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兴古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东南部,占据着极佳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便是东部的出口要道、湖广填四川的必经之地。龙兴有赋:“龙阁飞檐藏龙宫,灵兴八方迎豪客。帝王神功盖世情,笑看今朝后人忆。小桥流水烟雨蒙,回头一望叹今生。石板古街贵人映,闲时小镇别样情。”无论是“贵人映”,还是“后人忆”,昔日的旱码头,今朝冷清的小镇,时光都早已在这里停滞。漫步在龙兴,古镇的一什一物都能让人置身于旧时光里,自在恬然,忘了今夕何夕。可能是这里还未游人如织,方圆几里都完好地保存了旧时的模样,让龙兴处处皆“源”。
寻龙求源 巧结帝缘
龙兴古镇原为“隆兴场”,后因与明建文帝朱允炆结缘,遂改名龙兴场。龙兴之所以结帝缘,还与明朝十大战役之一的靖难之役密不可分。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继任帝位。建文帝生性仁柔少断,比不得皇叔们野心勃勃。继位不久为自保,听从臣下进言,开始削弱藩王势力。但随着削藩矛盾日渐激化,本就怀异心的四叔燕王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爆发了这场政变。相传,朱棣攻入南京,皇宫起火,建文帝乔装成僧侣,趁乱出逃,入川避难。燕王朱棣夺位后,为绝后患,连年四处缉拿建文帝。入川避难的第四年,建文帝前往邻水县幺滩途中,夜宿隆兴场的一个破庙中。破庙格外残败,到处都是蛛网灰迹。第二天一大早,建文帝准备动身前往邻水县,刚走到场镇外的小桥边,便察觉有追兵在逼近。于是,他折返破庙中,躲藏在神龛下面的石洞里。残败的破庙恰好为建文帝打了掩护,建文帝进入石洞冲破的蛛网被蜘蛛补结,留下的足印又被扬起的灰尘盖住,破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营造一种“人迹未至”的景象。追兵追查到破庙时,竟未看出丝毫异样,随即又西向追去,建文帝因此得以逃过一劫。《江北县志》里是这样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设置隆兴场,因传说明建文帝曾在此一小庙避难,小庙经扩建而命名龙藏寺,民国初遂改为龙兴场。”因此,隆兴正式更名为龙兴,供建文帝藏身避难的破庙成为如今古镇上香火最旺的“龙藏寺”,场外的小桥也得名为“回龙桥”。
然而帝缘却不止于此,镇上的“第一楼”也与建文帝有过“交情”。迈入古镇,北边不远处便是建文帝当年的藏身之处——龙藏宫;龙藏宫往东,则是“第一楼”。远远望去,在阳光的映射下,门楼上黑漆金字牌匾题出的“第一楼”三个大字,着实惹人眼球。相传,当年建文帝逃难路经此地时,一时找不到前往邻水县的方向,多亏娄氏兄弟为其带路,才能顺利到达。为感谢这两兄弟的带路之恩,建文帝特意为其留下“第一楼”的御笔,也难怪如此的光芒万丈了。
“第一楼”在得到御笔前,它的前身是“第一娄”,源于明初古镇上一户姓娄的人家,为了方便过往商贩投宿,修建起这座客栈。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凡是过往龙兴的商贾贵胄,都会在此地停歇时分,“第一楼”也因此成为龙兴的“会客厅”。走进“第一楼”,一探“会客厅”究竟。整体建筑采用木质结构,古朴典雅,清灵秀雅。“第一楼”共三层,中间是天井,两旁则是客房,整体呈现“凹”字形态。天井里,几条小锦鲤在爬满青苔的太平缸里游来游去,平添几分岁月静好的味道。角落里是最不起眼的石桌石凳,细看却很独特。不同于其他的石桌石凳,“第一楼”里的石桌石凳格外威武。在中国的传统建筑里,狮子是百兽之王,具有帝王威镇四方之意,大多达官贵人会在府邸外立一对石狮子,以彰显尊荣与权势。而在“第一楼”,石狮子被搬进了院内,像是在暗示这里曾与帝王结缘。方形石桌的四根柱子被精心雕刻成狮子的四条腿,采用的是浮雕,将狮子的粗壮有力突显得恰到好处,石凳亦是如此。在四合院的二进两旁设了五处木梯,年岁一久,走在木梯上,木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第一楼”的旧话。二进与三进间的厅堂是会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戏曲杂技的舞台,颇具巴渝风。
无论是龙藏寺还是回龙桥,乃至“第一楼”,巧结帝缘,古镇“因龙而兴”。
追根溯源 探祖谒宗
