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事体育以来,我发现周围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出现过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休息很长时间,并要重新参加训练,方可达到以前的运动水平,这使得我们体育教员应该加以重视,所以可以根据发病的规律和特点,及时的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什么是运动损伤;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功能恢复性练习;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运动损伤,是体育学科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用到压迫包扎,冷敷,垫高受伤部位等方法进行急救,以减轻疼痛感,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到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的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所以总结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通过体育锻炼,做肌肉组织的练习,加速受伤部位的痊愈,以促进运动机能的恢复。
一、功能恢复性练习
(一)踝及足部
踝及足部系指胫腓远端的整个足。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与距骨构成,胫腓骨远端由坚韧的韧带相连。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张,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为一尖向上、呈扁形的三角韧带;外侧有距前、跟腓和距腓后韧带。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内翻活动比外翻大;又因距前体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度到20度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旨起外侧带损伤。踝关节只有敢伸运动,因而足的内翻和外翻,是距跟、距舟、跟骰等关节的联合活动。
1.用受伤脚趾写字练习。2.脚趾卷曲和伸直练习。此练习可增加活动幅度,防止休息过,久造成关节活动幅度下降。3.用脚趾拉毛巾练习,对关节灵活性进行练习。4.用脚拉橡皮管的练习,这种方法比较综合,可同时对力量和灵活性进行练习。
(二)小腿部分
小腿部分的肌肉组成主要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其功能非常的重要,只要有走、跑、跳的运动都离不开它的功能的发挥。小腿恢复性练习,主要是对其力量的保持和恢复,其方法有:
1.伸展小腿肌肉练习。2.伸展比目鱼肌练习。
(三)膝关节部分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它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关节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而最易受伤的关节。它主要是屈伸运动,在屈曲位时,还有内外旋活动。膝关节内外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固,以限制膝关节的外翻或内翻。内侧副韧带一度呈向前三角形,上下两端附着于股骨及胫骨的髁,有纵行和斜行两种纤维,分为浅深两层。浅层纤维较长;深层纤维较短,是构成关节囊的组成部分。外侧副韧带紧张,在半屈位(1500左右)时相对松弛。因此,膝关节半蹲位时稳定性下降,此时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领先股四头肌与髌骨。膝关节内有十字韧带和半月板。
1.膝内侧副韧带损伤。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髌骨劳损。
(四)大腿部分
大腿前侧主要肌肉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后侧有股直肌,股内侧头肌,股外侧头肌,股中间侧头肌主要功能是屈髋伸膝,是维持人体直立,行走及跑、跳的主要肌肉。大腿后侧主要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肉、半膜肌。
(五)大腿损伤部位的恢复练习
伸展大腿前部肌肉练习
俯卧,两腿伸直,握住一条腿的踝关节向后弯曲,慢慢拉动小腿向臀部方向移动,坚持5秒到8秒,重复做5次到10次,再换另一条腿做,每天做两遍,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一)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员要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在学习新动作时,要注意正确示范,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
(二)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性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课的内容相似。对运动中负担较大的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员的特点、气象条件和训练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性较低、锻炼基础或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员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都要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三)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积极手段。例如,为防止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预防股后肌群拉伤,要加强骨骺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四)加強保健指导
对参加训练的学员,都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伤病患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剧烈运动,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必要时要请医生做医学检查。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和安全卫生检查。对已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禁止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
参考文献:
[1]体育保健学 姚鸿恩等主编—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体育保健学 赵斌、方昌智、陈上越主编—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什么是运动损伤;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功能恢复性练习;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运动损伤,是体育学科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用到压迫包扎,冷敷,垫高受伤部位等方法进行急救,以减轻疼痛感,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到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的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所以总结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通过体育锻炼,做肌肉组织的练习,加速受伤部位的痊愈,以促进运动机能的恢复。
一、功能恢复性练习
(一)踝及足部
踝及足部系指胫腓远端的整个足。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与距骨构成,胫腓骨远端由坚韧的韧带相连。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张,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为一尖向上、呈扁形的三角韧带;外侧有距前、跟腓和距腓后韧带。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内翻活动比外翻大;又因距前体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度到20度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旨起外侧带损伤。踝关节只有敢伸运动,因而足的内翻和外翻,是距跟、距舟、跟骰等关节的联合活动。
1.用受伤脚趾写字练习。2.脚趾卷曲和伸直练习。此练习可增加活动幅度,防止休息过,久造成关节活动幅度下降。3.用脚趾拉毛巾练习,对关节灵活性进行练习。4.用脚拉橡皮管的练习,这种方法比较综合,可同时对力量和灵活性进行练习。
(二)小腿部分
小腿部分的肌肉组成主要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其功能非常的重要,只要有走、跑、跳的运动都离不开它的功能的发挥。小腿恢复性练习,主要是对其力量的保持和恢复,其方法有:
1.伸展小腿肌肉练习。2.伸展比目鱼肌练习。
(三)膝关节部分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它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关节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而最易受伤的关节。它主要是屈伸运动,在屈曲位时,还有内外旋活动。膝关节内外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固,以限制膝关节的外翻或内翻。内侧副韧带一度呈向前三角形,上下两端附着于股骨及胫骨的髁,有纵行和斜行两种纤维,分为浅深两层。浅层纤维较长;深层纤维较短,是构成关节囊的组成部分。外侧副韧带紧张,在半屈位(1500左右)时相对松弛。因此,膝关节半蹲位时稳定性下降,此时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领先股四头肌与髌骨。膝关节内有十字韧带和半月板。
1.膝内侧副韧带损伤。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髌骨劳损。
(四)大腿部分
大腿前侧主要肌肉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后侧有股直肌,股内侧头肌,股外侧头肌,股中间侧头肌主要功能是屈髋伸膝,是维持人体直立,行走及跑、跳的主要肌肉。大腿后侧主要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肉、半膜肌。
(五)大腿损伤部位的恢复练习
伸展大腿前部肌肉练习
俯卧,两腿伸直,握住一条腿的踝关节向后弯曲,慢慢拉动小腿向臀部方向移动,坚持5秒到8秒,重复做5次到10次,再换另一条腿做,每天做两遍,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一)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员要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在学习新动作时,要注意正确示范,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
(二)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性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课的内容相似。对运动中负担较大的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员的特点、气象条件和训练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性较低、锻炼基础或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员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都要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三)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积极手段。例如,为防止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预防股后肌群拉伤,要加强骨骺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四)加強保健指导
对参加训练的学员,都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伤病患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剧烈运动,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必要时要请医生做医学检查。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和安全卫生检查。对已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禁止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
参考文献:
[1]体育保健学 姚鸿恩等主编—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体育保健学 赵斌、方昌智、陈上越主编—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