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兴义,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而今,36岁的他早已成为驻京某部的一名少校军官。十多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几百篇,先后九次被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还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政治教员”,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然而,这位政绩显赫的少校军官,其辉煌的人生道路轨迹,却与日记有着不解之缘。
“日记迷”当上“小主编”
郭兴义出身穷家,但天资聪明,小时候常爱听大人讲故事。一次,母亲回忆起困难时的家景,粮食不够吃,只有盐水泡的胡萝卜条,饿了就抓几根充饥,曾半年多都吃不上一粒盐……听着听着,兴义掉下了眼泪,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自然十分疼爱,上小学后,家里的状况有所好转,在农村,自行车、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开始出现,兴义很羡慕,父亲说:“这几大件儿好是好,但没有钱怎么能买起呢?你好好读书成才,咱家就靠你过上好日子了。”一句话,在兴义心中点亮了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父母的期望变成现实。
郭兴义酷爱读书,有写作天赋,小学班主任见他是个难得的好苗苗,就给他讲:记日记是练笔的最佳方法,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成为写作人才,在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从此,他无论上学还是节假日,一天也不耽误地记日记,那时,学习写作的资料少得可怜,几乎只有课本,但兴义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多向语文老师请教日记的写法,得到的回答是:“长也行,短也行,哪种题材都能用,什么内容都可行。”兴义茅塞顿开,日记写得一天比一天好,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
上完小学后,郭兴义考入离家20多里地的县办重点初中——马河中学。学校有个“小蝉”文学社,由语文老师王文道负责,有点写作小名气的,很快都成为文学社的“尖兵”。王老师爱惜人才,把一本由《山西日报》创办并发行全国的王牌刊物《青少年日记》推荐给他,兴义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并作为爱不释手的“活教材”来借鉴。为了读到更多的写作书籍,他不断找王老师借书看,省吃俭用去书店里买,日记由几句话写到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学校规定住校生每两周回一次家,但他为了争取读写的时间。直到实在憋不住想家的念头时,才回去看看。每次返校,父母给他带的干粮是玉米面掺白面的火烧,还有盐面,而他们吃的却是玉米窝窝就咸菜。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心生阵阵酸楚,天不亮就摸着黑步行去学校,用节约下的钱买杂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处女作在《听说读写》杂志问世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变成了飘着墨香的铅字,他激动得跳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考后,郭兴义如愿考入县办高中——会宁中学。爱写如命的他与几个文学发烧友坐不住了,不久便创办了一份油印的小报,由学校负责印刷。因邢台又-_卧牛城,兴义灵机一动,就给小报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卧牛》,由于他是写作佼佼者,大家一致推选他当总编辑。郭兴义如鱼得水,小报也办得特色鲜明,很受欢迎。他不但在小报园地里“唱主角”,而且一些好作品还登在《邢台日报》《作文评点报》等报刊上,特别是当他收到素有“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寄来的稿费时,师生们簇拥而来:“我们‘牛’总编呀,快请客庆贺吧!”
