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喜欢牡丹的富贵,有人喜欢玫瑰的芬芳,有人喜欢莲花的清雅,有人喜欢梅花的傲骨,而我却十分喜爱君子兰朴实无华的品质和它那谦谦君子的风范。
几年前,大哥从广州来到上海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公司,新办公室就在陆家嘴的一座写字楼上。乔迁之际,我想送他一件礼物。妻子提议送鲜花,我觉得非常好,但转念一想还不如送一盆活的花,四季常青,长开不谢,预祝大哥在上海的创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于是,专门去了花鸟市场。面对数百种姹紫嫣红、娇艳欲滴的鲜花,我和妻子转了好大一圈都不知如何选择。后来,在一个老人摆的地摊前发现了十多棵没有盆栽的叶质皮革状、色泽墨绿、形态端正大方的花草,便有点喜欢。问是什么花?老人说是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四月间开花。
凭这君子兰的花名,就让我们决定买下它。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在我心目中,大哥的品格不正和这种花很相似吗?我又买了一只花盆和一个花架,还询问了老人相关养护知识。第二天便送到了大哥办公室,再三地叮嘱秘书小姐如何浇水。后来,又去看过几次那盆花,长得很好。可是半年后大哥被外派至分公司,离开了上海。我一直惦记着那盆君子兰,打电话问秘书小姐,她说忘记浇水已经枯死了。我和妻子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去年元旦,我们终于结束了租房生活搬进了新居。那天,我和妻子坐在属于自己的明亮观景阳台上,心情激动地享受着正午阳光。当我们看到窗外那一大片春意盎然的绿地时,竟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去买盆君子兰吧。”
新居的阳台上多出两盆君子兰。一株叶片宽大,长而弯曲。另一株叶片稍窄,尖而直立。君子兰喜暖、畏寒,适合生长在湿润、通风、凉爽的环境里。春秋两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要勤浇水,施肥时做到“薄肥勤施”,切忌太浓。冬季少浇水,夏季一天浇水两次,冬夏两季都要控制施肥。为了养好这两盆君子兰,我经常去花市请教养花人,俨然成了养花能手。
君子兰在阳台上越发翠绿光洁起来。一个多月之后,两盆花都长出了两片新叶子。新叶像初生的婴儿,嫩嫩的、薄薄的,色泽浅淡,头部圆润。经过三四周的生长,竟然后来居上,超过其他叶子的长度,显得格外挺拔俊秀。
碧绿的君子兰,使我的屋子充满了生气。每天下班回家,我都要坐下来静静地欣赏好长一段时间。尽管它们没有鲜艳的色彩和迷人的香气,可是它们朴素的外表却透露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快乐。与它们久久地对视,可以使你的心安静下来,一时间忘却了所有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名利和虚荣。面对这两株小小的花草,你会觉得还有什么比健康、快乐地活着更重要、更欣慰呢?
令人兴奋的是,我的君子兰经过一年多的成长,今年4月初,均从叶片正中抽出了十二朵花蕾,于前几日全部绽放。花呈橙红色喇叭状,鲜艳夺目。远远望去,不骄不媚,不妖不俗,花红叶绿,亭亭玉立,真正无愧于花中君子的美誉。
我还从书本上了解到,君子兰光合作用形成的氧气夜间才释放出来,而且它会发出特有的色彩波长,夜间放在室内能治疗人类的支气管炎、溃疡病、肿瘤、眼病、糖尿病等。这不禁令我为这小小的绿色生灵啧啧赞叹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难能可贵及深远意义了。
人生如兰。假如我们周围珍惜生命、关爱自然的谦谦君子越来越多起来,那么共建小康社会、共创美好家园的中国梦愿景还会遥远吗?
