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葵花时,我们会留下一部分,送到榨油厂榨油。榨出来的油一部分在店里出售,一部分自己吃,够吃一年的。榨油剩下的油渣也是好东西,哪怕已经被碾尽精华,鸡和兔子仍然像强盗一样挤头猛抢。
  如此贫瘠的土地,却生出如此香美的食物。这么一想,就觉得必须赞美土地的力量。
  虽然其中也有化肥的力量。但化肥只能依从土地的意志而作用于植物。
  人类甚至可以研究出无土栽培技术,却仍然不能更改生命成长的规则。这种规则也是大地的意志。
  我妈不喜欢化肥。虽然她和其他种植户一样,一点儿也离不开化肥的助力。
  她年轻时读的专业就是农业,她的一个老师曾告诉她和她的同学,施加化肥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一时增收保产,但如此持续下去,不到三十年,土地就会被毁掉。
  她常常念叨:“已经三十年了,已经三十年了啊?”不知是忧虑,还是疑惑。
  我不知“土地被毁去”具体是什么概念,但是我见过“死掉的土地”。
  真的是死了——地面坚硬、发白。田埂却依然完整,一道挨着一道,整齐地、坚硬地隆起。于是整块地看上去像一面无边无际的白色搓衣板。上面稀稀拉拉地扎着好几年前残留的葵花残秆,也被太阳晒得发白。
  我会猜这是不是因为过量施用化肥,因为不合理灌溉,因为盐碱化,因为各种透支等而被废弃了的耕地。
  虽然戈壁滩本身也是硬地,但那是生态系统完全正常前提下的硬。



  戈壁滩再荒凉,也会覆盖稀薄的植物。尽管这些植物完全混入大地的色泽和质地,看上去黯淡、粗拙。
  可眼下这块地,却是极度不自然的硬。表层板结得异常平整光洁,寸草不生,毫无生气。
  像一块死去的皮肤,敷在大地的肉身之上。
  唯一的安慰是,到了春天,当其他的耕地裸露于无休止的大风之中,疏松的土壤失去草皮和坚硬地壳的覆盖,成为沙尘暴的隐患,日复一日,水分流失,走向沙化……此处,却以紧实的地皮,紧紧镇压松散的土壤。
  ——像死亡之后还紧紧拥抱孩子的母亲。突然,又想起了河流的命运。
  听说在我们阿勒泰地区,有一条从北往南流的河,下游是无边的湖泊。但是因为污染及其他的原因,这个湖泊渐渐退化为沼泽。
  看上去好像是这条河流陷入了衰败境地,实际上这却是它的最后一搏——它退化为沼泽,摇身一变,成为环境之肺,努力地过滤、分解所有施加于它的污染与伤害。它以最后的力量力挽狂澜。
  我妈总是说:“这要是自己的地,还不心疼死了!要是自己的地,哪舍得这么种!”
  是啊,只有土地的主人才能真正做到爱惜土地吧?只有真正的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土地而生的人,才能真正地体谅土地。
  真正的农民,一块地种上几年,就会缓几年再种。
  或者每种几年伤地力的作物——如葵花,会再种几年能够改良土壤的作物——如苜蓿。
  耕地要轮耕,牧场也得轮牧。牧民不停地迁徙,也只为大地能得到充分的休养与恢复。
  我无数次感慨北方大地的贫瘠。虽然耕种过的土地看上去都差不多,又整齐又茂盛,但再看看野地便知端倪——南方的野外四季常青、植物浓密,而北方的野地植被极为脆弱稀薄,看上去荒凉又单调。
  可是,力量再单薄的土地,对生存于此的人们来说,也是足够应对生存的。
  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掠夺者的话。
  这片土地已经没有主人,所有耕种于此的人全是过客。我们只租用此处一年或两年、三年。为了在短暂而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利益最大化,我们只能无视基本的耕种原则,无尽地勒索,直到土地死去——要么沙化,要么板结。土壤缠满塑料地膜,农药瓶子堆积地头。
  那时,我们的租期也到了。
  我们眼下租用的就是一块已经连续种了三年葵花的地。按理说该停种了,养两年地再接着种。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而且是油葵这样消耗巨大的作物,不仅损伤地力,还影响产量。
  何况我们目前只能买到本地出产的种子。和近亲通婚的道理一样,如果同一块土地上长出的种子再播种回原来的土地,会产生明显的退化。
  再加上去年冬天是罕见的暖冬,早在今年年初,“旱情已成定局”的消息就四处流传了。
  可我妈还是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决定再种一年。河水依赖不了了,她便将赌注全部押在雨水上。
  只因在春天里,她听当地上了年纪的哈萨克老人说,纳吾尔孜节(春分日)那天若下雨,将预示全年雨水丰足。
  我妈说:“老人的话,还是要信的。”便孤注一掷,卖掉房子,把全部力量投入荒野之中。
  果然,这一年的雨水极多,三天两头洒一阵。
  可是,雨水多的同时,风也大……往往雨还没洒几滴,乌云就被大风吹散。雨很快偃旗息鼓。
  尽管损失惨重,甚至放弃了一块土地,但眼看着河边这块地总算冲出枪林弹雨挺到了最后一刻,我妈还是很欣慰的。
  事到如今,不赔就是赚了。
  每当我一圈又一圈地绕着葵花地赶牛,保卫最后的胜利果实,累得大口喘气,喘得肺都快爆了时,心里便想:大地的付出已经完全透支,我们必须用自身的力量填补。
  葵花收获了。虽然一百多亩地才打出来二十多吨葵花籽,但满满当当的四百多个袋子炫富一般堆在地头,看在眼里还是令人喜悦。
  可一时半会儿怎么也雇不到搬运的工人。
  收葵花的老板一再表示时间紧张,不能再等了。于是我妈和我叔叔一咬牙,自己上。
  收购葵花的车没法完全开到地边,离了有三十多米远。
  四百多袋,我妈和我叔扛了两百多个来回。
  三十多米距离,只算负重距离的话,每人共计走了六七公里。
  也就是说,这老两口,把二十多吨的葵花籽挪动了三十多米。
  或者说,两个人各扛着一只五十公斤的麻袋,走了六七公里路。
  好吧,又省了两百塊钱工钱。可是我叔的高血压……
