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两岸路线图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l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6日至1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先后访问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这是今年春节以来,马英九密集出访的最新两站。
  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马英九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足迹遍及英、美、新、澳等国,所到之处都受到高规格接待。虽然所到访的国家与台湾均无“外交关系”,但毫无疑问,接待方都明白,这位台湾当红的政治明星可能坐上“总统”大位指日可待。
  借着出访的机会,马英九推出一系列有关两岸政策与统独的论述,他的两岸“路线图”也日益清晰。马英九深知,在2008年参选“总统”前必将面临统独立场的检验与质疑,有人比喻这是早晚要发的麻疹。而马采取的策略显然是早发比晚发好,并且力求把国民党的统独立场说得清清楚楚。
  
  “出口转内销”应对民进党“抹红”
  
  从去年底开始,民进党就开始有计划地“抹红”马英九,掀起已经熄火许久的“统独”大战。马英九在去年12月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及“国民党的终极目标是统一,但并没有时间表。目前两岸任何一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状况也没有成熟”。在接受采访过中,马英九还阐释目前台湾的“宪法”是“一中架构”,国家统一纲领也设立了两岸近程、中程、远程、最后达到统一的目标。这段谈话被美国《新闻周刊》解读为“终极统一论”。从此以后,“终极统一论”像紧箍咒一般紧紧地套在了马英九的头上。
  在台湾,统一已被民进党“污名化”,政治人物提出任何统一论调,不啻政治自杀。“终极统一论”出炉后,给了陈水扁现成的打马素材。陈水扁一再炒作这个议题,并声称他终止国民党时代创立、预设统一立场的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理由之一,是因为马英九主张“终极统一论”。台湾偏绿媒体配合陈水扁的口径,批马与对岸唱和,并以“马统”称之,极尽嘲讽之能事,让马英九相当困扰。
  国民党主张统一的立场早已世人皆知,马英九若要在台湾本地阐述他的两岸政策,在媒体中缺乏卖点。因此马英九采取“出口转内销”的做法,主动向国际发声。今年2月7日,马英九在《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台湾的务实之道”的文章,针对军购与统独问题发表看法。
  马英九在文中明确写道:“国民党现在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统一或独立都不太可能,我们应该维持现状。台湾的未来,应该由人民决定,而非‘政府’”。
  台湾媒体对马英九此文反应冷淡,各报皆引述中央通讯社的摘译内容,未做大处理,绿色媒体甚至一个字也没登。在得知各报反应后,马英九深感诧异,指示幕僚研究刊登报纸广告的可行性。经过评估,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偏绿媒体《自由时报》刊登广告,向广大绿色支持者说明国民党的“统独”立场。
  这篇名为“台湾的务实道路”的头版广告,以一个两边各摆着“现状”与“和平”的天秤呈现,强调国民党主张“维持中华民国现状”的立场。文中强调,在可预见的未来,“统一”与“独立”都不可能,“维持现状”是最务实的选择,至于台湾未来不论是“统一”“独立”或“维持现状”,则应由全体人民决定。
  国民党这则宣传广告内容四平八稳,维持国民党一贯立场,并无惊人之处。但因《中国时报》过度引申,将其解读为“国民党将台独列为选项,是党史上第一次”,意外掀起波澜。党内批评党中央立场倒退,亲民党也批判国民党反独立场出现倒退。
  国民党的原意是要灭火,却没想到不但灭火不成,还引发另一把野火。当时人在爱尔兰的马英九立即澄清,外界的误解可能是对体制、民主政治观念上有解读的误差。他在事后打了一个比方:“台湾这个市场里有卖橘子、香蕉、苹果和梨的,这时你突然说只准吃梨,不准吃其他水果,这怎么可能呢?”他强调,在台湾有部分人士支持“独立”,是个事实。由于这是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尊重,但非国民党的选项。国民党的选项很清楚,就是维持“中华民国”的现状。
  
