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搜集的方法,结合SWOT分析总结归纳出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发现其中发展最大的阻力有:1)冰雪基础制造业产业链薄弱;2)相关核心技术不足;3)国外冰雪市场对本国冰雪基础制造业的打压。但在2022冬奥会以及我国本身存在的体制优势和互联网发展的优势背景下,提出以下三点对策:1)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将冰雪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2)完善产业链,促进城市间区位优势互补;3)基于大数据健全冰雪装备国内检测体系,加速提高本土产品质量。
一、研究背景
自2015年7月31日我國冬奥会申奥成功,我国随后确立了“3亿人上冰雪”目标,冰雪产业迅速发展。冰雪装备作为冰雪产业的基础性行业,主要包括相关冰雪运动的器材、设备等。一般涵盖三个层次,一类是冰雪运动装备,如滑雪板等;二是冰雪运动场所相关配套设施,如造雪机等;三是大众冰雪娱乐型外延运动产品,如雪地摩托等。
但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相对落后,面对种种本土冰雪装备发展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查找的方式,综合阐述中国国内冰雪基础制造业的现状与特征,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并借鉴国外品牌优势提出几点关于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的发展研究对策。
二、SWOT分析
2.1优势(S)
2.1.1冰雪制造业的区位优势利于生产线布局
我国适合于发展冰雪产业的北方城市包括北京、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这些城市各自有不同的区位优势且分布较为密集,易于上游的布局生产工厂与下游的出货,使整个生产线更加流畅。
2.1.2我国冰雪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冰雪基础制造业具有市场驱动力
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扩大,据北京卡宾冰雪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室内滑雪场共计21家,占到了全球近1/4的市场份额。在政策刺激、资本助推、冬奥效应的全方位的驱动下,近年来国内滑雪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雪场规模不断增大。可见,我国冰雪运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冰雪运动基础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驱动力。
2.2劣势(W)
2.2.1中国冰雪制造业技术起步晚、水平较低
首先,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较晚,冰雪相关产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冬奥会的关注才慢慢兴起,没有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国内相关器械的供应链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对于冰雪装备这一行业来说,我国技术层面(例如冰刀钢材的焊接技术)相对于国外仍有一定差异,即使以滑雪板为代表质量较高的产品由于进入市场较迟,也难以获得滑雪爱好者的信任,且现有滑雪场基本所有基础设施几乎全部国外进口,这种情况难以短期改变。
2.3机会(O)
2.3.1冬奥会临近带来的政府扶持与企业关注
冬奥会现在中处于奥运的筹备期,一方面是政府对奥运不断地相关投资会拉动整个冰雪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国内共有11家上市公司布局冰雪,多方位的立项与投资从各个方面加速了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其中对于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中对冰雪装备的依靠极高,给我国基础性的冰雪基础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2.3.2冰雪产业整体产值上升需求扩大
2017年,我国滑雪场已达703个,而其中95%需要人工造雪,冰雪场地对冰雪装备中配套设施的需求上升。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2700亿元,2017年滑雪人次1750万,消费者也对冰雪装备中雪板、护目镜、雪服等需求增长,促进了制造业的直接发展。
2.4威胁(T)
2.4.1国外冰雪产业链较为发达,基础雄厚
以奥地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冰雪人才培养及冰雪运动安全等多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冰雪市场资源。而其最具代表的奥地利AST公司是欧洲领先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运营商、供应商,随着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奥地利AST公司已在全球40个国家成功安装了超过3000个人工冰场和冰雪项目,为全球数亿人服务于各类冰雪娱乐、文化、旅游、国际体育专业赛事。AST公司在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在相关领域拥有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很难与其竞争。
2.4.2滑雪供给侧结构羸弱
《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如今绝大部分雪场都是旅游体验型雪场,能与欧美日成熟市场比肩的雪场,在中国只能占到雪场总数的3%。我国大部分雪场只有初级雪道,滑雪体验差,设备设施、配套服务和安全保障都有待提升。这样的服务质量从供给侧就削弱了人们对滑雪运动的热情,更不会去选择购买滑雪装备来进一步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爱好。