渡口
家在长江上的一座江心岛上。说是岛,其实是江水夹带着泥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直下,经过万里征程的九曲婉转,缓缓前行沉淀堆积而成的沙洲。
沙洲像是漂浮在长江之上的一叶扁舟,四面环水,与世隔绝,仿佛洪荒初开被人世遗忘了的一小片净土。洲上,芳草萋萋,芦苇深深,水鸟云集。不知从何时起,洲上开始有了人类的足迹。人们开荒为田,累土成屋,生儿育女,逐渐蔓延至沙洲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有了六个村子万余人口。有了人,沙洲上的农作物便要运到对岸的城里,交换成形形色色的商品带回洲上,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渡口。
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第一次进城就对渡口有了特殊的感情。渡口,让我走进了城里的大千世界,汽车、楼房、商店、饭馆,还有衣着鲜艳、自信十足的城里人,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激动和无限的向往。
我记事那会儿人们称渡口为船舶站,现在还是这个名字。船舶站在临江大坝上,只有一栋四间的青砖黑瓦房子。两头两小间是船员的办公室,中间一大间是候船室,另外一间是仓库。通常我们等船站在江边,很少有人进候船室,只有下雨和冬天起大风时才进屋。
渡口最早只有一条很小的渡船。船舱是铁皮包的,平顶。舱内只容得下二十几个乘客,平顶上能站人,放自行车。一次过江,最多也只能三四十个人的样子。开船时,船身摇摇晃晃,颠簸得很厉害。遇到大雾和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便要封江停航,有时一连数天不能通航,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使我很小的时候就对“隔山容易隔水难”这句古话有了深刻的體会。所以,我们沙洲长期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落后的生活状态,可能最终都要罪责于斯。人们对渡口的抱怨之情,自然也是根深蒂固的。
20世纪80年代末,对于沙洲人来说,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船舶站拥有了一艘可以载汽车的轮渡。我想,要是有人撰写《沙洲志》的话,无论从何时起,无论是哪一次事件,都不能与渡口的这次巨大变革相提并论。渡口,第一次让四个轮子的汽车从城里开进了沙洲;第一次风雨无阻结束了沙洲封航的历史;第一次让我们这些在城里读高中的学生朝出暮归,不再因为昂贵的住校费用而遭受辍学的厄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内心产生了深厚的渡口情结。
每天天不亮,我就骑着自行车赶到渡口过江上学,天黑后又匆匆赶最后一班轮渡船回家。冬天乘船,江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的痛。夏天乘船,轮渡甲板上被太阳晒得足有40多摄氏度,蒸得人汗流浃背……可我从来没有感到一丁点的苦。相反,每天推着自行车,上船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愉快,对于一个沙洲上的农民孩子来说,渡口通向学校,也通向美好的城市和幸福的未来。那是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永远也未能实现的梦想。比起代代守望在农田里的父辈们,我已经无比的幸运和无限的幸福了。 真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也许并不高,但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不辞劳苦的。在城市艰难的人生跋涉日子里,每当我想松懈偷懒时,只要想到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曲身躬耕的父辈以及那一双双因为生活艰辛而熬红的、充满期望的目光,便会如坐针毡,更加发奋图强起来。
我要感谢渡口,它承载着我,把我推向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
边缘
我自认居住在城市恰到好处的位置。
对于市中心的人来说,我住的有些偏远,对于市郊的人来说,我却又属于市区。我喜欢这种恰当的城市居住状态,既不必受市区人流喧嚣和车流拥挤之苦,也不必受市郊相对滞后萧条带来的生活不便和心灵的空寂。
我把自己的状态称为“生活在边缘”。对这座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大都市来说,如我的边缘者又何止万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有一句精彩的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常常想,像我们这样为了生活和理想漂泊于异乡的城市旅者,灵魂深处往往感觉既不在城里,也不在城外。对于故乡而言,我们已属于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而对于申城的本地人来说,我们永远属于外地人的范畴吧。
为了谋求最佳生存状态和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人们不知疲倦、周而复始地进行着个体或群体的生命迁移和跋涉——由農村进军城市,由小城镇奔向大都市,由本土涌向海外……于是,开始有了边缘群体、边缘状态和边缘生活。国内曾有几部影视作品,《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从不同的角度凸现这种边缘生活的某一状态和心理。
