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旅游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①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含义;②为什么要从社会学研究视角进行研究;③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④旅游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关键词]旅游学;社会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84—06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陈才(1967-),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旅游管理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chencai1967@126.corno
1 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个能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传统和学科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套精密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体系来指导研究。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旅游学的发展,旅游学还不敢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尽管如此,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学在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虽然积累的成果远没有达到其他学科那样丰富,但已经为构建其学科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提供了某种可能。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界有关人士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旅游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2 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视角的界定
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是一对极易混淆的概念。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上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份的后者。鉴于旅游学属于社会科学,因此本文所指的方法论主要指前者,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作为对“实质的”科学理论所作的“形式”的或“逻辑”的探讨,必须以“实质的”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方法论在研究程序的逻辑上是滞后于“实质的”理论研究的,而方法论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显然,对于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的旅游研究而言,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性理论研究相对较为丰厚,但尚缺乏足够的实质性理论。因此,在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的过程中,难以遵循传统的模式,需要另辟蹊径。当把旅游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研究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作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旅游学的理论研究与具有较强综合性之一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渊源极深,二者之间呈现出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和较大程度的契合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旅游学方法论体系与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换言之,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就成了一种可能,但在进行这种分析之前,必须解决有关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 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不同的理论流派关注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为了清晰地透视各种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对它的结构、观点和理论构成等问题给予必要的阐述,对其在历史脉络中的承袭嬗变、更替扬弃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在此方面,社会学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其中著名社会学者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进行了详尽分析,从7个宽泛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学理论的演变,概括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复杂的渊源关系。本文主要依据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分类描述,结合旅游研究现状,来阐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是社会系统,关注的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会以哪些方式组合在一起,又是如何满足较大系统的主要需求的。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最为久远也是最为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始于孔德、斯宾塞,后经过人类学家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和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等人的明确阐发,由现代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等人集其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宏观的“巨型理论体系”,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而后,结构功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社会学派的新成果,经过亚历山大等人的“重建”,发展成为新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对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在功能主义的视野中,旅游活动实际上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旅游研究一方面要探讨旅游系统自身的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探讨旅游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旅游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问题,研究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问题,所以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旅游系统”。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差异,研究者们构造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也有所不同,但其内含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功能主义的。目前学者们构建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有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3种。
目前功能主义在研究旅游系统构成、旅游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范式、旅游效应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把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开展对旅游系统形成、演化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功能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旅游规划研究方面,功能主义十分盛行,通常把旅游区划分成各种功能区域,如“行政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等等。
3.2 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脱胎于功能主义,是将生物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研究的产物。进化理论将社会看成有机体,经历着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竞争和选择过程是整个社会、城市区域的空间设置和复杂组织的人口分配等社会差异背后的决定性力量。进化理论诞生于19世纪,斯宾塞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把生物学的类比和隐喻引入到对社会动力学的生态社会学家。目前,进化理论已成为21世纪理论社会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 旅游研究都以进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旅游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本身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并以此来审视旅游的发展,制定发展对策。目前这些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业演进升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与协作、旅游生态与环境演变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的,它为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旅游生态环境的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认为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可以探讨旅游现象的起源和演变问题;从作为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演变的角度可以对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进行分析;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人手,可以描述旅游发展的地方化、区域化、全国化以及国际化等的规模与层次问题;从比较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的角度,可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问题。