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pH值、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11-02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成为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COPD由于感染等因素急性加重,常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无创机械通气(NIPPV)在临床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相比传统的气管插管等有创治疗,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对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1.2±5.7)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5.3±2.1)年;轻度Ⅱ型呼吸衰竭46例(65.71%),中度Ⅱ型呼吸衰竭24例(34.29%)。采用抽签方式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 和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发生呼吸衰竭均是由于COPD所致;②无需气管插管保护;③血流动力学稳定;④能够耐受鼻/面罩;⑤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⑥无肺大泡或严重心肺疾病等机械通气禁忌者。
  排除标准:①未能将上呼吸道及口咽分泌物完全清除者;②颈面部畸形、创伤者;③呼吸或心跳停止者;④鼻炎腔永久性解剖学异常者;⑤自主呼吸微弱或昏迷者;⑥明显不合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持续低浓度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NIPPV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通气,连接并固定呼吸机,采用S/T通气模式,设定通气频率为16~18次/min,30min内将初始吸气压力为6~8cmH2O,逐渐调节至16~18cmH2O,呼气压力从2~3cmH2O,调节至4~6cmH2O。设定氧气流量一般为维持血氧饱和度>90%,次数≥3次/d。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将压力下调,并逐渐改用鼻导管吸气,直至能够完全脱机。7d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分析(pH)、血氧饱和度(SaO2)。参照罗先海等[2]文献资料拟定疗效判定评判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3个等级。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SPSS17.0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血气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气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比较(X±s)
  3 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病年龄一般比较大,且患者病情加重,病程长,同时常常并发其他病症。在治疗中若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一般需要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虽然临床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具有较的临床疗效,能够排除体内潴留的CO2,使肺泡通气量增加,血气得到改善,但此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人工气道存在高风险,同时会造成较多并发症,若患者进行4d以上有创通气,则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显著增高。而采用NIPPV则可得到有效避免。
  临床研究表明[3],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动态肺过度充气与呼吸肌疲劳,而NIPPV能够辅助通气,由此使呼吸肌疲劳有效减轻,氧耗降低、CO2产生量减少并加快排出。同时呼气末存在一定正压,能够起到使末梢支气管不易闭陷,动态肺过度充气情况减轻,这对于CO2排出更为有利[4]。采用NIPPV治疗首先应当积极争取患者配合,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面部皮肤压伤,同时需要确保面罩无漏气现象,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通过调节湿化器,促进痰液排出。
  本研究中,采用NIPPV进行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及血气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2:67-69,80
  [2] 罗先海,陈万.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59-61.
  [3] 蓝伟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18-19.
  [4] 陈艳,董琼,王波.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1):42-44.
其他文献
人过中年后不少人发现自己血脂代谢异常了,也就是说血脂的化验出现了不正常的数据报告,那怎么办呢?下面几点建议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戒烟,限酒,体重超重者要注意减肥,并且,要有必要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且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希望中老年朋友每周进行3~4次体力活动,每次至少30~60分钟,要按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都可以。对冠心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