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上半年,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在其新闻频道、第二频道、世界新闻频道等主要传播平台播出了纪录片《新型中国军队》(China’s New Model Army)。这是BBC制作团队跟随英方学员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工大学)“第五届国际学员周”活动过程中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这部3 0分钟的纪录片如实呈现了活动期间中外学员的学习、生活和训练情况,客观反映了中国军队尤其是年轻一代近年来发生的积极变化。该片还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史实,以西方视角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当年的暴行;英国驻华武官西蒙·列维在片中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不是敌人”,“从不踏入他国领土”,直接驳斥了“中国军事威胁论”。
这是西方主流媒体首次深入我军事单位进行独家拍摄、独立制作并播出的第一部纪录片,也是我军借助西方话语体系对外传播中国军队声音、塑造中国军队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个中缘由、思考以及背后所反映出近年我军对外传播工作思路的变化,将在文中和大家探讨分享。
为什么是BBC?
随着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军队的认识存在“脸谱化”“妖魔化”现象,“中国军力不透明”“中国军事威胁”是西方谈及中国军队的常用论调。如何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增强我军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已成为我军对外传播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西方社会占据大多数国际传媒资源,而中国很多宣介产品对外传播渠道有限。这些内容一方面受制于话语体系、语言文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又时常被外界打上所谓“政府管控、刻意宣传”的标签,很难在国际舆论形成有效影响。因此,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有必要创新思维,改进对外传播方式。
究竟如何搭建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突破传播能力的“瓶颈”呢?主动设置议题,通过西方主流媒体“借船出海”,不失为一条可供选择的便利捷径。当BBC提出想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军队的纪录片时,作为我军负责外媒报道事务的主管部门,我们感到机会来了。BBC的纪录片是其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社会有着较高的媒体话语权,在中国也曾凭借《美丽中国》等作品的成功播出获得了观众认可。
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并综合考虑媒体国际影响力和我军开放实际,我们同意BBC于2013年10月来华采访拍摄。拍摄内容是开放程度高、内容丰富的多国军校交流活动——理工大学“第五届国际学员周”。
怎样与BBC合作?
安排外媒进入我军事单位进行较长时间深度采访,不仅要体现我们的开放自信,还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此前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在前期策划阶段,为了增加纪录片的“故事性”、观众的“参与感”、情节的“表现力”,我们力争邀请英国学员参加学员周活动。为此,我们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国防部提出邀请,并利用多种场合与英方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英国国防部同意我方提出的建议,派遣两名刚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参与此次活动。这两名英国学员在随后拍摄的纪录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抵达中国直至离开,他们充当了观众的“眼睛”和“嘴巴”,他们的见闻和体验增加了纪录片的新鲜感和交流感,也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他们在与中国学员的碰撞中产生了良好的化学作用,这种中西方平等、自然交流的状态,让整个片子的基调变得轻松且富有活力。
在具体筹备阶段,我们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决定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在业内享有良好口碑的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我们邀请该中心参与策划,为双方提供事务性协调和专业咨询服务,并代表中方就工作流程和拍摄要求向英方做必要的解释。通过这个了解中国国情的英国本土专业机构作为“中间人”,我们和BBC摄制组的交流节约了大量沟通成本,保留了双方合作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操作也符合西方社会所惯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我们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定位更加清晰,减少了双方因为“不够了解对方”而发生矛盾或误会,也避免了在拍摄、剪辑等专业操作环节上产生“干预过多”的嫌疑。事实证明,这种运作方式比较成功,在中国传媒中心的协调下,我们与BBC的合作总体愉快而顺畅。
策划筹备阶段固然重要,实地拍摄也不轻松。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如何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做到最大程度的开放。我们与理工大学共同研究制定活动组织实施计划,明确采访原则、内容和范围,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与BBC约法三章,事先就合作方式、拍摄内容、素材使用和保密审查等签订合作协议。我局派出人员全程参与拍摄,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指导。在如何开放的问题上,校方则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包括学员周活动所涉及的所有教学设施和生活训练场所均向摄制组开放,允许其依据创作思路自主选择拍摄内容和方式。由摄制组申请,经校方同意,拍摄了极具军事对抗性的“精武杯”比赛活动,使外国观众在片中看到中外学员“真刀真枪”比武的生动场面。
BBC是怎么操作的?
