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性实践贯穿于校长职业活动的始终,是促进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自我剖析、经验记录、博客反思、群体反思、档案袋等方法,对职校校长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职业学校办学行为和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促进职业学校的校长成为“骨干型”“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反思;反思性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艰巨性,营造了全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职业学校的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掌舵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学校的兴衰成败,“现代校长只有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即具备了策划、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与文化建设能力、战略策划与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思维创新与多元发展的能力等,才能建设学校的效能型组织,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
2009年12月,教育部拉开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的序幕,这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学校校长队伍、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促进职业学校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然而,在校长专业发展中,仅靠外部提供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校长专业化的过程更是校长自我发展的过程,是校长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加压力、自寻动力、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校长自身的努力,任何外部因素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职业学校校长应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一、反思和反思性实践
反思是指“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的情景,其动力是人们持续探究的精神和意志。对于职业学校的校长而言,反思性实践就是校长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解决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某个实际问题,对以往的学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和评析,并作为制订新行动方案的依据,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它包括发生在行动前或行动后的“对行动的反思”和发生在行动过程中的“在行动中反思”。反思性实践不仅强调校长应成为学校管理的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以提升实践智慧,还要求校长善于从工作环境所收集的材料中形成和提炼问题,然后再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反思性实践对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意义
反思性实践贯穿于校长实践活动的始终,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自身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统一,成为“骨干型”校长
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影响着校长的工作绩效、工作风格以及政策的选择和实施方式等各个方面。理论性知识具有外显性,通过阅读等方式获得,常停留在校长的头脑里或口头上;实践性知识以内隐状态呈现,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获得,它基于校长的个人经验和性格特征,体现在校长的日常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具有丰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灵活恰当地处理学校各种事务的能力。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实践,不但可以丰富校长的实践性知识,而且可以获得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辩证统一。
2.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深入开展教育研究,成为“研究型”校长
实践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校长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在反思过程中,既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和学校管理知识、领导经验进行反思,又要对学校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反思。校长只有不断地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管理过程,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对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地促进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3.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与特色,成为“专家型”校长
校长的知识在其实践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体验和价值判断,融入了个人的热情、信念等具有个性特征的因素,而且这种知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获得,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的校长,由于其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实践性知识,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管理风格和特色。校长只有经常对行动进行反思,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行动知识增添新的内涵,才能提升自己应对复杂情况与变化的能力,保证校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进步与成长,有效地促进学校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组织效能的提高。
4.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学者型”校长
勤于实践反思的校长善于依靠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对学校管理的行为、过程和效果进行有目的的自我解剖,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进而在反思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健全自己的学校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反思中完善和发展自我人格,培养意志和品质,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反思中将表层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拓展知识层面,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管理内涵。
三、职业学校校长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内容
在反思性实践中,反思是最核心的部分。校长的创新思维能力表现在勇于和善于对现有事实进行质疑,这一质疑的过程正是反思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反思的品格和习惯,努力开展批判反思,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这是反思性实践的重要策略。
1.对职校校长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职业学校的校长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校长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按照西方学者斯佩克(M.Speck)的分析方法,校长至少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复合体,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以教育者的身份把握学校的性质及核心价值观;以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学校的工作;以领导者的身份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校长必须静心反思,不能只重视做而忽视想,不能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例如,在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每一位校长都应该反思:我是一个能把握发展趋势和重要机遇的领导吗?我管理学校的同时是否在领导学校?我是否用研究的态度来从事学校的教学改革?校长必须变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为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变滞后型思维方式为超前型思维方式,变习惯性思维方式为创造型思维方式,以健康而富有创造性的质疑精神,科学地进行自我剖析,增强信息意识、开放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学习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学校管理世界如何运作的种种心理图像,即心智图景。
