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实施”科技北京”计划,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首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汇聚在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这种促进首都科技条件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多年来,我国科技条件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缺乏共享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经过各方努力,如今,激活首都科技资源存量,让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享受到优质的技术服务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 北京市科委推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展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悉,北京市科委在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中,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出促进首都科技条件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实现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5800万元财政投入撬动76.3亿元科技资源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似乎难以逾越。多年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条件资源可谓“躲进深闺人不知”。目前,这一界限已被冲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创了首都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新局面。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以“撬动科技资源、促进开放共享,服务企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激活科技条件资源,面向企业、社会提供研发实验服务,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
据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加快“科技北京”建设,2009年6月3日,北京市科委联合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12家开放科技条件资源过亿元的高校院所,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探索促进共享首都科技资源、共同发展的“北京模式”。2009年北京市科委投入5800万元,撬动了76.3亿元科技条件资源,促进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向全社会开放。2010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整合100亿元可供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全面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依托各基地向社会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逐步统一对外形象,提升服务能力,将服务范畴延伸至全国。
在此过程中,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走访中科院、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3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基础上,形成《北京市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此作出批示: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共享服务的积极性,使使用方、提供方各得利益。“设备使用率”是考核的关键指标,通过共享,可以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努力构建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互动共赢的创新格局,这种创新实践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在不涉及科技资源的归属等体制问题前提下,以新的机制促进开放共享。这种“伤筋不动骨”的机制创新体系,不仅实现了各方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而且较好地调动了资源主体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解决了市场化运营的问题。
科技条件资源整合的样本
据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参照以往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经验,北京市科委大胆进行组织和机制创新,通过建立新型组织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起首都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如今已形成覆盖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体系。
据介绍,目前这一平台体系可分3个层次,包括1个总平台、6个领域平台和12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其中,总平台依托首都信息服务网络,是宣传、展示与服务的窗口,也是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操作平台。信息服务网络还发挥了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领域平台与企业之间互动提供支撑的作用。
领域平台采用行业资源分类聚集的模式,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和技术转移领域建立了6个平台。6个领域平台的管理分别依托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市场化运作则依托联盟进行。
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领域平台目前有76家成员单位,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行业服务品牌;二是面向政府、市场提供服务。面向政府就是要求领域平台充分整合利用政府投入的科技条件资源,支撑未来国家、地方的重大科技发展,比如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项目等;面向市场,要求平台不断挖掘社会需求,开展企业需求与科技条件资源对接服务。”
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采取整建制整合科技资源、分3年实现全部开放的模式。按照整合资源方式的不同,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又分为综合基地(如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专业基地(如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基地的科技条件资源直接进入领域平台,与之挂钩;综合基地按照既有的资源分类情况对外开放共享。
除了上述3个层次,科技条件平台还把社会上零散开放科技条件资源的科研单位纳入平台体系。这些“散户”多是拿出一小部分科技条件资源参与到平台中,而且往往以实验室的名义进行,与所在科研院所、高校没有直接关系,不同于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以整建制整合资源、整建制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模式。
经过探索和实践,目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经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科技资源开放服务体系。
多方共赢的实际效果
记者了解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使区域乃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验室人员从中寻找到新的出路,并满足了企业的创新需求。因此,这一模式同时得到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使企业的创新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多年来科研院所及高校科技条件资源可谓“躲进深闺人不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搭建使人们眼中的高校、科研院所“旧貌换新颜”。
分析测试被称为材料研究的“眼睛”,材料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分析测试工作。新材料企业特别是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测试难的问题,一方面源于其本身没有实力购置昂贵的仪器设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拥有丰富科技条件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没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开放。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围绕材料分析测试,整合科技条件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公司化经营,托管北京科技大学的实验检测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