BBC对这次难能可贵的拍摄机会十分珍视,而参与国际制作团队的拍摄工作,对我方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首先,摄制组的专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BBC摄制组的人员组成很简单——一名制片人和一名摄影师。制片人负责统筹全片思路及撰稿工作,同时作为出镜记者出现在学员周活动的各个角落:机场、学校、中方教员家里、比武现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采访了学校校长、教员、中英两国学员和英国驻华武官,使整个片子富于节奏感,包含大量的信息。该片透过学员周活动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军队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摄影师则身兼摄影、导演、剪辑三职,学员所到之处都有他的镜头静静地跟随,从起床到熄灯睡觉,他都不会错过。在每天17个小时的拍摄任务结束后,他还会对当天拍摄素材进行整理,完善场记工作。
其次,摄制组观察中国军队的视角确有独到之处。一是挑选一位看似“普通”的中方主人公。为了让英国学员能够更直接地交流互动,突出中国军队元素,摄制组在拍摄伊始就自行确定了一名中方学员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让我们意外的是,这名学员无论是英语表达能力还是外形条件都不是最突出的。当问及做出这一决定原因时,摄制组表示,这名学员不同于西方观众长期形成的中国军人传统“刻板”印象,最大特点就是十分放松,看起来热情友好、富有人情味,很有感染力。二是拍摄内容和手法有别于中国传统。体能训练、齐步行进、整理内务以及集体就餐等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内容,成为了英方摄像师每天必拍内容。摄制组事后解释,之所以花了大力气捕捉这些镜头是因为这些现象与西方军校有着显著的差异,平时很难见到,国外受众很感兴趣。三是不回避敏感问题。制片人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在片中并不回避敏感问题,例如他问中方学员“中国是不是威胁?”中方学员很自然地回应:“害怕?我感觉没有必要害怕我们中国……我们是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国武官也在片中明确否定了所谓“中国军事威胁”。 成效如何?
该纪录片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热烈关注,在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中都有很好的收视率和点击量。BBC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片精华版在BBC第二频道旗舰栏目《新闻之夜》黄金时段播出时吸引了约70万英国内观众;该片完整版在新闻频道、世界新闻频道(该频道覆盖200个国家、3.8亿家庭用户、180万酒店用户及部分国际航班和邮轮)的每个时区均播出了多次。
同时,制片人休列特在新加坡《海峡时报》以及欧洲、拉美、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撰文称,“解放军第一次允许西方摄像机如此靠近,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英国军方人士表示,观看该片后对中国军队有了新的印象,特别赞赏中国为加强国际军事合作的努力和举措。外国观众直呼,中国军校学员“很迷人”。
而在国内,这一纪录片也同样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做了跟踪报道。网络上,大部分网友认为,“片中解放军学员的军事素养和综合能力很出色,尤其是特别善于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开放和进步,体现了大国军队应有的自信和风范”。有网友希望我军以后多进行对外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弥补自身不足,成为一支能守能战的威武之师。还有人指出,“这部纪录片说明我们正用行动告诉国际社会,我们中国奉行的是和平崛起,不构成武力威胁,和某个总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国家不一样!”同时,也有人认为,“在行政制度管理上,中方的要求比西方更严格,但在贴近实战和战术素养方面,中方的经验较西方有欠缺”,建议中国军队“多交流,多学习,最好把对方压箱底的本事学到手”。
如何看待这次尝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队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但是在信息爆炸和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与媒体相处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
2008年起,我们每年会同军地相关单位邀请百余家中外媒体参与“中外记者进军营”活动,足迹遍及工兵、装甲、陆航、防空等多支部队和院校,已成为我军对外开放的品牌窗口;2010年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新闻发布制度,建立与媒体面对面的桥梁,成为军队与媒体日常沟通的重要平台;2011年至今,由我局牵头编写、采制的《中国军队》系列丛书以及电视片《今日中国军队》先后被翻译成英、法、俄、西、阿等语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外,我们接待了来自美、英、法、印等国媒体代表团,进一步丰富与外媒交流的渠道;对内,我们还受邀走进各级部队、院校,与他们进行媒体公关、舆论引导等课题的经验分享。
在这些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与西方媒体打交道的方式以及适合中国军队自身特点的对外传播规律。可以说,此次与BBC的成功合作看似偶然,其实是我们探索道路中的一步,是我加强与外媒合作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同时,此次纪录片的摄制工作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要重视发挥外媒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在充分筹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借助外媒对外传播,可以丰富我外宣渠道,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从长远看,不可能通过一部纪录片根本改变西方受众对我的看法,但经过长期积累,就可能撬动西方社会对我军的偏见。
要客观认识外媒的固有立场。本次BBC制作的纪录片在形式、观点和内容上与以往西方媒体报道相比,虽然仍存在偏见,但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在通过外媒开展对外传播中,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力争外媒客观反映我军实情,另一方面也要以平常心认识外媒所持的固有立场,对待他们的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和承受力,避免因噎废食。与其将西方媒体关在门外任其凭空捏造,不如主动喂料加以积极引导。
要妥善处理开放与保密的关系。军事单位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单位,性质特殊,涉密程度高。在组织外媒采访时,必须严守保密底线,但保密不等于保守,保密的同时要展示开放姿态。应该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该保的密必须保住,可以采访的内容一定放开,不要顾此失彼。
《新型中国军队》在BBC的热播,是我军对外传播工作的一个新的突破,也是这项工作走向深入的新起点。我们期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客观反映中国军队发展建设的宣介产品,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发出属于中国军队的声音。
陈 曦: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参谋。
这是西方主流媒体首次深入我军事单位进行独家拍摄、独立制作并播出的第一部纪录片,也是我军借助西方话语体系对外传播中国军队声音、塑造中国军队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个中缘由、思考以及背后所反映出近年我军对外传播工作思路的变化,将在文中和大家探讨分享。
为什么是BBC?
