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地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客家人唱山歌自古风行,凭借这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客家人开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戏剧山歌剧。笔者通过对客家山歌剧现况的实践调查,从表演与教学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客家山歌剧 扬长补短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0-02
客家人聚居区天生就是孕育金嗓子的沃土,不少剧团的演员嗓子都特别棒。很长一段时间,山歌剧人采取“话剧+唱”的表演形式来扬长避短,山歌剧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我们在此不作探究,但“话剧+唱”确实造成了演员在“做功”方面较平庸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一出戏的成败过分依赖剧本、导演等其它部门的创作。
一、继承好山歌剧的经典折子,大胆借鉴学习姐妹艺术,扬长补短。
客家山歌剧应该走戏曲化还是新歌剧的道路,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也进行过多年不同风格的实践和摸索,可喜的是当客家山歌剧人走出困惑时惊喜的发现:山歌剧虽然年轻不成熟,但她具有“比其他剧种更突出的优势特征——开放性”。她没有固定的程式和行当,决定了她的极强的吸收能力。她能借用许多姐妹剧种的艺术手段,使之融化,自成一家。如果说“话剧+唱”的表演风格有它扬长避短的科学性,它的成立和存在本身就说明前辈山歌剧人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和“短”。衡量一个剧种的演艺水平就是看你演员“唱、做、念、打”的真功夫,那么从剧种的发展,人材培养的角度来看就应该重在扬“长”补“短”。什么是山歌剧表演的“长”?张振坤、熊丽梅的声情并茂,蓝小田、郑秋萍的细腻传神,钟娥青、李惠嫣的泼辣诙谐,胡电明、徐乃果的变形夸张等等都是山歌剧表演史上的一个个成功脚印。注重唱腔的优美悦耳,讲究人物内在的心理流程,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张扬的“长”。
吸收传统的养料培育客家山歌剧的后辈学子,是我们必须走好的第一步。要继承好这些传统,要求学生加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是达到目的根本。客家山歌剧表演的“短”在哪?就是“简单、平乏”。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去克服完善也许还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今天我们用作教材的一些经典折子、独幕剧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也许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导演出于对整体风格的把握,它没有多少“做功”。但作为教材的折子戏,只要保持其局部风格的统一,应该可以加工充实。怎样加工?如何充实?向汉剧、采茶戏、民间舞蹈等姐妹艺术学习,大胆借鉴,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借鸡生蛋,绝对是一种好办法。
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行适当的反串教学。
“因材施教”对培养演员来说是可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的,一方面指从学生的先天条件着眼量体裁衣,根据生、旦、丑、正反角的习惯准绳,让学生对号就坐。这是传统的教学,有他成功的经验积累,有利于学生快速成材,就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对演员本色的再现,能使一群还属“一张白纸”的演员成功地撑起一部作品。同时也让这些“白纸”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电影和戏曲是姐妹艺术,道理是相通的。根据演员的形象、气质、声音等条件来决定他(她)的发展方向是可行有效的,也是培育人材的主流。但是作为教学,这种方法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对初涉艺坛的学生来说,老师如果像泥人抟土似地把他捏成“理想的模型”,让学生过早地定了型,忽略了对一些学生的潜能挖掘。那培养出的学生通常会有一种现象——演丑的一上台就象玩儿戏,演生的一出场给人的印象是木讷呆板……况且客家山歌剧尚无固定的表演程式,没有明显的行当之分,通常要求演员一专多能,可以胜任多种角色。为此,笔者主张进行适当的“反串教学”,拓寬学生的戏路。这是对“因材施教”的另一种理解。让演“正面”的学生也演一些“反面”,目的是要他解放躯体,松驰表情,增加一些舞台行当的体验;让演“反面”的学生也去演“正面”,意在规范学生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体验用“心”演戏,有益于日后塑造角色时能进入人物心灵的深处。
客家山歌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表演上没有多少传统积淀,不比一些古老的剧种,人物激动时可以用水袖来抖一抖,人物悲怆时可以用长发来旋一旋,只能凸显演员特质、气质来丰富角色形象。艺术发展需要传承,前人为我们留下了经验,留下了技巧,可经验和技巧只是艺术创作的辅助手段,不是根本,艺术创作的生命在于她的个性和创作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教学得失,虚心学习,勤恳耕耘,客家山歌剧定将在艺术百花园中越开越艳,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1]胡希张,温萍.《客家山歌》[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2,23-28
[2]田羽.《广东省戏曲和曲艺之梅县山歌剧》[Z].广东省戏剧研究室.内部资料,1980:110.
