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传媒产业一直在政府规制和市场竞争的"双轨制"下运行,政府监管的"越位"和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造成我国传媒产业集中度差、媒介整合能力低、区域分割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格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媒产业一直在政府规制和市场竞争的"双轨制"下运行,政府监管的"越位"和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造成我国传媒产业集中度差、媒介整合能力低、区域分割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格局。传媒产业的社会媒介特征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必定是在政府高效监管和有效市场竞争下逐步发展完善,双边网络型市场结构是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市场结构下,政府应加强对传媒产业的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通过制度创新提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产业内部应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他文献
建国58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些辉煌数据,描绘出一幅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壯丽图景。 GDP:从679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 新中国第一个GDP数据是1952年的679亿元,那时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工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7.6%。而2006年,我国GDP达210871亿元,是1952年的310.6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3%。如今,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四
以美国环球大学东方医学博士身份出现的台湾人林光常,推出了一本畅销台湾地区和美国、新加坡等地的保健书——《无毒一身轻》,书中提出了大量“焕然一新”的饮食理念,如著名的“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水不可煮沸饮用等。凭借这些惊世骇俗的观点,林光常受到许多人推崇,据说该书印刷了60多次,光书的版税收入就折合几千万元人民币,在某些地方电视台或健康演讲中时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对此,有关营养、医学界人士普遍
党的十七大后,不少重要领域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其中受社会普遍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将呈现出七大热点趋势。 一、改革进入战略转折期 未来5年,我国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改革也将进入战略转折期,政治改革的重点会悄然发生变化。民主政治的下一步发展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公民参与、党内民主和政府转型。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科技部最近提出一份中国科技实力报告,其中的一系列数据排列,可谓“实力清单”。 1.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2.科技规模增长,投入强度提高,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五位。 3.初步具备支撑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是一种桑园选择性农药,对家蚕残毒期短,对桑毛虫、桑尺蠖、棉大造桥虫、白毛虫、红腹灯蛾、桑蓟马、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桑螟、野桑蚕这2种主要害
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根据立法或行政法规建立并覆盖全体公民;应该由政府组织实施,并通过多种形式提供以生存权利保障和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