随着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军队的认识存在“脸谱化”“妖魔化”现象,“中国军力不透明”“中国军事威胁”是西方谈及中国军队的常用论调。如何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增强我军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已成为我军对外传播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西方社会占据大多数国际传媒资源,而中国很多宣介产品对外传播渠道有限。这些内容一方面受制于话语体系、语言文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又时常被外界打上所谓“政府管控、刻意宣传”的标签,很难在国际舆论形成有效影响。因此,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有必要创新思维,改进对外传播方式。
究竟如何搭建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突破传播能力的“瓶颈”呢?主动设置议题,通过西方主流媒体“借船出海”,不失为一条可供选择的便利捷径。当BBC提出想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军队的纪录片时,作为我军负责外媒报道事务的主管部门,我们感到机会来了。BBC的纪录片是其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社会有着较高的媒体话语权,在中国也曾凭借《美丽中国》等作品的成功播出获得了观众认可。
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并综合考虑媒体国际影响力和我军开放实际,我们同意BBC于2013年10月来华采访拍摄。拍摄内容是开放程度高、内容丰富的多国军校交流活动——理工大学“第五届国际学员周”。
怎样与BBC合作?
安排外媒进入我军事单位进行较长时间深度采访,不仅要体现我们的开放自信,还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此前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在前期策划阶段,为了增加纪录片的“故事性”、观众的“参与感”、情节的“表现力”,我们力争邀请英国学员参加学员周活动。为此,我们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国防部提出邀请,并利用多种场合与英方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英国国防部同意我方提出的建议,派遣两名刚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参与此次活动。这两名英国学员在随后拍摄的纪录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抵达中国直至离开,他们充当了观众的“眼睛”和“嘴巴”,他们的见闻和体验增加了纪录片的新鲜感和交流感,也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他们在与中国学员的碰撞中产生了良好的化学作用,这种中西方平等、自然交流的状态,让整个片子的基调变得轻松且富有活力。
在具体筹备阶段,我们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决定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在业内享有良好口碑的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我们邀请该中心参与策划,为双方提供事务性协调和专业咨询服务,并代表中方就工作流程和拍摄要求向英方做必要的解释。通过这个了解中国国情的英国本土专业机构作为“中间人”,我们和BBC摄制组的交流节约了大量沟通成本,保留了双方合作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操作也符合西方社会所惯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我们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定位更加清晰,减少了双方因为“不够了解对方”而发生矛盾或误会,也避免了在拍摄、剪辑等专业操作环节上产生“干预过多”的嫌疑。事实证明,这种运作方式比较成功,在中国传媒中心的协调下,我们与BBC的合作总体愉快而顺畅。
策划筹备阶段固然重要,实地拍摄也不轻松。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如何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做到最大程度的开放。我们与理工大学共同研究制定活动组织实施计划,明确采访原则、内容和范围,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与BBC约法三章,事先就合作方式、拍摄内容、素材使用和保密审查等签订合作协议。我局派出人员全程参与拍摄,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指导。在如何开放的问题上,校方则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包括学员周活动所涉及的所有教学设施和生活训练场所均向摄制组开放,允许其依据创作思路自主选择拍摄内容和方式。由摄制组申请,经校方同意,拍摄了极具军事对抗性的“精武杯”比赛活动,使外国观众在片中看到中外学员“真刀真枪”比武的生动场面。
BBC是怎么操作的?