三、推动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3.1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将冰雪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在老龄化的背景趋势下逐渐压缩,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变弱,所以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装备是我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为了加速将冰雪基础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我们可以借鉴“产、学、研模式”,这种对提高产品利润附加值具有积极意义的方式作为迅速提升冰雪产业技术的手段。并积极考虑合并国内中小型制造商实现产业集群,同时企业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收购国外知名冰雪基础制造企业的中国经营权来实现技术学习。此外,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可以尝试启动冰雪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建设全球高端冰雪装备主要供应基地,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冰雪产业智能生产模式”,助力冰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2完善产业链,促进城市间区位优势互补 产业链的薄弱是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发展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产业链的薄弱,应该同时紧紧牢牢抓住上下游的要素供给。以滑雪板生产为例,滑雪板固定器的生产需要精密金属加工技术和装备,滑雪板内芯的制造则需要多种材料复合压制技术,滑雪板制造企業为核心,外围可以聚集如金属加工企业、木材加工企业、玻璃钢加工等一部分相关企业,即可以在空间上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样既可带动相关制造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区位优势互补。
3.3基于大数据健全冰雪装备国内检测体系,加速提高本土产品质量
首先,传统的市场监控不能很好地将产品质量反馈于企业,信息偏差或不及时将会造成的产品供给错位,而互联网是我国一大优势,广泛的用户不仅会使冰雪装备的宣传推广传播效果更佳、时效性也更强,也会提供给企业更多可以依靠的检测产品质量的数据来源,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冰雪基础制造业是冰雪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基石的作用,我们为了更快速有效地发展整个冰雪基础制造业,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优势资源与互联网资源共同打造立体化产业链,积极开发我国北部自然资源,实现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模式,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和外资引进来迅速扩大冰雪制造业的资本规模,吸引更多人才的参与,着手强化核心技术实现供给侧的产品质量升级。同时市场要规范冰雪基础制造业的监察体系,在冬奥会的助力之下,优化冰雪基础制造业上下游的合理布局,促成我国本土冰雪制造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栋.奥运经济效应及我国发展冰雪经济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全球化,2018(09):100-111+117+136.
[2] 陶尚武.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31-32.
[3] 郭金丰.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8,(08):114-120.
[4] 董传升.萌芽中的我国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业[J].环球体育市场,2010(01):26-27.
[5] 张阳光.京张冬奥会影响下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4):83-84.
[6] 张瑞林.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建构与产业结构优化[J].体育科学,2016,36(05):18-23+53.
一、研究背景
自2015年7月31日我國冬奥会申奥成功,我国随后确立了“3亿人上冰雪”目标,冰雪产业迅速发展。冰雪装备作为冰雪产业的基础性行业,主要包括相关冰雪运动的器材、设备等。一般涵盖三个层次,一类是冰雪运动装备,如滑雪板等;二是冰雪运动场所相关配套设施,如造雪机等;三是大众冰雪娱乐型外延运动产品,如雪地摩托等。
但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相对落后,面对种种本土冰雪装备发展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查找的方式,综合阐述中国国内冰雪基础制造业的现状与特征,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并借鉴国外品牌优势提出几点关于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的发展研究对策。
二、SWOT分析
2.1优势(S)
2.1.1冰雪制造业的区位优势利于生产线布局
我国适合于发展冰雪产业的北方城市包括北京、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这些城市各自有不同的区位优势且分布较为密集,易于上游的布局生产工厂与下游的出货,使整个生产线更加流畅。
2.1.2我国冰雪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冰雪基础制造业具有市场驱动力
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扩大,据北京卡宾冰雪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室内滑雪场共计21家,占到了全球近1/4的市场份额。在政策刺激、资本助推、冬奥效应的全方位的驱动下,近年来国内滑雪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雪场规模不断增大。可见,我国冰雪运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冰雪运动基础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驱动力。
2.2劣势(W)
2.2.1中国冰雪制造业技术起步晚、水平较低
首先,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较晚,冰雪相关产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冬奥会的关注才慢慢兴起,没有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国内相关器械的供应链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对于冰雪装备这一行业来说,我国技术层面(例如冰刀钢材的焊接技术)相对于国外仍有一定差异,即使以滑雪板为代表质量较高的产品由于进入市场较迟,也难以获得滑雪爱好者的信任,且现有滑雪场基本所有基础设施几乎全部国外进口,这种情况难以短期改变。
2.3机会(O)
2.3.1冬奥会临近带来的政府扶持与企业关注
