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马克思的人本思想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tc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确立的基本依据。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对人道主义长期漠视,而“反人道主义”的意识则占据统治地位。重返马克思论著,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分析其与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思想史中极其重要的观点之一,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论前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诠释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解放,是对过去的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并随着现代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地被聚焦突出、重新诠释和丰富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再现和研究,我们可以理解,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提倡“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现代阐释。
  
  一、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曾开宗明义地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他们从事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为此,人必须运用大脑和四肢作用于自然界,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形成了关于生产力的概念;同时,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列宁曾说过,“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做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这些论述说明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劳动者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关于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任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本身,即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即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本身。”“人的本质是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
  因此,从静态上看,个人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全部内容;从动态上看,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从人是主体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社会,才能把握社会的真正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任何阶级和个人,只有融入人民群众并代表他们的利益,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整个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而不是由永恒的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所决定,不应该由认识了永恒的自然规律并依照它行动的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这时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承认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群众。
  
  二、 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其基础在于现实的人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与其他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存在着根本区别。唯心主义总是从观念中寻找人的本质,如人道主义者从自己的观念中创造了“真正人的本质”的观念,并把它看做“应当”是现实的人的本质,从这种关于“真正人的本质”的观念来衡量现实的人,得出“现实的人不是人”的谬论。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着实际生活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反对从理想观念中去寻找人的不变的本质,而是从社会历史运动中去理解人的本质,到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中去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就结束了这样一种观点:把人看做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的、只是用自然的纽带同别人联系起来的个人。生活于不同社会关系、利益关系中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看做目的,把他人当做达到自己利益的手段。如奴隶主把奴隶当做工具;地主租地给农民,目的不是为了养活农民,而是为了收取地租;资本家总是把自己资本的利益看做最高目的,把工人甚至别的资本家看做是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在市场经济中生活的人们,每个市场主体仍然把各自的利益看做目的,把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从而,建立在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基础上的唯物史观则认为:人作为目的与人作为手段是无法分开的。人固然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但现实的物质生产规律却迫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把他人当做自己生存的条件。同样,他自己也是他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这是一种相互关系,在其中,人人是目的,人人也是手段。所以,社会只能以人为主体,以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为目的,并为了适应人性内容的日益丰富,而不断展开自己的形式,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马克思人本思想在目的与手段问题上能够坚持辩证法,应归功于它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而抽象人本主义之所以在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问题上坚持形而上学的观点,也正是由于离开了现实的人的立场。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某种历史束缚进而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它不是人占有许多东西,而是人作为主体得到自由的发展。它必须使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历史前提下做自然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不是对对象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而应当理解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就需要扬弃异化,使人们创造的劳动产品和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使人们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可见,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展示。
  马克思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视为自己学说的终极使命,从而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在更高境界上向人及其类本质的回归。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目的在于指导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造就共产主义新人,即“完整的人”,这就是全面发展了的个人。共产主义社会是由全面发展了的个人所组成的高度文明、富裕、幸福的高级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
  
  四、 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现实条件的束缚
  
  在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上,唯心主义总是脱离人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从人的观念去寻找发展的根据,认为“自由活动就是‘不决定于我们之外的物’的活动;这就是说,自由活动是……纯粹的抽象的活动,只不过是活动的那种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它又被归结为‘纯粹思维’的幻想”。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个人的发展“这决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的经验发展和表现,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种特性的材料和空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任何道德说教在这里都不能有所帮助。”“实际上,事情是这样的: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互相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互相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
  可见,马克思主张人本思想,但并不认为人可以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肆意妄为、随心所欲,而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允许的范围内发展自己,获得那个时代所允许的自由。“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是人们创造的,但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历史,他们只能在一定物质条件下创造历史;人们可以发现社会运动的规律,但不能随意改变社会的规律,不能随意跳过由规律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它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缩短这些历史进程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通观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再到《资本论》,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立足人的实践,立足人们的历史存在,科学地理解了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运动,形成完整的人本思想。今天,我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现代阐释,“以人为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列宁.列宁全集.
其他文献
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因为要求产品信息模型动态响应用户需求、频繁动态地修改、反复回溯,所以新产品设计数据需要有特殊的组织方式,利用产品结构树的数据组织与操作形式,可以
论文介绍了基于Web的组件化可重构进销存管理系统,从建模方法、体系结构和组件技术等角度描述了系统设计思想,并进一步阐述了系统涉及的组件分类、组件粒度分析以及XML技术的应
以Petri网为建模工具,以Profibus现场总线为通信手段,用一台工业机器人和一部有轨小车作为物料输运工具,将一台加工中心、一台数控铣床和物料库连接起来,构造了一条教学型柔
2020年11月10日,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项目在如东洋口港开工。该项目一期总投资52亿元,建设3座20万m^(3)LNG储罐及配套设施设备,年周转量为295万t,计划2023年9月竣工;二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信患需求的研究,根据馆藏特点和现有技术能力,图书馆对读者开展各种类型的特色报务,如通过交互式智能化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各类网络推送技术实现用户的定题个性
利用金属体积成形软件DEFORM-3D完成了铝型材挤压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对变形体的流速、变形体内应力应变场和温度场等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铝型材
为了提高非线性控制模型的稳定性,提出基于期望函数的多响应参数数学模型优化方法.构建多响应参数数学模型的多维空间参数约束特征解,结合期望函数模糊度寻优控制方法进行多
无障碍设计是一种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设计措施,在市政道路体系中是重要的部分。本文基于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无障碍设计的具体实施对策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是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具有输出位移大、响应速度快和低频特性好等特点,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实施有效的热变形补偿或温控等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势在必行,但河南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依然薄弱,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课堂内实践教学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