龙兴古镇曾是移民入川的重要驿站,因其景色宜人,又为“五马归巢”的风水宝地,大多移民甚是情愿就此安居乐业、落地生根。虽远离故土,但也都知根明源。“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曾这样写道,每每想起,总不禁为之动容。姓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人文情结,是血缘最直观的符号,如脐带般让族人紧紧相连。血脉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产生继替,但姓氏必定会成为永恒的印记,情系宗族的载体则是那“一姓一祠堂”。如今,古镇上百姓的姓氏多达144个,近九成都是移民后裔,大多都有宗族的祠堂。不同姓氏的祠堂一座挨着一座,有独立的空间又紧密相连,祠堂街初现雏形。移民纷至沓来,祠堂也随之增多,日子一长,便成就了祠堂一条街。难得的是,祠堂街上各宗祠均坐西朝东,以示移民不忘故土、始终遥望宗族之心。
明氏祠堂 千里联脉
明氏祠堂坐落于古镇的祠堂街上,朱红的外墙与一旁古色古香的包氏祠堂相比,显得格外惹人注目。圆盘状的明氏图腾如徽章般挂在门楼上,彰显着明氏独有的宗族文化。还未踏入祠堂,早已被这图腾吸引得挪不动脚步。绀青作底,一条金龙,几朵祥云点缀周遭,色泽艳丽又不失庄重。浮雕的金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怀抱赤轮玉弓,日月同辉象征“明”,在金龙怀抱的赤轮上则镌刻着“日”“月”二字最初的写法,寓意起源,时时刻刻都在宣扬主权,透露着明氏独有的宗族文化。正因如此,异于佛殿道觀,进入氏族祠堂让族人找到归属感的同时,也会令外族人产生些许不可言状的紧张。在旧时,族规甚严,一姓一祠,不止外姓不得入内,就连同姓的族内妇女以及未成年孩童也不可擅自闯入,否则会受到族内至极严厉的惩罚,可见祠堂在族人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虽说如今早已破除这类族规,亲临祠堂,探寻这支氏族的起源与变迁还是会不由地产生探秘之情。 热播剧集《伪装者》,作为首部网络日播量过亿的谍战剧,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剧中的明氏家族也引发了大众对这一古老姓氏的好奇。在这座祠堂里,能集中解读明氏起源奥秘的地方非后堂莫属了。后堂里供奉着明氏始祖百里奚、得姓始祖百里视、脉派始祖明进公三尊塑像以及明氏的起源碑。史籍《通志·氏族略》里曾记载:“明,姬姓,虞仲之后也。”据重庆市明祠文化研究会会长明长惠(明氏家族入川第27代族人)介绍,明氏起源于姬姓,得姓于春秋时期大秦名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百里视,字孟明,是秦国骁勇善战的将军,曾率领军队将最强大的晋军打得落花流水,为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功不可没。百里视驾鹤西去之后,其子孙后代则以“孟明”为姓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明”,因此将百里视奉为得姓始祖。
清明,历来是祭祖敬宗的时节。每到清明时分,明氏祠堂都会举办清明会,汇聚各地的明氏家族,祭拜明氏共同的祖先——百里视。在这一天,明氏祠堂格外热闹,来自川渝、湖广等地的明氏家族都会选派一名代表来参会。读祝是拉开清明会正式序幕不可或缺的礼节,在明会长“忆往昔,看今朝,长相思,泪涕长流”饱含深情的祝文里,特有的腔调及哀婉的旋律能够感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虽所处的家族分支不尽相同,辈分也差了近5倍,但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会冲破所有阻隔。
华夏宗祠 万宗寻根
华夏宗祠与明氏祠堂同处祠堂街,相隔并不远。与明祠无异,华夏宗祠原为氏族祠堂,是当地贺氏家族进香拜祖的祭祀之地。怎料“世事如棋局局新”,几经变迁便成就了如今的华夏宗祠。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祠堂,华夏宗祠内的始祖堂供奉着多达107尊姓氏始祖像,并收藏有五十余部姓氏家谱以及两百余部族谱,为子孙后世拜谒祖先提供重要凭籍,同时也成为万宗寻根必到之处。