BBC对这次难能可贵的拍摄机会十分珍视,而参与国际制作团队的拍摄工作,对我方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首先,摄制组的专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BBC摄制组的人员组成很简单——一名制片人和一名摄影师。制片人负责统筹全片思路及撰稿工作,同时作为出镜记者出现在学员周活动的各个角落:机场、学校、中方教员家里、比武现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采访了学校校长、教员、中英两国学员和英国驻华武官,使整个片子富于节奏感,包含大量的信息。该片透过学员周活动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军队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摄影师则身兼摄影、导演、剪辑三职,学员所到之处都有他的镜头静静地跟随,从起床到熄灯睡觉,他都不会错过。在每天17个小时的拍摄任务结束后,他还会对当天拍摄素材进行整理,完善场记工作。
其次,摄制组观察中国军队的视角确有独到之处。一是挑选一位看似“普通”的中方主人公。为了让英国学员能够更直接地交流互动,突出中国军队元素,摄制组在拍摄伊始就自行确定了一名中方学员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让我们意外的是,这名学员无论是英语表达能力还是外形条件都不是最突出的。当问及做出这一决定原因时,摄制组表示,这名学员不同于西方观众长期形成的中国军人传统“刻板”印象,最大特点就是十分放松,看起来热情友好、富有人情味,很有感染力。二是拍摄内容和手法有别于中国传统。体能训练、齐步行进、整理内务以及集体就餐等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内容,成为了英方摄像师每天必拍内容。摄制组事后解释,之所以花了大力气捕捉这些镜头是因为这些现象与西方军校有着显著的差异,平时很难见到,国外受众很感兴趣。三是不回避敏感问题。制片人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在片中并不回避敏感问题,例如他问中方学员“中国是不是威胁?”中方学员很自然地回应:“害怕?我感觉没有必要害怕我们中国……我们是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国武官也在片中明确否定了所谓“中国军事威胁”。 成效如何?
该纪录片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热烈关注,在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中都有很好的收视率和点击量。BBC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片精华版在BBC第二频道旗舰栏目《新闻之夜》黄金时段播出时吸引了约70万英国内观众;该片完整版在新闻频道、世界新闻频道(该频道覆盖200个国家、3.8亿家庭用户、180万酒店用户及部分国际航班和邮轮)的每个时区均播出了多次。
同时,制片人休列特在新加坡《海峡时报》以及欧洲、拉美、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撰文称,“解放军第一次允许西方摄像机如此靠近,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英国军方人士表示,观看该片后对中国军队有了新的印象,特别赞赏中国为加强国际军事合作的努力和举措。外国观众直呼,中国军校学员“很迷人”。
而在国内,这一纪录片也同样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做了跟踪报道。网络上,大部分网友认为,“片中解放军学员的军事素养和综合能力很出色,尤其是特别善于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开放和进步,体现了大国军队应有的自信和风范”。有网友希望我军以后多进行对外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弥补自身不足,成为一支能守能战的威武之师。还有人指出,“这部纪录片说明我们正用行动告诉国际社会,我们中国奉行的是和平崛起,不构成武力威胁,和某个总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国家不一样!”同时,也有人认为,“在行政制度管理上,中方的要求比西方更严格,但在贴近实战和战术素养方面,中方的经验较西方有欠缺”,建议中国军队“多交流,多学习,最好把对方压箱底的本事学到手”。
如何看待这次尝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队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但是在信息爆炸和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与媒体相处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
2008年起,我们每年会同军地相关单位邀请百余家中外媒体参与“中外记者进军营”活动,足迹遍及工兵、装甲、陆航、防空等多支部队和院校,已成为我军对外开放的品牌窗口;2010年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新闻发布制度,建立与媒体面对面的桥梁,成为军队与媒体日常沟通的重要平台;2011年至今,由我局牵头编写、采制的《中国军队》系列丛书以及电视片《今日中国军队》先后被翻译成英、法、俄、西、阿等语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外,我们接待了来自美、英、法、印等国媒体代表团,进一步丰富与外媒交流的渠道;对内,我们还受邀走进各级部队、院校,与他们进行媒体公关、舆论引导等课题的经验分享。
在这些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与西方媒体打交道的方式以及适合中国军队自身特点的对外传播规律。可以说,此次与BBC的成功合作看似偶然,其实是我们探索道路中的一步,是我加强与外媒合作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同时,此次纪录片的摄制工作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要重视发挥外媒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在充分筹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借助外媒对外传播,可以丰富我外宣渠道,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从长远看,不可能通过一部纪录片根本改变西方受众对我的看法,但经过长期积累,就可能撬动西方社会对我军的偏见。
要客观认识外媒的固有立场。本次BBC制作的纪录片在形式、观点和内容上与以往西方媒体报道相比,虽然仍存在偏见,但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在通过外媒开展对外传播中,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力争外媒客观反映我军实情,另一方面也要以平常心认识外媒所持的固有立场,对待他们的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和承受力,避免因噎废食。与其将西方媒体关在门外任其凭空捏造,不如主动喂料加以积极引导。
要妥善处理开放与保密的关系。军事单位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单位,性质特殊,涉密程度高。在组织外媒采访时,必须严守保密底线,但保密不等于保守,保密的同时要展示开放姿态。应该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该保的密必须保住,可以采访的内容一定放开,不要顾此失彼。
《新型中国军队》在BBC的热播,是我军对外传播工作的一个新的突破,也是这项工作走向深入的新起点。我们期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客观反映中国军队发展建设的宣介产品,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发出属于中国军队的声音。
陈 曦: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