  还有我妈的低血压……
  眼下这些从金灿灿转变为黑压压的财富啊,不但榨干了大地的力量,也快要把这对夫妻榨成渣了。
  (继续前进摘自花城出版社《遥远的向日葵地》一书,王 娓图)
其他文献
由于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嚇他、教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都操之过急,做得不是时候。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期刊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写了很多书、说了很多话,结果几次被关进监狱,最后被驱逐出境。  当他流亡到英国时,正好赶上科学家牛顿的葬礼。那是1727年3月28日。  伏尔泰看到了什么?一场国葬。数万名市民自发上街为牛顿送行,抬棺材的是2位公爵、3位伯爵和1位大法官。  牛顿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知道,此前葬在那兒的都是皇室和教会的顶级人物。  可以想象伏尔泰所受到的震撼:当法国人还
期刊
在摇曳灯光的照耀下,历史在过去的小路上蹒跚,试图重建过去的景象,恢复往日的回声,并用微弱的光芒点燃往日的激情。  当历史巨大的卷轴展开之时,许多错综复杂的事件出现了,而这些事件很难有效地被纳入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好恶模式之中。  人类的故事并不总是像数学运算那样,根据二加二等于四的原则展开。人的一生中,有时可能等于五或负三;有时正算到一半,黑板倒塌,使全班陷于混乱,教师被砸得鼻青脸肿。  现在,科学
期刊
大多數人一生操劳只是为了让儿孙能有吃有住,而这些儿孙长大进入社会后,也都一个个“子承父业”,重演历史。  那些为社会而活、为社会工作的人,自然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就不指望社会认可,也不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在乎张三李四,他凭什么要在乎这些人对他怎么看?
期刊
亲爱的花生:  当你能读懂妈妈写给你的这封信时,我想也应该是可以带你去看爸爸的时候了。你现在肯定已经变成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了,爸爸见到你一定会很开心、很欣慰。你应该不会再相信爸爸去忽忽星球这样的话了,对吧?可是在你两岁时,这是妈妈能想到最好的爸爸不能陪伴在你身边的理由了。  不知道爸爸陪伴你的短暂时光,你能留下的记忆有多少,可无论多少,希望你别责怪和忘记爸爸。他最喜欢把你抱起来举得高高的,因为你会
期刊
我很喜欢已故日本演员高仓健先生。前几天,我在电视上还看见他的专题报道,再一次觉得,我真的很喜歡他。大约十年前,高仓健先生出版了散文集《好想被你称赞》,我也非常喜欢他的文章。  “好想被你称赞”这句话,道尽了高仓健先生的人生态度。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是我会什么、想成为什么,而是因为想要被人称赞“你做得很好哦”“你很努力哦”,所以才认真当演员——他这样写道。能够这样坦白,我觉得他真的很棒。  在看高仓
期刊
并不是只有下意识地改变生活环境才称得上明智,改变生活规律也一样。有时,一次无意义的旅行,或只有几公里的位置变化,也能将我们带离生活中业已僵化的,同时又折磨人、令人无法忍受的无奈。一个让人做梦的新房间、几张新面孔、不同的厨房,都能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或雀跃。  我們就应该如此改变日常生活的节奏,不必很用力,也不必很轻率。当我们感到被困在某种生活状态中时,应该有意识地、自主地做出改变。一个一直固执地坚持清
期刊
20多年来,我接触过不少报刊,近几年又有各种手机杂志、电子书之类,书的形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琳琅满目。过尽千帆,常陪在我身旁的唯有纸质的《读者》。  《读者》的内容,一直都是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或轻松愉悦,或厚重沧桑。  《读者》与广大读者有缘,与我有缘,也与我的儿子有缘。  2010年暑假,我向8岁的儿子推荐了《读者》,没有想到,他一下就喜欢上了!他接触的第一本《读者》是2010年第14期,他读
期刊
在疾病和哀愁丛生的群山之上,  一只不受羁束的鸟儿永远展翅悬停着,停着,  高高地处在更纯净、更快乐的风中。  从最浓黑的缺憾之云那里,  永远会放射一道完美的光,  闪现天堂的荣耀。  對着潮流的、习俗的争吵,  对着巴别塔般的喧嚣、震耳欲聋的狂欢,  一缕清音,依稀可辨,安抚着每一个间歇,  那是最终的合唱,来自某个遥远的海岸。  啊,蒙福的眼睛、幸运的心,  能看见、能认识宏伟的迷宫中  一
期刊
惯于“自省”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笔记中写道:“有一天,蒙田在巴勒杜克看到一幅勒内的自画像,便自问:‘既然他可以用蜡笔为自己画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鹅毛笔来写写自己呢?’”当然,这只是伍尔夫想象的蒙田写随笔前的情景。  多年前,我的床头也放着一本《蒙田随笔》,节选本,不厚。后来才知道,全套的《蒙田随笔》有3卷,80来万字。印象中,16世纪的法国人文味很浓,所以,蒙田干了一件忒朴实的事儿:写自己的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