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四个方面来论述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基本目标 要求
  
  讲文言文,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头疼的。他们不仅很难体会当时的语言环境,而且很难理解古人的说话方式。因此,教师也很难把握好上文言文的尺度。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对文言文发怵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观点,供广大同仁斟酌。
  第一,必须重视对字、词、句式的理解掌握
  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它的语言形式,即所基于的词汇、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
  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翻译了事,不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要,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只知己不知彼的唯我现象。
  第二, 指导诵读,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诵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通过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我们能感受语言文字中那种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能体悟古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能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我们能从字里行间咀嚼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良苦用心……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点上,即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能够将其提高到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方面来的便只是少数,至于这里所谈到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则常常被忽略掉了。而笔者却认为,学好文言文,第一点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基础,是前提,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体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完成了第二点、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上看,第一点仅局限于知识的吸收,第二点、第三点则更体现了德育的渗透。因此,学习文言文,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项重要内容。
  的确,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铭言;背诵着《〈孟子〉二章》,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谆谆教导后生学者“求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训俭示康》里,司马光告戒后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今天读来,仍然是字字千钧。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
  第四,选择名篇、名段、名句赏析,给学生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在古代的诗、词、曲、文中,适合高中生课内课外阅读的名篇、名段、名句无疑是很多的,但被教材选用的的确有限。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方搜集,精挑细选出名篇佳句来给学生赏阅,最好能配合课文使用,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受益。如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基的《卖柑者言》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威后问齐使》与《触龙说赵太后》,郦道元的《巫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阅读,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有一举两得之效。
  总之,文言文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作为教师,只有精心研究,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军校一年级学员正处于军人身份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对其军人身份形成的理论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帮助他们转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军人。因此,本文在分析了身份认同
老伴闲暇时,常常把她早年绗的鞋垫拿出来自我陶醉一番.每当这个时候,老伴做着针线活陪我批改学生作业的那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煤油灯映在粉墙上的那一帧姿态优美的剪影,便穿
期刊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等都离不开人才的合理运用,企业要落实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一定离不开知识产权相关人员的培养,人才是基本要素。企业中知识产权人才的数量上较充足
【摘 要】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关键词】土地 资源 利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是一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交际,而交际首先是指口头交际。因此,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说的技能十分重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甚多,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口语教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败不仅会影响到终极目标——即培养交际能力的实现,而且直接决定了目前教学实践的步伐:要么轻松愉快、稳步提高,要么疲惫拖沓、事倍功半。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其交际性特征,加强“听”和“说”的训练。那
摘 要 准确界定检察权的性质,可以明晰检察机关、行政机关、法院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探讨检察权的内涵。在梳理建党以来检察权概念变化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检察权是检察机关的职权,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监督权。  关键词 检察权性质 检察权概念演变 检察权内涵  一、检察权性质  关于检察权的性质,国内学界主要有以下四种主张。一是行政权说,这一学说认为检察权是行政权, 检察官是行政官。二是司法权说,认为检察
在海南,有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候鸟”:每年5至6月份,他们就会飞往东南亚,在那片土地上用一年的时间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这群特殊“候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语教师志愿
本文阐述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rre
在我国东北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实在是不少,但是能进行书画研究和评论的人却屈指可数。在我有限的视野中,马喆乃是一位坚守专业、勤恳以为的书画艺术评论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