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处世养生之道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他博学多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谓“泰斗”级的人物,有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
  在他95年的人生历程中,在一些小事和故事里,无处不发现在他博学的背后蕴含着养生“处方”。
   说起来,梁漱溟从小就羸弱多病。五六岁时,患上了头晕目眩症,发作起来,天旋地转,坐立不稳,苦不堪言,只有卧床不动才能得到安宁。
  梁漱溟发育也很缓慢,十几岁时看上去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七八岁时,他看见别的小朋友玩双杠得心应手非常开心,他十分羡慕,一时兴起,也攀上双杠玩,谁知两臂酸软,力不从心,竟从双杠上摔下来,摔得不省人事。从此,他再也不敢参加小朋友的蹦跳踢球等强运动量活动了。有时同班同学们一起玩,往往他只能在一旁观看。由于他不爱活动,却爱动脑筋,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俨然一个“小老哥”,所以连他的长辈们都担心他命不长,活不久。
  在十四五岁时,他突然对佛经大感兴趣起来,到处搜寻佛教经典,苦思苦读。20岁时,竟想入佛门,由于家人再三劝阻,虽未能出家,但却开始遵守佛家戒条吃起素来。
  当然,他坚持吃素,并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儿子见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为吃惊,问起来,才知道这羊肝原来是医生开的治病良药。有时在外就餐,无素菜时,他就只吃荤菜中的蔬菜,以免麻烦人家,但自己绝不动荤腥。这一点也能体现他的为人。即使与毛泽东在一起吃饭,也是如此。
  一次毛主席在家里宴请梁漱溟等人。梁先生说:“我是素食者,有一两样素菜就成,但你们吃什么请自便,不碍我的事。”
  他吃饭,绝不吃饱,也绝不因食物品种多少和味道好坏而有所增减。他一生未从事体力劳动,食量一生很少,一日三餐饮食总量在230克左右。对于酒是绝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扰,时而在临睡前饮一小杯葡萄酒。平时很少饮茶,更不饮浓茶,而且饮茶量少,一天两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0岁生日时,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强应付。有人问他:“先生能饮?”他答道:“平日绝不饮,但亦可应酬,多饮似不醉。吾尝谓:“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
  少吃多动,并持之以恒,这是梁先生的生活规律。他的活动主要有:
  
  静坐
  
  他从小由于“瘠瘦多病”,又爱动脑,因此从年轻时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不久,他的失眠症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请假。他来到西直门外的“极乐寺”休养,找到省元老和尚。经他指点以静坐来治疗失眠,效果颇佳,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1956年他到北戴河疗养,在刘贵珍气功师指导下再习静坐。静坐可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使身心得到休息。
  
  打太极拳
  
  梁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练太极拳后,兴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认真习练揣摩,从不间断。而练太极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园、过道他都能静心习练。
  
  散步
  
  他常说:“俗话讲‘人老腿先老’,我现在对此深有体会。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要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懒得动,越是要活动。”他信奉百练不如一散之说,认为人进行各种有套路与规范的锻炼,都必然使大脑处于回忆与思维之中,使人落于被动,惟散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活动,听之自然,无所思索,处于主动。去公园畅游,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北京各大公园都有他的足迹。就是在90高龄之后,除外出郊游需要搀扶外,仍坚持在楼前楼后散步。
  
