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断情断欲主题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来,人们就《红楼梦》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它是为歌颂青年男女美好自由和爱情的;也有说它的故事结局,实则传达了佛家的虚空思想。通过细读小说的结构安排和情节刻画,笔者大胆推想其思想主题是历情悟道,并最终断情断欲。
  《红楼梦》构建了一个干净、美好的大观园世界,里面的女子多是金玉一般纯洁、聰慧。尤其是清幽的潇湘馆里住着的那位“世外仙姝寂寞林”,更是有着“孤标傲世偕谁隐”的高洁品质。她和宝玉真挚的爱情故事每每读来让人感慨流泪。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据此,人们推论小说就是通过描写大观园里蕙质兰心的女子的悲剧命运以及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传达一种对自由和爱情的赞美。更有一些批评家持着政治家的威严面孔,站在阶级层面,将小说视作对封建社会家族必将没落这样一个极具政治意味的主题表达。然而,如果将其视为一部纯然的小说艺术来阅读的话,这部为曹雪芹呕心沥血十数载笔耕而成的精诚之作,实则蕴含了一种发人深省的人生体悟,亦即对情欲的最终否定。人们可以在小说故事的情节和结构的缜密安排中对此一探究竟。
  一、细探情节:《红楼梦》中的两种情欲观
  (一)精神意淫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中,警幻仙子受宁荣二公仙灵的嘱托,欲让“秉性乖张,生情怪谲”的宝玉跳脱出情欲声色的迷人圈子从而回归正路。然而宝玉无论是看过金陵贾府各等女子的终身册籍,还是在饮馔声色之幻,听罢仙曲红楼歌词之后,都“竟尚未悟”。最后,警幻仙子将宝玉带入其妹可卿的香闺绣阁。正当宝玉不解其意,警幻仙子对他进行了好一番说教,更称他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吓得宝玉连忙辩护,说自己只是因懒于读书时常被父母训斥,再不敢冒一“淫”字,更何况自己年纪尚小,亦不知淫为何物。
  警幻仙子却道:“淫虽一理,意则有别。”所谓“淫”,其最初的字面意思是“过度”,例如,人们通常所谓的“淫雨”就是下得过大的雨。凡事过犹不及,当其涉及性爱这一层面的时候,“淫”字即被中庸之道的儒家极力拒斥。《金瓶梅》一书就是明证,历来人们对其评价都是贬大于褒,因它过于淫秽。宝玉的“淫”实则是“意淫”,对此,人们不能一味用今天世俗的眼光将其解释为是对异性求而不得,只能诉诸于性幻想的贬义。恰恰相反,在《红楼梦》中,意淫可谓是对情爱描写的最高层次,它真切体现了作家本人或贾宝玉之流对女孩的尊重。例如,对该理念身体力行的宝玉,就将女孩视作美好、洁净之物,处处对她们加以普遍无私的关爱、体贴、呵护乃至崇敬。可以说曹雪芹笔下的“意淫”是一种涉及精神层面的“淫”,是有情人“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它是被用以节制肉体情欲的。
  那么,对于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宝玉,警幻仙子的态度诚如其所自言那般,是喜爱的。但值得玩味的是,警幻仙子虽欣赏宝玉的为人和他对待清纯女孩的细心,但并非愿他耽溺情网,不知自拔。书中描写,就在宝、秦柔情缱绻之后,游玩幻境之时,他们忽然走到了迷津之处。“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种种可怖情境,皆是宝玉痴情带来的不堪后果。另外,警幻仙子之名也很值得推敲,警幻警幻,或许可以说是警告世人:情是虚幻的。如此一来,个中深意,不言而明。
  (二)皮肤滥淫
  与意淫相对的,或者说更为狭义的淫,即是“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皮肤滥淫。这是书中的另一种情欲观。
  余英时曾将《红楼梦》一分为二成“清”“浊”,“男”“女”等两重对立世界。如果说以贾宝玉等秉持的是“意淫”的清净情欲观,那么贾赦、贾珍、贾琏、贾瑞等一干登徒子,则是“皮肤烂淫”的浑浊情欲观的典型代表。毋庸置疑,曹雪芹对后者明显表达的是不齿和摒弃。这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有着详细有力的证明。
  二、情节暗示:对两种情欲观的否定,弃绝
  曹雪芹不愧为文学大师,书中雅俗诙谐、鞭辟入里的语言风格自不必说,其结构上的缜密布局更是非后世我辈所能望其项背。事实上,小说在前十六回就已经或隐或显地预示了最终的故事结局和情节的大致去向。人们历来重视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听到的红楼仙曲,甚至将其视作辨别曹雪芹、高鹗手笔的有效依据。然而,研究者都忽略了前十六回建大观园前的这些章节,而这恰是蕴含了曹雪芹的深深意图的。最典型的就是贾瑞和秦钟两人的死亡。这明确表明曹雪芹对无论纯洁无瑕抑或是皮肤烂淫的两种情欲观的否定。
  (一)贾瑞之死:对皮肤滥淫的否定
  贾瑞的死是对皮肤烂淫、过度纵欲的肮脏世界必将坍塌的最好说明。
  如果说给宁府庆寿辰、排家宴的当儿,凤姐在园中观赏景致时与贾瑞算是不期而遇,那么贾瑞本人“拿眼睛不住地觑着凤姐儿”,假意寒暄甚或要求登门拜访则是有意为之。那副爱慕殷勤的丑态表露无疑。这也难怪,凤姐不仅伶俐聪明,办事说话体面周到,更是一个活脱脱的美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打扮也“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
