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广州工程职业技术职业学院《Web开发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旨在培养符合“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要求的人才。
德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与德国,该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本人在德国参加了为期20天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和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内容培训。主要是通过研讨、参观/考察和交流,了解德国的职业培训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法。主要特色体现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教法。通过本次学习,对软件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有了新的思考。
1、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要特色,“双元制”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际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合作,政府负责制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德国的工商行会(IHK)承担国家委托的任务,包括认定企业和师傅的培训资格,提供咨询,审核登记培训合同,监管企业培训过程,实施结业考试以及发放职业证书,学生通过考核后所获证全国认可。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和职业学校形成双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职业教育计划。企业 负责传授与职业相关的技术技能,在真实的工作环 境,为学生提供系统化教学,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 企业运行规划、执行和质量保证中。
2、双元制的教学教法
四阶段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在其《普通教育学》著作中首次提出的一种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主要由“准备、示范、模仿、归纳”等4个阶段组成【1】。该方法最早应用于美国岗位培训, 主要适用于操作技能培训和商业销售实务教学等。在第一阶段, 教师的行为占据主导地位, 以讲授法为主,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员对新课的准备情况和现有基础, 然后引入课题;第二阶段, 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 其主要任务是示范并分步讲解“做什么、怎样做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第三阶段转为学员占主导地位, 通常由教师挑选2名学生按示范步骤进行模仿, 教师观察学生的模仿过程并进行适当纠正;第四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比例大致对等, 由教师布置任务 (习题) 让学员独立完成, 教师观察纠错。
3、校企协同的课程实践
高职院校不断强调协同育人,但是由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中,以学校为主,忽略企业协同参与,培养主体合力不足。在德国,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经费高达80%。企业负责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的所有开支,并向学生支付一定的生活津贴。职业学校负责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
我们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从事软件编码、WEB前端开发、软件技术支持等工作的人才,是实践和应用很强的一个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软件中的应用促使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促使软件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進一步的改革,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出毕业后能够很好就业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我们专业的情况,可以由合作企业协助校方,共同分解出一些可供学生尝试着去做的企业微项目,通过“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设计出软件专业工作内容的学习环境,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对师资培养问题的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般不要求有太高的学历,但是必须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必须从事相关行业,并且是这个行业优秀的人才。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而我们学校的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和行业实践经验,造成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校应该尝试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加大从企业招聘人才的力度,不能唯学历论,应该注重教师的企业经验,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氛围。
本次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能力提升培训班已经顺利结束,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是一种洗礼,但“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自身专业的情况,踏踏实实进行教学改革,使得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
陈洁(1981-),女,汉族,广东梅州人,专任教师,民盟盟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软件专业教育研究。
潘美莲(1977-),女,汉族,湖南人,专任教师,群众,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基金:基于校企协同的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2019KC208) 阶段成果
德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与德国,该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本人在德国参加了为期20天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和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内容培训。主要是通过研讨、参观/考察和交流,了解德国的职业培训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法。主要特色体现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教法。通过本次学习,对软件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有了新的思考。
1、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要特色,“双元制”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际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合作,政府负责制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德国的工商行会(IHK)承担国家委托的任务,包括认定企业和师傅的培训资格,提供咨询,审核登记培训合同,监管企业培训过程,实施结业考试以及发放职业证书,学生通过考核后所获证全国认可。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和职业学校形成双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职业教育计划。企业 负责传授与职业相关的技术技能,在真实的工作环 境,为学生提供系统化教学,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 企业运行规划、执行和质量保证中。
2、双元制的教学教法
四阶段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在其《普通教育学》著作中首次提出的一种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主要由“准备、示范、模仿、归纳”等4个阶段组成【1】。该方法最早应用于美国岗位培训, 主要适用于操作技能培训和商业销售实务教学等。在第一阶段, 教师的行为占据主导地位, 以讲授法为主,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员对新课的准备情况和现有基础, 然后引入课题;第二阶段, 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 其主要任务是示范并分步讲解“做什么、怎样做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第三阶段转为学员占主导地位, 通常由教师挑选2名学生按示范步骤进行模仿, 教师观察学生的模仿过程并进行适当纠正;第四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比例大致对等, 由教师布置任务 (习题) 让学员独立完成, 教师观察纠错。
3、校企协同的课程实践
高职院校不断强调协同育人,但是由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中,以学校为主,忽略企业协同参与,培养主体合力不足。在德国,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经费高达80%。企业负责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的所有开支,并向学生支付一定的生活津贴。职业学校负责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
我们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从事软件编码、WEB前端开发、软件技术支持等工作的人才,是实践和应用很强的一个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软件中的应用促使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促使软件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進一步的改革,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出毕业后能够很好就业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我们专业的情况,可以由合作企业协助校方,共同分解出一些可供学生尝试着去做的企业微项目,通过“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设计出软件专业工作内容的学习环境,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对师资培养问题的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般不要求有太高的学历,但是必须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必须从事相关行业,并且是这个行业优秀的人才。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而我们学校的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和行业实践经验,造成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校应该尝试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加大从企业招聘人才的力度,不能唯学历论,应该注重教师的企业经验,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氛围。
本次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能力提升培训班已经顺利结束,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是一种洗礼,但“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自身专业的情况,踏踏实实进行教学改革,使得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
陈洁(1981-),女,汉族,广东梅州人,专任教师,民盟盟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软件专业教育研究。
潘美莲(1977-),女,汉族,湖南人,专任教师,群众,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基金:基于校企协同的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2019KC208) 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