  自我按摩
  
  这是他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锻炼项目。每天早上5点左右醒来,就在床上进行。他的按摩步骤是:
  1.双手搓热两眼,再搓脸,然后坐起,背靠软垫。此法可明目、防感冒、防皱。2.以双手掩双耳,以食、中指弹击后枕部,称之“鸣天鼓”,可防耳聋。3.双腿放平,低首弯腰以双手攀足趾,可以伸腰活动筋骨。4.双手在背后肾腧穴,也称腰眼,上下搓摩,到热方止。此举可生精固阳并防腰痛。5.双手抚两膝,球行揉搓,有利于关节活动。6.以双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可以调脾强身体。7.以双手分别摩擦两足底涌泉穴至热方止,可以通肾气固真气。
  梁先生到耄耋之年,仍坚持多读多思,笔耕不辍。1987年,他对友人说:“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一个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但我丝毫没有颓唐、悲凉之感。语云:‘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脑子还能用,我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继续走下去,愉快而充实地送走这最后一段岁月。”
  梁先生的养生处世之道更得益于他精神上的恬淡无我的境界。他一生光明磊落,宁折不弯,生性淡泊而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他对名利看得很淡。1986年,他的一些学生表示要给他塑像时,他坚决不允:“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举,切不可行,我断然拒绝,吾人在世,只当‘谦虚谨慎为人民服务’,我与同学诸弟共勉之。有违此旨者,非吾门徒。”他常说:“一个人遇事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锻炼的一项功夫。”
  “文革”时他也未能幸免。红卫兵冲进他的家,不容分说,就翻箱倒柜,撕字画,砸古玩,烧图书。梁家三代珍藏的古书、明清名家书法绘画以及从戊戌维新到东西文化论战的各家手札等文物古籍都被付之一炬。还勒令梁先生每日打扫院里院外和厕所,还要他随时检查交待自己的“罪行”,不许乱说乱动。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嚣声中,梁先生竟然萌发了继续研究东方文化的念头,立即着手撰写起《儒佛异同论》来。他原先已写就的一万余字的手稿及有关资料此时早已化为灰烬,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丰厚的学识,白天被批斗,夜晚伏案,奋笔疾书,前后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达5万余字的论文。然而天天清晨,他仍坚持散步、打太极拳。“文革”虽然轰轰烈烈,口诛笔伐虽然气势汹汹,但并不在他心中。
  1974年,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梁先生在全国政协的学习会上拍案而起,公开表明自己“不批孔,但批林”的态度,还为孔子辩诬,秉笔直书,写了一万字的《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孔子》的文章,并作了长达8小时的发言,呼吁对孔子要一分为二,不能全盘否定,结果又招来对他的批判斗争。但他心情平静,冷眼相对。1976年3月28日他给友人信中说:“我以拒不批孔,受到孤立。但我的态度是独立思考和表里如一,无所畏惧,一切听其自然,我身体精神并佳,虽年纪八十有三,仍然像六十许人,可以告慰远方朋友。”在对他长达7个多月、大大小小100余次批判会中,他每会必到,洗耳恭听,但却坚持己见,声言“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
  这是一种无我为大,超然物外的胸怀。
  他给儿子写信时谈到自己身处险境时的心理:“《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致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他把生与死,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正如他的孙子梁钦东所说:“祖父一向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作自己的使命,未完成当努力奋斗时绝不轻生;在他认为自己已经衰老,不能再为世人多做贡献时也绝不贪生。”
  梁先生的一生,可以用“无我”概括。他的儿子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动往往为达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驱动,而从先父那里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他应人之请题字时,常常写的是“无我为大,有本不穷”八个字。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因此面对名利荣辱,都能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梁先生常说:“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其他文献
一朵美丽的黄瓜花下,一只螳螂正在手舞足蹈。这一情景很容易让人想起现代作家萧红笔下的《后花园》:“在朝露里,那样嫩弱的须蔓的梢头,好像淡绿色的玻璃抽成的,不敢去触,一触非断不可的样子。同时一边结着果子,一边攀着窗棂往高处伸张,好像它们彼此学着样,一个跟一个都爬上窗子来了。”  每天晨练前,我都要小跑着活络身子,绕过夹在房子之间的一块块绿地,看看在底楼的居民们在围墙内外随意种植的绿化作物。在一垛爬满黄
期刊
