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 杨晓娟
身在都市中的人们,每天为着生活奔忙着,马路上、公交车站、地铁站常常挤满了 张张疲惫的脸。“时间等于金钱”许多时候并不被人们承认,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花去了很多时间却并没有换来金钱……可是,当我们下定决心给自己一点时间的时候,我们又犹豫了,让一个下午就这样流走了吗?
难道没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吗?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和自己可能的刹那停留擦启而过,淹没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
可是,我们真的就连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没有吗?我们让永不停息的时间停驻一个下午,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因此就有所缺失吗?
钟表停了也许是没有力气了,也许是瘫痪了,而我们,停留一刻再走,也许我们可以有能量走的更远。
而雕刻时光,就是这样一个让时间暂停的所在。
咖啡馆的由来
“雕刻时光”咖啡馆的老板名叫庄崧冽,认识他的朋友都亲切地喊他庄仔。庄仔是台湾云林人,云林是宝岛一个美丽的地方。高中毕业后,庄仔当兵去了,一晃就是两三年,退役后,他在台湾的饭店和出版社工作过,可是,叛逆的庄仔在台湾待得久了、待得烦了,他想换个环境,逃离台湾。于是,1993年,他来到北京,入读北京电影学院。这一来,就是12年。
没认识爱人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北京。在他看来,北京大气粗犷的氛围让他感觉舒坦而惬意。既然来这儿读书了,毕业后,就找个工作待这儿吧。
大三那年的暑假,他去新疆旅游,在车厢邂逅北京服装学院的三名女生,于是四人同行。新疆的天地太广阔了,它充满着一种富饶而崎岖的美感,庄仔走进去,看过去,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壮丽:成群的牛羊,一望无尽的沙漠——就在那一刻,他觉得生命被放大了。新疆归来,服装学院的湖南姑娘李若帆走进了他的生活。这么一来,他就更舍不得离开北京了。
有感于新疆时而静谧美丽,时而恢弘壮阔的景色,再加上生活中离不开咖啡的习惯,他萌发了开咖啡馆的念头。他想像着:咖啡馆里面有家的气氛,有书、有音乐,过一种轻松、恬静、快乐生活。于是,1997年,在他毕业后不久,咖啡馆就开张了。咖啡馆取了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雕刻时光”。
名字的由来
说起雕刻时光名字的由来,还得说缘于庄仔的专业,庄仔学的是导演,并且自己也导过几部电影。而《雕刻时光》是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克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电影自传。
有人说,知道雕刻时光咖啡馆的人很多,知道与其同名的其他的店铺、书籍、网站的人可能更多,可是知道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的人不多,了解塔可夫斯基的人就更少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于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1961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1962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1986年夏纳年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12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而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塔可夫斯基说:“我是诗人,不是艺术家。”这种诗意贯穿在他的电影中,他的书中,他的思想中。在他拍摄《牺牲》的时候,他已经得知自己的不治之症。也许,惟其如此,雕刻时光四个字才变得如此厚重。
这一切,庄仔深刻地体会,并把它拿来做了他咖啡馆的名字。电影艺术是借着胶片记录下时间流逝的过程——时间会在人身上,物质身上留下印记。而雕刻时光的意义就在于此,让时间、人、情感在这个空间驻留,留下美好回忆。
咖啡馆、茶馆、酒吧
我问身边的朋友,你为何喜欢这里,他看了看我,这里很舒服!我说,太笼统了,具体一点。他摇摇头,那我也不知道了……
也许雕刻时光就是这样一个所在,很多人喜欢它,为它流连,却说不出一个具体的理由来。又或许,是理由太多了。
这里有原木的桌子,原木的椅子,很厚实的样子,椅子坐着没有软软的沙发舒服,但我却发现,仅有的两张沙发都是空的,人们都坐在木椅子上。木地板上的白漆已经脱的差不多了,不知道那上面是否有在这里雕刻时光的朋友们的脚印。
墙上有电影海报,有抽象画,还有仅在咫尺的798的宣传单,看起来有点乱,却又在不经意间透着亲切,就像自己乱乱的小家。
音乐是舒缓的,悦耳、熟悉,却又叫不上名字,管它呢,喜欢就好。
酒架上满满的排放着葡萄酒,柜台上是进口的咖啡机,有一个可爱的男孩正在煮着茶叶,原来茶叶是可以煮来喝的,我都是用泡的……
那些客人,似乎每一人都跟老板很熟了,找个自己喜欢的位子坐下,来上一杯红酒或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打开笔记本电脑,舒服得让人羡慕,虽然,也许一个月下来,仅仅能舒服这么一个下午。
也可以看书,这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一个书柜,我旁边的书柜里就排满了日本漫画和安徒生、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书,这些可不是为孩子准备的,大人们偶尔当一回孩子也未尝不可。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够成熟,也可以到另一个书柜去找诗集、小说来看。
或许还有更多温暖的东西,不过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却是墙上的只钟,看样子有些年头了,表盖已经不在,指针指在9点30分50秒。刚想大呼时间不对,突然发现,表是不动的。
9点30分,忙碌一天的工作该放放了,喝杯咖啡,来一杯红酒,休息一下吧。也许这就是庄仔想要告诉客人们的。虽然时间才下午两点多,可是,既然来了,就忘却时间吧,如果一定要想,那就看看那只静止的钟,在这段时光里,让时间真的属于自己。
我们是9点半走的,不过走出雕刻时光的时候才发现,我又错了,时间已是深夜,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而身后的雕刻时光里面,还有很多人,也许他们也是把时间当成了9点30分,又或许,他们更愿意假装次,假装忘记了时间,假装地告诉自己,再过半个小时我就回家,我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忘记了那支钟表是静止的。
身在都市中的人们,每天为着生活奔忙着,马路上、公交车站、地铁站常常挤满了 张张疲惫的脸。“时间等于金钱”许多时候并不被人们承认,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花去了很多时间却并没有换来金钱……可是,当我们下定决心给自己一点时间的时候,我们又犹豫了,让一个下午就这样流走了吗?
