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构图的虚实问题在陶瓷青花装饰中的运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和陶瓷青花都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绘画制作的构图上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中国画 青花 虚实 意境
  一、空山
  中国画的构图是没有定式的,它是用虚实、纵横、交叉、疏密、中边、占角等手法去处理的。但构图应让人感觉到画外有画的意境。在陶瓷青花装饰构图上亦是如此。虚实是中国画重要的概念,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二者之间,画家注重的是虚的运用,并以虚来衬托实。
  中国绘画推崇“空灵”之美,欣赏中国画,不是注重它的画面上所画的,是要注重它的留白,通过画面所有的,来联想到画面所没有的,这才是中国画作的更深层次追求。清恽南田日: “今人用心,在有笔墨之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之处。倘能于笔墨不到之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这种“空灵”之美被青花大王王步恰当运用,如他的鲶鱼瓷板画,画了两条鲶鱼,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剩下的是大面积的空白,这空白是给鲶鱼大的活动空间,两条鲶鱼自由自在地游动在水中。然而大部分的留白又不会感到空虚,鲶鱼间的相互传情,使人感到空白处似有一片宁静的湖水,就是因为留白处的“空灵”才更加凸显画面的宁静祥和。这鲶鱼是实,这“湖水”即是虚,亦可是虚实结合。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即宇宙之实体,在中国画中就是实处、有笔墨之处。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荃>中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陶瓷青花装饰中既要有实处,又要有虚处。画中的虚与实,相辅相成,相互依赖。
  虚之所以妙,就在于它与实相比较,虚空的世界才不会因为无意义而虚空,空的意义因为有了实才显得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空,实才有了生命吞吐的空间,有了气韵流畅的可能。虚实相间,非虚则无以成实,无实则无以成虚,实实虚虚,虚虚实实。
  二、微花
  青花装饰的构图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图案式构图,另一类为通景绘画式构图。其中通景式构图是以传统的中国画构图为蓝本,讲究虚实关系,追求意境和神韵。王步为代表的近现代文人画青花多以此为构图形式。
  中国画有以小见大的特殊方式。中国人有一种这样的观点,长江白沙无数,却可一尘观之;大海浩瀚无边,却可一滴见之;一叶落,可知劲秋;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
  中国的绘画史上把“以小见大”运用得淋漓尽致必属南宋两位画家,一是马远,一是夏圭,两人都是突破构图方法的绘画名家。马远在构图上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评论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马远代表作品《雪滩双鹭图》,远山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边际,似有似无;近处枯树苍劲有力,几只白鹭栖息在枝丫上。整幅画面表现出大雪天的寒气逼人,一片宁静,而枝头的两只跳动的白鹭,增加了画面的生机,使得画面动静结合。此画充分展现马远的简练,几笔的枯枝,一角的苍石,一湾的溪水,正是这略略几笔,恰让我们联想到山外的山,水外的水,一幅千里江山图映入眼帘。景物虽少,但充分表达了画者绘作时的心意。通过这“小宇宙”表现出“大乾坤”,以小景移出大江山。
  夏圭在构图方面,更擅于剪裁和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故称“夏半边”。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有效地利用边角相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而且夏圭下笔较重,留白较多,所以虚实对比强烈,他在提炼景物时,求劲求少,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用景物来“画”意境。
  佛学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说法。《华严经》卷九:“知一世界即是无量无边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即是一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无边世界。……知无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知一切劫入无劫,知无劫入一切劫”,佛学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无需有所遗憾,少就即是多,当下即是圆满。
  三、看舞
  中国艺术讲究动静结合,这动静与构图的虚实相对应,动则实,虚则静。中国艺术上从来没有独立的“静”,也没有单向的“动”,动与静总是在心与手、心与物高度契合与感应中相生相成,互为对应也互为转化。“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今人用心在制作出。无笔墨处是灵魂,是一种境界。若是能在虚处有所造就,才是真正的高手。”只有虚中生有才能静中取动。