就边缘这个话题,我曾和几位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朋友有过几次小范围的讨论。一位在海外打拼多年的朋友告诉我,无论生活在哪一座城市、哪一个区域,发达也好,落后也罢,只要适合自己,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无疑是幸运而幸福的,生活自然也就是最好的,心里始终都会有踏实和温暖的感觉。至于是不是在边缘,没有想过,也根本不重要。
而大多数朋友对边缘的体验,则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忧郁和苦闷。在异乡的天空下,他们每天要面对来自竞争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四处奔波,无时无刻、无休无止地游离于淘汰的边缘。
但我认为上述的边缘都是狭义的。究其人的一生,我们时刻都处在内与外、虚与实、贫与富、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悲与喜、散与聚、生与死的边缘,向前一步也许就是前者,也有可能是后者。后退一步也许就是后者,也有可能是前者。重要的不是所处在什么位置,而是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把握,如何取舍。不善思不足以养德,不养德不足以立志。不立志不足以勤学,不勤学不足以修行。
生活在边缘是自由的,你可以从从容容地融入,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淡出,但是无论是融入还是淡出,当面对城里的繁华和诱惑时,我们有必要保持七分的清醒和三分的距离,但我们面对城外的清贫和落寞时,也千万不能丧失人性的良知和灵魂的圣洁。
——选自西部散文网
几年前,大哥从广州来到上海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公司,新办公室就在陆家嘴的一座写字楼上。乔迁之际,我想送他一件礼物。妻子提议送鲜花,我觉得非常好,但转念一想还不如送一盆活的花,四季常青,长开不谢,预祝大哥在上海的创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于是,专门去了花鸟市场。面对数百种姹紫嫣红、娇艳欲滴的鲜花,我和妻子转了好大一圈都不知如何选择。后来,在一个老人摆的地摊前发现了十多棵没有盆栽的叶质皮革状、色泽墨绿、形态端正大方的花草,便有点喜欢。问是什么花?老人说是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四月间开花。
凭这君子兰的花名,就让我们决定买下它。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在我心目中,大哥的品格不正和这种花很相似吗?我又买了一只花盆和一个花架,还询问了老人相关养护知识。第二天便送到了大哥办公室,再三地叮嘱秘书小姐如何浇水。后来,又去看过几次那盆花,长得很好。可是半年后大哥被外派至分公司,离开了上海。我一直惦记着那盆君子兰,打电话问秘书小姐,她说忘记浇水已经枯死了。我和妻子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去年元旦,我们终于结束了租房生活搬进了新居。那天,我和妻子坐在属于自己的明亮观景阳台上,心情激动地享受着正午阳光。当我们看到窗外那一大片春意盎然的绿地时,竟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去买盆君子兰吧。”
新居的阳台上多出两盆君子兰。一株叶片宽大,长而弯曲。另一株叶片稍窄,尖而直立。君子兰喜暖、畏寒,适合生长在湿润、通风、凉爽的环境里。春秋两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要勤浇水,施肥时做到“薄肥勤施”,切忌太浓。冬季少浇水,夏季一天浇水两次,冬夏两季都要控制施肥。为了养好这两盆君子兰,我经常去花市请教养花人,俨然成了养花能手。
君子兰在阳台上越发翠绿光洁起来。一个多月之后,两盆花都长出了两片新叶子。新叶像初生的婴儿,嫩嫩的、薄薄的,色泽浅淡,头部圆润。经过三四周的生长,竟然后来居上,超过其他叶子的长度,显得格外挺拔俊秀。
碧绿的君子兰,使我的屋子充满了生气。每天下班回家,我都要坐下来静静地欣赏好长一段时间。尽管它们没有鲜艳的色彩和迷人的香气,可是它们朴素的外表却透露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快乐。与它们久久地对视,可以使你的心安静下来,一时间忘却了所有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名利和虚荣。面对这两株小小的花草,你会觉得还有什么比健康、快乐地活着更重要、更欣慰呢?
令人兴奋的是,我的君子兰经过一年多的成长,今年4月初,均从叶片正中抽出了十二朵花蕾,于前几日全部绽放。花呈橙红色喇叭状,鲜艳夺目。远远望去,不骄不媚,不妖不俗,花红叶绿,亭亭玉立,真正无愧于花中君子的美誉。
我还从书本上了解到,君子兰光合作用形成的氧气夜间才释放出来,而且它会发出特有的色彩波长,夜间放在室内能治疗人类的支气管炎、溃疡病、肿瘤、眼病、糖尿病等。这不禁令我为这小小的绿色生灵啧啧赞叹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难能可贵及深远意义了。
人生如兰。假如我们周围珍惜生命、关爱自然的谦谦君子越来越多起来,那么共建小康社会、共创美好家园的中国梦愿景还会遥远吗?