乍到祠堂,只觉明柱素洁,墨香沉重。门柱上嵌有宗祠聯,上联为“寻根谒祖华夏宗祠细说来龙去脉”,下联为“探本求源家族谱牒详述远氏近亲”,匾额上“华夏宗祠”赫然醒目,笔法浑厚圆柔。轻声念道宗祠联,净心探寻宗族源。踏入宗祠,便可见一米见方赤金大字——“根”,正所谓“树不离根,水不离源,人不忘祖”,相比于在氏族祠堂时的探秘感,在华夏宗祠里更多的是寻根心。穿过昏沉的戏台通廊后,明澈透亮的天井就这样静谧地呈现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派肃穆又不失清新的景象也迎面而来。
在宗祠里,整体采用的是三厅两庭式结构布局,可谓是“屋舍俨然”。抬眼望去,玄青匾额上镌刻的“厚德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视线略下,步入厚德堂爬满青苔的台阶两侧,安放着或高或低的绿植,生机盎然。两旁的围廊里则是钟楼与鼓楼,钟鼓楼也十分应景,其中的钟鼓分别取名为百姓钟、百姓鼓,寓意百家姓氏均汇聚于此。迈入厚德堂正堂,此处供奉着炎帝和黄帝的全身石像,石像前的供桌上按照古时祭祀传统,供奉着太牢,俗谓大三牲,即一羊头、一牛头、一猪头。在古时,太牢并非平民所用,是天子大祀诸神才能采用的供奉品,正堂里用太牢来供奉炎黄二帝,可见其在中国姓氏文化起源中是何等的声威盛大。据统计,如今中国前百种姓氏中,有近七成隶属于黄帝族别,而由炎帝衍生出的姓氏更是多达400余个,因此炎黄二帝被奉为人文始祖。
出正堂,便是始祖堂。始祖堂内供奉着107尊不同姓氏的始祖像。始祖像的排位呈现不封口的矩形状,沿着逆时针方向,按照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进行排列。第一排的姓氏始祖像大多手持官牌,可见很多姓氏的始祖是当朝为官的官员。除了姓氏始祖像外,堂内还陈列着174块姓氏起源牌,介绍各姓氏的源流及典故,为族别的区分提供了力证。
短短1000米长的祠堂街,承载的却是百年移民记忆,汇聚着数千里继替的血脉,满足了万宗寻根的诉求。
归本还源 川作之范
走过祠堂街,古镇安静的一隅便是巴渝民俗博物馆(现已搬至碧津公园)。在巴渝民俗博物馆内,主要展出清代及民国初年民间制作的雕花大床等,集中展示了“川作”家具的范本。在文化输出盛行的当代,人们往往能快速接受他国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某些本源文化却鲜有过问。寝具,在当代人看来,欧式的圆床似乎更具吸引力。殊不知,旧时的寝具却大有文章,尤其是“川作”。明清时分,由于对外贸易的昌盛,优质木材一度打入国内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木作家具的繁荣,一时,木作派别开枝散叶。相比四大流派,“川作”不及“京作”的华贵气派,少了几分“苏作”的文雅端秀,但其刀工深峻,大多以地方戏曲故事为雕刻题材,将巴渝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取各家之长补己家之短。
在民俗博物馆内,号称“巴渝第一床”的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格外惹人注目,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据悉,“巴渝第一床”是清代同治年间当地一戴姓的大户人家小姐的嫁妆,耗费了匠人们整整3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整床高2.9米,近一层楼高,光装饰黄金就达200克以上,是典型的渝式拔步床。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汉族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独特之处在于“床中床、罩中罩”的理念。所谓“床中床、罩中罩”,其实是在架子床外格外增添了一间“小木屋”。从整体外形来看,像是把架子床放在了一个平台上。这个木质的平台越出床的前沿约二三尺,镶以木制的围栏,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形成封闭空间。做工更精致一些的还在两旁安上窗户,在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又设置一脚踏,在其两侧安放桌凳等小型家具,宛如一独立的房间。
除形制外,“巴渝第一床”的雕刻工艺也是巧夺天工,俨然一副巴渝风情画。虽比不上当时流行的黄花梨、紫檀、铁梨等材质名贵,“川作”的雕花大床多采用的楠木、樟木、柏木却因其木质温润细腻,能极大程度上展现繁复的雕刻工艺,是“川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抛开满床贴金带来的华贵感,床楣多样的雕刻手法以及丰富的雕刻内容令人叹为观止。通体或镂空、或浮雕,满雕蝙蝠、蝴蝶、牡丹、寿桃、石榴等图案,层层相叠,各有深浅,寓意富贵吉祥、多子多福,将家人的祝福雕进每个细节之中。