北京金峰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储氢电池材料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的部分产品性能指标测试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完成的。在AB5型储氢材料研发过程中,该公司遇到了“松装密度低导致容量低”的技术问题,这是储氢材料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因此亟待解决。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金峰航公司进行充分沟通,根据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咨询方案,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材料合金的制备工艺、性能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测试仪器的选择等,并在基地完成了中试。该产品性能指标经多方测试完全符合要求,成为金峰航公司的重要产品。通过技术咨询,双方建立了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该公司近几年部分新产品的中试都是在基地完成的。
吉林石化公司同样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资源开放的受益者。这个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为降低成本,希望能够自主开发辐照处理污水技术,而可行性论证实验必需的工业辐照装置和高端专业人才使企业望洋兴叹。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为吉林石化公司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采用清华大学核研院的辐照实验设备进行前期论证。吉林石化公司看到了产品研发的希望,委托科威公司和清华大学核研院进行丙烯腈污水辐照生物组合法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之后,科威公司和清华核研院研发出结合辐照、膜技术和生物法的处理方案,可大幅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长期困扰吉林石化公司的丙烯腈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目前,该项目已在中石油立项,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模式实验,很快将进入中试阶段。
“扶持初创型企业,特别是研发高端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仅靠提供创业资金效果有限。”这是初创型企业的共同体会,他们迫切需要享受科技条件资源的“春风细雨”。
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就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由于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低和大量的科技条件资源尚未实现社会化共享,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创新活动条件等难题。仅2009年1-10月,就有4000多家企业享受到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达4.3亿元,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的技术研发。
“为适应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北京市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入手,全力打造以面向企业创新创业为主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解释首都科技平台的创立初衷。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国家科技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应积极跟踪首都科技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据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已准备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为条件平台工作的试点向全国推广。
六大领域平台以特色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以5800万元的财政投入撬动76.3亿元科技条件资源,相当于用1元钱的投入撬动130元的资源,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领域平台是如何整合北京科技条件资源,发挥平台作用的?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平台的负责人。
整合科技条件资源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据该中心业务发展部孙启介绍,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整合计算机及软件服务、集成电路、空间信息、通信及文化创意等方面的科技条件资源,为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提供可共享的研发、测试、验证等专业服务。2010年,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整合了29.4亿元科技条件资源,其中平台成员单位可开放的资源为5.28亿元。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该中心负责人雷霆介绍说,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汇聚9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36家该领域研发服务机构,整合该领域开放共享仪器设备资源4116台(套),总价值量超过29亿元,促进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社会服务。2009年,生物医药领域平台为该领域500多家企业提供了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超过2亿元。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负责运营管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能源环保领域平台。该中心循环经济部部长陈红向记者透露,目前能源环保领域平台科技条件资源整合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仪器设备的整合上,现阶段能源环保领域仪器设备资源整合总量约为4.1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能源环保领域平台成员从16家增加到22家,新增开放仪器设备达到2.5亿元,新增开放科技成果达到40项,涉及能源、水、大气、土壤、固废、光污染、噪声、辐射等能源环保诸多领域。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新材料领域平台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管理运营。据该中心产业促进部项目经理周航介绍,新材料领域平台目前汇聚了该领域26家优势单位,整合的资源涉及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医药制品、纺织材料等。两年来,新材料领域平台对社会开放的仪器总共1250台,总价值达8.6亿元;2010年新增136台(套),价值达到103亿元,对外开放科技成果已达21项。
负责管理运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据该中心高级顾问钟之绚介绍,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以搭建供需渠道为手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其特色服务包括挖掘技术需求、技术评估与筛选、成果推介与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研发实验服务等。目前,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已征集企业需求近100项,下一步将提供相关供需对接服务,促成科技成果产业化。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装备制造领域平台是今年新成立的平台,其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为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服务业促进部陈立军介绍说,目前装备制造领域平台已整合开放科技资源4亿元,开放仪器设备779台(套)。
提供特色服务
针对目前各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现状,各领域平台在分析自身供求信息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特色服务,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陈红表示,针对目前能源环保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现状,能源环保领域平台主要提供四大特色服务。一是资源整合。在科技条件资源供给方,针对科技条件资源总量丰富的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骨干企业等单位的科技条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可供对外开放服务的科技条件资源库。二是供需对接。通过组织能源环保领域相关企业、生态园区、综合研发服务机构、专业研发服务机构、相关协会、联盟和平台等宣传对接会议,为科技条件资源拥有机构与需求企业提供供需对接平台,同时加强各机构间的科技条件资源合作,避免科技条件资源的重复投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创新服务。根据该领域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开展专业技能和行业标准培训、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等服务。此外,加大对国际最新科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最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同时跟踪国内外能源环保领域最新的市场需求,提升平台深层服务能力,形成核心工作团队。四是市场拓展。