军旅生活“一支笔”
1995年高考结束,郭兴义考入邢台师范学校,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但是,贫穷的家景让他愁眉不展。想想父母节衣缩食,东借西借供他上完高中,已不容易,现在自己长大了,也该为家里分担忧愁了,就放弃了上大学。不久,征兵开始了,郭兴义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入伍到了苏宁(当时全军六位著名英模之一)生前所在的团。在新兵连繁忙的训练生活之余,他依然坚持记日记,还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高擎英雄的旗帜》,被连队广播。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团政治处正需这个人才,下连队后他就被安排到报道组。他果真不负众望,把部队的好人好事、好典型好经验写成一篇篇文稿,接二连三地被报刊电台采用,在部队很快名声大振,无人不知。
后来,苏宁生前所在的团要编纂第一部团史,团首长最后敲定:“郭兴义责无旁贷。”而他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一进入角色,就与两名干部制定《编写方案》。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团队的光辉历史,他不厌其烦地找知情人了解情况,通宵达旦地在保密室翻阅尘封的档案,对每件事情的细节力争做到了如指掌。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他白天写作不止,晚上继续挑灯夜战,饿了,就吃点“应急饭”,渴了,就喝上几口白开水,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儿。经过七个月的苦战,一部《团史》初稿展现在面前。在油印的过程中,他连续作战,274张蜡纸,印了三天三夜。1996年12月,当沈阳军区首长见到盼望已久的《团史》时,兴奋不已,挥笔作序,并拨款正式印刷。郭兴义笔耕成正果的模范事迹,被《前进报》《黑龙江晨报》和《生活报》争相报道,广为传颂。
《团史》告捷后,郭兴义一如既往地记日记,写文章。为了丰富写作内容,他还抽空参观部队所在地哈尔滨的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参观完东北烈士纪念馆后,郭兴义被先烈的英雄壮举所打动,连夜撰写了一篇《黑土英雄永垂范》的文章,由于典型性、共识性和感染性极强,被收录到由中宣部教育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局和《解放军报》编辑部共同编辑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神州魂》一书。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他在新闻界、文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著名作家、哈尔滨市作协主席孙幼忱,多次与他见面交谈,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亲自介绍他加入哈尔滨市作家协会。
1998年,志存高远的郭兴义,产生了向新闻更高领域进军的念头,考入了素有“军中北大”之誉的南京政治学院,主修军事新闻学。在这座知识殿壁里,他如饥似渴地苦读,在新闻高手的点拨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发。都说抽烟、喝酒是写作人的“灵感源”,而郭兴史却从来烟酒不沾,凭着一身硬功夫,一提起笔,灵感涌来,行如流水,一气呵成。一沓优质高产的作品在《解放军报》《新闻与写作》《中国国防报》《法制日报》《申华新闻报》和《青少年日记》等著名的报刊发表,在南京政治学院小有名气。军校毕业后,郭兴义被分配到驻京某部,负责宣传工作,升为少校军官,继续为部队的文化事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培育儿子当传人
郭兴义坚持数年如一日,雷打不动记日记,到现在已经记下厚厚30本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记日记的求知过程。他学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写出了一片令人羡慕的“新天地”。在成功面前他不但“痴心”不变,而且还培养儿子走写作的路。
郭兴义的儿子叫郭起材,或许是遗传父亲的基因,他从小就对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兴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给孩子报了“千字童”快乐识字班,还订阅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嘟熊》等报刊,进行启蒙教育。小起材也乐学好问,一个劲地向“大部头”书挺近,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外,其它的三部都看了好几遍,特别是《三国演义》看了近20遍,对里面人物个性、典故都能张口就来。有一次,小起材问父亲:“写文章难吗?”“不难,只要从小坚持写日记,多练笔,长大了就会大有用武之地。”父亲回答。“那写文章苦吗?”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就像农民伯伯种地,当自己亲自收获劳动果实时,就是最大的快乐!”接着,父亲拿出自己写的日记和《稿件剪贴本》让儿子看,小起材有了信心,对父亲说:“爸爸,我要超过你,今天就开始写日记!”可是,由于小起材刚在幼儿园学了汉语拼音,第一篇日记一共才写了3行,其中一行8个字就有5个拼音和一个符号,尽管很稚嫩,但父亲看到他很有兴趣和灵气,便顺势利导,每天让孩子写一篇,对不妥的地方就指出来修改,并让他注意观察生活,对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就记下来,每篇都要给孩子写出评语。这样天长日久,小起材“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像父亲一样走在写日记的道路上。
近年来,在郭兴义的培养教育下,儿子的文章也逐渐登上报纸,2012年学校推荐他参加全国“春蕾杯”作文竞赛,面对北京市石景山区53所小学10000名参赛者,郭起材毫无惧色,以出色的成绩与其他的66位选手进入复赛。这次比赛使他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随后,他作为小记者采访了当时刚刚荣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新闻奖”的郭建跃大校(《解放军报》北京军区分社社长),采写的“大小记者话成功”一稿刊登在《北京少年报》头版头条。今年春节后,郭起材又到雷锋城——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采访雷锋班的稿件也在《青少年日记》发表。“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郭起材成了父亲的日记“传人”,一颗日记新星又冉冉升起。
榜样就在身边,走近郭兴义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耀眼的光环,而是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对梦想执着的追求,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义无反顾、坚持不变的信念!
