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品德形成极其重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教学活动中也尤为重要。如何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关键词:德育教育;挖掘教材;人格魅力;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目标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具体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内容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比较隐蔽的,这就要求老师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首先,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为我们祖国有如此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除了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关注身边的数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让同学设想全国、全球每年所用垃圾袋的数量,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这时,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受到了环保教育,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懂得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
四、充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会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德育、智育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J].广东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挖掘教材;人格魅力;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目标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具体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内容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比较隐蔽的,这就要求老师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首先,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为我们祖国有如此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除了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关注身边的数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让同学设想全国、全球每年所用垃圾袋的数量,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这时,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受到了环保教育,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懂得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
四、充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会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德育、智育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J].广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