无论是寻龙求源,还是追根溯源,乃至归本还源,一切都源起龙兴,与龙兴结下不解之缘。
【责任编辑】王 凯
寻龙求源 巧结帝缘
龙兴古镇原为“隆兴场”,后因与明建文帝朱允炆结缘,遂改名龙兴场。龙兴之所以结帝缘,还与明朝十大战役之一的靖难之役密不可分。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继任帝位。建文帝生性仁柔少断,比不得皇叔们野心勃勃。继位不久为自保,听从臣下进言,开始削弱藩王势力。但随着削藩矛盾日渐激化,本就怀异心的四叔燕王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爆发了这场政变。相传,朱棣攻入南京,皇宫起火,建文帝乔装成僧侣,趁乱出逃,入川避难。燕王朱棣夺位后,为绝后患,连年四处缉拿建文帝。入川避难的第四年,建文帝前往邻水县幺滩途中,夜宿隆兴场的一个破庙中。破庙格外残败,到处都是蛛网灰迹。第二天一大早,建文帝准备动身前往邻水县,刚走到场镇外的小桥边,便察觉有追兵在逼近。于是,他折返破庙中,躲藏在神龛下面的石洞里。残败的破庙恰好为建文帝打了掩护,建文帝进入石洞冲破的蛛网被蜘蛛补结,留下的足印又被扬起的灰尘盖住,破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营造一种“人迹未至”的景象。追兵追查到破庙时,竟未看出丝毫异样,随即又西向追去,建文帝因此得以逃过一劫。《江北县志》里是这样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设置隆兴场,因传说明建文帝曾在此一小庙避难,小庙经扩建而命名龙藏寺,民国初遂改为龙兴场。”因此,隆兴正式更名为龙兴,供建文帝藏身避难的破庙成为如今古镇上香火最旺的“龙藏寺”,场外的小桥也得名为“回龙桥”。
然而帝缘却不止于此,镇上的“第一楼”也与建文帝有过“交情”。迈入古镇,北边不远处便是建文帝当年的藏身之处——龙藏宫;龙藏宫往东,则是“第一楼”。远远望去,在阳光的映射下,门楼上黑漆金字牌匾题出的“第一楼”三个大字,着实惹人眼球。相传,当年建文帝逃难路经此地时,一时找不到前往邻水县的方向,多亏娄氏兄弟为其带路,才能顺利到达。为感谢这两兄弟的带路之恩,建文帝特意为其留下“第一楼”的御笔,也难怪如此的光芒万丈了。
“第一楼”在得到御笔前,它的前身是“第一娄”,源于明初古镇上一户姓娄的人家,为了方便过往商贩投宿,修建起这座客栈。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凡是过往龙兴的商贾贵胄,都会在此地停歇时分,“第一楼”也因此成为龙兴的“会客厅”。走进“第一楼”,一探“会客厅”究竟。整体建筑采用木质结构,古朴典雅,清灵秀雅。“第一楼”共三层,中间是天井,两旁则是客房,整体呈现“凹”字形态。天井里,几条小锦鲤在爬满青苔的太平缸里游来游去,平添几分岁月静好的味道。角落里是最不起眼的石桌石凳,细看却很独特。不同于其他的石桌石凳,“第一楼”里的石桌石凳格外威武。在中国的传统建筑里,狮子是百兽之王,具有帝王威镇四方之意,大多达官贵人会在府邸外立一对石狮子,以彰显尊荣与权势。而在“第一楼”,石狮子被搬进了院内,像是在暗示这里曾与帝王结缘。方形石桌的四根柱子被精心雕刻成狮子的四条腿,采用的是浮雕,将狮子的粗壮有力突显得恰到好处,石凳亦是如此。在四合院的二进两旁设了五处木梯,年岁一久,走在木梯上,木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第一楼”的旧话。二进与三进间的厅堂是会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戏曲杂技的舞台,颇具巴渝风。
无论是龙藏寺还是回龙桥,乃至“第一楼”,巧结帝缘,古镇“因龙而兴”。
追根溯源 探祖谒宗
龙兴古镇曾是移民入川的重要驿站,因其景色宜人,又为“五马归巢”的风水宝地,大多移民甚是情愿就此安居乐业、落地生根。虽远离故土,但也都知根明源。“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曾这样写道,每每想起,总不禁为之动容。姓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人文情结,是血缘最直观的符号,如脐带般让族人紧紧相连。血脉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产生继替,但姓氏必定会成为永恒的印记,情系宗族的载体则是那“一姓一祠堂”。如今,古镇上百姓的姓氏多达144个,近九成都是移民后裔,大多都有宗族的祠堂。不同姓氏的祠堂一座挨着一座,有独立的空间又紧密相连,祠堂街初现雏形。移民纷至沓来,祠堂也随之增多,日子一长,便成就了祠堂一条街。难得的是,祠堂街上各宗祠均坐西朝东,以示移民不忘故土、始终遥望宗族之心。
