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以色列教育特色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强国;以色列教育特色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我国能否从教育大国跨入教育强国,以色列是一个人口仅八百万的小国,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国却产生了近十位诺奖得主,世界公认以色列是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
一、以色列教育特色
1.以色列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
被誉为“以色列国父”的第一任以色列总理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的确,2000多年的大流散让犹太民族很早就彻悟,房子财产可以被抢走,智慧和知识是抢不走的。 以色列建国后,把教育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开国总理古里安说,犹太历史经验就一条:质量胜过数量,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建国第二天爆发战争,战火中古里安也没忘把只有两个人的教育部留在后方起草义务教育法。第五任总统纳冯说,教育投资就是经济投资,他甚至在卸任后甘当教育部长。以色列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约为10%,即使战争年代也至少占7%。这仅是教育开支的2/3,此外还有社会、企业、海外等资助。以色列在教育方面的预算、设施和人才等均居世界前列。建国后以色列始终处于战争的威胁中,强军强国必须强科技,强科技必须强教育,无论是历史或是现实的原因,以色列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以色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
犹太民族有2000多年大流散的历史背景 ,家庭教育尤其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以色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为孩子注入活力、希望和梦想。犹太圣经上提到两种最重要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犹太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很多犹太父母非常喜欢挑战他的孩子,让孩子做非常难的事情从而磨练孩子。以色列学校认为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次能够提高自己什么,能否发展自己的能力。很多犹太父母常对孩子说“你是自己的标准,自己跟自己比。”如果你失败了,没有通过考试,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改善自己的机会。家长最在乎的是孩子能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社会教育的是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人,必须学会考虑邻居、朋友等其他社会成员的感受。融入社会是以色列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以色列,每个学校都差不多,竞争力不太大,学校的目标是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注重提高他的考试成绩。学校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在以色列,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会质疑他人,哪怕他是老师、父亲、老板、国家总理,如果观点不同意,就会马上反驳、讨论和争执。这就是以色列学校教育的环境。
以色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十三岁的成人礼。从古代开始,犹太人就认为每个人13岁的时候就可以成人,成人礼在每个人13岁的犹太生日举行。经过了成人礼,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长大成人了,这个对以色列教育很有影响,这能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对自己的家庭和宗教文化感到自豪。第二个是高中毕业服兵役。按照法律高中毕业要服兵役, 以色列学生把服兵役作为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机会并看成是自己的职责, 每个以色列学生要为服兵役认真准备。服兵役的实质就是要求每个以色列学生履行对社会负责并服务社会的职责。服完兵役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考大学继续学习。
3.以色列学校无重点、非重点之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以色列的学校都是差不多,小学、中学、高中都是差不多,不管有没有钱,孩子去的是差不多一样的学校。老师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学生没有考试和作业,主要通过老师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定期跟家长沟通。他们认为考试和作业是一种机械化的评判方式,它们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教育,让不同的孩子用同样的步伐来学知识,却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学期末,老师跟每个孩子的家长单独面谈一个小时,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业、社交、艺术、动手能力。
现在国内家长把孩子都放在同样的跑道上去竞争,拼应试教育,其实违背了人的个性发展。许多现实问题,不是你可以通过学习课本、参加考试就可以解决的,你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在以色列经常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怎么解决,课本上没有现场的答案,以色列人只能靠一颗成熟的心智来帮助自己去面对。
二、以色列教育成就给予我们的启示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推进教育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说到底是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其根源在思想认识,当然要改变这种思想认识,短时间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锲而不舍,共同努力。
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位一体。学校应从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英雄”;家庭方面,家长们要破除以分数为特征所谓的望子成龙的封建思想,努力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合作、包容、感恩和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等方面的素质;全社会要深刻反思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因为社会人才标准是教育的导向而且影响教育改革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对于当前教育现状,每个人在期待别人、指责别人的同时,如果能够扪心自问,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只有直到那时,教育的春天应该算是真正到来了!