“日记迷”当上“小主编”
郭兴义出身穷家,但天资聪明,小时候常爱听大人讲故事。一次,母亲回忆起困难时的家景,粮食不够吃,只有盐水泡的胡萝卜条,饿了就抓几根充饥,曾半年多都吃不上一粒盐……听着听着,兴义掉下了眼泪,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自然十分疼爱,上小学后,家里的状况有所好转,在农村,自行车、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开始出现,兴义很羡慕,父亲说:“这几大件儿好是好,但没有钱怎么能买起呢?你好好读书成才,咱家就靠你过上好日子了。”一句话,在兴义心中点亮了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父母的期望变成现实。
郭兴义酷爱读书,有写作天赋,小学班主任见他是个难得的好苗苗,就给他讲:记日记是练笔的最佳方法,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成为写作人才,在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从此,他无论上学还是节假日,一天也不耽误地记日记,那时,学习写作的资料少得可怜,几乎只有课本,但兴义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多向语文老师请教日记的写法,得到的回答是:“长也行,短也行,哪种题材都能用,什么内容都可行。”兴义茅塞顿开,日记写得一天比一天好,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
上完小学后,郭兴义考入离家20多里地的县办重点初中——马河中学。学校有个“小蝉”文学社,由语文老师王文道负责,有点写作小名气的,很快都成为文学社的“尖兵”。王老师爱惜人才,把一本由《山西日报》创办并发行全国的王牌刊物《青少年日记》推荐给他,兴义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并作为爱不释手的“活教材”来借鉴。为了读到更多的写作书籍,他不断找王老师借书看,省吃俭用去书店里买,日记由几句话写到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学校规定住校生每两周回一次家,但他为了争取读写的时间。直到实在憋不住想家的念头时,才回去看看。每次返校,父母给他带的干粮是玉米面掺白面的火烧,还有盐面,而他们吃的却是玉米窝窝就咸菜。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心生阵阵酸楚,天不亮就摸着黑步行去学校,用节约下的钱买杂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处女作在《听说读写》杂志问世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变成了飘着墨香的铅字,他激动得跳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考后,郭兴义如愿考入县办高中——会宁中学。爱写如命的他与几个文学发烧友坐不住了,不久便创办了一份油印的小报,由学校负责印刷。因邢台又-_卧牛城,兴义灵机一动,就给小报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卧牛》,由于他是写作佼佼者,大家一致推选他当总编辑。郭兴义如鱼得水,小报也办得特色鲜明,很受欢迎。他不但在小报园地里“唱主角”,而且一些好作品还登在《邢台日报》《作文评点报》等报刊上,特别是当他收到素有“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寄来的稿费时,师生们簇拥而来:“我们‘牛’总编呀,快请客庆贺吧!”
军旅生活“一支笔”
1995年高考结束,郭兴义考入邢台师范学校,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但是,贫穷的家景让他愁眉不展。想想父母节衣缩食,东借西借供他上完高中,已不容易,现在自己长大了,也该为家里分担忧愁了,就放弃了上大学。不久,征兵开始了,郭兴义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入伍到了苏宁(当时全军六位著名英模之一)生前所在的团。在新兵连繁忙的训练生活之余,他依然坚持记日记,还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高擎英雄的旗帜》,被连队广播。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团政治处正需这个人才,下连队后他就被安排到报道组。他果真不负众望,把部队的好人好事、好典型好经验写成一篇篇文稿,接二连三地被报刊电台采用,在部队很快名声大振,无人不知。
后来,苏宁生前所在的团要编纂第一部团史,团首长最后敲定:“郭兴义责无旁贷。”而他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一进入角色,就与两名干部制定《编写方案》。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团队的光辉历史,他不厌其烦地找知情人了解情况,通宵达旦地在保密室翻阅尘封的档案,对每件事情的细节力争做到了如指掌。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他白天写作不止,晚上继续挑灯夜战,饿了,就吃点“应急饭”,渴了,就喝上几口白开水,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儿。经过七个月的苦战,一部《团史》初稿展现在面前。在油印的过程中,他连续作战,274张蜡纸,印了三天三夜。1996年12月,当沈阳军区首长见到盼望已久的《团史》时,兴奋不已,挥笔作序,并拨款正式印刷。郭兴义笔耕成正果的模范事迹,被《前进报》《黑龙江晨报》和《生活报》争相报道,广为传颂。