  “维持现状”构筑政策核心
  
  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主张,说穿了就是维持现状。
  去年8月马英九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他的两岸政策路线图已经初见端倪。他提到,将依据连战主席和胡锦涛总书记达成的五点共同愿景,开展两岸关系,以国民党智库为平台,推动党和党的协商合作。马同时也提出四大原则和五项主张,一语概之,就是要搁置争议,加强交流。
  今年2月,马英九在伦敦政经学院,以《跨越对立:东亚和平的新愿景》为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说:“若要为两岸统一创造有利条件……对两岸而言都是巨大的政治挑战,这也说明为什么两岸亟需恢复建设性的对话。
  马英九还强调,当前台湾“宪法”是一部“一中宪法”,所以不排除当两岸间的整体发展条件趋于成熟时,即“当中国大陆在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方面的发展可以与台湾相互调和的时候”,可以以两岸的终极统一作为选项。
  马英九虽然并不愿意,但又不得不碰触“终极统一论”。他知道这个主张在台湾吃力不讨好,因此他刻意强调,现阶段不宜碰触统一问题,“不仅是台湾,大陆也没有准备好”。马英九常说,国民党政策早在十多年前就非常清楚,不赞成两岸永久的分离,但也不认为此时要去讨论统一的问题,“不是说这个问题不该谈,只是时机还没有到,谈了也是白谈,最重要是加强交流、创造条件”。
  最近访问新加坡时,马英九进一步表示,连战前往中国访问时,与大陆达成许多协议,也没有任何一条提到有关统一的问题。国民党现在的政策是不追求“急统”,也不追求“急独”。
  
  努力重回“九二共识”
  