尊重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古今中外,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无不是在想象力创造力驱动下完成的,创造力是构造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任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到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教育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坚强意志,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强国;以色列教育特色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我国能否从教育大国跨入教育强国,以色列是一个人口仅八百万的小国,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国却产生了近十位诺奖得主,世界公认以色列是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
一、以色列教育特色
1.以色列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
被誉为“以色列国父”的第一任以色列总理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的确,2000多年的大流散让犹太民族很早就彻悟,房子财产可以被抢走,智慧和知识是抢不走的。 以色列建国后,把教育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开国总理古里安说,犹太历史经验就一条:质量胜过数量,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建国第二天爆发战争,战火中古里安也没忘把只有两个人的教育部留在后方起草义务教育法。第五任总统纳冯说,教育投资就是经济投资,他甚至在卸任后甘当教育部长。以色列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约为10%,即使战争年代也至少占7%。这仅是教育开支的2/3,此外还有社会、企业、海外等资助。以色列在教育方面的预算、设施和人才等均居世界前列。建国后以色列始终处于战争的威胁中,强军强国必须强科技,强科技必须强教育,无论是历史或是现实的原因,以色列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以色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
犹太民族有2000多年大流散的历史背景 ,家庭教育尤其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以色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为孩子注入活力、希望和梦想。犹太圣经上提到两种最重要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犹太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很多犹太父母非常喜欢挑战他的孩子,让孩子做非常难的事情从而磨练孩子。以色列学校认为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次能够提高自己什么,能否发展自己的能力。很多犹太父母常对孩子说“你是自己的标准,自己跟自己比。”如果你失败了,没有通过考试,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改善自己的机会。家长最在乎的是孩子能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社会教育的是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人,必须学会考虑邻居、朋友等其他社会成员的感受。融入社会是以色列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以色列,每个学校都差不多,竞争力不太大,学校的目标是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注重提高他的考试成绩。学校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在以色列,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会质疑他人,哪怕他是老师、父亲、老板、国家总理,如果观点不同意,就会马上反驳、讨论和争执。这就是以色列学校教育的环境。
以色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十三岁的成人礼。从古代开始,犹太人就认为每个人13岁的时候就可以成人,成人礼在每个人13岁的犹太生日举行。经过了成人礼,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长大成人了,这个对以色列教育很有影响,这能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对自己的家庭和宗教文化感到自豪。第二个是高中毕业服兵役。按照法律高中毕业要服兵役, 以色列学生把服兵役作为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机会并看成是自己的职责, 每个以色列学生要为服兵役认真准备。服兵役的实质就是要求每个以色列学生履行对社会负责并服务社会的职责。服完兵役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考大学继续学习。
3.以色列学校无重点、非重点之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以色列的学校都是差不多,小学、中学、高中都是差不多,不管有没有钱,孩子去的是差不多一样的学校。老师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学生没有考试和作业,主要通过老师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定期跟家长沟通。他们认为考试和作业是一种机械化的评判方式,它们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教育,让不同的孩子用同样的步伐来学知识,却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学期末,老师跟每个孩子的家长单独面谈一个小时,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业、社交、艺术、动手能力。
现在国内家长把孩子都放在同样的跑道上去竞争,拼应试教育,其实违背了人的个性发展。许多现实问题,不是你可以通过学习课本、参加考试就可以解决的,你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在以色列经常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怎么解决,课本上没有现场的答案,以色列人只能靠一颗成熟的心智来帮助自己去面对。
二、以色列教育成就给予我们的启示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推进教育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说到底是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其根源在思想认识,当然要改变这种思想认识,短时间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锲而不舍,共同努力。
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位一体。学校应从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英雄”;家庭方面,家长们要破除以分数为特征所谓的望子成龙的封建思想,努力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合作、包容、感恩和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等方面的素质;全社会要深刻反思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因为社会人才标准是教育的导向而且影响教育改革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对于当前教育现状,每个人在期待别人、指责别人的同时,如果能够扪心自问,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只有直到那时,教育的春天应该算是真正到来了!
尊重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古今中外,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无不是在想象力创造力驱动下完成的,创造力是构造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任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到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教育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坚强意志,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