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根本作用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是民族精神或国魂的象征。本文在分析国学精粹对现代职业教育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研究如何实践应用国学精粹,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国学精粹教学方法师德培养职业素质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既有哲学的深思,又有信仰的引导,它是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的学问,不是一般学术可以比拟的。它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形成中国文化多元通和的生态。
国学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推广和研究国学精粹教育,无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职业教育角度,针对国学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如何实践应用国学精粹,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类型,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技能,即其不仅要学会做人,也要学会做事的目标,这正与国学教育相吻合。最近几年很多学者对国学在职业教育中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建设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的设置、标识性的楼宇命名及标语口号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范畴,建设过程中,博大精深的“国学”不仅具有指导作用,也能提供丰富资源。
儒学中的名言,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充满哲理,这些能够成为学生的座右铭,那么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完全可能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情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这些经典语言很好阐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领会和运用这些名言,无疑能够建设和谐校园,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些无疑都说明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做人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建设的内容、建设的方法都可以从国学的相关典籍中得到启示。
2.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无论什麽专业,除掌握专业技能之外,都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共性目标。高素质体现在职业道德、人生态度、文化修养等多个层面。
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培养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认知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国学可以开发智力。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如“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语均影响深远,脍炙人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帮人树立崇高理想;“学不可以已”更与现代理念一致。
国学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国学可以帮助职教学生充分的、客观的认识自己,克服他们的自负或自卑,从而树立正确人生态度。
国学中的主体思想——安生立命之学。可以为学生打开了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门,提供的不只是一项谋生的技能,更有生活的技艺,使他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乐得其所,这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3.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走工学结合道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国学”思想无疑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改革集中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近几年,我们走出国门,考察体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作法,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实际上国外很多教育理念,已在我们的国学教育思想里面有很好体现。在这里略举一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名言,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能力要求都高度概括。
“师严道尊”、“教无定法、学无定则”、“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等等,明确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严格要求,教师应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教师应钻研业务方能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不仅如此,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要求,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改革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而应包括学生的全方位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改革,才能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国学在职业教育中实践途径和措施研究
教育部已经出台引导高职院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国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但仍存在师生对国学认识不足,认为科学发展今天,国学已不合时宜的误区;存在开设一门或几门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而已;存在认识虽然到位,但在实际中将国学思想渗透到平日教育的举措不到位、不落实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研究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措施。
1.教师的态度、责任和工作内容、方法的研究
加强教师培训,师高弟子才能强。加强教师的国学修养是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营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迁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国学知识体系十分龐大,内涵博大精深,高职学生三年的有限时间,必须改变国学的原有学习规律,挖掘国学的显性价值,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实际效果。教师的工作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选教育内容
国学要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以“拿来主义”的精神选择教育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文今用,并编写成系列教材,以通识课形式开设。将国学教育向专业教育领域拓展,开发适合专业特点的国学选修课程或讲座内容。
二是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各课程
国学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因此,在各课程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国学的教育。比如建筑类专业可学中国建筑史、建筑风水学等。营销专业的学生比较徽商、浙商的异同。
三是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不仅局限于开设课程和课堂授课形式,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诸如开展吟唱国学经典、演绎国学经典故事、画国学人物或掌故、说国学感受、写国学心得、辩国学明事理等活动。
四是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个性化交流的需求,教师要考虑如何应用QQ群、微信等手段,将国学知识以信息形式每天进行发布,这种重过程,重积累,必定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国学的熏陶,这种教育可以深刻地影响其一生。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的兴趣举措研究
国学是一项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品德熏陶,最讲究的是知行合一。这是一个隐性的学习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许几年的时间下来,从外表来看一个人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在他形成自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就会展示出国学的力量。
职校学生往往没有学习成就感,为此,组建国学社团,让学习国学成为学生自发、自主的行为,教师做好规划及指导工作是行之有效的举措。社团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将国学教育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并使国学教育落实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性。
(1) 定期举办国学讲座活动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特色,社团组织可在老师指导下,每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定出讲座计划,精选讲座主题,可以通过写感想、演讲等活动,谈听讲座的感受和体会。
(2) 组织学生特别喜爱的国学活动
(3) 曾有报道:某高校的汉服熱,导致一部分学生去研究古典文化,去研究诗、书、
礼、乐、琴、棋、画等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学生特别喜爱的国学活动,促使学生“以道养心”,同时又锻炼了组织能力。
(4) 开展编演情景剧本和经典诵读活动
高职学生大都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着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逆反心理也极强,大都反感限制性极强的要求,此时堵之不如疏之,让其个性化用演剧的方式展示,如举行编写古典情景剧、演出古典情景剧大赛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做为一名职业教育者,将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中,既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帮助学生提升竞争“软实力”的手段之一。如何做好国学教育这篇大文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理论创新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10.
[2]荆清霞.国学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及运用[J].科技导刊,2013.13.