[3]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和兴国县为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07,(3):121—127.
【关键词】客家山歌剧 扬长补短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0-02
客家人聚居区天生就是孕育金嗓子的沃土,不少剧团的演员嗓子都特别棒。很长一段时间,山歌剧人采取“话剧+唱”的表演形式来扬长避短,山歌剧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我们在此不作探究,但“话剧+唱”确实造成了演员在“做功”方面较平庸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一出戏的成败过分依赖剧本、导演等其它部门的创作。
一、继承好山歌剧的经典折子,大胆借鉴学习姐妹艺术,扬长补短。
客家山歌剧应该走戏曲化还是新歌剧的道路,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也进行过多年不同风格的实践和摸索,可喜的是当客家山歌剧人走出困惑时惊喜的发现:山歌剧虽然年轻不成熟,但她具有“比其他剧种更突出的优势特征——开放性”。她没有固定的程式和行当,决定了她的极强的吸收能力。她能借用许多姐妹剧种的艺术手段,使之融化,自成一家。如果说“话剧+唱”的表演风格有它扬长避短的科学性,它的成立和存在本身就说明前辈山歌剧人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和“短”。衡量一个剧种的演艺水平就是看你演员“唱、做、念、打”的真功夫,那么从剧种的发展,人材培养的角度来看就应该重在扬“长”补“短”。什么是山歌剧表演的“长”?张振坤、熊丽梅的声情并茂,蓝小田、郑秋萍的细腻传神,钟娥青、李惠嫣的泼辣诙谐,胡电明、徐乃果的变形夸张等等都是山歌剧表演史上的一个个成功脚印。注重唱腔的优美悦耳,讲究人物内在的心理流程,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张扬的“长”。
吸收传统的养料培育客家山歌剧的后辈学子,是我们必须走好的第一步。要继承好这些传统,要求学生加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是达到目的根本。客家山歌剧表演的“短”在哪?就是“简单、平乏”。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去克服完善也许还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今天我们用作教材的一些经典折子、独幕剧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也许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导演出于对整体风格的把握,它没有多少“做功”。但作为教材的折子戏,只要保持其局部风格的统一,应该可以加工充实。怎样加工?如何充实?向汉剧、采茶戏、民间舞蹈等姐妹艺术学习,大胆借鉴,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借鸡生蛋,绝对是一种好办法。
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行适当的反串教学。
“因材施教”对培养演员来说是可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的,一方面指从学生的先天条件着眼量体裁衣,根据生、旦、丑、正反角的习惯准绳,让学生对号就坐。这是传统的教学,有他成功的经验积累,有利于学生快速成材,就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对演员本色的再现,能使一群还属“一张白纸”的演员成功地撑起一部作品。同时也让这些“白纸”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电影和戏曲是姐妹艺术,道理是相通的。根据演员的形象、气质、声音等条件来决定他(她)的发展方向是可行有效的,也是培育人材的主流。但是作为教学,这种方法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对初涉艺坛的学生来说,老师如果像泥人抟土似地把他捏成“理想的模型”,让学生过早地定了型,忽略了对一些学生的潜能挖掘。那培养出的学生通常会有一种现象——演丑的一上台就象玩儿戏,演生的一出场给人的印象是木讷呆板……况且客家山歌剧尚无固定的表演程式,没有明显的行当之分,通常要求演员一专多能,可以胜任多种角色。为此,笔者主张进行适当的“反串教学”,拓寬学生的戏路。这是对“因材施教”的另一种理解。让演“正面”的学生也演一些“反面”,目的是要他解放躯体,松驰表情,增加一些舞台行当的体验;让演“反面”的学生也去演“正面”,意在规范学生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体验用“心”演戏,有益于日后塑造角色时能进入人物心灵的深处。
客家山歌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表演上没有多少传统积淀,不比一些古老的剧种,人物激动时可以用水袖来抖一抖,人物悲怆时可以用长发来旋一旋,只能凸显演员特质、气质来丰富角色形象。艺术发展需要传承,前人为我们留下了经验,留下了技巧,可经验和技巧只是艺术创作的辅助手段,不是根本,艺术创作的生命在于她的个性和创作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教学得失,虚心学习,勤恳耕耘,客家山歌剧定将在艺术百花园中越开越艳,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1]胡希张,温萍.《客家山歌》[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2,23-28
[2]田羽.《广东省戏曲和曲艺之梅县山歌剧》[Z].广东省戏剧研究室.内部资料,1980:110.
[3]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和兴国县为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07,(3):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