2.对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反思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办出特色是其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它的办学理念,也就确定了它的发展目标,选择了它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学校的系列行为。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在学校定位、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负有重要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长的意志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创办特色职业学校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校长在实践活动中,必须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断反思、创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在反思学校理念与特色的过程中,校长应首先明确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其次反思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定位,即建立一所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怎样建好职业学校,再次是反思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模式来经营、管理、领导学校,最后应敏锐地从自身的条件、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清醒地把握学校处在什么发展时期以及需采取的特色品牌发展策略。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反思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应审时度势,既了解现状,又展望未来,既把握教育发展的根本,又捕捉到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信息,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走在教育改革与创新前沿的办学思想。
3.对职业学校办学行为和有效管理的反思
职业学校的效益主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第一效益。因此,职业学校的校长不仅要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要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行为进行深入反思,研究办学模式、质量要求与标准等。
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了解师生的需求、志向、优势和潜能并知道如何去激励?我们的行为是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们应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靠什么来领导学校?是思想和目标,是人格魅力,还是制度、纪律和文化?加强校长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反思就是要使校长“摒弃权力管理,实现能力管理”,“弱化刚性管理,强化弹性管理”,最终达到“文化治校”的目的;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渠道是否通畅?广泛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因此,职业学校在办学形式上必须与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合作,将经营的理念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将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专业教学中,紧紧围绕行业和专业人才所从事的岗位需要来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教学;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领导是否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学习化团队?我们是否把精力集中于教学改革并在其中承担了课程领导的角色?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发挥着关键的领导作用,对提升课程品质与学校效能、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具有重大的影响;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在管理中运用的竞争机制是否适度?例如,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我们有没有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不惜在少数教师和学生身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虽然拿到了名次,但是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办学理念,又如校内教师之间的竞争有没有破坏和谐校园人际氛围?有没有照顾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教师群体?校长应时常自省反思其中的“度”,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为重;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每学期的工作中哪些是执行上级的要求,哪些是学校按照既定的办学目标开展的活动?在学校的办学中,校长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发号施令,在执行上级要求时,应将其内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使其与本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校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断推进。
四、职业学校校长反思性实践的实施途径
反思性实践不仅要思考已经做或将要做的事情,还要思考正在做的事情,通过对问题的建构、解释等来调整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行为。它的流程主要包括描述事实、建构问题、寻找假定、生成理论、完善行为等5个环节。实施校长反思性实践一方面需要外在的支持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校长自身必须有渴望进步和专业成长的需求,内在动力的激励作用远比外部约束的激励作用大得多,校长经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是校长进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反思性实践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我剖析法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是进行反思性实践必不可少的。自我剖析既是校长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校长可以通过撰写自传,以叙事的方式把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等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系统、有重点地深入分析自身的成长过程、个人经历以及对校长自我发展的影响,了解校长知识生成的前因后果,展现校长知识的性质及内涵,从而使校长内隐性的价值和实践的目的外显化。校长自我剖析指向校长的专业成长过程,以校长的专业发展为对象,引导校长对目前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校长重新看待现实中的自己,积极探寻和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开拓专业研究视野,重建专业自我意识,促使校长更加明确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
2.经验记录法
经验记录法是通过记录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事件、感触、困惑、迷茫,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方法。它可以描述自己经历的事件,可以是自己对学校人、财、物等要素的认识,可以是自己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可以是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反馈,也可以是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灵感、顿悟。经验记录法有多种形式,如写反思日记、写案例分析等。以案例分析法为例,就是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为工具,通过对管理学校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反省式的深入思考,把办学理念与管理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使管理行为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使学得的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验证或升华,从而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在案例的撰写中,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更重要的是遵循“直观——抽象——实践”的认识途径,运用相关理论对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进行批判性总结。案例反思的核心环节是分析案例,校长依托自己的知识背景、工作阅历和人生体验,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和透视,加工、处理和提炼案例提供的信息,并形成独立见解。