这些结论实际上暗含着进化理论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3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系统地产生冲突,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作为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冲突理论是与功能主义及隐含其中的生态进化理论一同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的功能主义理论家也曾使用冲突这一概念,但后来由于对冲突与变迁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地使冲突概念化,因而遭到其他学派的猛烈批评。到了20世纪后期,冲突理论获得了新生,甚至一度取代了功能主义,并成为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冲突理论在旅游研究中主要适用于旅游中各种社会冲突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主客关系、种族与性别歧视、旅游伦理道德问题、权力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方面问题的解释,冲突提供了理想的视角。从浅层次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由于旅游业高度机构化、商业化,主客关系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由此导致主客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诸如商业化了的好客现象以及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变化等;此外,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旅游所诱发的赌博、嫖娼、犯罪等现象,都是导致旅游地社会发生冲突的诱因;从深层次来看,在审视国家间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会涉及到诸如话语权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需要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人,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以冲突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进行相关研究。
3.4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将经济学的逻辑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核心观点是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人是理性的,总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总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寻求自己得到好处,从根本上依据个人利益及其实现手段的精确计算来解释人的行为。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受亚当·斯密学说的影响,社会学者们开始关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力图详尽阐述或者阐释替代性理论,从而促进了交换理论在社会学中的发展。其中,马歇尔从需求、个人欲望及目标的角度来解释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来说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阐述了对个人满足的追求导致集体性的社会安排。受上述观念影响,20世纪中叶,社会学中出现了一种明确的交换论方法,并成为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目前在交换理论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两个分支是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比较适用的领域主要集中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行为分析方面和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两方面。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方面,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费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倾向,但也是在追求旅游效用最大化,因此,交换理论为解释旅游者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等都属于相关利益者,他们彼此相互博弈。因此,在分析旅游地政府行为、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行为、旅游地居民行为方面,交换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商品化了的文化,在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等过程中,交换理论无疑是基础理论之一。
3.5 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个体的日常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并保持的。互动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两位德国理论家齐美尔和韦伯,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为方式取决于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齐美尔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米德发展起来“符号互动论”。韦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学,特别是舒茨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吸收韦伯的观点,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会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布鲁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符号互动论。在此基础上,符号互动论进一步分化出自我和认同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等典型的分支流派。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一种极端的现象学形式——常人方法学。它认为要想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世界。
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互动理论构成了日常生活理论的核心。日常生活理论关注日常生活以及看似世俗的活动,如个人的想法与动机、两人或多人的互动以及从互动中衍生出来的小团体。显然,旅游起源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逃避,还是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对旅游这种行为动因与特点的解释更主要依赖于互动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行为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这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为解释旅游行为提供了理想的视角,并展示出旅游研究无穷的魅力。目前在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学者们已经开始借助于现象学、符号学和常人方法论等为指导。其中,现象学作为研究人的意识或体验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旅游体验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谢彦君借用现象学的视角对旅游体验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符号学理论在解释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旅游者角色研究中主要依赖于角色理论和认同理论;如果把旅游看成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拟剧理论将成为一个核心指导。以拟剧理论为基础,借用其“前台”与“后台”等范畴,既可以描述旅游行为,也能够来解释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舞 台性”与“真实性”。
3.6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因此,结构主义者努力探究制约和决定人们的行动和思想的基本社会结构,进而解释社会。结构主义源远流长,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如马克思、图尔干、齐美尔等,对结构主义的兴起都有所贡献。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理论家不能在最基本的概念——社会结构——取得一致,加上每个理论家对早期理论传统的吸收与挑战有所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构”理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包括索绪尔和罗曼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莱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吉登斯的结构论、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等。
目前在旅游研究中,结构主义主要是与上述的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旅游系统方面的问题。申葆嘉认为,旅游现象具有双重结构: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这是对旅游现象的一种基本认识。如果深入分析,在旅游内涵方面,是否还存在一个更深层的文化结构?此外,在对旅游动机与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中,结构主义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鉴于结构主义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预见的是,在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结构主义将是一个主要的范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7 批判理论
