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本每篇选文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优质范文,而且是美妙绝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材。我为古代大教育家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拍案叫绝!教学中,我受到了启发,并运用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有生命活力的品德与社会课!
一、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孔子到哲学家再到苏格拉底,他们都是从培养学生出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空间,或围坐在旷野里,或围坐在小河边,或踏进田野里,学生充分得到尊重,教师也作为一分子,与学生共同探讨着人生哲理。
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扬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竭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1.充分尊重学生每个鲜活的个体。
这些课中的弟子们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其活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孔子游春》中,孔子让大家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和颜回的回答各具志趣,且情态各异。他们在思考,在演讲,课堂完全是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他们而言,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不是为将来做准备那种必须而痛苦的过渡,课堂就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配角”,不是在老师的指挥下沿固定轨道前进去捕获某个答案,不是配合老师演戏的群众演员,而是实际的参与者,教育教学中的主角。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作为活生生的人,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地发挥。课堂就是他们的,自由而快乐。他们是在快乐中学习。
2.努力扮演教师“平等中首席”的角色
在《孔子游春》教学中,不只是学生活力逼人,老师也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参与到这堂课中,同样富有活力。“在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哲学家,和学生一起围坐在旷野里,共同讨论着“如何除掉旷野里的杂草”的问题,用事实让学生明白了人生的哲理。孔子和哲学家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思想,一起成长,一起飞翔,他们始终扮演着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我体会到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生态环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做游戏、表演、辩论、调查访问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生态环境”,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活动是人类生命、能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本能,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活动的过程。我注意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和交往中形成自由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同时,注重教材特点,实施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行为的多重组合,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主体化大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乐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动态地把握课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的研究者指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孔子游春》中描述的这堂课的内容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从一开始就像有生命似的,随着讨论的深入而不断发展。这节课就像是孩子,孔子生了他,却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去事先规定他的成长,可能孔子也不知道他会长成什么模样。课堂上有着很多的变数,它们往往是潜在的资源,意味着机会和希望。有经验的老师会去有效地利用它。有才能的老师才能驾驭它,但大多还只是在事先预设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孔子却是基本无预设而顺其发展,他没有偷懒不备课,也不是脚踩西瓜皮,从前面对“水”的一番宏论,后面让弟子们说志向,证明他是在彻底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前提下动态地把握课堂,孔子的大智慧大仁爱体现得很真切。孔子的学生能够多年追随他,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课堂内容像活蹦乱跳的孩子,当然能抓住人。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透视课堂,课堂实际上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沟通、整合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也是动态存在的,即使教师备课准备得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
四、回归生活,从生活走向生活
孔子曾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他一生所教的弟子三千多人;哲学家带着弟子漫游世界,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学生个个满腹经纶……可以看出,他们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带入生活,以天地为教室,用大自然和生活这本活生生的教材来教育、引导弟子们,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他们培养了大批满腹经纶而又品德高尚的弟子。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和大自然对话的兴趣,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发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道德认识,最后进行课后延伸,进一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和提高,逐步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这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我们要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一、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孔子到哲学家再到苏格拉底,他们都是从培养学生出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空间,或围坐在旷野里,或围坐在小河边,或踏进田野里,学生充分得到尊重,教师也作为一分子,与学生共同探讨着人生哲理。
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扬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竭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1.充分尊重学生每个鲜活的个体。
这些课中的弟子们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其活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孔子游春》中,孔子让大家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和颜回的回答各具志趣,且情态各异。他们在思考,在演讲,课堂完全是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他们而言,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不是为将来做准备那种必须而痛苦的过渡,课堂就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配角”,不是在老师的指挥下沿固定轨道前进去捕获某个答案,不是配合老师演戏的群众演员,而是实际的参与者,教育教学中的主角。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作为活生生的人,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地发挥。课堂就是他们的,自由而快乐。他们是在快乐中学习。
2.努力扮演教师“平等中首席”的角色
在《孔子游春》教学中,不只是学生活力逼人,老师也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参与到这堂课中,同样富有活力。“在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哲学家,和学生一起围坐在旷野里,共同讨论着“如何除掉旷野里的杂草”的问题,用事实让学生明白了人生的哲理。孔子和哲学家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思想,一起成长,一起飞翔,他们始终扮演着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我体会到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生态环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做游戏、表演、辩论、调查访问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生态环境”,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活动是人类生命、能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本能,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活动的过程。我注意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和交往中形成自由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同时,注重教材特点,实施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行为的多重组合,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主体化大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乐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动态地把握课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的研究者指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孔子游春》中描述的这堂课的内容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从一开始就像有生命似的,随着讨论的深入而不断发展。这节课就像是孩子,孔子生了他,却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去事先规定他的成长,可能孔子也不知道他会长成什么模样。课堂上有着很多的变数,它们往往是潜在的资源,意味着机会和希望。有经验的老师会去有效地利用它。有才能的老师才能驾驭它,但大多还只是在事先预设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孔子却是基本无预设而顺其发展,他没有偷懒不备课,也不是脚踩西瓜皮,从前面对“水”的一番宏论,后面让弟子们说志向,证明他是在彻底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前提下动态地把握课堂,孔子的大智慧大仁爱体现得很真切。孔子的学生能够多年追随他,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课堂内容像活蹦乱跳的孩子,当然能抓住人。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透视课堂,课堂实际上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沟通、整合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也是动态存在的,即使教师备课准备得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
四、回归生活,从生活走向生活
孔子曾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他一生所教的弟子三千多人;哲学家带着弟子漫游世界,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学生个个满腹经纶……可以看出,他们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带入生活,以天地为教室,用大自然和生活这本活生生的教材来教育、引导弟子们,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他们培养了大批满腹经纶而又品德高尚的弟子。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和大自然对话的兴趣,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发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道德认识,最后进行课后延伸,进一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和提高,逐步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这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我们要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