3.档案袋法
这种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档案袋是一套集合多种材料的文件夹,这些材料记录了校长在其专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和自己的反思。这就如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档案袋一样,把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有意义的资料收集在一起,以便了解他们的发展变化。所不同的是,学生档案袋主要用于评价,校长档案袋着重于反思。校长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将档案袋的资料整理、分类,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管理理念、管理实践进行反思,帮助校长关注自己的事业,主动思考自己,反思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改善自己未来的实际工作。通过一定时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校长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因此,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校长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当然,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不能只收集成果而回避失败,这会使资料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
4.博客反思法
博客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校长们的青睐,并逐步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反思、经验交流及学校管理中,成为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校长的博客反思,就是指校长以记录网络日志的方式,对自己日常工作和管理活动进行记录,并对之前的行为或思想再思考、再认识。通过博客,校长可以自由公布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把自己的知识观点和见解提供给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进行参考、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校长对问题的认识。因此博客既是个人反思,也是群体反思,它有着与人广泛交流沟通的功能,有着知识共享的功能,这种交流和共享涉及整个互联网范围,利于集思广益,让校长获益匪浅。同时,通过博客,利于校长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技能,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进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开放发展的反思心态。
5.群体反思法
群体反思法强调“交流分享性学习”,通过在校长周围建立起各种人际网络,或者建立学校教育网络论坛,或者将有共同反思意愿、共同实践背景、共同理想的校长们组织在一起成立共同体组织,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共同体活动来研讨实践中的问题,就专业发展问题与他人展开对话、交流,从而达到反思的目的。在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同伴互助”的关系,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经验,从而实现不同个体视界的融合与延伸,实现集体智慧的分享和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在活动时,每个成员不仅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还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专业发展过程,通过质疑性的讨论和对话,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指出不足,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提高职业学校领导的效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职业学校管理关注的焦点问题。既然历史将这一重任赋予了校长,校长就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注重实践反思和对实效的追求,应用反思性实践来促进专业发展,实现校长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肖兵,卢晓中.反思性实践:一种职业教育认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陈静.校长反思实践的具体方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3]傅树京.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4]刘玉梅.反思性实践:校长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5]张克富.中学校长专业发展之实践反思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6]刘河燕.论反思性实践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2009.2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反思;反思性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艰巨性,营造了全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职业学校的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掌舵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学校的兴衰成败,“现代校长只有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即具备了策划、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与文化建设能力、战略策划与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思维创新与多元发展的能力等,才能建设学校的效能型组织,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
2009年12月,教育部拉开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的序幕,这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学校校长队伍、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促进职业学校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然而,在校长专业发展中,仅靠外部提供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校长专业化的过程更是校长自我发展的过程,是校长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加压力、自寻动力、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校长自身的努力,任何外部因素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职业学校校长应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一、反思和反思性实践
反思是指“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的情景,其动力是人们持续探究的精神和意志。对于职业学校的校长而言,反思性实践就是校长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解决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某个实际问题,对以往的学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和评析,并作为制订新行动方案的依据,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它包括发生在行动前或行动后的“对行动的反思”和发生在行动过程中的“在行动中反思”。反思性实践不仅强调校长应成为学校管理的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以提升实践智慧,还要求校长善于从工作环境所收集的材料中形成和提炼问题,然后再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反思性实践对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意义
反思性实践贯穿于校长实践活动的始终,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自身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统一,成为“骨干型”校长
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影响着校长的工作绩效、工作风格以及政策的选择和实施方式等各个方面。理论性知识具有外显性,通过阅读等方式获得,常停留在校长的头脑里或口头上;实践性知识以内隐状态呈现,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获得,它基于校长的个人经验和性格特征,体现在校长的日常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具有丰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灵活恰当地处理学校各种事务的能力。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实践,不但可以丰富校长的实践性知识,而且可以获得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辩证统一。
2.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深入开展教育研究,成为“研究型”校长
