅是呈现所发生的事情。《血战钢锯岭》在影片的前半段运用家庭的情感,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营造氛围,为后期影片的故事转折做铺垫,加强影片故事结构,真实美学的镜头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显现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作品,用以衬托出爱情和善良光辉的伟大。影片更是带来新生的生命意义,是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总体现。
   四、结语
   《血战钢锯岭》运用真实客观的镜头展现美好幸福的生活与善良的信仰,表达了反战争,追求和平的主题思想,此信仰并不是影片中极具宗教色彩的信仰,而是一颗纯粹内心的坚持。从视觉效果到画面的感受力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唐君,张磊.《血战钢锯岭》:战争片对信仰与人性的美式呈现[J].电影评介,2017,(01): 25-27.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作为英雄题材的中国本土影片,《戰狼II》和《烈火英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值得深思。本文以英雄主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两部电影中所展现的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融合、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旋律的合奏,以此探究英雄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人文观之间的影响和塑造。  关键词:《战狼II》 《烈火英雄》 英雄主义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校本音乐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必要有益补充。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充分挖掘本土音乐资源,并将其跟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是改进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校本音乐课程 本土音乐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话剧《守望》作为2019哈尔滨戏剧节开幕剧,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为解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义无反顾投身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的故事。通过垦荒志愿者苦中作乐的故事达到令观众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作为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品从舞台美术、音乐音响、演员表演、剧作改编、观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艺术处理。  关键词:话剧 导演阐述 艺术处理 北大荒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4
期刊
摘要:太和镇红砖厂社区乐队之所以扩充为弘扬乡村艺术团(后改为和风艺术团),其原因之一是力争参与区镇文化部门组织的演出活动,其二是乡村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的需求,这种创收方式是建立在这一区域文化兴盛与经济水平提高前提下的。和风艺术团作为弘扬梁子湖区乡土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在困境中求发展,梁子湖区与太和镇政府部门应该给与关心与扶持,使之成为一支持续性传播地方文化与服务于民俗活动的艺术团队。  关键词:艺术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承担着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责,在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无法形成良性的互动和顺利的对接。本文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加以考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从课程设置、思想观念、师资建设、实践环节等角度提出改善的具体举措,力图对高校音
期刊
摘要:图像学是19世纪欧洲图像志中的一个分支,和当时传统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不同,是挖掘作品主题的内容和题材背后的意义。本文对民国时期女画家潘玉良《照镜女人体》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参照时代、历史、心理、文化学进行分析阐释,探寻潘玉良镜像中自我双向“互异”的深层次的意义,找到图像“缺失”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潘玉良 图像学 《照镜女人体》 镜像 缺失  中图分类号:J205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的画作为例,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讽刺画大师,同时他也是对劳动人民表现出最真挚的情感现实主义大师。结合他画中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内涵,可以清晰直观地表现恩格斯在现实主义中的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这三点。  关键词:杜米埃 现实主义 真实性 典型性 倾向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
期刊
摘要:一首歌词,能不能打动作曲家,吸引歌唱家,征服听众,关键要看词作者驾驭生活的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歌词中蕴藏的情感;情感是直击每个人心灵神经的语言。歌词的动力是词作者内心深情的表现;要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转化成作曲家、歌唱家、老百姓的情感。要把作曲家想要的,歌唱家想唱的,老百姓所喜欢的,真实准确地表现出来,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增强歌曲的生命力。歌词创作的动力,可以激发创作热情的高
期刊
摘要:舞踏起源于二战后的日本,在灰烬中崛起后立即声名大噪,享誉全球,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因为它反叛的决心,寻找到了更属于亚洲人自己独特的身体,也许因为其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弃绝和再生,然而不可否认在某种方面其成功脱颖而出是依托着其独树一帜且摄人心魄的“形式感”的功劳。笔者曾在学习、演出以及研究中也被这种直击人心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并折服。舞踏艺术无论在舞蹈理念,身体美学,表达形式等各个方面都让人叹为观
期刊
摘要:芭蕾舞“基训”,全称为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作为芭蕾舞教学中的一门课程,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训练。芭蕾舞的审美标准“开绷直立,轻高快稳”是古典芭蕾舞者训练中说明先天的条件与提升后天的“能力”和“技术”。本文主要探讨芭蕾舞基训中的开绷直立,轻高快稳与伦巴舞训练中身形塑造的相关联系。  关键词:芭蕾舞基训 伦巴舞 开绷直立 轻高快稳 身形塑造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