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公布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后,桐庐县大力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加强考核,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开展全面的多层次监测调查。强化疫木全程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加工、使用违法松木的行为,保证疫木的有序流动和安全利用。培养专业队伍,在抓好枯死松树清理等被动防治的基础上,加强林分改造、注射免疫剂等主动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疫情没有出现人为扩散,基本控制在原有发生范围内,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效地抑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防控成绩显著,同时提升了其他危险性病虫防治的能力和质量。
全面监测预警 及时发现疫情
各乡镇(街道)建立疫情监测队伍,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专职管理员,每个村至少有1名监管人员,鼓励涉林人力资源整合,推行疫情监测网格化管理。制定实行对监测员队伍的履职诚信考核制度,实行人员动态调整,切实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并且确保疫情数据真实可靠,不留死角。加强宣传,做到任何人发现枯死松树都要及时上报。将枯死松树或其他危险性病虫监测、上报列入公益林巡护员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春秋两季疫情普查制度,落实兼职监测员的监测责任,并做好山场监管,防止疫木流失。乡村上报秋季疫情普查材料后,利用专业队伍对普查数据补充调查进行核对。在普查期间森防站人员分乡镇对发生乡镇全覆盖调查指导。
全程检疫御灾 严防疫木扩散
从采伐到安全利用,采取各种检疫封锁措施,严格把关,防止疫木的人为流失。
山场监管。各有关乡镇在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结束后,确定村林业干部或监测员,对发现的枯死松树落实监管责任,禁止清理前被人采伐,在专业队伍清理期间按有关规定现场监管,防止村民私自采伐或作薪柴使用等造成疫木流失。
行政审批。全县的枯死松树和除治山块,一律由专业队采伐,其他涉松山场原则上由专业队采伐。所有涉松采伐,采伐人必须签订责任状,并与有松木加工资质的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必须经县森防站审核后才可办理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控制松树的数量和流向。
采伐运输。在除治采伐过程中,聘请有威望、负责任的村干部、监测员进行现场监管,负责建立疫木采伐台账,开具《松木调运单》,运达后由定点企业复核数量,由称重软件、电脑开具收购单。验收时对村疫木采伐台账、松木调运单、收购单三单进行核实,准确掌握疫木数量与流向。
检查验收。按照《桐庐县枯死松树清理验收办法》和《桐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考核办法》,对除治过程进行全程监管、跟踪。验收由乡镇组织,对每一山块逐块验收,全面彻底,严把质量关。
加工利用。桐庐县被确定为疫区后,关、转、停了一批小、零、散的松木加工企业,加工松木的企业从180余家减少到4家。松树一律由有资质的4家定点除害企业加工利用,其他企业不得收购、贮存和加工。枯死松树由杭州航荣实业有限公司旋切或切片,不得加工板材,并在规定的安全期内完成除害加工,枯死松树除害处理期间不得收购加工活松树。制定除害企业诚信考核办法,完善管理制度,松木进出厂区实现软件化管理,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在办公室可实时监控企业称重、利用等情况,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对山高路远、运输困难的枯死松树或枝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地除害或烧毁。
检疫执法。依靠2个临时检疫检查点对松木进行严格检查,逐车登记,发现有可疑的松木及时取样镜检。为进一步强化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筑好千岛湖最后一道防线,2015年4月,新设桐庐县分水大路临检点,撤销窄溪临检点。坚持每月不定期至少一次的检疫执法检查,并结合“绿剑”检疫执法专项行动、节假日临时检查,加强全县涉松企业巡查,一旦发现加工企业非法存贮或加工松木,一律依法查处。2014年10月至今已查处40多起非法存放、加工松木案件,其中2016年9起,2017年8起。
全力防治减灾 提升森林健康
按照《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方案》总体要求,积极应用灭杀天牛、枯死木清理、林分改造等综合防控措施,延缓松材线虫病在全县蔓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防治机制,在抓好枯死松树清理等被动防治的基础上,减少噻虫啉防治面积,加强林分改造、诱捕器诱杀天牛、注射免疫剂等主动防治措施。2009年至今,已完成注射松材线虫病免疫剂22.3万瓶,清理枯死松树及枝桠2.59万吨,安装诱捕器1700套,喷洒噻虫啉粉剂防治松林面积8.25万亩,完成松林林分改造3.3万亩。
全面彻底清理枯死松树。每年秋季普查结束后,要求各乡镇及时安排枯死松树清理工作,规定未完成清理枯死松树的乡镇,不得采伐活松树;在疫点乡镇开展地毯式清理,将历年的枯死松树及残留枝梢彻底清理,森防站人员分片负责,做好指导和检查工作,针对枯死松木清理中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专业队负责人会议,了解清理进度。
加快松林改造步伐。通过松林改造改善林种结构,降低松林比例,促进森林健康,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结合“阔叶林改造”“三江两岸景观林改造”“色彩林业”等工程,重点改造发生区周边、二江沿岸、国道和省道两侧、重点景区周围、城镇周边松林。
争取省市项目支持。2012年参与杭州市森防站主持的《浙江省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以松林改造和疏伐撫育为主的森林健康工程。2014年又得到中央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对重点区域松林开展了生长伐和卫生伐试点,抚育面积1.49万亩,涉及6个乡镇(街道)18个行政村。其中卫生伐面积1.38万亩,清理枯死松木 5768.3吨,生长伐面积1115.4亩。通过试点,确定了适合桐庐的松林改造方式,2016年开始主要采取采伐松树加劈灌除草的方式。
