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洁云:直面“现实”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当年的“壮士断腕”,就不会有后来的雷厉风行
  
  我有很多年的职场经历,从刚入行时的普通销售人员,到CA中国区的总经理,到现在做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做过很多种角色,经历了很多商业事件,有一些感悟和体会来分享。纷繁复杂,但让自己记忆最深刻也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
  
  “壮士断腕”的收获
  
  那是2000年的时候,也是目前为止我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候。那时我刚刚从母公司被派到香港一家合资公司做总经理,做的是很尖端的商业模式,两个合资方的初衷都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而且可以把双方的优势整合起来。但尽管有那么强的后盾,合资公司还是没有做好。
  我们当时做的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软件外包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是一般人能接受,所以刚开始我们就面临说服客户的问题,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把这种买东西的方法产品化。又由于我们当时的顾客是中小企业,他们是很分散的,所以我们不能用对大客户的手法,也不能用对普通消费者的方法那样去打广告,我们只能针对他们某些落点的地方,所以那时候打得很累,也没有什么成绩,一年多都是在亏损。虽然当时的媒体朋友说两百万美元你烧了近两年,已经算本事了,可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好,怎么领导这个班子到这个地步,每个月都会愁没钱发工资,晚上睡不着觉。尽管我只是被请过来做总经理的,可是这帮人相信你,跟你一起做,应该把他们都带出来呀。大家加班都没有怨言,就希望能够做好,结果还是没做好,觉得对不起员工,对不起自己公司,也对不起自己,当时心情真的很难过。
  那是我事业上蛮低潮的一个时候,怎么顺利过去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直接面对现实。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不必隐匿什么,直接向股东汇报实际情况。告诉他们我们实在没办法推下去了,不是说我们的人不行,可能人的部分也有责任,但最主要的是这个模式,这个气候还没有形成,市场还没能接受这样的产品。我们都尝试过了,也都尽力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如关掉公司,至少不用再烧钱了。其实直到现在,这种商业模式还没有被接受,去年在国内我还听人家在谈这个模式。
  后来总公司很认可我直面“现实”的态度和勇气,把我召回总部。可是我的那些员工呢,我得遣散他们,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经历。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当时公司不大,每一个人都认得,感情很深,等于说你的一班兄弟跟你一起闯荡没闯出来,真是挥泪“断腕”,其中的滋味不堪回首。但从另外一方面讲,对我而言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对以后处理事情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做事一定要客观,你怎样从你的失败当中去吸取经验,这也是一种成熟。
  后来2001年我到了CA,做CA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CFO。我刚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就要求自己面对现实。我们投资了很多公司,有些做得不错的,需要总部继续支持,可是真正没有机会赚钱的,我也会断然决定将公司结束。资源是有限的,必须把这些资源放在有增长空间的领域和项目上。所以当时做了很多整合,CA在全球的业务模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想,没有当年的“壮士断腕”,就不会有后来我在CA的雷厉风行。
  “身形百变”的态度
  多年工作的另外一个经验是:真的要非常了解不同的市场,再配合不同的产品,不能说用同一产品同一个模式打不同的市场。我有一段时间“转战”于印度、韩国、波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新产品的吸收和认同是不一样的,这就像对待每个国家的员工都应该用不同的方法一样。比如说在韩国,韩国一般结了婚的女人是不工作的,我不懂韩文,又是位女上司,工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除了我随身把翻译带过去,我还会细心观察本地同事之间讲话的身体语言,有时候是能够看到一些东西的。当然我也会“不耻下问”,一般同事都会耐心传授“玄机”,这样不好,应该那样做,所以我觉得听当地人的意见很重要。“态度决定一切”,当你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情况的时候,你不要把你自己的那套方法拿过来,认为这才是最对的。
  