开拓京外及海外市场,确定京外能源环保产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地区,为京内外乃至海内外能源环保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检测、监测、实验、培训、咨询、鉴定等研发服务,推动首都能源环保领域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周航介绍,新材料领域平台的服务范围涵盖四方面,一是材料的检测及相关服务,包括检测、测试测量、标定、数据分析、鉴定、认证、检验、评估、标准样品经营等各类服务;二是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研发服务;三是汇聚新材料领域科技条件资源及政府、企业、社会对科技条件资源的需求信息,进行资源和需求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整合新材料领域优势设备资源和高校优质教学条件,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多年来,我国科技条件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缺乏共享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经过各方努力,如今,激活首都科技资源存量,让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享受到优质的技术服务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 北京市科委推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展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悉,北京市科委在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中,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出促进首都科技条件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实现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5800万元财政投入撬动76.3亿元科技资源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似乎难以逾越。多年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条件资源可谓“躲进深闺人不知”。目前,这一界限已被冲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创了首都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新局面。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以“撬动科技资源、促进开放共享,服务企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激活科技条件资源,面向企业、社会提供研发实验服务,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
据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加快“科技北京”建设,2009年6月3日,北京市科委联合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12家开放科技条件资源过亿元的高校院所,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探索促进共享首都科技资源、共同发展的“北京模式”。2009年北京市科委投入5800万元,撬动了76.3亿元科技条件资源,促进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向全社会开放。2010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整合100亿元可供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全面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依托各基地向社会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逐步统一对外形象,提升服务能力,将服务范畴延伸至全国。
在此过程中,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走访中科院、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3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基础上,形成《北京市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此作出批示: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共享服务的积极性,使使用方、提供方各得利益。“设备使用率”是考核的关键指标,通过共享,可以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努力构建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互动共赢的创新格局,这种创新实践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在不涉及科技资源的归属等体制问题前提下,以新的机制促进开放共享。这种“伤筋不动骨”的机制创新体系,不仅实现了各方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而且较好地调动了资源主体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解决了市场化运营的问题。
科技条件资源整合的样本
据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参照以往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经验,北京市科委大胆进行组织和机制创新,通过建立新型组织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起首都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如今已形成覆盖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体系。
据介绍,目前这一平台体系可分3个层次,包括1个总平台、6个领域平台和12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其中,总平台依托首都信息服务网络,是宣传、展示与服务的窗口,也是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操作平台。信息服务网络还发挥了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领域平台与企业之间互动提供支撑的作用。
领域平台采用行业资源分类聚集的模式,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和技术转移领域建立了6个平台。6个领域平台的管理分别依托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市场化运作则依托联盟进行。
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领域平台目前有76家成员单位,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行业服务品牌;二是面向政府、市场提供服务。面向政府就是要求领域平台充分整合利用政府投入的科技条件资源,支撑未来国家、地方的重大科技发展,比如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项目等;面向市场,要求平台不断挖掘社会需求,开展企业需求与科技条件资源对接服务。”
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采取整建制整合科技资源、分3年实现全部开放的模式。按照整合资源方式的不同,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又分为综合基地(如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专业基地(如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基地的科技条件资源直接进入领域平台,与之挂钩;综合基地按照既有的资源分类情况对外开放共享。
除了上述3个层次,科技条件平台还把社会上零散开放科技条件资源的科研单位纳入平台体系。这些“散户”多是拿出一小部分科技条件资源参与到平台中,而且往往以实验室的名义进行,与所在科研院所、高校没有直接关系,不同于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以整建制整合资源、整建制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模式。
经过探索和实践,目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经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科技资源开放服务体系。
多方共赢的实际效果
记者了解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使区域乃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验室人员从中寻找到新的出路,并满足了企业的创新需求。因此,这一模式同时得到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使企业的创新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多年来科研院所及高校科技条件资源可谓“躲进深闺人不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搭建使人们眼中的高校、科研院所“旧貌换新颜”。
分析测试被称为材料研究的“眼睛”,材料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分析测试工作。新材料企业特别是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测试难的问题,一方面源于其本身没有实力购置昂贵的仪器设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拥有丰富科技条件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没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开放。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围绕材料分析测试,整合科技条件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公司化经营,托管北京科技大学的实验检测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
北京金峰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储氢电池材料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的部分产品性能指标测试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完成的。在AB5型储氢材料研发过程中,该公司遇到了“松装密度低导致容量低”的技术问题,这是储氢材料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因此亟待解决。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金峰航公司进行充分沟通,根据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咨询方案,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材料合金的制备工艺、性能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测试仪器的选择等,并在基地完成了中试。该产品性能指标经多方测试完全符合要求,成为金峰航公司的重要产品。通过技术咨询,双方建立了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该公司近几年部分新产品的中试都是在基地完成的。