早期的社会学家几乎都受到过“启蒙运动”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对“现代性”产生了质疑,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批判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展开各种形式的批判。大多数具有批判传统的理论家用否定的观点来看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甚至假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现代,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几乎所有的批判理论家都藐视基于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他们不再迷信科学能构建更好的社会,认为科学是在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引发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答案的一部分。
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旅游研究的影响。目前后现代主义主要适用于旅游体验研究、旅游本真性研究、旅游全球化问题、旅游引发的文化趋同和多样性等方面。受后现代主义的启发和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充满了对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种种质疑,学者们开始对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旅游方式进行批判,对旅游的本真性表示怀疑,对旅游的全球化问题进行反思,甚至提出借助于网络等方式在家中获得旅游体验……显然,后现代主义对旅游的影响还难以估计。
4 从社会学视角看旅游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尽管上述对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适用范围问题的分析还有待于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学理论几乎涵盖了旅游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对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来构建旅游学方法论。
4.1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在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所包含的方法论取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由孔德开创,并经过迪尔凯姆得以发展完善。他们把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把社会现象中的主观因素当作具有物质一样的客观因素来看待,大力提倡整体的、实证的方法。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的出现,传统的实证主义发生变革,逐渐进入了后实证主义阶段。后实证主义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3种类型,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目前,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旅游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方法论取向中,所有的旅游研究要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原则,所有结论的根据不是逻辑推论而是经验事实。显然,这种取向在旅游研究中历史源远流长。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来看,经济学最早介入旅游研究,并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而经济学中主导的方法论就是实证主义。二战之后,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开始介入旅游研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旅游效应的出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逐渐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显然,在这些学科中,除社会学、人类学外,大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方法论,这必然导致旅游研究中呈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旅游学被视为是一门经验科学,目前在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以后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
4.2 新人文主义方法论
尽管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进自然科学方法,体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取向,但是在以“理解”为特征的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人文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他们主张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的客观性,而在于它的主观性。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19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怀疑,对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社会学家试图从现象学、语言学、语义哲学等学科中寻求更有效的分析手段或思想方法。到了80年代后期,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被称之为新人文主义的学派。这是一个正在形成中但尚未统一的一个学派,其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迄今为止,历史方法、哲学方法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在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人及其行为意义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从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互动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以人文主义为取向的,在旅游研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显然,旅游是一种具有价值追求和意义追求的活动,旅游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意义和符号的世界,要研究旅游世界中人的行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体验和移情等方式,来到达旅游者内心深处,才能深入地理解旅游行为。这种理解的方法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它不像实证主义那样主张外部观察来研究旅游行为,而是通过内部体验、移情来研究旅游行为。目前,这种人文主义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尝试用来解释旅游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3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从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中能够透视出旅游研究中存在着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后现代主义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
显然,在旅游研究中需要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将给旅游研究带来活力和创造力。在旅游研究中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主观性,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将有助于旅游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在旅游研究者的潜意识中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后现代主义倾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放弃了旅游经济论、旅游文化论的争执,对旅游本质存而不论,强调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综上所述,从上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旅游学方法论中实际上存在两种并行的方法论主张:实证的方法和理解的方法。前者的本体论基础是社会唯实论,后者则是社会唯名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旅游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旅游学术界已经公认旅游现象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双重结构,并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才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如果把旅游研究概括为内涵、外壳和效应3个层面的话,那么在旅游现象的外壳与效应研究层面,目前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供需关系、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产业规划、旅游效应等,其理论支撑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而这些学科与社会学理论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研究范式紧密相关,在方法论层面是以实证的方法为基础的;在旅游内涵研究层面上,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旅游体验、主客关系、心理互动等,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人类学、传播学、文化学、美学等学科理论,这些学科理论在方法论层面上是以理解的方法为基础的。因此,实证的方法与理解的方法在旅游研究方法论中是并行不悖的,尽管它们之间是对立的、不相容的。目前旅游研究中应采取的策论是将实证的方法与理解的方法之间的对立束之高阁,存而不论。根据研究的领域,选择合适的方法论作为指导。至于正处于形成之中的后现代主义方法论,能否在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指导旅游研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还需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验证。