《团史》告捷后,郭兴义一如既往地记日记,写文章。为了丰富写作内容,他还抽空参观部队所在地哈尔滨的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参观完东北烈士纪念馆后,郭兴义被先烈的英雄壮举所打动,连夜撰写了一篇《黑土英雄永垂范》的文章,由于典型性、共识性和感染性极强,被收录到由中宣部教育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局和《解放军报》编辑部共同编辑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神州魂》一书。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他在新闻界、文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著名作家、哈尔滨市作协主席孙幼忱,多次与他见面交谈,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亲自介绍他加入哈尔滨市作家协会。
1998年,志存高远的郭兴义,产生了向新闻更高领域进军的念头,考入了素有“军中北大”之誉的南京政治学院,主修军事新闻学。在这座知识殿壁里,他如饥似渴地苦读,在新闻高手的点拨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发。都说抽烟、喝酒是写作人的“灵感源”,而郭兴史却从来烟酒不沾,凭着一身硬功夫,一提起笔,灵感涌来,行如流水,一气呵成。一沓优质高产的作品在《解放军报》《新闻与写作》《中国国防报》《法制日报》《申华新闻报》和《青少年日记》等著名的报刊发表,在南京政治学院小有名气。军校毕业后,郭兴义被分配到驻京某部,负责宣传工作,升为少校军官,继续为部队的文化事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培育儿子当传人
郭兴义坚持数年如一日,雷打不动记日记,到现在已经记下厚厚30本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记日记的求知过程。他学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写出了一片令人羡慕的“新天地”。在成功面前他不但“痴心”不变,而且还培养儿子走写作的路。
郭兴义的儿子叫郭起材,或许是遗传父亲的基因,他从小就对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兴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给孩子报了“千字童”快乐识字班,还订阅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嘟熊》等报刊,进行启蒙教育。小起材也乐学好问,一个劲地向“大部头”书挺近,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外,其它的三部都看了好几遍,特别是《三国演义》看了近20遍,对里面人物个性、典故都能张口就来。有一次,小起材问父亲:“写文章难吗?”“不难,只要从小坚持写日记,多练笔,长大了就会大有用武之地。”父亲回答。“那写文章苦吗?”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就像农民伯伯种地,当自己亲自收获劳动果实时,就是最大的快乐!”接着,父亲拿出自己写的日记和《稿件剪贴本》让儿子看,小起材有了信心,对父亲说:“爸爸,我要超过你,今天就开始写日记!”可是,由于小起材刚在幼儿园学了汉语拼音,第一篇日记一共才写了3行,其中一行8个字就有5个拼音和一个符号,尽管很稚嫩,但父亲看到他很有兴趣和灵气,便顺势利导,每天让孩子写一篇,对不妥的地方就指出来修改,并让他注意观察生活,对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就记下来,每篇都要给孩子写出评语。这样天长日久,小起材“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像父亲一样走在写日记的道路上。
近年来,在郭兴义的培养教育下,儿子的文章也逐渐登上报纸,2012年学校推荐他参加全国“春蕾杯”作文竞赛,面对北京市石景山区53所小学10000名参赛者,郭起材毫无惧色,以出色的成绩与其他的66位选手进入复赛。这次比赛使他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随后,他作为小记者采访了当时刚刚荣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新闻奖”的郭建跃大校(《解放军报》北京军区分社社长),采写的“大小记者话成功”一稿刊登在《北京少年报》头版头条。今年春节后,郭起材又到雷锋城——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采访雷锋班的稿件也在《青少年日记》发表。“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郭起材成了父亲的日记“传人”,一颗日记新星又冉冉升起。
榜样就在身边,走近郭兴义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耀眼的光环,而是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对梦想执着的追求,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义无反顾、坚持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