渡口
家在长江上的一座江心岛上。说是岛,其实是江水夹带着泥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直下,经过万里征程的九曲婉转,缓缓前行沉淀堆积而成的沙洲。
沙洲像是漂浮在长江之上的一叶扁舟,四面环水,与世隔绝,仿佛洪荒初开被人世遗忘了的一小片净土。洲上,芳草萋萋,芦苇深深,水鸟云集。不知从何时起,洲上开始有了人类的足迹。人们开荒为田,累土成屋,生儿育女,逐渐蔓延至沙洲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有了六个村子万余人口。有了人,沙洲上的农作物便要运到对岸的城里,交换成形形色色的商品带回洲上,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渡口。
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第一次进城就对渡口有了特殊的感情。渡口,让我走进了城里的大千世界,汽车、楼房、商店、饭馆,还有衣着鲜艳、自信十足的城里人,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激动和无限的向往。
我记事那会儿人们称渡口为船舶站,现在还是这个名字。船舶站在临江大坝上,只有一栋四间的青砖黑瓦房子。两头两小间是船员的办公室,中间一大间是候船室,另外一间是仓库。通常我们等船站在江边,很少有人进候船室,只有下雨和冬天起大风时才进屋。
渡口最早只有一条很小的渡船。船舱是铁皮包的,平顶。舱内只容得下二十几个乘客,平顶上能站人,放自行车。一次过江,最多也只能三四十个人的样子。开船时,船身摇摇晃晃,颠簸得很厉害。遇到大雾和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便要封江停航,有时一连数天不能通航,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使我很小的时候就对“隔山容易隔水难”这句古话有了深刻的體会。所以,我们沙洲长期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落后的生活状态,可能最终都要罪责于斯。人们对渡口的抱怨之情,自然也是根深蒂固的。
20世纪80年代末,对于沙洲人来说,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船舶站拥有了一艘可以载汽车的轮渡。我想,要是有人撰写《沙洲志》的话,无论从何时起,无论是哪一次事件,都不能与渡口的这次巨大变革相提并论。渡口,第一次让四个轮子的汽车从城里开进了沙洲;第一次风雨无阻结束了沙洲封航的历史;第一次让我们这些在城里读高中的学生朝出暮归,不再因为昂贵的住校费用而遭受辍学的厄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内心产生了深厚的渡口情结。
每天天不亮,我就骑着自行车赶到渡口过江上学,天黑后又匆匆赶最后一班轮渡船回家。冬天乘船,江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的痛。夏天乘船,轮渡甲板上被太阳晒得足有40多摄氏度,蒸得人汗流浃背……可我从来没有感到一丁点的苦。相反,每天推着自行车,上船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愉快,对于一个沙洲上的农民孩子来说,渡口通向学校,也通向美好的城市和幸福的未来。那是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永远也未能实现的梦想。比起代代守望在农田里的父辈们,我已经无比的幸运和无限的幸福了。 真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也许并不高,但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不辞劳苦的。在城市艰难的人生跋涉日子里,每当我想松懈偷懒时,只要想到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曲身躬耕的父辈以及那一双双因为生活艰辛而熬红的、充满期望的目光,便会如坐针毡,更加发奋图强起来。
我要感谢渡口,它承载着我,把我推向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
边缘
我自认居住在城市恰到好处的位置。
对于市中心的人来说,我住的有些偏远,对于市郊的人来说,我却又属于市区。我喜欢这种恰当的城市居住状态,既不必受市区人流喧嚣和车流拥挤之苦,也不必受市郊相对滞后萧条带来的生活不便和心灵的空寂。
我把自己的状态称为“生活在边缘”。对这座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大都市来说,如我的边缘者又何止万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有一句精彩的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常常想,像我们这样为了生活和理想漂泊于异乡的城市旅者,灵魂深处往往感觉既不在城里,也不在城外。对于故乡而言,我们已属于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而对于申城的本地人来说,我们永远属于外地人的范畴吧。
为了谋求最佳生存状态和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人们不知疲倦、周而复始地进行着个体或群体的生命迁移和跋涉——由農村进军城市,由小城镇奔向大都市,由本土涌向海外……于是,开始有了边缘群体、边缘状态和边缘生活。国内曾有几部影视作品,《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从不同的角度凸现这种边缘生活的某一状态和心理。
就边缘这个话题,我曾和几位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朋友有过几次小范围的讨论。一位在海外打拼多年的朋友告诉我,无论生活在哪一座城市、哪一个区域,发达也好,落后也罢,只要适合自己,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无疑是幸运而幸福的,生活自然也就是最好的,心里始终都会有踏实和温暖的感觉。至于是不是在边缘,没有想过,也根本不重要。
而大多数朋友对边缘的体验,则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忧郁和苦闷。在异乡的天空下,他们每天要面对来自竞争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四处奔波,无时无刻、无休无止地游离于淘汰的边缘。
但我认为上述的边缘都是狭义的。究其人的一生,我们时刻都处在内与外、虚与实、贫与富、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悲与喜、散与聚、生与死的边缘,向前一步也许就是前者,也有可能是后者。后退一步也许就是后者,也有可能是前者。重要的不是所处在什么位置,而是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把握,如何取舍。不善思不足以养德,不养德不足以立志。不立志不足以勤学,不勤学不足以修行。
生活在边缘是自由的,你可以从从容容地融入,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淡出,但是无论是融入还是淡出,当面对城里的繁华和诱惑时,我们有必要保持七分的清醒和三分的距离,但我们面对城外的清贫和落寞时,也千万不能丧失人性的良知和灵魂的圣洁。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