致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恩师卢昌崇教授、师长谢彦君教授的启示和指教,在此深表感谢。
[责任编辑:廉月娟;责任校对:王玉洁]
[关键词]旅游学;社会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84—06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陈才(1967-),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旅游管理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chencai1967@126.corno
1 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个能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传统和学科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套精密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体系来指导研究。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旅游学的发展,旅游学还不敢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尽管如此,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学在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虽然积累的成果远没有达到其他学科那样丰富,但已经为构建其学科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提供了某种可能。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界有关人士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旅游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2 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视角的界定
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是一对极易混淆的概念。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上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份的后者。鉴于旅游学属于社会科学,因此本文所指的方法论主要指前者,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作为对“实质的”科学理论所作的“形式”的或“逻辑”的探讨,必须以“实质的”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方法论在研究程序的逻辑上是滞后于“实质的”理论研究的,而方法论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显然,对于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的旅游研究而言,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性理论研究相对较为丰厚,但尚缺乏足够的实质性理论。因此,在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的过程中,难以遵循传统的模式,需要另辟蹊径。当把旅游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研究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作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旅游学的理论研究与具有较强综合性之一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渊源极深,二者之间呈现出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和较大程度的契合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旅游学方法论体系与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换言之,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就成了一种可能,但在进行这种分析之前,必须解决有关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 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不同的理论流派关注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为了清晰地透视各种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对它的结构、观点和理论构成等问题给予必要的阐述,对其在历史脉络中的承袭嬗变、更替扬弃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在此方面,社会学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其中著名社会学者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进行了详尽分析,从7个宽泛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学理论的演变,概括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复杂的渊源关系。本文主要依据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分类描述,结合旅游研究现状,来阐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是社会系统,关注的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会以哪些方式组合在一起,又是如何满足较大系统的主要需求的。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最为久远也是最为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始于孔德、斯宾塞,后经过人类学家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和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等人的明确阐发,由现代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等人集其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宏观的“巨型理论体系”,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而后,结构功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社会学派的新成果,经过亚历山大等人的“重建”,发展成为新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对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在功能主义的视野中,旅游活动实际上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旅游研究一方面要探讨旅游系统自身的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探讨旅游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旅游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问题,研究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问题,所以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旅游系统”。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差异,研究者们构造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也有所不同,但其内含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功能主义的。目前学者们构建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有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3种。
目前功能主义在研究旅游系统构成、旅游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范式、旅游效应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把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开展对旅游系统形成、演化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功能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旅游规划研究方面,功能主义十分盛行,通常把旅游区划分成各种功能区域,如“行政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等等。
3.2 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脱胎于功能主义,是将生物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研究的产物。进化理论将社会看成有机体,经历着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竞争和选择过程是整个社会、城市区域的空间设置和复杂组织的人口分配等社会差异背后的决定性力量。进化理论诞生于19世纪,斯宾塞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把生物学的类比和隐喻引入到对社会动力学的生态社会学家。目前,进化理论已成为21世纪理论社会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 旅游研究都以进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旅游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本身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并以此来审视旅游的发展,制定发展对策。目前这些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业演进升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与协作、旅游生态与环境演变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的,它为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旅游生态环境的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认为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可以探讨旅游现象的起源和演变问题;从作为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演变的角度可以对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进行分析;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人手,可以描述旅游发展的地方化、区域化、全国化以及国际化等的规模与层次问题;从比较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的角度,可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问题。