  然而这只是贾瑞的痴心妄想,假意殷勤的凤姐,极其痛恨这种斯文败类。于是,凤姐暗地里设置了相思局,给了他好一顿教训:无耻的贾瑞不仅未能抱得美人归,还被抓住了把柄,坑去了一笔不菲的钱财。“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不觉得了一病。”最终,年纪轻轻的贾瑞死于风月宝鉴里与凤姐的几番缠绵中。如此结局,作者对皮肤烂淫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二)秦钟夭逝:对情痴的否定
  秦钟,谐音“情种”,从称谓设定即可看出其寓意。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秦钟与宝玉脾性爱好相投,甚至不论叔侄辈分,得意时互道兄弟。如果说贾珍、贾琏、贾赦等好色之徒皆是纵情声色的“欲”的化身,那么,宝玉、秦钟则是重情痴情的“情”的化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曹雪芹对痴“情”重“情”是持肯定赞赏的态度,相反,作者刻意安排了秦钟的夭亡,以此警示宝玉对痴情意淫需加以否定。
  另外,秦钟死前也曾明确向宝玉吐露心声。那一番肺腑不仅是他个人沉思往事、暗想从前的反躬自省,更是对宝玉的劝诫:“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三、结构安排:否情断欲的主题揭示
  如果说贾瑞、秦钟的死亡情节的设置不足以让人信服曹公否情断欲的主题思想,那么人们不妨站得更高一些,认真揣度一下整篇小说在结构上的缜密布局。
  结构安排上,第一回至第十六回可以说是故事的预演或者说浓缩。诚如先前所述,秦钟与智能儿、贾瑞与王熙凤两对(尽管是贾瑞的一厢情愿)即是曹雪芹对情和欲的否定。那么,第十七回至第七十四回,大观园的建成和被查抄乃至女孩们被驱逐,则鲜明地写出了乌托邦消失的整体过程。诚如《桃花扇》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描写,好不生动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曹雪芹一把辛酸泪著成的“满纸荒唐言”,实则表达的是否情断欲的主题,而非人们向来所言的对美好爱情的歌颂称道。
  (青岛大学)
其他文献
20年前,艾玛给一本小说杂志投稿,那里有两个编辑,海曼和凯利。艾玛不知道把稿子寄给谁好,就给两人各寄了一份。一个月后,海曼打电话来冷冷地说:“以后不要给我寄稿子了。”再
“爸爸我不吃了,上学来不及了!”我背上书包,对着厨房里的爸爸大喊。  “雷蕾,等等,吃点早餐再走。”爸爸系着我的旧连衣裙改的围裙冲了出来。  我跑得飞快,把爸爸的声音远远地甩在身后。我在外面早点铺买了粢饭糕和豆腐脑,匆匆地解决了所谓的早餐。  期末来临了,同学们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每天的作业像自来水拧开的龙头,一刻不停地“哗哗”流。尤其是双休日,爸爸还给我报了几个课外补习班,忙得我喘不过气来,每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0岁时,玻利维亚少年埃沃因为家里穷辍了学,在草场放养起驼羊来。到了初冬,驼羊生下了13只幼崽,父亲打算把它们全卖了换钱。  那天,埃沃跟着父亲,赶着小驼羊来到集市,一位老汉走上前来,盯着它们看了又看,却一直没开腔。  埃沃礼貌地问:“你想买驼羊吗?”那人憨笑着,答非所问地说:“它们看起来真不错。”埃沃点了点头:“如果你想买,可以便宜点。”那人还是笑,没再做声。  这时,又来了一位中年人,父亲认出
派恩在城里开了一家独特的心理诊所,专门帮人治疗“不快乐”的病症。  一天,诊所来了一个一头棕色鬈发、穿着很讲究、年轻漂亮的女子。  女子说,她叫达芙妮,去年刚结了婚,丈夫虽然很有钱,却是个小气鬼,对她花钱管得很严。  达芙妮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个东西扔在桌上,叹着气说:“所有的烦恼都是这个东西引起的!”  派恩捡起一看,那是个很大的钻石戒指。他走到窗前拿它在玻璃上划了划,又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会儿说:
<正> 文化是一个由各式各样的文化特质组织起来的复合体,它既有其外在特征,又有其内在特征。它的外在特征表现在各种制度(如家庭、教育、经济、政治、宗教的等等)和其他各种人为的事物上;它的内在特征则表现在各种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上。由于地理、社会环境的作用,在文化中出现了一种为同一文化群体所共享的通则,如家屋入口的设计、财产继承的方式、服装样式、仪式程序,不仅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且要受文化中这种通则的限制。这种通则使人们的生存模式化,并使这些文化中个人的思想和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过去,康家在北海边开盐场。白花花的盐粒眨眼就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元。  康家的少爷康瑞丰却不管盐场的生意,他是个戏迷,特别爱看新戏,自己还在县城办了—个剧社。  后来,康瑞丰的父亲死了,留下大片的盐场。康瑞丰连眼都没眨,就通通变卖了,并遣散了家中的佣人,只留下了五间瓦房和从小伺候他一块长大的阿丑。  康瑞丰有些舍不得家,更舍不得阿丑。  阿丑是康瑞丰的父亲出去收盐款,在破庙里避雨时领回康家的。当时,她
1罗娟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工作不算太忙,空闲的时候她就取出手机刷朋友圈。前辈劝她,说没事多看看书,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在这个残酷竞争的社会中立足。罗娟不以为然,看书能
从前,有一位知县,能关心民间疾苦,体察下情,很受百姓爱戴。知县心想:民以食为天,本县该管的头等大事应当是粮食。于是,他就带人四处察访。一次,他来到西乡碧湖,只见一片田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