探索专业化防治,推进统防统治。2009年,成立首支以松材线虫病除控为主要任务的防治专业队,目前全县已有7支防治专业队,防治队员70多人,临时人员最多时近200人,拥有喷雾喷粉机12台,油锯近30把。同时,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山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对专业队进行严格考核。不断加大专业防治队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专业防治队转型升级,走公司化运营路线,提高社会化防治水平。防治专业队除了担负着噻虫啉喷粉防治、注射免疫剂、除治性采伐、枯死松树清理等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2016年开始,还开展病虫情监测调查、古树名木救护、经济林病虫承包防治等工作。
落实保障措施 推进体系建设
加强领导考核,落实目标任务。2012年开始下达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和任务,将除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与各乡镇(街道)签订防控责任状,各乡镇都成立防控领导小组,疫点乡镇同村委也签订了责任状,将发生山场的枯死松树监管责任与任务落实到人。加强了领导,明确了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保证了防控、除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控任务。200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防控资金,2008年提高到60万元。2013年发生松材线虫病后,防控除治资金提高到400多万元,2014年实际完成投入700余万元,为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规范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针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及办公室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让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检疫监管工作有章可循,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松树采伐、加工和运输管理的通知》;颁布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防控(除治)操作细则(试行)》,该细则为全省首创,为松材线虫病除治制定了详细的方法步骤,可操作性强,让检疫封锁、专业队除治、定点企业除害处理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松木安全利用管理制度(试行)》《桐庐县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诚信管理实施细则》;为保证除治质量,制定了《桐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考核办法》和《桐庐县枯死松树清理验收办法(试行)》;2016年又出台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创新宣传举措,提高全民意识。在做好常规宣传培训的基础上,拓宽宣传途径,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在发生疫情的村树立宣传牌,秋季普查和清理枯死松树时,在重点地段悬挂宣传横幅。2015年开始,在重点风景名胜区建立防控示范点,采取注射免疫剂、悬挂诱捕器、树立松材线虫病宣传牌、林分改造空地补植珍贵树种等措施。同时,景区带队导游在游客游览线路上进行宣传讲解。
全面监测预警 及时发现疫情
各乡镇(街道)建立疫情监测队伍,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专职管理员,每个村至少有1名监管人员,鼓励涉林人力资源整合,推行疫情监测网格化管理。制定实行对监测员队伍的履职诚信考核制度,实行人员动态调整,切实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并且确保疫情数据真实可靠,不留死角。加强宣传,做到任何人发现枯死松树都要及时上报。将枯死松树或其他危险性病虫监测、上报列入公益林巡护员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春秋两季疫情普查制度,落实兼职监测员的监测责任,并做好山场监管,防止疫木流失。乡村上报秋季疫情普查材料后,利用专业队伍对普查数据补充调查进行核对。在普查期间森防站人员分乡镇对发生乡镇全覆盖调查指导。
全程检疫御灾 严防疫木扩散
从采伐到安全利用,采取各种检疫封锁措施,严格把关,防止疫木的人为流失。
山场监管。各有关乡镇在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结束后,确定村林业干部或监测员,对发现的枯死松树落实监管责任,禁止清理前被人采伐,在专业队伍清理期间按有关规定现场监管,防止村民私自采伐或作薪柴使用等造成疫木流失。
行政审批。全县的枯死松树和除治山块,一律由专业队采伐,其他涉松山场原则上由专业队采伐。所有涉松采伐,采伐人必须签订责任状,并与有松木加工资质的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必须经县森防站审核后才可办理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控制松树的数量和流向。
采伐运输。在除治采伐过程中,聘请有威望、负责任的村干部、监测员进行现场监管,负责建立疫木采伐台账,开具《松木调运单》,运达后由定点企业复核数量,由称重软件、电脑开具收购单。验收时对村疫木采伐台账、松木调运单、收购单三单进行核实,准确掌握疫木数量与流向。
检查验收。按照《桐庐县枯死松树清理验收办法》和《桐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考核办法》,对除治过程进行全程监管、跟踪。验收由乡镇组织,对每一山块逐块验收,全面彻底,严把质量关。
加工利用。桐庐县被确定为疫区后,关、转、停了一批小、零、散的松木加工企业,加工松木的企业从180余家减少到4家。松树一律由有资质的4家定点除害企业加工利用,其他企业不得收购、贮存和加工。枯死松树由杭州航荣实业有限公司旋切或切片,不得加工板材,并在规定的安全期内完成除害加工,枯死松树除害处理期间不得收购加工活松树。制定除害企业诚信考核办法,完善管理制度,松木进出厂区实现软件化管理,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在办公室可实时监控企业称重、利用等情况,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对山高路远、运输困难的枯死松树或枝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地除害或烧毁。