这些结论实际上暗含着进化理论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3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系统地产生冲突,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作为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冲突理论是与功能主义及隐含其中的生态进化理论一同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的功能主义理论家也曾使用冲突这一概念,但后来由于对冲突与变迁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地使冲突概念化,因而遭到其他学派的猛烈批评。到了20世纪后期,冲突理论获得了新生,甚至一度取代了功能主义,并成为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冲突理论在旅游研究中主要适用于旅游中各种社会冲突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主客关系、种族与性别歧视、旅游伦理道德问题、权力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方面问题的解释,冲突提供了理想的视角。从浅层次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由于旅游业高度机构化、商业化,主客关系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由此导致主客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诸如商业化了的好客现象以及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变化等;此外,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旅游所诱发的赌博、嫖娼、犯罪等现象,都是导致旅游地社会发生冲突的诱因;从深层次来看,在审视国家间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会涉及到诸如话语权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需要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人,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以冲突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进行相关研究。
3.4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将经济学的逻辑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核心观点是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人是理性的,总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总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寻求自己得到好处,从根本上依据个人利益及其实现手段的精确计算来解释人的行为。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受亚当·斯密学说的影响,社会学者们开始关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力图详尽阐述或者阐释替代性理论,从而促进了交换理论在社会学中的发展。其中,马歇尔从需求、个人欲望及目标的角度来解释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来说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阐述了对个人满足的追求导致集体性的社会安排。受上述观念影响,20世纪中叶,社会学中出现了一种明确的交换论方法,并成为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目前在交换理论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两个分支是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比较适用的领域主要集中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行为分析方面和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两方面。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方面,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费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倾向,但也是在追求旅游效用最大化,因此,交换理论为解释旅游者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等都属于相关利益者,他们彼此相互博弈。因此,在分析旅游地政府行为、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行为、旅游地居民行为方面,交换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商品化了的文化,在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等过程中,交换理论无疑是基础理论之一。
3.5 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个体的日常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并保持的。互动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两位德国理论家齐美尔和韦伯,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为方式取决于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齐美尔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米德发展起来“符号互动论”。韦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学,特别是舒茨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吸收韦伯的观点,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会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布鲁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符号互动论。在此基础上,符号互动论进一步分化出自我和认同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等典型的分支流派。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一种极端的现象学形式——常人方法学。它认为要想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世界。
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互动理论构成了日常生活理论的核心。日常生活理论关注日常生活以及看似世俗的活动,如个人的想法与动机、两人或多人的互动以及从互动中衍生出来的小团体。显然,旅游起源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逃避,还是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对旅游这种行为动因与特点的解释更主要依赖于互动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行为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这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为解释旅游行为提供了理想的视角,并展示出旅游研究无穷的魅力。目前在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学者们已经开始借助于现象学、符号学和常人方法论等为指导。其中,现象学作为研究人的意识或体验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旅游体验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谢彦君借用现象学的视角对旅游体验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符号学理论在解释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旅游者角色研究中主要依赖于角色理论和认同理论;如果把旅游看成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拟剧理论将成为一个核心指导。以拟剧理论为基础,借用其“前台”与“后台”等范畴,既可以描述旅游行为,也能够来解释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舞 台性”与“真实性”。
3.6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因此,结构主义者努力探究制约和决定人们的行动和思想的基本社会结构,进而解释社会。结构主义源远流长,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如马克思、图尔干、齐美尔等,对结构主义的兴起都有所贡献。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理论家不能在最基本的概念——社会结构——取得一致,加上每个理论家对早期理论传统的吸收与挑战有所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构”理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包括索绪尔和罗曼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莱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吉登斯的结构论、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等。
目前在旅游研究中,结构主义主要是与上述的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旅游系统方面的问题。申葆嘉认为,旅游现象具有双重结构: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这是对旅游现象的一种基本认识。如果深入分析,在旅游内涵方面,是否还存在一个更深层的文化结构?此外,在对旅游动机与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中,结构主义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鉴于结构主义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预见的是,在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结构主义将是一个主要的范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7 批判理论
