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活动是最不可预测的人类活动之一,科研经费监管过细过严,难免扼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若监管制度过宽过松,则科研经费的使用又会陷入无序。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这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适用于中央民口所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文件的颁发是改革的第一步,让我们可以期待科研经费更为规范的管理及更为高效地被使用。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为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11906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2013年达到2.09%。与此同时,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也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成果,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如中微子振荡模式、量子科学、铁基超导、生命科学、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等原创成果世界领先。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然而,在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科技管理方式与快速增长的科研资金还不完全适应,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据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科技部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组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设备等问题,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2011年,科技部部本级申报和承担的45个项目中,有10个未纳入项目库,涉及金额15.34亿元,其中年中追加的3个项目无申报文本,涉及金额9650万元;2012年科技部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预算3088万余元。
这些突出问题唯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才能解决。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十条意见涉及具体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如,针对违规违纪使用科研经费问题,加强了资金使用监管。一是明确了在资金使用中五个方面严令禁止的行为,即“五不得”,不得擅自调整外拨经费、不得利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不得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不得违规开支测试化验加工费、不得随意调账应付检查等。同时,强化了项目承担单位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法人责任,要求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二是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的结算方式,提出在事业单位按规定对科研项目实行“公务卡”结算,在企业也要求主要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减少现金支出,实现“痕迹管理”。三是提出建立信用记录评级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明确五种针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提高监管工作严肃性,并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倒查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责任。
诚然,每一级别的科研项目原本都有其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关键是在执行和监督时始终面临移位、走样、误读等诸多挑战。此外,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的贪欲,科研领域也不能幸免,如令人震惊的“段振豪案”。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不少科研人员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该案一方面提醒我们当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对科研人员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好课题经费,以保证正常的科研活动,并避免犯罪风险具有警示的效果。
对此,检察机关在依法严肃查处科研经费腐败案件的同时,适时发出检察议建,并督促落实整改,是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贯彻落实“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的具体措施。通过“五进”专项活动,以专业的预防手段,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纳入合法、合理、科学的轨道,将助力我国的科研经费更为高效的使用。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为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11906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2013年达到2.09%。与此同时,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也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成果,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如中微子振荡模式、量子科学、铁基超导、生命科学、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等原创成果世界领先。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然而,在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科技管理方式与快速增长的科研资金还不完全适应,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据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科技部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组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设备等问题,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2011年,科技部部本级申报和承担的45个项目中,有10个未纳入项目库,涉及金额15.34亿元,其中年中追加的3个项目无申报文本,涉及金额9650万元;2012年科技部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预算3088万余元。
这些突出问题唯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才能解决。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十条意见涉及具体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如,针对违规违纪使用科研经费问题,加强了资金使用监管。一是明确了在资金使用中五个方面严令禁止的行为,即“五不得”,不得擅自调整外拨经费、不得利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不得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不得违规开支测试化验加工费、不得随意调账应付检查等。同时,强化了项目承担单位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法人责任,要求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二是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的结算方式,提出在事业单位按规定对科研项目实行“公务卡”结算,在企业也要求主要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减少现金支出,实现“痕迹管理”。三是提出建立信用记录评级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明确五种针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提高监管工作严肃性,并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倒查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责任。
诚然,每一级别的科研项目原本都有其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关键是在执行和监督时始终面临移位、走样、误读等诸多挑战。此外,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的贪欲,科研领域也不能幸免,如令人震惊的“段振豪案”。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不少科研人员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该案一方面提醒我们当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对科研人员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好课题经费,以保证正常的科研活动,并避免犯罪风险具有警示的效果。
对此,检察机关在依法严肃查处科研经费腐败案件的同时,适时发出检察议建,并督促落实整改,是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贯彻落实“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的具体措施。通过“五进”专项活动,以专业的预防手段,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纳入合法、合理、科学的轨道,将助力我国的科研经费更为高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