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对学习保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兴趣同样是重中之重。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现提出与同仁共勉。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殊不知,这样生硬的导入只会使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的导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助力。如在教学“几和第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饼。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结果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饱了。这时,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早知道吃第四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故事到此教师可提问:“大家说那个人说得对不对呢?”有些学生能很快想到答案,但有些学生却不大明白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学完了本节课的知识就会明白了。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被牢牢吸引,学习起来十分认真。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实践表明,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很容易将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产生混淆。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进而主动学习[1]。
创设游戏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可组织120秒的抢答游戏让学生抢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答对的题目数量最多即为获胜,同时该生获得一面小红旗。结果表明,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榜样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在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废寝忘食。如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在浴缸中浸泡而忘了洗的故事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插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一定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那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介绍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与方法,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2]。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广大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下陪父母去超市观察商品标价。又如,学习完“统计表”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所捐图书的数量、类别等信息,制作统计表。结果表明,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与探索,其一切行为往往希望得到师长和同龄人的肯定。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这一点,如对于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时常让他(她)画一些课堂上要用的图画;而有动手制作才能的学生,通常让他(她)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层次,时常根据某位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要求,因材施教。结果表明,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学起来劲头十足。
六、加强数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组织与开展一些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然后要求学生试着将每个图形对折,并保证对折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充分利用了剪和拼的方式,将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使复杂的新知识变成了简单的旧知识,最终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在枯燥的数学知识面前,只有加入一定的数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争取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邵开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19).
[2]欧应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
[3]陈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4,(6).
[4]韩冰.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4,(15).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现提出与同仁共勉。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殊不知,这样生硬的导入只会使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的导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助力。如在教学“几和第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饼。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结果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饱了。这时,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早知道吃第四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故事到此教师可提问:“大家说那个人说得对不对呢?”有些学生能很快想到答案,但有些学生却不大明白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学完了本节课的知识就会明白了。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被牢牢吸引,学习起来十分认真。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实践表明,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很容易将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产生混淆。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进而主动学习[1]。
创设游戏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可组织120秒的抢答游戏让学生抢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答对的题目数量最多即为获胜,同时该生获得一面小红旗。结果表明,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榜样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在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废寝忘食。如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在浴缸中浸泡而忘了洗的故事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插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一定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那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介绍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与方法,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2]。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广大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下陪父母去超市观察商品标价。又如,学习完“统计表”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所捐图书的数量、类别等信息,制作统计表。结果表明,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与探索,其一切行为往往希望得到师长和同龄人的肯定。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这一点,如对于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时常让他(她)画一些课堂上要用的图画;而有动手制作才能的学生,通常让他(她)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层次,时常根据某位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要求,因材施教。结果表明,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学起来劲头十足。
六、加强数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组织与开展一些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然后要求学生试着将每个图形对折,并保证对折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充分利用了剪和拼的方式,将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使复杂的新知识变成了简单的旧知识,最终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在枯燥的数学知识面前,只有加入一定的数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争取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邵开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19).
[2]欧应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
[3]陈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4,(6).
[4]韩冰.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