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叮咛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忘不了的是儿时的饭桌,忘不了饭桌上父母的叮咛。
  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算是村里一个少有的小家庭。全家人一起吃饭时,父亲固定坐主位,母亲一般坐副位,我和姐姐则坐在对面的长条凳上。母亲常常要捧菜、添饭,来来往往,坐下来吃饭的时间不多。每次吃饭,父亲不动筷,我们是不能顾自先吃的。
  家里来了辈分比我父母大的客人,父亲就坐到了下手,或者像我和姐姐一样坐在条凳上了。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叔叔。原先我祖母跟大伯家一起吃住。大伯母去世后,每年有3个月时间,祖母轮到在我家吃饭,主位成了祖母的专座了,全家人每餐都细心地陪着吃。
  有时客人多了,一张大方桌坐不下,我和姐姐趁机出去,捧着饭碗到伯伯、叔叔家去串门。放在平时,父母亲是不会允许小孩子吃饭时出去游荡的。
  我的父亲、母亲都读过高小,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有文化的人了。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家一直由善良能干的母亲做主,但是家里来了客人都由我父亲出面招呼,吃饭时母亲有意无意不上桌陪饭,表示我父亲是一家之主。母亲心思细,顾脸面。
  来了会喝酒的客人,父亲就拿出自家做的米酒或番薯烧酒来招待。父亲酒量很小,平时滴酒不沾。有些客人爱喝酒,父亲就陪着喝一两盏小酒,然后就以茶代酒,一直陪到客人喝好酒后才一起吃饭。父亲说主人顾自先吃,客人就没有兴致喝酒了。
  好菜,也就是肉菜,一般會摆在离客人近一点的地方,吃饭时父亲会一次次招呼客人吃肉,自己却一直吃着素菜,见客人不吃肉就会自己夹起一块最小的或挑点肉皮,带头吃起来。那时候肉很贵,平时我们都吃不起。
  父亲陪客人吃饭,一定要等到客人吃好饭后才放下自己的饭碗,即使有些客人胃口比自己大,父亲也会磨磨蹭蹭地吃着等客人先吃好。
  客人的饭是母亲帮着添的,母亲也一般会先让客人吃饱再自己吃,表示一种礼节。
  姐姐和我长到三四岁时,母亲就叫我们使用筷子了,还为我和姐姐做了一副小巧玲珑的竹筷,父亲也一边看着我们,一边不时示范着。拿筷子要把在筷子的中间偏上部位,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筷,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夹住另一根筷,五指并用,开合有度,需要良好的协调性。母亲说,小女孩筷子拿得低,长大了嫁得近,拿得高长大了嫁得远。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手忙脚乱,洋相百出,试了一遍又一遍才勉强熟练,但样子远远没有父母亲那样好看、稳当。
  父母亲告诉我们,吃饭时要左手扶碗,右手握筷,细嚼慢咽,不许翘二郎腿,不许大声说笑。父母常说,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特别是出门做客人(走亲戚)的时候。吃菜要就近的吃,好菜尽量少吃或不吃,也不能挑肥拣瘦,专吃一碗对意的菜。举着的筷子,也不能游来游去,半天不夹菜。吃好饭后,筷子也不能搁在空碗上,主人还误以为你没有吃饱呢。
  小孩子一不小心会打碎饭碗,父母心疼买碗的钱,就叫我们用木碗。我家的木碗,其实是用毛竹做的。父亲会选用中等大小的毛竹连竹节一起锯下来,一两寸高,内外削光磨平,做成饭碗的模样。用久了,木碗就像是紫檀木做的一样,透出一层油光来。
  父母亲不让我们碰木槿花,农村里叫它碗盏花,大人都说摘了碗盏花要打破碗的。我有些奇怪,一种花怎么会与打破碗盏搭边的呢?就偷偷地摘过几次,吃饭时心里慌里慌张的,可最终也没有大人说的那样打破过碗盏。不过,我们都不敢明目张胆去摘碗盏花玩,尽管碗盏花开得很好看,在房前屋后的篱笆上开得很热闹。我猜想大人们是心疼碗盏也心疼花儿,特意编排出来的一个说法。
  小时候孩子们除了盼过年,就是盼着喝喜酒,酒桌上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长到八九岁后,主人邀请父母去喝喜酒,父母就推说自己有事走不开,有意差遣我和姐姐去参加。父母是心疼我和姐姐,想叫我们多吃一餐好食。不过,母亲又怕大人不在身边,小孩管不住嘴,一见到鸡鸭鱼肉就会狼吞虎咽,一副饿煞相,事先会煮一锅番薯、芋艿当点心,让我们先垫垫肚子,到了酒桌上胃口就小多了,吃相也文气了。
  淳淳家风,浓浓爱意,儿时的粗菜淡饭中我吃出了别样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其他文献
一   古时候读书的成本很高。西汉那会儿,人们用的还是竹简,一卷上就没几个字,所谓的“学富五车”可能也只是读过几万字,但普通人家显然连这五车书也读不起。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匡衡就去地主家帮人做工,不收佣金,只求能免费借书看。然而问题来了,他白天要干活,只有晚上能看书,可灯油实在太贵,他同样点不起。   古人照明用的灯油,一般是动物油,叫“脂”或“膏”,最高级的就是秦始皇墓里的“以人鱼膏
