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就是“悟理”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照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我们的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知识是来自丰富多彩的世界,知识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系统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认知建立起来的。所以,知识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可以去感觉、知觉、认知的;知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是可以感受的,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枯燥无味、单调的,而是确实地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其他很重要的东西。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学到平时我们所讲的重要的物理知识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种态度,一种学习的态度——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去感受物理世界从而去感受丰富多彩的万千世界,切实地感受知识和世界的实在性,体验物理世界;同时在这样的一个学习感受过程中学习或学会如何发现世界、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一种态度,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的态度,这对于学生来讲,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下面就和大家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 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中悟出原理
  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人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了物理知识后,就要求同学们,用所学原理作出科学的解释,同学们往往找不到其中的因果关系,而 “跑题”,甚至牵强附会、语无伦次。如:“夏天扇扇子,人为什么觉得凉快”有的同学因为不知道用什么原理去解释而无所适从。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考察学生对“蒸发影响因素”的理解与应用。对于这类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它们的因果关系链:“扇扇子加快空气流动------空气流动促进汗液蒸发-----蒸发吸热,体温降低-------人感觉凉快”这样就形成了思维的有序性,悟出其中的原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用类比法可以解决其它问题,扩大原理的应用空间,启迪创新思维,如利用热学原理制成冰箱、空调等。
  二、 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健全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学习到的知识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交流的过程。缺乏交流的学习,路子越走越窄。有些学生暗下决心,埋头苦干,孤军奋战,梦想着突然间打一个翻身仗,这是不现实的。也有的学生在学校不学,回家关上门学,这是耍小聪明,不够大气,自然成不了大器。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依靠这片土壤的营养来成长,要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也要善于释放自己的能量。这就是交流。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如果你不去贡献你所掌握的信息,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接纳你,如果你不去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个社会就会抛弃你。我们有的学生,年级越高就越不喜欢发言,这就好像几十人来到教室,每人拿着一个大空碗,只想着从这里盛东西走,没有人想着奉献出点什么。有的学生面子薄,怕自己的问题招别人耻笑,越是这样就越会落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改革开放之路,不要搞壁垒,学习需要交流,互相探讨,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构筑了健全人格和实现社会化。
  三、让学生从特殊现象中悟出一般解题规律,再用于解决特殊的问题。
  初中阶段接触的物理原理和类型题并不多,由于受知识层次的影响,许多同学并不能悟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平时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让学生少走弯路。如解决电学问题,先要弄清电路特点,画出电路图,标出已知、未知物理量、根据电路特点,选择合适公式求解。如果已知条件不足还要学会根据铭牌标识等挖掘隐含条件等。这些都是学生短期内所不能做到的,教师的“解惑”很重要。
  四、 教学生从实验中,悟出物理规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学生做题的兴趣,远大于做实验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实验只是简单的重复验证规律,毫无新意。我们教师应当告诉学生:“ 物理首先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来源于实验。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规律,提高观察力,锻炼动手能力。一个创新型实验很难一次达到试验目的,只有经过千百次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这需要不屈不挠的毅力。” 然后教会学生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画出实验图,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兴趣,悟出规律,走出迷茫,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创新。
   以上是我在物理课改中的几点感悟,有不当之处,还望不吝指正,以使我们能够在课改中站好位,服好务,更好得提高课堂效率,更快得培养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化学 素质 教学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结合教材
期刊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资源、信息共享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语文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各种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三者之间交流。怎样挖掘这三者间的资源,做到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呢?本文仅此问题来谈谈对课堂教学中信息共享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对话教学 平等 民主 激发兴趣    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旗的引导下,我们语文教研组努力学习新的教改理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让幼儿乐学、会学,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 兴趣 能力    识字是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他们由运用口头语言向运用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环节。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很早时就主张幼儿园应有“读法”(即识字教育),但幼儿识字教学不同于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幼儿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是科学思维的特征,是指一个由具体事物到抽象认识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创造、怀疑、追求.创造性思维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教学中教师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文仅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创新思维 师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关键词:数学 创新 意识 能力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
期刊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这种趋势对于各国来说,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现代教育观点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切实贯彻《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
期刊
摘要: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现的是学生学得轻松和灵活,它要求教师心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教案、学案,最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生动性    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认识到基础学科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数学又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所以如何发挥数学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
期刊
摘要: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批“知识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造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功能,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政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政治教学 观念 方法    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感受颇深。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有自豪成功之处,亦有遗憾失败之笔。幸好酸甜苦辣都有营养,使我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