  附文:
  萧洁云: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最欣赏的一本书:《高效能人的七个习惯》。
  最低潮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我事业最低潮的时候,家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先生也是一家跨国公司的亚太区高管,他帮我分析为什么不成功,开导我不要太自责。
其他文献
盲目创新会加速你的死亡    谈到创新,我们经常会先想到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这个概念好像离中国企业稍微有点远。总结过去30年,我们会发现,创新带来的浪费和风险,要比带给我们的成功更多。这使得很多企业领导者一听到创新,就会不自觉地怀疑:投资能否得到收获?  即便这样,所有人都不会认为创新不重要,因为不创新企业就会死亡。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为盲目创新而过早死亡。如何创新,用什么方式创新,是我们一直在苦
期刊
到了回归降低成本之源的时候了!    面对成本压力,企业大体上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应对: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和提升管理质量。      整合资源    资源整合是企业的求生与壮大能力,也是降低成本的机会出口。“企业要做好集约化经营管理,并由此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对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以提高管理效率。”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明波接受采访时说,“因此,要转变思想,没必要搞自主主义,踏踏实实与合作伙伴
期刊
经济放缓的影响下,宝格丽始终不变的三大原则让自己毫发未损    坚持商业原则—在今天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已经越来越重要,虽然这是企业抗击风险的保守方式,但是却令企业避免被大背景拖累。    宝格丽在珠宝业中虽然排名第三,但销售额只有第二名蒂芙尼的二分之一;与精品集团老大LVMH相比,宝格丽的营收更不及前者的10%,距离大得难以追赶。但宝格丽无意追赶,至少不愿意用业界流行的模式追赶。  一直以来,宝格
期刊
只要保持一个有效的组织变革机制,经历危机、濒临崩溃都没什么可怕的    如果你的企业处于相当的市场优势地位,而且,你的企业管理水准也是业内最高标杆。这听起来的确很不错—不过,逆水行舟,今年明年你可以这样,如果后年仍然如此,你的企业则会很危险了。  我从1986年开始担任瑞士斯沃琪(Swatch)集团董事长兼CEO,并于2002年辞去上述职务,仅保留董事会主席至今,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深
期刊
“轻公司”概念下有很多致命陷阱    2008年10月18日,VANCL正式运营一整年。过去一年里,这家势头凶猛、网络广告无处不在的新生企业,究竟会交出怎样一份成绩单呢?VANCL运营方—凡客诚品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年告诉《经理人》:“VANCL目前有差不多200万注册用户,每天订单量约五六千单,销售上万件服装。到目前为止,VANCL已经完成三笔融资,总额5000万美元,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能达到4亿
期刊
传统OEM企业要成功软重生,关键是提高自己的增值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制造业度过了一个黄金成长期,OEM生产模式也大行其道,风光无限,成为众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存法宝,全球1/3的OEM业务由中国提供。    然而,随着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成本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市场消费衰退,以及逐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的OEM企业利润不断下
期刊
二次创业不等于放弃熟悉的东西而到一个陌生领域去打拼    我对未来有什么看法?对未来的看法取决于现在的看法,而现在的看法也存在争议。有人对企业现在面临的市场状况用“浩劫”来形容。但我没这么悲观。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现在的形势。    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也许是一场浩劫,对大批金融高端服务就业者来说也许是一场浩劫。那它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怎样?其实,中国现在的经济波动主要是我们自己在调
期刊
农村是内需市场的动力    金融危机扫荡全球,发达国家接连乱了阵脚,中国并未像有些人预料的那样仓促出手,相反却按部就班、稳健地处理自己的“家务事”。  2008年10月12日将被载入史册,这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并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到2020年将要达到的任务目标,如“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
期刊
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如果说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是“硬实力”的一种体现,那么更看重发展质量的“自主创新”,则更多地透露出提升“软实力”的思路。    对高科技企业来说,硬实力是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软实力是创新的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效应及辐射能力。微软就是这样一个强调“软实力”的高科技企业,30年引领信息产业的发展,富于远见卓识。  2000年,微软提出了.Net战略,该战略
期刊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自查和防范,保持运营的稳健和安全    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不仅导致美国境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相继破产;更严重的是,目前危机已经扩展到全 世界大多数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冰岛等甚至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的救市方案也是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从美国财政部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美联储9000亿美元拯救金融市场,再到欧洲高达两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这一连串天文数字的救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