[3]余景波.一种顾及多种因素的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方案[J].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胡宏霞(1964.2-)女,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国学精粹教学方法师德培养职业素质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既有哲学的深思,又有信仰的引导,它是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的学问,不是一般学术可以比拟的。它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形成中国文化多元通和的生态。
国学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推广和研究国学精粹教育,无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职业教育角度,针对国学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如何实践应用国学精粹,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类型,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技能,即其不仅要学会做人,也要学会做事的目标,这正与国学教育相吻合。最近几年很多学者对国学在职业教育中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建设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的设置、标识性的楼宇命名及标语口号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范畴,建设过程中,博大精深的“国学”不仅具有指导作用,也能提供丰富资源。
儒学中的名言,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充满哲理,这些能够成为学生的座右铭,那么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完全可能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情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这些经典语言很好阐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领会和运用这些名言,无疑能够建设和谐校园,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些无疑都说明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做人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建设的内容、建设的方法都可以从国学的相关典籍中得到启示。
2.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无论什麽专业,除掌握专业技能之外,都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共性目标。高素质体现在职业道德、人生态度、文化修养等多个层面。
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培养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认知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国学可以开发智力。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如“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语均影响深远,脍炙人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帮人树立崇高理想;“学不可以已”更与现代理念一致。
国学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国学可以帮助职教学生充分的、客观的认识自己,克服他们的自负或自卑,从而树立正确人生态度。
国学中的主体思想——安生立命之学。可以为学生打开了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门,提供的不只是一项谋生的技能,更有生活的技艺,使他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乐得其所,这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3.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走工学结合道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国学”思想无疑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改革集中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近几年,我们走出国门,考察体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作法,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实际上国外很多教育理念,已在我们的国学教育思想里面有很好体现。在这里略举一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名言,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能力要求都高度概括。
“师严道尊”、“教无定法、学无定则”、“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等等,明确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严格要求,教师应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教师应钻研业务方能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不仅如此,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要求,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改革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而应包括学生的全方位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改革,才能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国学在职业教育中实践途径和措施研究
教育部已经出台引导高职院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国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但仍存在师生对国学认识不足,认为科学发展今天,国学已不合时宜的误区;存在开设一门或几门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而已;存在认识虽然到位,但在实际中将国学思想渗透到平日教育的举措不到位、不落实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研究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措施。
1.教师的态度、责任和工作内容、方法的研究
加强教师培训,师高弟子才能强。加强教师的国学修养是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国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营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迁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国学知识体系十分龐大,内涵博大精深,高职学生三年的有限时间,必须改变国学的原有学习规律,挖掘国学的显性价值,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实际效果。教师的工作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选教育内容
国学要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以“拿来主义”的精神选择教育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文今用,并编写成系列教材,以通识课形式开设。将国学教育向专业教育领域拓展,开发适合专业特点的国学选修课程或讲座内容。
二是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各课程
国学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因此,在各课程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国学的教育。比如建筑类专业可学中国建筑史、建筑风水学等。营销专业的学生比较徽商、浙商的异同。
三是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不仅局限于开设课程和课堂授课形式,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诸如开展吟唱国学经典、演绎国学经典故事、画国学人物或掌故、说国学感受、写国学心得、辩国学明事理等活动。
四是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个性化交流的需求,教师要考虑如何应用QQ群、微信等手段,将国学知识以信息形式每天进行发布,这种重过程,重积累,必定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国学的熏陶,这种教育可以深刻地影响其一生。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的兴趣举措研究
国学是一项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品德熏陶,最讲究的是知行合一。这是一个隐性的学习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许几年的时间下来,从外表来看一个人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在他形成自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就会展示出国学的力量。
职校学生往往没有学习成就感,为此,组建国学社团,让学习国学成为学生自发、自主的行为,教师做好规划及指导工作是行之有效的举措。社团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将国学教育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并使国学教育落实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性。
(1) 定期举办国学讲座活动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特色,社团组织可在老师指导下,每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定出讲座计划,精选讲座主题,可以通过写感想、演讲等活动,谈听讲座的感受和体会。
(2) 组织学生特别喜爱的国学活动
(3) 曾有报道:某高校的汉服熱,导致一部分学生去研究古典文化,去研究诗、书、
礼、乐、琴、棋、画等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学生特别喜爱的国学活动,促使学生“以道养心”,同时又锻炼了组织能力。
(4) 开展编演情景剧本和经典诵读活动
高职学生大都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着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逆反心理也极强,大都反感限制性极强的要求,此时堵之不如疏之,让其个性化用演剧的方式展示,如举行编写古典情景剧、演出古典情景剧大赛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做为一名职业教育者,将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中,既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帮助学生提升竞争“软实力”的手段之一。如何做好国学教育这篇大文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理论创新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10.
[2]荆清霞.国学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及运用[J].科技导刊,2013.13.
[3]余景波.一种顾及多种因素的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方案[J].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胡宏霞(1964.2-)女,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