实践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校长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在反思过程中,既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和学校管理知识、领导经验进行反思,又要对学校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反思。校长只有不断地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管理过程,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对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地促进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3.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与特色,成为“专家型”校长
校长的知识在其实践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体验和价值判断,融入了个人的热情、信念等具有个性特征的因素,而且这种知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获得,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的校长,由于其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实践性知识,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管理风格和特色。校长只有经常对行动进行反思,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行动知识增添新的内涵,才能提升自己应对复杂情况与变化的能力,保证校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进步与成长,有效地促进学校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组织效能的提高。
4.反思性实践有利于校长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学者型”校长
勤于实践反思的校长善于依靠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对学校管理的行为、过程和效果进行有目的的自我解剖,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进而在反思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健全自己的学校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反思中完善和发展自我人格,培养意志和品质,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反思中将表层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拓展知识层面,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管理内涵。
三、职业学校校长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内容
在反思性实践中,反思是最核心的部分。校长的创新思维能力表现在勇于和善于对现有事实进行质疑,这一质疑的过程正是反思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反思的品格和习惯,努力开展批判反思,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这是反思性实践的重要策略。
1.对职校校长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职业学校的校长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校长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按照西方学者斯佩克(M.Speck)的分析方法,校长至少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复合体,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以教育者的身份把握学校的性质及核心价值观;以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学校的工作;以领导者的身份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校长必须静心反思,不能只重视做而忽视想,不能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例如,在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每一位校长都应该反思:我是一个能把握发展趋势和重要机遇的领导吗?我管理学校的同时是否在领导学校?我是否用研究的态度来从事学校的教学改革?校长必须变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为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变滞后型思维方式为超前型思维方式,变习惯性思维方式为创造型思维方式,以健康而富有创造性的质疑精神,科学地进行自我剖析,增强信息意识、开放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学习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学校管理世界如何运作的种种心理图像,即心智图景。
2.对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反思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办出特色是其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它的办学理念,也就确定了它的发展目标,选择了它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学校的系列行为。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在学校定位、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负有重要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长的意志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创办特色职业学校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校长在实践活动中,必须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断反思、创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在反思学校理念与特色的过程中,校长应首先明确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其次反思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定位,即建立一所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怎样建好职业学校,再次是反思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模式来经营、管理、领导学校,最后应敏锐地从自身的条件、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清醒地把握学校处在什么发展时期以及需采取的特色品牌发展策略。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反思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应审时度势,既了解现状,又展望未来,既把握教育发展的根本,又捕捉到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信息,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走在教育改革与创新前沿的办学思想。
3.对职业学校办学行为和有效管理的反思
职业学校的效益主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第一效益。因此,职业学校的校长不仅要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要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行为进行深入反思,研究办学模式、质量要求与标准等。
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了解师生的需求、志向、优势和潜能并知道如何去激励?我们的行为是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们应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靠什么来领导学校?是思想和目标,是人格魅力,还是制度、纪律和文化?加强校长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反思就是要使校长“摒弃权力管理,实现能力管理”,“弱化刚性管理,强化弹性管理”,最终达到“文化治校”的目的;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渠道是否通畅?广泛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因此,职业学校在办学形式上必须与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合作,将经营的理念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将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专业教学中,紧紧围绕行业和专业人才所从事的岗位需要来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教学;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领导是否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学习化团队?我们是否把精力集中于教学改革并在其中承担了课程领导的角色?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发挥着关键的领导作用,对提升课程品质与学校效能、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具有重大的影响;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在管理中运用的竞争机制是否适度?例如,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我们有没有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不惜在少数教师和学生身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虽然拿到了名次,但是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办学理念,又如校内教师之间的竞争有没有破坏和谐校园人际氛围?有没有照顾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教师群体?校长应时常自省反思其中的“度”,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为重;身为校长,我们需要反思:每学期的工作中哪些是执行上级的要求,哪些是学校按照既定的办学目标开展的活动?在学校的办学中,校长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发号施令,在执行上级要求时,应将其内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使其与本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校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断推进。