  舞动的精神贯穿中国的艺术,其中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哲学就注重在一阴一阳的精神,强调以静制动,在寂静中表现出活灵活现的精神;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记载“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思是指浩瀚宇宙中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面,而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斗争相互依存。就如中国绘画中的动静,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整体。第二个原因在于中国绘画艺术一直重视线条的倾向,注重线条其中的韵律。如吴道子的画像,所画的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效果,有“吴带当风”之称。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人物用细线条勾出神态,其它部位则用阔笔横涂,每一笔都酣畅淋漓,仅用数笔就把每一个仙人表现得栩栩如生。画是静止的,但是静却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艺术的形式需要有活的韵味。我们要借助舞动的心灵,去活跃自己呆滞的笔触,进而达到超乎其神的艺术效果。又如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字,“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书法精神。书法最寂静,一味地追求静,则呆滞,既无生气也无韵味,所以书法家一般都在宁静中追求动的韵律,书法是空间的艺术,我们要在空间中体现时间的节奏,使抽象的线条表现出活动的趣味来。
  变化不己,运转不息,这是动的精神。动就是要打破寂寞的世界。在空白的世界舞出韵味的线条,中国艺术将此作为具体的艺术形式,或在静穆中求动,或在飞动中寻求寂静。总之,静处即是动处,虚处即是实处。
  四、结语
  中国画与青花瓷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构图、笔法、颜色表达都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不完全注重在画作创造意义,而是注重在空灵上创造意义。所以,有云游、有鱼游、也有心游。庄子说:“无听之耳而听之以内心,无听之心而听之以气”。仅凭外在的感官去认识是不全面的,那是在割裂这至高的艺术;必须从心出发,由外在的感官转化成心灵的体验。庄子认为,心也会造成缠绕、意志、情感、欲望等,都会破坏心灵的纯粹性,所以他要超越心,而“听之以气”。气,虚而待物者也,就是“虚”,就是空灵澄澈的生命。
  无论什么样的艺术,都是要从心灵出发。艺术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一种超乎自然,一种豁然开朗,一种忘我的精神意境。甚至这种意境会流露出几丝伤感与悲凉,但中国艺术不在于外在的热闹,更在于内心的清幽处的热闹。将心灵顿入永恒的寂静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沧海茫茫,南山峨峨,云动了么,又未曾动,日升了么,又未曾升,岁月年年望向似,江月年年尽照人。在这样的意念“回旋”中,实现了顿悟,和永恒照了面。
  中国画是华夏文明的国粹艺术,青花瓷是中国的艺术标签,正确的扬弃和继承,即取其精华又去其糟粕。珍视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畅饮清甜泉水不仅需要开拓眼界、探明泉眼、盛装甘露,最关键的还在实践,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求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郭健锋,刘花凤.青花瓷与中国画的紧密联系.景德镇陶瓷.2009
  [2]朱良志,曲院风荷.2013
  [3]陆军,李志红.浅谈中国画技法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景德镇陶瓷.2016
其他文献
摘要:此文以王叔晖所创作的《西厢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文本与图像的联系来介绍其创作连环画的方法及表现手法,试图在图文机制上进行浅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王叔晖 《西厢记》 连环画 图文机制 研究  关于连环画的定义, 《辞海》中写下的是:连环画是“用多幅画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连环画有四要素:其一运用“绘画”;其二画中有字,但全篇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文字与图像是
会议
<正> 据法新社报道,欧洲新闻电视台将在1993年开播,届时将在每天大部分时间里以德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连续播出。通过卫星传播,欧洲约2300万观众可收看到。
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水肥充足栽培条件下,光照强度是影响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最大自然光强下群体光合未测到光饱和点。群体光
摘要:书法这门艺术每一次的演变都展现着一个朝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形成书体篆、隶、草、行、楷的多次演变,这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书体演变审美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书法欣赏是一种美感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由感受、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这些心理因素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使整个欣赏过程显示出层次性和连续性。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历久
摘要:先秦时期中国出现了早熟的哲学思维和早期中国哲学思维的代表“士人”。他们具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他们为了缓解底层人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劝告贵族向人民减轻剥削压迫,避免战争而各个国家游说,争取缓解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关键词:先秦 士人 工匠 社会地位 启示  一、先秦士人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意识  我们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语录中,可以了解到先秦士人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意识。他们的主体意识大致相同,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