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文化的概念及其意义探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文化”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萌芽于“文化”概念从物质活动向精神实体的延伸,尤其是在出现文化大众化趋势和“共同体”的概念之后。直接推动“共同文化”的概念发展的有三位理论家:T.S.艾略特,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基于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体系,他们对“共同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方式也不尽相同。艾略特首先从意识层次引入“共同文化”的概念;威廉斯从文化的本质出发,提出平等、民主的“共同文化”思想;同样是马克思主义者,威廉斯的学生伊格尔顿进一步发展了“共同文化”的思想,更加具体的说明了“共同文化”的内在动力和归宿。总而言之,通过这主要的三位理论家的完善和突破,“共同文化”的概念更加具体,理论也更加成熟。然而从本质上说,“共同文化”还是一种积极美好的构想,为了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完善和补充上,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去尝试实现“共同文化”的理想,去探索“共同文化”的实践途径。在经历了宗教、文化政治、共通感的尝试之后,对于“共同文化”概念的思考开始上升到现实意义上来。“共同文化”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分析这一文化理想在现实中可能遭遇的困境,来讨论它实际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包括如何应对多元论困境的问题,如何区分共同文化是“普世价值”还是“共同价值”等等问题。然而“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落到“人”的问题上来,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最不能避免的就是价值冲突的矛盾,我们无法提供解决解决文化危机与冲突的一劳永逸的方案措施,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一个积极公民的态度去审慎的思考和判断,穷尽达成共识的可能,即便是保留可理解的差异,也是在朝“有意义地和睦相处”这个方向努力着。
其他文献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寻找一种绿色能源以代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迫在眉睫的任务。清洁燃料当中的生物乙醇具有车用价值,可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而
环境旅游业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发展现代旅游业就必需突破过去“就资源论开发”的传统思想误区,但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正>北上广深,这些叫做一线城市,可是从休闲的角度来看,它们已经永远没有可能成为一流城市,因为城市空间已经严重被占用了;可是有些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完全有可能成为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身份识别技术。针对目前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重点介绍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对生物特征识别过
宪法文本是理解宪法的一个实证基础。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中的“法律”多次出现 ,其涵义如何确定 ,意见不一。考察“法律”的各种语境 ,可以发现在宪法文本中“法律”一词具有不
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的发展,因此,我们对运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公路和桥梁的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入门越来越重视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虽然我
<正>"跨越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这是1987年9月20日从北京向海外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它悄然预示着网络时代叩响了中国的大门。25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深刻
自费希尔建立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以来 ,已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已明显表现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