四、职业学校校长反思性实践的实施途径
反思性实践不仅要思考已经做或将要做的事情,还要思考正在做的事情,通过对问题的建构、解释等来调整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行为。它的流程主要包括描述事实、建构问题、寻找假定、生成理论、完善行为等5个环节。实施校长反思性实践一方面需要外在的支持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校长自身必须有渴望进步和专业成长的需求,内在动力的激励作用远比外部约束的激励作用大得多,校长经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是校长进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反思性实践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我剖析法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是进行反思性实践必不可少的。自我剖析既是校长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校长可以通过撰写自传,以叙事的方式把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等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系统、有重点地深入分析自身的成长过程、个人经历以及对校长自我发展的影响,了解校长知识生成的前因后果,展现校长知识的性质及内涵,从而使校长内隐性的价值和实践的目的外显化。校长自我剖析指向校长的专业成长过程,以校长的专业发展为对象,引导校长对目前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校长重新看待现实中的自己,积极探寻和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开拓专业研究视野,重建专业自我意识,促使校长更加明确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
2.经验记录法
经验记录法是通过记录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事件、感触、困惑、迷茫,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方法。它可以描述自己经历的事件,可以是自己对学校人、财、物等要素的认识,可以是自己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可以是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反馈,也可以是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灵感、顿悟。经验记录法有多种形式,如写反思日记、写案例分析等。以案例分析法为例,就是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为工具,通过对管理学校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反省式的深入思考,把办学理念与管理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使管理行为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使学得的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验证或升华,从而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在案例的撰写中,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更重要的是遵循“直观——抽象——实践”的认识途径,运用相关理论对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进行批判性总结。案例反思的核心环节是分析案例,校长依托自己的知识背景、工作阅历和人生体验,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和透视,加工、处理和提炼案例提供的信息,并形成独立见解。
3.档案袋法
这种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档案袋是一套集合多种材料的文件夹,这些材料记录了校长在其专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和自己的反思。这就如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档案袋一样,把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有意义的资料收集在一起,以便了解他们的发展变化。所不同的是,学生档案袋主要用于评价,校长档案袋着重于反思。校长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将档案袋的资料整理、分类,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管理理念、管理实践进行反思,帮助校长关注自己的事业,主动思考自己,反思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改善自己未来的实际工作。通过一定时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校长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因此,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校长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当然,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不能只收集成果而回避失败,这会使资料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
4.博客反思法
博客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校长们的青睐,并逐步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反思、经验交流及学校管理中,成为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校长的博客反思,就是指校长以记录网络日志的方式,对自己日常工作和管理活动进行记录,并对之前的行为或思想再思考、再认识。通过博客,校长可以自由公布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把自己的知识观点和见解提供给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进行参考、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校长对问题的认识。因此博客既是个人反思,也是群体反思,它有着与人广泛交流沟通的功能,有着知识共享的功能,这种交流和共享涉及整个互联网范围,利于集思广益,让校长获益匪浅。同时,通过博客,利于校长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技能,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进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开放发展的反思心态。
5.群体反思法
群体反思法强调“交流分享性学习”,通过在校长周围建立起各种人际网络,或者建立学校教育网络论坛,或者将有共同反思意愿、共同实践背景、共同理想的校长们组织在一起成立共同体组织,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共同体活动来研讨实践中的问题,就专业发展问题与他人展开对话、交流,从而达到反思的目的。在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同伴互助”的关系,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经验,从而实现不同个体视界的融合与延伸,实现集体智慧的分享和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在活动时,每个成员不仅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还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专业发展过程,通过质疑性的讨论和对话,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指出不足,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提高职业学校领导的效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职业学校管理关注的焦点问题。既然历史将这一重任赋予了校长,校长就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注重实践反思和对实效的追求,应用反思性实践来促进专业发展,实现校长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肖兵,卢晓中.反思性实践:一种职业教育认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陈静.校长反思实践的具体方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3]傅树京.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4]刘玉梅.反思性实践:校长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5]张克富.中学校长专业发展之实践反思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6]刘河燕.论反思性实践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