冬奥会现在中处于奥运的筹备期,一方面是政府对奥运不断地相关投资会拉动整个冰雪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国内共有11家上市公司布局冰雪,多方位的立项与投资从各个方面加速了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其中对于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中对冰雪装备的依靠极高,给我国基础性的冰雪基础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2.3.2冰雪产业整体产值上升需求扩大
2017年,我国滑雪场已达703个,而其中95%需要人工造雪,冰雪场地对冰雪装备中配套设施的需求上升。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2700亿元,2017年滑雪人次1750万,消费者也对冰雪装备中雪板、护目镜、雪服等需求增长,促进了制造业的直接发展。
2.4威胁(T)
2.4.1国外冰雪产业链较为发达,基础雄厚
以奥地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冰雪人才培养及冰雪运动安全等多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冰雪市场资源。而其最具代表的奥地利AST公司是欧洲领先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运营商、供应商,随着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奥地利AST公司已在全球40个国家成功安装了超过3000个人工冰场和冰雪项目,为全球数亿人服务于各类冰雪娱乐、文化、旅游、国际体育专业赛事。AST公司在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在相关领域拥有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很难与其竞争。
2.4.2滑雪供给侧结构羸弱
《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如今绝大部分雪场都是旅游体验型雪场,能与欧美日成熟市场比肩的雪场,在中国只能占到雪场总数的3%。我国大部分雪场只有初级雪道,滑雪体验差,设备设施、配套服务和安全保障都有待提升。这样的服务质量从供给侧就削弱了人们对滑雪运动的热情,更不会去选择购买滑雪装备来进一步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爱好。
三、推动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3.1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将冰雪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在老龄化的背景趋势下逐渐压缩,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变弱,所以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装备是我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为了加速将冰雪基础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我们可以借鉴“产、学、研模式”,这种对提高产品利润附加值具有积极意义的方式作为迅速提升冰雪产业技术的手段。并积极考虑合并国内中小型制造商实现产业集群,同时企业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收购国外知名冰雪基础制造企业的中国经营权来实现技术学习。此外,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可以尝试启动冰雪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建设全球高端冰雪装备主要供应基地,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冰雪产业智能生产模式”,助力冰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2完善产业链,促进城市间区位优势互补 产业链的薄弱是我国冰雪基础制造业发展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产业链的薄弱,应该同时紧紧牢牢抓住上下游的要素供给。以滑雪板生产为例,滑雪板固定器的生产需要精密金属加工技术和装备,滑雪板内芯的制造则需要多种材料复合压制技术,滑雪板制造企業为核心,外围可以聚集如金属加工企业、木材加工企业、玻璃钢加工等一部分相关企业,即可以在空间上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样既可带动相关制造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区位优势互补。
3.3基于大数据健全冰雪装备国内检测体系,加速提高本土产品质量
首先,传统的市场监控不能很好地将产品质量反馈于企业,信息偏差或不及时将会造成的产品供给错位,而互联网是我国一大优势,广泛的用户不仅会使冰雪装备的宣传推广传播效果更佳、时效性也更强,也会提供给企业更多可以依靠的检测产品质量的数据来源,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冰雪基础制造业是冰雪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基石的作用,我们为了更快速有效地发展整个冰雪基础制造业,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优势资源与互联网资源共同打造立体化产业链,积极开发我国北部自然资源,实现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模式,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和外资引进来迅速扩大冰雪制造业的资本规模,吸引更多人才的参与,着手强化核心技术实现供给侧的产品质量升级。同时市场要规范冰雪基础制造业的监察体系,在冬奥会的助力之下,优化冰雪基础制造业上下游的合理布局,促成我国本土冰雪制造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栋.奥运经济效应及我国发展冰雪经济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全球化,2018(09):100-111+117+136.
[2] 陶尚武.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31-32.
[3] 郭金丰.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8,(08):114-120.
[4] 董传升.萌芽中的我国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业[J].环球体育市场,2010(01):26-27.
[5] 张阳光.京张冬奥会影响下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4):83-84.
[6] 张瑞林.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建构与产业结构优化[J].体育科学,2016,36(05):1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