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将深刻影响城市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本文通过现状分析,探讨了运行机制改革、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对城市公立医院的影响,浅析城市公立医院在新医改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内容包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7年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机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开启。新医改形势下,城市公立医院应重新思考经营策略,实现稳定发展。
一、運行机制改革,调整医院盈利模式
(一)现状
2017年药品取消加成以后,医疗服务价格也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药品、耗材检查价格下降,诊疗、手术、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上升。调整以后,城市公立医院中盈利的科室主要为以检查和化验为主的医技科室和以手术操作为主的外科科室,而大部分内科科室和部分专科只能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收不抵支。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城市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收入结构”。具体而言,就是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提升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服务项目价格。
取消药品加成后,城市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专项补助、设立药事服务费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但鉴于城市公立医院的经济规模大,药品加成的体量也远超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缺口难以通过上述渠道得以充分补偿。
可以预见,未来检查和化验的利润空间将大幅压缩,且随着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项目价格的提升,公立医院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临床水平的和护理质量,通过提供人力密度高、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医疗服务来获得超额利润,而不再依赖过度的大型检查、化验和用药。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现状
财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运行。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将面临多重考验,包括内控、预算决算、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完善,城市公立医院应重新审视财务问题,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求医院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技术的同时,也要求医院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城市公立医院应将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提升各项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步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城市公立医院应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医务人员实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发展愿景、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经济管理等方面,突出岗位职责履行、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三、分级诊疗制度,转变医院发展方式
(一)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患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到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诊。但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造成大量的农村和县域的普通患者前来城市公立医院就诊。使得公立医院更多地依赖服务数量,而未忽视医疗水平的相应提升。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并未有效发挥好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在此环境下,城市公立医院需要转变基于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升级为基于品牌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医院的品牌体现在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服务质量,通过打造知名品牌,重点发展技术含金量大、经济效益好等专科和服务,吸引优质病源,发挥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将从规模的扩张转变为品牌的输出,通过院区托管、产业链合作、技术入股、人才输出等方式将无形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运行机制改革、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为城市公立医院带来崭新的经营环境。城市公立医院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专科发展、内部管理和品牌合作等方面拓展思路。(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内容包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7年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机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开启。新医改形势下,城市公立医院应重新思考经营策略,实现稳定发展。
一、運行机制改革,调整医院盈利模式
(一)现状
2017年药品取消加成以后,医疗服务价格也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药品、耗材检查价格下降,诊疗、手术、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上升。调整以后,城市公立医院中盈利的科室主要为以检查和化验为主的医技科室和以手术操作为主的外科科室,而大部分内科科室和部分专科只能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收不抵支。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城市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收入结构”。具体而言,就是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提升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服务项目价格。
取消药品加成后,城市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专项补助、设立药事服务费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但鉴于城市公立医院的经济规模大,药品加成的体量也远超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缺口难以通过上述渠道得以充分补偿。
可以预见,未来检查和化验的利润空间将大幅压缩,且随着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项目价格的提升,公立医院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临床水平的和护理质量,通过提供人力密度高、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医疗服务来获得超额利润,而不再依赖过度的大型检查、化验和用药。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现状
财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运行。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将面临多重考验,包括内控、预算决算、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完善,城市公立医院应重新审视财务问题,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求医院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技术的同时,也要求医院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城市公立医院应将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提升各项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步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城市公立医院应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医务人员实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发展愿景、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经济管理等方面,突出岗位职责履行、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三、分级诊疗制度,转变医院发展方式
(一)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患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到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诊。但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造成大量的农村和县域的普通患者前来城市公立医院就诊。使得公立医院更多地依赖服务数量,而未忽视医疗水平的相应提升。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并未有效发挥好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
(二)改革趋势与对策
在此环境下,城市公立医院需要转变基于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升级为基于品牌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医院的品牌体现在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服务质量,通过打造知名品牌,重点发展技术含金量大、经济效益好等专科和服务,吸引优质病源,发挥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将从规模的扩张转变为品牌的输出,通过院区托管、产业链合作、技术入股、人才输出等方式将无形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运行机制改革、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为城市公立医院带来崭新的经营环境。城市公立医院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专科发展、内部管理和品牌合作等方面拓展思路。(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