仿佛早就约定好了似的,二月一来,布谷鸟便忙不迭地,到处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那些小草儿,铆足了劲,探出头,恨不得,一下子就将这好久沒有谋面的世界,看个够。   河水,也不安分了起来,冲破一冬天沉寂的气氛,开始随着喷薄而出的生机,流动着潺潺的柔情。大地的面容,顷刻间,滋润了起来。她,披着金色的宽大外衣,惬意地行走在时光的大道之上。   春天,就是这么任性。她,仿佛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把大地变了个大样
曾听人说:“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以前,在读过的史书中总能见到关于雁门关的描述,但无论怎样的文字记载,都会有一种距离感,总不如走近它,倾听它的诉说,抚摸那历经沧桑的“肌肤”,让人感到更为亲切。  初冬的一天,我和朋友驱车来到隐匿于崇山峻岭中的雁门关。走下车时,灰蒙蒙的天空竟下起了小雨,我急忙拿出雨具。望着从天而降的雨,我想:千百年来,这地处戈壁与平原要冲的雁门关,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容颜
最近有一部剧很火,是张嘉益、闫妮等主演的《装台》。我追着看了一阵,觉得蛮有意思,除了剧情讲述的西安市井生活吸引人外,最有魅力的一点还在于,它对西安性格进行了一番刻画与表达。  张嘉益饰演的刁大顺,是个典型的西安男人,拿得起,放得下,侵略性强,也懂服软,知道如何拿捏手下的兄弟,也知道怎么“拾掇”屋里的婆姨,是值得信任的朋友,但真闹翻脸时,也要小心他不给你留情面。闫妮演的蔡素芬,是个小媳妇模样儿,会做
我不是个讲究的人,但我在措辞这篇短文时,在题目上竟一时糊涂得不知如何是好,究竟是用一个“到”字呢?还是来用一个“走”字,或是一个“过”字?涌入我思维里的这几个字,使我琢磨再三,最终选择了一个“过”字。因为我要说的这位母亲,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啊!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她在来到宁夏的时候,已经走过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广袤地带,这才径流宁夏,一路汤汤荡荡、浩浩渺渺地走着,还要走过
有一年的晚秋时节,我们一群文人墨客,相约太行。北国的秋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凌寒而生的花草,日渐稀疏起来。而令我们惊叹不已的是,在太行绝壁处,焕然盛开的小小山花。绝壁之上,除了五角红枫、黄栌之外,只有它们,稀稀疏疏地在盛开着。曰:太行菊。太行山,与秦岭一样,横亘在晋冀豫边界。一读太行两个字,便使人感到它的巍峨与苍茫。而小小山菊的名字,与它连接起来,便神秘起来。资料称:太行菊,乃中国特有品种,为中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和拜寿、送殡一样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回家。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便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道十回谢。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
想不到,冬天这么快就又来了,说实话,我是喜欢冬天的。冬天的早上,我是喜欢出去走走的,戴着皮帽子围上大围脖,而且,我是喜欢旧式的冬天,旧式的冬天是离不开火爐子的,有几间屋子一般就要生几个炉子,只要这屋子里住人。当然储物的那种小房一般用不上炉子,因为里边要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土豆和胡萝卜,如果你恰巧又是东北人,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你一定知道,这间屋子里还要放蒸好的黏豆包和冻好的各种馅儿的饺子。住人的屋子里
我七岁时,就读于北京海淀区建设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某天放学回家,我对父亲说,爸,我当上了主席。爸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主席?我说,班主席。说起来,“主席”这个词,是中国土特产。古时没桌椅,老祖宗席地而坐历史悠久,大约到了唐代,才出现了真正的椅子。席地有讲究,不是没章法的胡乱坐。先在房间里铺上和地面等大的席子,这片席子叫“筵”。再给每个入座的人,摆上小垫子,称为“席”。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
繽纷人世间,有许多事物值得缅怀与念想,譬如,花鸟虫鱼,阳光雨露,草木云石,亲情友爱,等等。而我,却偏偏对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味道情有独钟。它始终占据着我的嗅觉,刺激着我的味蕾,以至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那,便是年味。  一进腊月,镇上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街坊邻居们熙来攘往,他们杀鸡的杀鸡,腌肉的腌肉,灌香肠的灌香肠,让整条巷子漾满了浓郁的年味。  那时家庭经济窘迫,庸常的日子过得较为清苦,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