难道没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吗?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和自己可能的刹那停留擦启而过,淹没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
可是,我们真的就连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没有吗?我们让永不停息的时间停驻一个下午,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因此就有所缺失吗?
钟表停了也许是没有力气了,也许是瘫痪了,而我们,停留一刻再走,也许我们可以有能量走的更远。
而雕刻时光,就是这样一个让时间暂停的所在。
咖啡馆的由来
“雕刻时光”咖啡馆的老板名叫庄崧冽,认识他的朋友都亲切地喊他庄仔。庄仔是台湾云林人,云林是宝岛一个美丽的地方。高中毕业后,庄仔当兵去了,一晃就是两三年,退役后,他在台湾的饭店和出版社工作过,可是,叛逆的庄仔在台湾待得久了、待得烦了,他想换个环境,逃离台湾。于是,1993年,他来到北京,入读北京电影学院。这一来,就是12年。
没认识爱人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北京。在他看来,北京大气粗犷的氛围让他感觉舒坦而惬意。既然来这儿读书了,毕业后,就找个工作待这儿吧。
大三那年的暑假,他去新疆旅游,在车厢邂逅北京服装学院的三名女生,于是四人同行。新疆的天地太广阔了,它充满着一种富饶而崎岖的美感,庄仔走进去,看过去,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壮丽:成群的牛羊,一望无尽的沙漠——就在那一刻,他觉得生命被放大了。新疆归来,服装学院的湖南姑娘李若帆走进了他的生活。这么一来,他就更舍不得离开北京了。
有感于新疆时而静谧美丽,时而恢弘壮阔的景色,再加上生活中离不开咖啡的习惯,他萌发了开咖啡馆的念头。他想像着:咖啡馆里面有家的气氛,有书、有音乐,过一种轻松、恬静、快乐生活。于是,1997年,在他毕业后不久,咖啡馆就开张了。咖啡馆取了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雕刻时光”。
名字的由来
说起雕刻时光名字的由来,还得说缘于庄仔的专业,庄仔学的是导演,并且自己也导过几部电影。而《雕刻时光》是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克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电影自传。
有人说,知道雕刻时光咖啡馆的人很多,知道与其同名的其他的店铺、书籍、网站的人可能更多,可是知道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的人不多,了解塔可夫斯基的人就更少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于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1961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1962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1986年夏纳年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12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而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塔可夫斯基说:“我是诗人,不是艺术家。”这种诗意贯穿在他的电影中,他的书中,他的思想中。在他拍摄《牺牲》的时候,他已经得知自己的不治之症。也许,惟其如此,雕刻时光四个字才变得如此厚重。
这一切,庄仔深刻地体会,并把它拿来做了他咖啡馆的名字。电影艺术是借着胶片记录下时间流逝的过程——时间会在人身上,物质身上留下印记。而雕刻时光的意义就在于此,让时间、人、情感在这个空间驻留,留下美好回忆。
咖啡馆、茶馆、酒吧
我问身边的朋友,你为何喜欢这里,他看了看我,这里很舒服!我说,太笼统了,具体一点。他摇摇头,那我也不知道了……
也许雕刻时光就是这样一个所在,很多人喜欢它,为它流连,却说不出一个具体的理由来。又或许,是理由太多了。
这里有原木的桌子,原木的椅子,很厚实的样子,椅子坐着没有软软的沙发舒服,但我却发现,仅有的两张沙发都是空的,人们都坐在木椅子上。木地板上的白漆已经脱的差不多了,不知道那上面是否有在这里雕刻时光的朋友们的脚印。
墙上有电影海报,有抽象画,还有仅在咫尺的798的宣传单,看起来有点乱,却又在不经意间透着亲切,就像自己乱乱的小家。
音乐是舒缓的,悦耳、熟悉,却又叫不上名字,管它呢,喜欢就好。
酒架上满满的排放着葡萄酒,柜台上是进口的咖啡机,有一个可爱的男孩正在煮着茶叶,原来茶叶是可以煮来喝的,我都是用泡的……
那些客人,似乎每一人都跟老板很熟了,找个自己喜欢的位子坐下,来上一杯红酒或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打开笔记本电脑,舒服得让人羡慕,虽然,也许一个月下来,仅仅能舒服这么一个下午。
也可以看书,这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一个书柜,我旁边的书柜里就排满了日本漫画和安徒生、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书,这些可不是为孩子准备的,大人们偶尔当一回孩子也未尝不可。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够成熟,也可以到另一个书柜去找诗集、小说来看。
或许还有更多温暖的东西,不过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却是墙上的只钟,看样子有些年头了,表盖已经不在,指针指在9点30分50秒。刚想大呼时间不对,突然发现,表是不动的。
9点30分,忙碌一天的工作该放放了,喝杯咖啡,来一杯红酒,休息一下吧。也许这就是庄仔想要告诉客人们的。虽然时间才下午两点多,可是,既然来了,就忘却时间吧,如果一定要想,那就看看那只静止的钟,在这段时光里,让时间真的属于自己。
我们是9点半走的,不过走出雕刻时光的时候才发现,我又错了,时间已是深夜,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而身后的雕刻时光里面,还有很多人,也许他们也是把时间当成了9点30分,又或许,他们更愿意假装次,假装忘记了时间,假装地告诉自己,再过半个小时我就回家,我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忘记了那支钟表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