  马英九多次强调,现在两岸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精神就是求同存异。
  他认为,在最近的“胡连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当前两岸尚未统一,实际上就是承认两岸分治现状,与国统会的“一中”涵义也完全相同。胡锦涛只字未提“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也是“求同存异”的表现。
  2008年国民党如果重新“执政”,几乎可以确定两岸将在“九二共识”前提下恢复协商,发展更为紧密的交流。而且比起个性反复的陈水扁,马英九显然不会成为两岸的麻烦制造者。今年3月访美期间,马英九在母校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两岸的和平与繁荣:建立新愿景》的演说。他认为,两岸问题最大症结在于“缺乏互信”,互相怀疑对方动机,视对方为潜在敌人;且两岸间“缺乏对现状的共识,对现状的定义不同”,此外,两岸也“缺乏对未来的共同愿景”,疏于寻找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马英九具体提出“五要”,包括要在“九二共识”下重启协商,要签署和平协议与军事互信机制,要建立两岸共同市场,要扩大台湾国际参与,以及要强化文化与教育交流。并在“双P”(Peace and Prosperity,即和平与繁荣)的共同远景下,建立两岸新关系。
  对台湾人而言,祖籍湖南的马英九当然是外省人,本土化已成当今主流,外省籍人士想要当选台湾“总统”已经愈来愈难。不过,清廉形象的马英九可能是唯一可以跨越省籍的例外。为了避免被扣“马统”的红帽,以及争取台湾多数,尤其是中南部农业县市民众的支持,内心主张终极统一的马英九,现阶段的策略是跟北京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台湾前“监察院长”王作荣指出,蒋经国当年统治台湾时,知道台湾打不过大陆,于是发明了“三不”政策。王作荣将其称为“蒋经国式的台独,也是真正的台独”。王认为,“马英九是‘中华民国’的死忠,而且也是蒋经国的信徒。他就是走这个路线。”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马英九并不接受这种说法。
  马英九强调,维持现状的最大公约数就是陈水扁所提出的“四不一没有”。他认为,这是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内部的最大公约数。马英九访美期间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演讲中指出,两岸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积极跟大陆改善关系。国民党已跟共产党建立沟通管道,希望中国大陆也跟民进党建立沟通管道。
  “如果没有对话,目前停滞的两岸关系很可能从紧张变成对立,希望对话越快进行越好。”马英九说。
其他文献
——专访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梅丽莎弗莱明    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一行七人抵达平壤,这是自2003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首次踏上朝鲜的土地。虽然此访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而且无缘得见金桂冠,巴拉迪还是高调评价朝鲜之行“非常有用”。  3月16日,与巴拉迪一同访朝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此次访问的新闻发言人梅丽莎弗莱明女士在北京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中国
中国人在当代同美国才丁交道中,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负面作用)是在1995年。那一年的5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多弗向时任中国外长的钱其琛传达了一个信息:克林顿政府承诺不为台湾“总统”李登辉对其母校康奈尔大学作“私人访问”发放签证。但不久,美国众、参两院分别以360:0和97:1的票数,通过了要求总统准许李登辉访问美国的非限制性决议。在国会的压力下,克林顿
瑜伽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舒缓、温和的运动,但美国科研人员在最近出版的《健美与运动疗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卻提示,和所有运动一样,瑜伽运动不当,也会造成身体伤害。  研究人员对354名瑜伽爱好者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了解受试者的年龄、练习瑜伽的经历、每周练习瑜伽的时间、是否出现疼痛和伤病等情况,一年以后再次对受试者进行回访。结果发现,瑜伽会导致10%的人肌肉、骨骼疼痛,
对于生在70年代的知识分子而言,鲁迅不再是偶像,甚至不是偶像的黄昏。想到他,已经觉得遥远。晦涩难懂的课文,不过是学生时代的折磨。只有网络上“拍砖”时候的激烈语言,才引起对他的微茫记忆  梁文道  在香港文化界,36 岁的梁文道被称为“教父”。他喜穿黑衣黑裤,永远的一头板寸。在香港,他的声名远比在内地大得多。他做主持、办社团、写专栏、开书院,无所不及。  年轻时的梁文道更是恃才傲物,言语表达激烈而猛
收藏的人常常相信人与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缘分。聚或散,皆有定数    说到术业专攻有成,常会莫名联想到《闻香识女人》。老戏骨艾尔帕西诺在里面饰演一位没落贵族般的军官,可以靠鼻子闻出一个女人的身高、发色以及眸子里涵蕴的那万种风情。  这种本事,搞收藏的人中倒不鲜见。不过识的不是女人,古玩字画罢了。面对一件珍品,收藏鉴赏的人总像是开了天眼,看的方式特别,看出的内容也与众不同。  见过天津收藏家张连志识瓷器
尽管阿拉伯国家的民用核计划引发中东地区核竞赛的担忧,但国际社会普遍对其采取温和的态度    去年底,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政经周刊《中东经济文摘》披露,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至少6个中东国家有意发展民用核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谷口富裕在接受该杂志专访时透露,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和这些中东国家政府展开了磋商,并且将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帮助这些国家建造核设施。  此前不久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国家联
普京指出,造成俄美关系摩擦不断的深刻原因是美方的冷战思维作祟。当前,虽然俄美关系出现问题,但美国仍将问题定位在“沟通不良、缺乏互信”的范畴之内    新年刚过不久,普京在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的一个长篇发言,再次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纵观普京讲话全文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有关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现状的发言。尽管俄罗斯有媒体认为,普京的讲话还有为2008年后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定调,以保证俄罗斯大政方针连续性的意
上千年来,中国的教育被科举制度主导,教育成为获得特权的门槛。今天,随着市场逐渐发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科举化教育传统终结的迹象终于越来越明显了,这对于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将有何种影响?    科举制度乃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科举的核心是把教育与选官捆绑为一体,接受官方教育、参加官方科举考试,成为获得权力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因而,科举制度开启了历史学家所说的中国式平民政治,给了每个人以“朝为田舍郎,暮登
在福建省安溪县志中记录着:到2004年底,金谷镇人口49668人。对于这样规模的一个乡镇,安溪三元岩水泥有限公司——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无论在纳税、解决就业,还是在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是举足轻重的。  这家企业在当地已有16年历史了,自其建成投产之日起,金谷镇便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通常人们进入安溪县境内,可以在许多山脉看到一片片绿色茶园,时而飘来安溪名产“铁观音”的清香;但
在市场经济体制推行10多年后,曾经很少的“飄一族”逐渐壮大为城市主流人群中的大多数,而这个国家因此正在形成“蒲公英社会”:整整这代人,飘在城市,心无所属,他们能做的是,把种子留下,指望下一代生根发芽。