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入学习状态的"入场券"。养成教育的培养却是长期的、持久的、全方位的、多渠道多途径的立体结构。养成教育的场地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主要基地,家庭进行的主要是榜样教育,社会进行的是督促教育。
【关键词】学习习惯 良好 培养 养成教育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入学习状态的"入场券"。没有良好的习惯形成,就无法谈及学习效果是好还是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有了它教研教改才能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才容易成功;有了它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而养成教育的培养却是长期的、持久的、全方位的、多渠道多途径的立体结构。养成教育的场地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主要基地,家庭进行的主要是榜样教育,社会进行的是督促教育。
人的一生总是从学习开始的,从哇哇坠地时起,首先就得学会认识母亲,从母亲的气味、声音,容貌逐渐区分别人与母亲的不同,逐步认识家人。但这都是自发的、本能的、无需任何措施的自然养成,是个原始的过程。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初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的文化气氛是影响儿童的最初环境,如家庭布置的文化成分,家庭成员的文化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的学习习惯的影响等,都会给儿童的学习习惯的萌芽产生定势作用。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城市的文化气氛就比较浓厚,如川流不息的车辆、穿戴入时的人群、五颜六色的衣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千奇百怪的广告等,无处不含浓厚的文化底蕴,儿童在无意识中也会受到熏陶。在农村,虽然有山川的明媚、泥土的芬芳、收获的喜悦、清新的空气、朴质的人群,但对于一点没有文化基础的儿童来说,简直就是无动于衷、熟视无睹,这就是儿童的城乡差别吧!
学校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由此获得知识培养成才的主要途径。学校环境是养成教育的外部条件,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校训、班训、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都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的硬件环境,有了这些直观条件,学生就会想到应怎样去学习,支配自己的行动。
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任何条件都无法代替的,包括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为学生所模仿。教师朴素的穿戴、幽默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感情、坚强的意志等都将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人","我以后就要象老师那样"。
扬长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实施科教兴国就必须搞好终身学习,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是终身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利用学生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应扬其长、避其短,处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给予表扬、少给予批评,是增强信心、培养兴趣,使学生比较自然地形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体育竞赛课、劳动课等集体活动课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外,更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为人的一生没有一点奋斗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一生没有什么生活目标,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他(她)将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终将成为社会的累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竞争为动力的,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竞赛中,除了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发展,还能通过身体体力、耐力和竞赛技能的竞争,更能增强信心,养成良好的竞争理念。
劳动课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学生参加劳动不一定需要创造多少财富,主要是通过劳动,形成一定技能 ,更主要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柔韧性的手段,为以后面对各种挑战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养成教育也是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良好的思想素质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不断增强。面对挫折、应对挑战的本领也越来越大。
总之,养成教育是学生一日"学艺"终身"受惠"的"良方",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祖国造就一批"永久牌"建设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键词】学习习惯 良好 培养 养成教育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入学习状态的"入场券"。没有良好的习惯形成,就无法谈及学习效果是好还是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有了它教研教改才能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才容易成功;有了它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而养成教育的培养却是长期的、持久的、全方位的、多渠道多途径的立体结构。养成教育的场地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主要基地,家庭进行的主要是榜样教育,社会进行的是督促教育。
人的一生总是从学习开始的,从哇哇坠地时起,首先就得学会认识母亲,从母亲的气味、声音,容貌逐渐区分别人与母亲的不同,逐步认识家人。但这都是自发的、本能的、无需任何措施的自然养成,是个原始的过程。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初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的文化气氛是影响儿童的最初环境,如家庭布置的文化成分,家庭成员的文化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的学习习惯的影响等,都会给儿童的学习习惯的萌芽产生定势作用。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城市的文化气氛就比较浓厚,如川流不息的车辆、穿戴入时的人群、五颜六色的衣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千奇百怪的广告等,无处不含浓厚的文化底蕴,儿童在无意识中也会受到熏陶。在农村,虽然有山川的明媚、泥土的芬芳、收获的喜悦、清新的空气、朴质的人群,但对于一点没有文化基础的儿童来说,简直就是无动于衷、熟视无睹,这就是儿童的城乡差别吧!
学校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由此获得知识培养成才的主要途径。学校环境是养成教育的外部条件,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校训、班训、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都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的硬件环境,有了这些直观条件,学生就会想到应怎样去学习,支配自己的行动。
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任何条件都无法代替的,包括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为学生所模仿。教师朴素的穿戴、幽默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感情、坚强的意志等都将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人","我以后就要象老师那样"。
扬长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实施科教兴国就必须搞好终身学习,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是终身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利用学生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应扬其长、避其短,处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给予表扬、少给予批评,是增强信心、培养兴趣,使学生比较自然地形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体育竞赛课、劳动课等集体活动课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外,更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为人的一生没有一点奋斗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一生没有什么生活目标,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他(她)将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终将成为社会的累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竞争为动力的,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竞赛中,除了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发展,还能通过身体体力、耐力和竞赛技能的竞争,更能增强信心,养成良好的竞争理念。
劳动课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学生参加劳动不一定需要创造多少财富,主要是通过劳动,形成一定技能 ,更主要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柔韧性的手段,为以后面对各种挑战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养成教育也是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良好的思想素质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不断增强。面对挫折、应对挑战的本领也越来越大。
总之,养成教育是学生一日"学艺"终身"受惠"的"良方",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祖国造就一批"永久牌"建设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