明氏祠堂 千里联脉
明氏祠堂坐落于古镇的祠堂街上,朱红的外墙与一旁古色古香的包氏祠堂相比,显得格外惹人注目。圆盘状的明氏图腾如徽章般挂在门楼上,彰显着明氏独有的宗族文化。还未踏入祠堂,早已被这图腾吸引得挪不动脚步。绀青作底,一条金龙,几朵祥云点缀周遭,色泽艳丽又不失庄重。浮雕的金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怀抱赤轮玉弓,日月同辉象征“明”,在金龙怀抱的赤轮上则镌刻着“日”“月”二字最初的写法,寓意起源,时时刻刻都在宣扬主权,透露着明氏独有的宗族文化。正因如此,异于佛殿道觀,进入氏族祠堂让族人找到归属感的同时,也会令外族人产生些许不可言状的紧张。在旧时,族规甚严,一姓一祠,不止外姓不得入内,就连同姓的族内妇女以及未成年孩童也不可擅自闯入,否则会受到族内至极严厉的惩罚,可见祠堂在族人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虽说如今早已破除这类族规,亲临祠堂,探寻这支氏族的起源与变迁还是会不由地产生探秘之情。 热播剧集《伪装者》,作为首部网络日播量过亿的谍战剧,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剧中的明氏家族也引发了大众对这一古老姓氏的好奇。在这座祠堂里,能集中解读明氏起源奥秘的地方非后堂莫属了。后堂里供奉着明氏始祖百里奚、得姓始祖百里视、脉派始祖明进公三尊塑像以及明氏的起源碑。史籍《通志·氏族略》里曾记载:“明,姬姓,虞仲之后也。”据重庆市明祠文化研究会会长明长惠(明氏家族入川第27代族人)介绍,明氏起源于姬姓,得姓于春秋时期大秦名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百里视,字孟明,是秦国骁勇善战的将军,曾率领军队将最强大的晋军打得落花流水,为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功不可没。百里视驾鹤西去之后,其子孙后代则以“孟明”为姓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明”,因此将百里视奉为得姓始祖。
清明,历来是祭祖敬宗的时节。每到清明时分,明氏祠堂都会举办清明会,汇聚各地的明氏家族,祭拜明氏共同的祖先——百里视。在这一天,明氏祠堂格外热闹,来自川渝、湖广等地的明氏家族都会选派一名代表来参会。读祝是拉开清明会正式序幕不可或缺的礼节,在明会长“忆往昔,看今朝,长相思,泪涕长流”饱含深情的祝文里,特有的腔调及哀婉的旋律能够感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虽所处的家族分支不尽相同,辈分也差了近5倍,但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会冲破所有阻隔。
华夏宗祠 万宗寻根
华夏宗祠与明氏祠堂同处祠堂街,相隔并不远。与明祠无异,华夏宗祠原为氏族祠堂,是当地贺氏家族进香拜祖的祭祀之地。怎料“世事如棋局局新”,几经变迁便成就了如今的华夏宗祠。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祠堂,华夏宗祠内的始祖堂供奉着多达107尊姓氏始祖像,并收藏有五十余部姓氏家谱以及两百余部族谱,为子孙后世拜谒祖先提供重要凭籍,同时也成为万宗寻根必到之处。
乍到祠堂,只觉明柱素洁,墨香沉重。门柱上嵌有宗祠聯,上联为“寻根谒祖华夏宗祠细说来龙去脉”,下联为“探本求源家族谱牒详述远氏近亲”,匾额上“华夏宗祠”赫然醒目,笔法浑厚圆柔。轻声念道宗祠联,净心探寻宗族源。踏入宗祠,便可见一米见方赤金大字——“根”,正所谓“树不离根,水不离源,人不忘祖”,相比于在氏族祠堂时的探秘感,在华夏宗祠里更多的是寻根心。穿过昏沉的戏台通廊后,明澈透亮的天井就这样静谧地呈现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派肃穆又不失清新的景象也迎面而来。