早期的社会学家几乎都受到过“启蒙运动”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对“现代性”产生了质疑,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批判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展开各种形式的批判。大多数具有批判传统的理论家用否定的观点来看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甚至假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现代,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几乎所有的批判理论家都藐视基于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他们不再迷信科学能构建更好的社会,认为科学是在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引发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答案的一部分。
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旅游研究的影响。目前后现代主义主要适用于旅游体验研究、旅游本真性研究、旅游全球化问题、旅游引发的文化趋同和多样性等方面。受后现代主义的启发和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充满了对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种种质疑,学者们开始对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旅游方式进行批判,对旅游的本真性表示怀疑,对旅游的全球化问题进行反思,甚至提出借助于网络等方式在家中获得旅游体验……显然,后现代主义对旅游的影响还难以估计。
4 从社会学视角看旅游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尽管上述对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适用范围问题的分析还有待于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学理论几乎涵盖了旅游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对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来构建旅游学方法论。
4.1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在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所包含的方法论取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由孔德开创,并经过迪尔凯姆得以发展完善。他们把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把社会现象中的主观因素当作具有物质一样的客观因素来看待,大力提倡整体的、实证的方法。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的出现,传统的实证主义发生变革,逐渐进入了后实证主义阶段。后实证主义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3种类型,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目前,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旅游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方法论取向中,所有的旅游研究要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原则,所有结论的根据不是逻辑推论而是经验事实。显然,这种取向在旅游研究中历史源远流长。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来看,经济学最早介入旅游研究,并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而经济学中主导的方法论就是实证主义。二战之后,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开始介入旅游研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旅游效应的出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逐渐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显然,在这些学科中,除社会学、人类学外,大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方法论,这必然导致旅游研究中呈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旅游学被视为是一门经验科学,目前在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以后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
4.2 新人文主义方法论
尽管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进自然科学方法,体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取向,但是在以“理解”为特征的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人文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他们主张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的客观性,而在于它的主观性。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19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怀疑,对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社会学家试图从现象学、语言学、语义哲学等学科中寻求更有效的分析手段或思想方法。到了80年代后期,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被称之为新人文主义的学派。这是一个正在形成中但尚未统一的一个学派,其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迄今为止,历史方法、哲学方法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在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人及其行为意义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从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互动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以人文主义为取向的,在旅游研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显然,旅游是一种具有价值追求和意义追求的活动,旅游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意义和符号的世界,要研究旅游世界中人的行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体验和移情等方式,来到达旅游者内心深处,才能深入地理解旅游行为。这种理解的方法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它不像实证主义那样主张外部观察来研究旅游行为,而是通过内部体验、移情来研究旅游行为。目前,这种人文主义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尝试用来解释旅游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3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从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中能够透视出旅游研究中存在着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后现代主义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
显然,在旅游研究中需要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将给旅游研究带来活力和创造力。在旅游研究中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主观性,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将有助于旅游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在旅游研究者的潜意识中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后现代主义倾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放弃了旅游经济论、旅游文化论的争执,对旅游本质存而不论,强调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综上所述,从上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旅游学方法论中实际上存在两种并行的方法论主张:实证的方法和理解的方法。前者的本体论基础是社会唯实论,后者则是社会唯名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旅游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旅游学术界已经公认旅游现象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双重结构,并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才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如果把旅游研究概括为内涵、外壳和效应3个层面的话,那么在旅游现象的外壳与效应研究层面,目前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供需关系、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产业规划、旅游效应等,其理论支撑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而这些学科与社会学理论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研究范式紧密相关,在方法论层面是以实证的方法为基础的;在旅游内涵研究层面上,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旅游体验、主客关系、心理互动等,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人类学、传播学、文化学、美学等学科理论,这些学科理论在方法论层面上是以理解的方法为基础的。因此,实证的方法与理解的方法在旅游研究方法论中是并行不悖的,尽管它们之间是对立的、不相容的。目前旅游研究中应采取的策论是将实证的方法与理解的方法之间的对立束之高阁,存而不论。根据研究的领域,选择合适的方法论作为指导。至于正处于形成之中的后现代主义方法论,能否在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指导旅游研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还需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验证。
致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恩师卢昌崇教授、师长谢彦君教授的启示和指教,在此深表感谢。
[责任编辑:廉月娟;责任校对: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