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对不少老年人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看到价值感对老人健康是有相当大影响的。在同样的时间段,责任感被激发,感到生活有价值的老人,他的快乐程度较高,健康程度亦较高。觉得生活“失去价值”的老人,极不活跃,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日趋缺乏,说话越来越少,很不开心,身体慢慢就垮掉了。在同样的时间段,觉得“活着有意思”的老人中有15%的人死去,而觉得活着“无价值”的老人的对照组却有30%的人死去。 
期刊
国庆佳节之际,我们5位战友相约到北京玉泉路雕塑公园去参加中老年养生保健游园,拍下了这张照片。   42年前,15岁的同龄人带着一脸稚气,来到军营。良好的部队教育,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使我们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入伍十几年后,我们分别从山西、石家庄、保定、易县等地调到了北京。虽然都已成家立业,生活繁忙,但节假日我们从不闲着,或搞个战友大聚会,或约上三五个知己一起逛街,或去唱歌、跳舞、吃饭、谈天。大家
期刊
新西兰专家发现简短测试可确诊忧郁症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只需问两个简短的问题就能帮助鉴别忧郁症患者,使忧郁症的诊断更为简便。   这两个问题分别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您感到心情低落、郁闷或是希望渺茫吗?”以及“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吗?”据研究人员称,只有当病人对这两个问题都回答“是”时,病人才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对4
期刊
《养生大世界》的编辑同志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办了这样一份好杂志。我十分喜爱《养生大世界》。承蒙你们想着我们读者,希望听听我们的意见,现提出以下想法,仅供参考。  1.封面可朴素点,不必铺张,封面纸张造价没必要太高,节省一点资金增加到实在的内容上。  2.封底样式太单调,是否可用山水、书法、国画、长寿老人像或其他形式?不能只用已发表的杂志封面。医药广告也可以,总之要有变化。  3.今后可适当增加
期刊
核桃仁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具有补气养血、温肺化痰、敛肺定喘、滋肾润肠、补肝乌发等作用。核桃仁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可治便秘长期患习惯性便秘的人,坚持吃核桃,便秘之痛便可缓解。核桃仁的吃法很简单:每天3~5粒,煮熟吃。煮粥、煮菜汤、肉汤等均可。  可治尿频步入老年期的人,多患尿频,吃煮熟核桃仁每晚睡前两个,一个月后,便可收效。具体做法是:核桃仁适量,放入适量清水中,水沸即可。每晚睡前吃两个整核桃仁。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礼不同。春节要到了,作为儿女自然要为老人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而今年为父母送去的礼物与往年不同,并且送礼的日子也提前了。面对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何为上选呢?送礼送“健康”,绿色新时尚,到底怎样才算送“健康”呢?    选择一:送上一张多功能的健康卡    专家认为,45岁以上的人每年都需要进行健康体检。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进行个人健康体检,并且将体检服务制作成体检卡进行销售。而
期刊
配方:栀子仁3~5克,莲子蕊10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莲子心,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或加白糖适量服。  本方清热利湿止遗,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遗精。    治动脉硬化方  配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芍药10克,苍术10克,麦冬15克,人参6克,牛膝6克,黄连4.5克,黄柏4.5克,五味子4.5克,杜仲4.5克,知母4.5克。煎成汤剂。    心脏性喘息方 
期刊
蚕蛹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柞蚕蛹活蛹体内线粒中的一种高效生命活性成分,经科学家对其分离粹取,经过药效学试验发现了蚕蛹肽的神奇功效,它能够参与人体代谢,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的代谢,可使沉积在心脑血管壁的脂质沉积重新参与代谢,使血管得到软化;并可快速降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及脂类物质,并通过软化血管达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压作用;在大量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蚕蛹肽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携氧量,防止血栓、防治冠
期刊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天天高兴。将会遇到很多不顺、很多烦恼、很多怒气。人活着就逃脱不了生气。但生气却是健康的大敌,世上不少人就是因为生气而气出了病,有的甚至为此丧了命。难免生气,生气又容易得病,这是一对矛盾,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一是要正视,二是要学会生气。要知道,会生气,也是养生。  怎样生气才算是会生气?首先,如果真的有了气,就要尽早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黄帝内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