吉林石化公司同样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资源开放的受益者。这个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为降低成本,希望能够自主开发辐照处理污水技术,而可行性论证实验必需的工业辐照装置和高端专业人才使企业望洋兴叹。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为吉林石化公司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采用清华大学核研院的辐照实验设备进行前期论证。吉林石化公司看到了产品研发的希望,委托科威公司和清华大学核研院进行丙烯腈污水辐照生物组合法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之后,科威公司和清华核研院研发出结合辐照、膜技术和生物法的处理方案,可大幅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长期困扰吉林石化公司的丙烯腈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目前,该项目已在中石油立项,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模式实验,很快将进入中试阶段。
“扶持初创型企业,特别是研发高端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仅靠提供创业资金效果有限。”这是初创型企业的共同体会,他们迫切需要享受科技条件资源的“春风细雨”。
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就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由于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低和大量的科技条件资源尚未实现社会化共享,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创新活动条件等难题。仅2009年1-10月,就有4000多家企业享受到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达4.3亿元,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的技术研发。
“为适应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北京市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入手,全力打造以面向企业创新创业为主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解释首都科技平台的创立初衷。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国家科技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应积极跟踪首都科技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据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已准备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为条件平台工作的试点向全国推广。
六大领域平台以特色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以5800万元的财政投入撬动76.3亿元科技条件资源,相当于用1元钱的投入撬动130元的资源,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领域平台是如何整合北京科技条件资源,发挥平台作用的?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平台的负责人。
整合科技条件资源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据该中心业务发展部孙启介绍,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整合计算机及软件服务、集成电路、空间信息、通信及文化创意等方面的科技条件资源,为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提供可共享的研发、测试、验证等专业服务。2010年,电子信息领域平台整合了29.4亿元科技条件资源,其中平台成员单位可开放的资源为5.28亿元。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该中心负责人雷霆介绍说,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汇聚9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36家该领域研发服务机构,整合该领域开放共享仪器设备资源4116台(套),总价值量超过29亿元,促进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社会服务。2009年,生物医药领域平台为该领域500多家企业提供了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超过2亿元。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负责运营管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能源环保领域平台。该中心循环经济部部长陈红向记者透露,目前能源环保领域平台科技条件资源整合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仪器设备的整合上,现阶段能源环保领域仪器设备资源整合总量约为4.1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能源环保领域平台成员从16家增加到22家,新增开放仪器设备达到2.5亿元,新增开放科技成果达到40项,涉及能源、水、大气、土壤、固废、光污染、噪声、辐射等能源环保诸多领域。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新材料领域平台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管理运营。据该中心产业促进部项目经理周航介绍,新材料领域平台目前汇聚了该领域26家优势单位,整合的资源涉及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医药制品、纺织材料等。两年来,新材料领域平台对社会开放的仪器总共1250台,总价值达8.6亿元;2010年新增136台(套),价值达到103亿元,对外开放科技成果已达21项。
负责管理运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据该中心高级顾问钟之绚介绍,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以搭建供需渠道为手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其特色服务包括挖掘技术需求、技术评估与筛选、成果推介与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研发实验服务等。目前,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已征集企业需求近100项,下一步将提供相关供需对接服务,促成科技成果产业化。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装备制造领域平台是今年新成立的平台,其授权的专业服务机构为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服务业促进部陈立军介绍说,目前装备制造领域平台已整合开放科技资源4亿元,开放仪器设备779台(套)。
提供特色服务
针对目前各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现状,各领域平台在分析自身供求信息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特色服务,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陈红表示,针对目前能源环保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现状,能源环保领域平台主要提供四大特色服务。一是资源整合。在科技条件资源供给方,针对科技条件资源总量丰富的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骨干企业等单位的科技条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可供对外开放服务的科技条件资源库。二是供需对接。通过组织能源环保领域相关企业、生态园区、综合研发服务机构、专业研发服务机构、相关协会、联盟和平台等宣传对接会议,为科技条件资源拥有机构与需求企业提供供需对接平台,同时加强各机构间的科技条件资源合作,避免科技条件资源的重复投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创新服务。根据该领域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开展专业技能和行业标准培训、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等服务。此外,加大对国际最新科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最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同时跟踪国内外能源环保领域最新的市场需求,提升平台深层服务能力,形成核心工作团队。四是市场拓展。开拓京外及海外市场,确定京外能源环保产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地区,为京内外乃至海内外能源环保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检测、监测、实验、培训、咨询、鉴定等研发服务,推动首都能源环保领域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周航介绍,新材料领域平台的服务范围涵盖四方面,一是材料的检测及相关服务,包括检测、测试测量、标定、数据分析、鉴定、认证、检验、评估、标准样品经营等各类服务;二是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研发服务;三是汇聚新材料领域科技条件资源及政府、企业、社会对科技条件资源的需求信息,进行资源和需求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整合新材料领域优势设备资源和高校优质教学条件,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