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血清抗链球菌M12蛋白抗体水平与皮肌炎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chaozh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肌炎(DM)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骨骼肌。尽管其病因尚不清楚,但有报道认为与各种感染有关。已证实链球菌的M蛋白与骨骼肌肌球蛋白之间有氨基酸序列同源区域。因此,链球菌感染可通过分子模仿机制而促成DM发生或使其加重。M蛋白是决定化脓性链球菌毒力的重要部分。该研究目的是探讨DM患者在体内对链球菌重组M12(rM12)蛋白的免疫应答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与对照者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新生隐球菌感染是免疫低下者致死原因之一,艾滋病患者合并隐球菌脑膜脑炎占6%~8%,即使给予抗真菌剂治疗仍有极高的病死率,个别生存者也需终身治疗以防复发,有人用单克隆抗体(AcAb)作被动免疫治疗有效。
在男性有同性性行为的人(MSM)当中艾滋病病例减少部分归因于从80年代中期广泛开展的非保护肛交减少和自90年代中期有效抗逆转载录病毒治疗(ART)应用增加。在旧金山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从1994~1997年在MSM中非安全性行为和直肠淋病感染率在增加。
期刊
随着遮光剂使用的日益增多,关于遮光剂中化学成分引起光敏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德国光斑试工作组报告近10年来4-异丙基联苯酰甲烷,3-(4′-甲酰苯亚甲基)樟脑和苯酮-3有很高的阳性斑试反应率及交叉反应。报告1例71岁的白种人(Ⅲ型皮肤)在光暴露部位有持续五个月的湿疹样皮损,首次发作是在一次假期滑雪中引起,既往无相关病史及服药史。
着色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其特点为肉芽肿样反应及广泛的皮肤纤维化。主要在马达加斯加的南部(裴氏着色真菌F.p)及北部(卡氏支抱霉C.c)流行,为主要的热带皮肤病。特比禁芬具有广谱的杀真菌作用,对F.p和C.c最小抑菌浓度相当低,且能很快弥散到真皮及表皮中.作者观察了特比蔡芬治疗着色真菌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期刊
近年来皮肤癣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就皮肤癣菌与人类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皮肤癣菌某些少见结构的观察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作一概述,为进一步探讨皮肤癣菌病的发病与转归、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环状肉芽肿(G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呈自限性。临床上以单个或多个皮肤丘疹和斑块为特征,组织学示真皮内灶状胶原变性及肉芽肿形成,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年,约50%的患者皮损在2年内可自行消退。
患儿女,8岁。因皮肤出现水疱入院。口唇、口腔粘膜、眼睑、鼻周、前额、颈、肩、上胸、外阴部及手足可见针头至豌豆大的多发性紧张性水疱、糜烂、结痂,部分水疱伴有红晕,尼氏征阴性。
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有狼疮性肾炎(LN)表现,10%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对这些患者进行肾移植已越来越被接受,目前美国有4%的肾移植者为SLE患者。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更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环饱素的出现,肾移植的成功率增高,该作者比较了这一时代的SLE及非SLE患者肾移植的结果。
甲硝唑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唯一认可的治疗滴虫病的药物.一次口服2g甲硝唑的治愈率为82%~95%.另一用药方法为口服7天甲硝唑.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中有金属味.口服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非常有效,但亦有失败者.
期刊
报告了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及安全性。10例头癣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4~11岁,平均6.6岁。分离出的菌种为:断发毛癣菌6例,紫色毛癣菌2例,苏丹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各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