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明城市建设中提高市民参与度路径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州文明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的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仍然面临着瓶颈和挑战,直接影响文明城市的建设成果。为了充分发挥市民参与的效用,结合苏州文明城市建设现状,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市民参与体系,要以“市民文化”和“市民运动”为支撑,提高市民参与的广度;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支持路径,提高市民参与深度;以善治为城市治理目标,提高市民参与的效度。
  关键词:苏州;文明城市;市民;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108-03
  文明是一个社会的“软实力”,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文明城市建设,既是一项政府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是政府与公众通力合作、共同建设的民生工程。如何加强和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市民参与的重要性,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推进广大市民以城市主体的姿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
  就苏州而言,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的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仍然面临着瓶颈和挑战,直接影响文明城市的建设成果。为了充分发挥市民参与的效用,结合苏州文明城市建设现状,立足于《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突破当前文明城市建设中市民参与的瓶颈,建立系统式的市民参与,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市民参与,从理论上实现市民参与质的转变。这一系统的建设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以“市民文化”和“市民运动”为支撑,提高市民参与的广度
  “形成第三种文化的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它是一种建立在沟通和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它是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它是允许变革,但必须有节制地进行的文化:这就是市民文化。”[1]参与型的市民文化,是现代民主发展的重要文化依托。而全民性“市民运动”,则是市民广泛参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构建参与型的“市民文化”
  市民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市民一方面深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市民的理想追求、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市民心理等所构筑的市民文化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市民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是城市发展的精神表征。因此,必须加强参与型的市民文化建设,构建丰富、多元、相融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苏州的文化融合度和文化感召力,提高城市居民对苏州的融入度和认同感,在“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核心价值的指引下,让市民充分体认到市民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努力营造平等协商、良性互动、各尽其职、自由开放、高效透明的参与环境,塑造积极的市民精神,包括以尊崇法律为核心的法治意识、以维护权利为宗旨的公平意识、以关注公共事务为内容的参与意识、以化解矛盾为目标的宽容精神和妥协精神[2]。
  (二)开展全民性“市民运动”
  按照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充分调研,广采众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主要矛盾,围绕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开展一些特色鲜明而又贴近市民生活的全民性“市民运动”,如“市民体验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百家谈”“我为文明献一言”“爱心时间银行”“星级文明户”“我与文明同行”、开展“邻里节”“绿色账户积分”(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助力绿色文化传播”为主旨的社会化绿色公益活动)等等;根据苏州的实际情况在一年中选择一天设定为“文明城市市民参与日”,使市民更加了解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能够主动为城市建设具体工作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凝聚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市民参与的广度。当然,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城市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例如,美国西雅图市政府极其重视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如,与社区加强联络,在市民及商业、企业中开展“认养一条街”的活动[3]。
  二、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支持路径,提高市民参与深度
  借助社区为基础的参与,可以侧重于一定区域范围,可以明确把握社区人口,定位具体的利益相关人,界定并分析社区实际的发展问题,更具针对性。因此,要加强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市民参与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市民的志愿精神
  提高市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度,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使社区居民的参与变受制、被动为自发、主动,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自由迁徙权等基本权利,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要培养社区居民的志愿和奉献精神,自发地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在美国,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关系密切,志愿服务被看作是服务社区的行为,培养志愿精神离不开政府的力量。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项目运作,支持和推动志愿精神的发扬。居民志愿服务的直接意义是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多样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高公民参与的热情,让公民在志愿服务中将志愿精神当作一种核心文化,外显为较高水平的参与意识和能力[4]。
  (二)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共同内容,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才能提升市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提高参与意识。社区服务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目的,囊括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的救助、社区治安、公共设施建设、社区预算、公共交通、邻里纠纷等各个方面。因此,首先,要完善涉及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社区选举机制、社区管理机制、社区服务机制、养老扶贫机制、后勤供给机制等,以此确保公民在社区事务上的自主参与性。在法律上给予社区学校、社区再就业辅导中心、社区义工队和社区心理辅导所等社区组织合法的地位,使其能合法开展活动,实现社区组织财政的独立,从而彻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其次,对不同的市民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改进和提高参与技术,让更多的城市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如,满足高素质的人群在社区文化、政治生活、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满足低素质的人群提高自身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各种技能的需求。随着社区服务网络的建设,不断拓宽社区服务形式,坚持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在社区服务上不断创新。如在社区服务中心,群众不仅可以就近办理劳保、社保等行政事项,还可以享受计生咨询、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再次,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网格化管理,打造“移动社区服务中心”,使社区服务从“政务大厅”走到“百姓家门”;以精心服务打造品质社区,在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模式基础上,把社区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三、以善治为城市治理目标,提高市民参与的效度
