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本文试着分析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原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54-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以及有利的现金流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将不是其则务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良好的管理以及团队精神。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目人变化,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管理能力,正成为决定一个企业优劣和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
1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原因
人力资源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社会环境的需求以及经济理论的推动。
1.1 社会环境的需求
1.1.1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人力资源会计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新型材料和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使世界经济向信息化时代过渡,这就加速了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样就使得人力投资的数额迅速增加。加强对人力的投资,提高人口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样就需要新的理论——人力资源会计来核算这种投资。
1.1.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是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动力 随着对人力资源质量的关注,许多企业的管理都把对人的管理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所以企业不仅需要核算各种各种的人员的投资成本,还要预测其人力投资总额,并且评价其投资收益效果等等,这些情况也促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
1.1.3 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生产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大,其后果表现为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随着劳动力的离开而丧失。因此企业就需要在保持人才的竞争在中处于有力地位,为了让人才能够直观地感到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需要有人力资源的科学数据来加以说明。这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1.2 经济理论的推动
1.2.1 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上的资本为物质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为人力资本。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等都是人力资本的构成内容。人力资本理论的这种观念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人力资产概念提供了经济学依据,并为分析人力资源成本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先进的计量和技术手段的改变,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也为有关价值的收集、汇总、计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2.1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的“入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些产业将受到“入世”的冲击;另一方面“入世”也带来了机遇,特别是更能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如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绝不能等到人力资源为社会、为经济带来的效益不能不核算时,才匆匆着力研究和出台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相反,要在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导各行业实践运用,得以完善,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2.2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也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全社会已充分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要求确认、计量和记录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家急需各行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情况,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对优势。
2.3 推行人力资源研究是企业管理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重视知识、技术、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投资开发十分重要,其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重日益增长。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运用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人力资源费用的计量、价值的确认、收益的核算。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从而杜绝人才浪费、人才积压的现象,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
2.4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克服传统会计局限性的需要 在传统会计中,每月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支出,如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的支出,人事管理部门的大多数费用等,通常作为当期费用入账。按照人力资源会计观点,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入账,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合理摊销,可使计算出来的净利润更切实际。此外,传统会计不能单独和集中的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财务报表没有披露人力资源投资和人力资源价值的信息。而这一切正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内容。
2.5 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的发展起来。第三产业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产业,其多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服务业、咨询业、律师事务所、科研单位等。这些产业是以人力为主要资产的行业,故人力资源成为了这些产业的决定性资源。在第三产业中,人才的选拔、开发和利用都显得十分重要,不仅企业内部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信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也十分关心人力资源状况。他们需要的信息数据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
参考文献
[1] 潘 菲,张丽媛.人力资源会计浅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3)
[2] 马惠锦.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J].经济师,2005,(04)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原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54-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以及有利的现金流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将不是其则务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良好的管理以及团队精神。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目人变化,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管理能力,正成为决定一个企业优劣和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
1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原因
人力资源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社会环境的需求以及经济理论的推动。
1.1 社会环境的需求
1.1.1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人力资源会计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新型材料和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使世界经济向信息化时代过渡,这就加速了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样就使得人力投资的数额迅速增加。加强对人力的投资,提高人口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样就需要新的理论——人力资源会计来核算这种投资。
1.1.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是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动力 随着对人力资源质量的关注,许多企业的管理都把对人的管理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所以企业不仅需要核算各种各种的人员的投资成本,还要预测其人力投资总额,并且评价其投资收益效果等等,这些情况也促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
1.1.3 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生产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大,其后果表现为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随着劳动力的离开而丧失。因此企业就需要在保持人才的竞争在中处于有力地位,为了让人才能够直观地感到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需要有人力资源的科学数据来加以说明。这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1.2 经济理论的推动
1.2.1 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上的资本为物质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为人力资本。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等都是人力资本的构成内容。人力资本理论的这种观念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人力资产概念提供了经济学依据,并为分析人力资源成本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先进的计量和技术手段的改变,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也为有关价值的收集、汇总、计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2.1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的“入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些产业将受到“入世”的冲击;另一方面“入世”也带来了机遇,特别是更能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如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绝不能等到人力资源为社会、为经济带来的效益不能不核算时,才匆匆着力研究和出台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相反,要在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导各行业实践运用,得以完善,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2.2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也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全社会已充分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要求确认、计量和记录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家急需各行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情况,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对优势。
2.3 推行人力资源研究是企业管理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重视知识、技术、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投资开发十分重要,其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重日益增长。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运用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人力资源费用的计量、价值的确认、收益的核算。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从而杜绝人才浪费、人才积压的现象,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
2.4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克服传统会计局限性的需要 在传统会计中,每月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支出,如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的支出,人事管理部门的大多数费用等,通常作为当期费用入账。按照人力资源会计观点,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入账,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合理摊销,可使计算出来的净利润更切实际。此外,传统会计不能单独和集中的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财务报表没有披露人力资源投资和人力资源价值的信息。而这一切正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内容。
2.5 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的发展起来。第三产业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产业,其多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服务业、咨询业、律师事务所、科研单位等。这些产业是以人力为主要资产的行业,故人力资源成为了这些产业的决定性资源。在第三产业中,人才的选拔、开发和利用都显得十分重要,不仅企业内部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信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也十分关心人力资源状况。他们需要的信息数据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
参考文献
[1] 潘 菲,张丽媛.人力资源会计浅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3)
[2] 马惠锦.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J].经济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