检疫执法。依靠2个临时检疫检查点对松木进行严格检查,逐车登记,发现有可疑的松木及时取样镜检。为进一步强化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筑好千岛湖最后一道防线,2015年4月,新设桐庐县分水大路临检点,撤销窄溪临检点。坚持每月不定期至少一次的检疫执法检查,并结合“绿剑”检疫执法专项行动、节假日临时检查,加强全县涉松企业巡查,一旦发现加工企业非法存贮或加工松木,一律依法查处。2014年10月至今已查处40多起非法存放、加工松木案件,其中2016年9起,2017年8起。
全力防治减灾 提升森林健康
按照《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方案》总体要求,积极应用灭杀天牛、枯死木清理、林分改造等综合防控措施,延缓松材线虫病在全县蔓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防治机制,在抓好枯死松树清理等被动防治的基础上,减少噻虫啉防治面积,加强林分改造、诱捕器诱杀天牛、注射免疫剂等主动防治措施。2009年至今,已完成注射松材线虫病免疫剂22.3万瓶,清理枯死松树及枝桠2.59万吨,安装诱捕器1700套,喷洒噻虫啉粉剂防治松林面积8.25万亩,完成松林林分改造3.3万亩。
全面彻底清理枯死松树。每年秋季普查结束后,要求各乡镇及时安排枯死松树清理工作,规定未完成清理枯死松树的乡镇,不得采伐活松树;在疫点乡镇开展地毯式清理,将历年的枯死松树及残留枝梢彻底清理,森防站人员分片负责,做好指导和检查工作,针对枯死松木清理中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专业队负责人会议,了解清理进度。
加快松林改造步伐。通过松林改造改善林种结构,降低松林比例,促进森林健康,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结合“阔叶林改造”“三江两岸景观林改造”“色彩林业”等工程,重点改造发生区周边、二江沿岸、国道和省道两侧、重点景区周围、城镇周边松林。
争取省市项目支持。2012年参与杭州市森防站主持的《浙江省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以松林改造和疏伐撫育为主的森林健康工程。2014年又得到中央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对重点区域松林开展了生长伐和卫生伐试点,抚育面积1.49万亩,涉及6个乡镇(街道)18个行政村。其中卫生伐面积1.38万亩,清理枯死松木 5768.3吨,生长伐面积1115.4亩。通过试点,确定了适合桐庐的松林改造方式,2016年开始主要采取采伐松树加劈灌除草的方式。
探索专业化防治,推进统防统治。2009年,成立首支以松材线虫病除控为主要任务的防治专业队,目前全县已有7支防治专业队,防治队员70多人,临时人员最多时近200人,拥有喷雾喷粉机12台,油锯近30把。同时,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山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对专业队进行严格考核。不断加大专业防治队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专业防治队转型升级,走公司化运营路线,提高社会化防治水平。防治专业队除了担负着噻虫啉喷粉防治、注射免疫剂、除治性采伐、枯死松树清理等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2016年开始,还开展病虫情监测调查、古树名木救护、经济林病虫承包防治等工作。
落实保障措施 推进体系建设
加强领导考核,落实目标任务。2012年开始下达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和任务,将除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与各乡镇(街道)签订防控责任状,各乡镇都成立防控领导小组,疫点乡镇同村委也签订了责任状,将发生山场的枯死松树监管责任与任务落实到人。加强了领导,明确了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保证了防控、除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控任务。200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防控资金,2008年提高到60万元。2013年发生松材线虫病后,防控除治资金提高到400多万元,2014年实际完成投入700余万元,为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规范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针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及办公室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让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检疫监管工作有章可循,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松树采伐、加工和运输管理的通知》;颁布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防控(除治)操作细则(试行)》,该细则为全省首创,为松材线虫病除治制定了详细的方法步骤,可操作性强,让检疫封锁、专业队除治、定点企业除害处理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松木安全利用管理制度(试行)》《桐庐县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诚信管理实施细则》;为保证除治质量,制定了《桐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考核办法》和《桐庐县枯死松树清理验收办法(试行)》;2016年又出台了《桐庐县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创新宣传举措,提高全民意识。在做好常规宣传培训的基础上,拓宽宣传途径,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在发生疫情的村树立宣传牌,秋季普查和清理枯死松树时,在重点地段悬挂宣传横幅。2015年开始,在重点风景名胜区建立防控示范点,采取注射免疫剂、悬挂诱捕器、树立松材线虫病宣传牌、林分改造空地补植珍贵树种等措施。同时,景区带队导游在游客游览线路上进行宣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