  善治是一个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政治治理模式和衡量治理成效的新的规范性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理论或者公共管理理论,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善治理论肯定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5]。
  (一)灵活应用多种参与方式
  根据文明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不同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与苏州现状相适应的市民参与方式,从而提高市民参与的效度。借鉴城市管理中的市民参与形态,有四种模式可供咨借:行政主导推动型;市民主导参与型;市民、市政共同参与型;市民全过程参与型[6]。
  以上四种类型的市民参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和时效性,因此,需灵活应用,把握尺度,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是应用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包括进去,如可以让市民中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精英分子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来,共商具体事项,表达大多数群众的要求;让比较有威信的市民以城市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协调各类棘手问题和纠纷的处理,使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符合公众的需求。充分发挥已参与市民的宣传作用,重视社区市民中专家、学者等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名人在参与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已参与的市民的宣传介绍,更容易为所公众接受。专家、学者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容易赢得公众的信赖与参与选择。社会名人的知名度及其社会效应,更容易带动公众的参与。
  (二)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参与体系
  文明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如“公共场所环境”“交通秩序”“社区人际关系”等项目,考核的就是市民的参与程度和文明程度。因此,与文明城市建设工程相适应的市民参与体系也应体现“市民参与”的全面性、全程性、广泛性和公开性。在保证市民民主权利有效行使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简化市民参与的程序,以便于实际操作,增强市民参与的机会,保证市民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使市民逐步认可具体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自我参与,进而认可自我参与的方式和价值,形成良性的参与习惯和完善的参与体系,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在全民参与建设“美丽厦门”活动中,厦门市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信息化平台,拓展市民评审团、市民调查、公众论坛等公众参与形式,广泛听取、充分吸纳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建立群众参与激励机制,以分类施策为基础,发动群众参与;以“以奖代补”项目为载体,吸引群众参与;以培训提高为切入,引导群众参与;以规划协调服务为纽带,启发群众参与;以宣传培育精神为根本,提升群众参与;以年度考评为手段,激励群众参与[7]。
  (三)改革完善非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
  政府要加强自身的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和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在管理方法上要转变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干预城市管理的方式,将原来的城市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数学和咨询等其他手段相结合的间接管理,提高使用非行政手段的能力,注重发挥多种管理方法的协调性和协同有序性来解决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市民参与的效度[8]。文明建设有很多内容是市民生活习惯问题,这些问题靠政府权力运作有时是难以奏效的,只能依靠市民的自觉和自律,依靠其内化了的文明行为和素养,依靠其城市主人翁的精神。例如,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深圳从“强制限行”到“自愿停驶”——借大运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自愿行动培养归属感和荣誉感。深圳市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协商的方式与民间良性互动,激发了民众参与城市管理开创了一次历史先河,也让改革朝着协商、妥协、宽容、理解、双赢的方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9]。
  市民是城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和最终受益者。自觉行动是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市民参与,必须使市民个人能够认识到市民资格的重要性、对公共事务的敏感性、对社会文化的批判能力,推动文明市民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实现文明建设活动长效化以及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化。
  参考文献:
  [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市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1989:8.
  [2] 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78-79.
  [3] 王炜.公众参与下的城管市容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潘晓莉.美国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杨静慧.善治语境下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及路径优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6):81.
  [6] 刘淑妍.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路径探索[D].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5-86.
  [7] 建设美丽厦门你我共同参与[EB/OL].厦门新闻网,2013-08-13.
  [8] 张清清.我国城市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度测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 从“强制限行”到“自愿停驶”——深圳借大运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EB/OL].南方新闻网,2011-08-12.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動力机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制度变迁的进程、政策选择的有效性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轨迹。江苏沿海地区属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一块洼地,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及其他沿海地区。作为后发追赶型经济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依赖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上,需要培育新经济增长动力,实现新旧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是江苏沿海地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沿海地区;动
摘 要:现阶段我国各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社會竞争,不断提升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
随着时代的发展,PPP模式也逐渐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成为我国各个地方缓解自身债务压力的重要渠道。不仅如此,PPP模式在地方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事业建设的融资方面也发挥着
随着在市场中导入新品牌的费用急剧增加,品牌延伸成为企业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研究品牌延伸对品牌依恋的影响,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建立科学的理论模型,解释品牌
近几年,赏花旅游正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体验价值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武汉市赏花资源丰富,赏花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瓶颈突出。基于乐活理论,分析乐活理念下赏花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围绕深化改革任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分析研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要求;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