在宗祠里,整体采用的是三厅两庭式结构布局,可谓是“屋舍俨然”。抬眼望去,玄青匾额上镌刻的“厚德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视线略下,步入厚德堂爬满青苔的台阶两侧,安放着或高或低的绿植,生机盎然。两旁的围廊里则是钟楼与鼓楼,钟鼓楼也十分应景,其中的钟鼓分别取名为百姓钟、百姓鼓,寓意百家姓氏均汇聚于此。迈入厚德堂正堂,此处供奉着炎帝和黄帝的全身石像,石像前的供桌上按照古时祭祀传统,供奉着太牢,俗谓大三牲,即一羊头、一牛头、一猪头。在古时,太牢并非平民所用,是天子大祀诸神才能采用的供奉品,正堂里用太牢来供奉炎黄二帝,可见其在中国姓氏文化起源中是何等的声威盛大。据统计,如今中国前百种姓氏中,有近七成隶属于黄帝族别,而由炎帝衍生出的姓氏更是多达400余个,因此炎黄二帝被奉为人文始祖。
出正堂,便是始祖堂。始祖堂内供奉着107尊不同姓氏的始祖像。始祖像的排位呈现不封口的矩形状,沿着逆时针方向,按照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进行排列。第一排的姓氏始祖像大多手持官牌,可见很多姓氏的始祖是当朝为官的官员。除了姓氏始祖像外,堂内还陈列着174块姓氏起源牌,介绍各姓氏的源流及典故,为族别的区分提供了力证。
短短1000米长的祠堂街,承载的却是百年移民记忆,汇聚着数千里继替的血脉,满足了万宗寻根的诉求。
归本还源 川作之范
走过祠堂街,古镇安静的一隅便是巴渝民俗博物馆(现已搬至碧津公园)。在巴渝民俗博物馆内,主要展出清代及民国初年民间制作的雕花大床等,集中展示了“川作”家具的范本。在文化输出盛行的当代,人们往往能快速接受他国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某些本源文化却鲜有过问。寝具,在当代人看来,欧式的圆床似乎更具吸引力。殊不知,旧时的寝具却大有文章,尤其是“川作”。明清时分,由于对外贸易的昌盛,优质木材一度打入国内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木作家具的繁荣,一时,木作派别开枝散叶。相比四大流派,“川作”不及“京作”的华贵气派,少了几分“苏作”的文雅端秀,但其刀工深峻,大多以地方戏曲故事为雕刻题材,将巴渝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取各家之长补己家之短。
在民俗博物馆内,号称“巴渝第一床”的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格外惹人注目,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据悉,“巴渝第一床”是清代同治年间当地一戴姓的大户人家小姐的嫁妆,耗费了匠人们整整3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整床高2.9米,近一层楼高,光装饰黄金就达200克以上,是典型的渝式拔步床。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汉族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独特之处在于“床中床、罩中罩”的理念。所谓“床中床、罩中罩”,其实是在架子床外格外增添了一间“小木屋”。从整体外形来看,像是把架子床放在了一个平台上。这个木质的平台越出床的前沿约二三尺,镶以木制的围栏,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形成封闭空间。做工更精致一些的还在两旁安上窗户,在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又设置一脚踏,在其两侧安放桌凳等小型家具,宛如一独立的房间。
除形制外,“巴渝第一床”的雕刻工艺也是巧夺天工,俨然一副巴渝风情画。虽比不上当时流行的黄花梨、紫檀、铁梨等材质名贵,“川作”的雕花大床多采用的楠木、樟木、柏木却因其木质温润细腻,能极大程度上展现繁复的雕刻工艺,是“川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抛开满床贴金带来的华贵感,床楣多样的雕刻手法以及丰富的雕刻内容令人叹为观止。通体或镂空、或浮雕,满雕蝙蝠、蝴蝶、牡丹、寿桃、石榴等图案,层层相叠,各有深浅,寓意富贵吉祥、多子多福,将家人的祝福雕进每个细节之中。
无论是寻龙求源,还是追根溯源,乃至归本还源,一切都源起龙兴,与龙兴结下不解之缘。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